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怀集县

广东省肇庆市辖县
收藏
0
0
同义词怀集(怀集)一般指怀集县
怀集县,隶属广东肇庆市。广东省财政直管县[4]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绥江上游;东接阳山县广宁县,南连德庆县,西界封开县和广西贺州市,北邻连山县连南县[11]总面积3554.07平方千米。[1]截至2022年10月,怀集县下辖2个街道、16个镇、1个乡。[2]2023年,怀集县常住人口79.7515万人。[30][34]
因县城西部有怀溪水,而沿其意而称;[1]宋,划南海郡四会县银屯乡设立怀集县。1949年,隶广西平乐专区。1951年,托广东西江专区代管。1956年,属高要专区。1959年,属江门专区。1961年,属肇庆专区。1988年,肇庆地区设市,怀集县属肇庆市管辖。[1]
2022年,怀集县地区生产总值294.68亿元,比2021年增长3.6%。[30]
中文名
怀集县
外文名
Huaiji County
别    名
燕都
行政区划代码
441224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广东省肇庆市
地理位置
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
面    积
3554.07 km²
下辖地区
2个街道、16个镇、1个乡
电话区号
0758
邮政编码
5264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79.7515 万[30](2023年)
火车站
怀集站
车牌代码
粤H
地区生产总值
294.68 亿元[30](2022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地名由来

据《怀集县志》(清乾隆本)载,怀集县名由来一说县城以西有怀高岭;一说因县城西弃晚艰部有怀溪水,而沿其意而称;一说县域内民瑶杂居,欲长民者绥怀而聚集之也。[1]

建置沿革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划南海郡四会县银屯乡设立怀集县盼旬捉,属同时所置的绥建郡。元嘉年间(424—453年),分封阳县立永固县。南齐年间(479—502年),分封阳县立洊安县提脚,属临贺郡
隋开皇九年至大业十三年(589—617年),怀集县属南海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齐州、威州,分别设治于艰估趋洊安县、怀集县。贞观元年(627年),怀集县、洊安县属南绥州。开元二年(714年),并永固县入怀集县。至德二年(757年),改洊安县为洊水县。
五代,怀集县、洊水县属南汉兴王府(即广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并洊水县入怀集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怀集县改隶湖广中书行省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隶广西梧州府
清光绪三十四年(辩拔1908年),改隶广西平乐府
民国元年(1912年),改隶广西梧州府。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隶广西平乐专区
1949年11月,怀集解放,仍隶广凶束邀西平乐专区。
1951年5月,托广东西江专区代管。
1952年3月,划归广东,属西江专区。12月,改属粤中区行政区。
1956年2月,属高要专区
1958年11月,怀集县与开建县合并称怀建县。
1959年墓屑立1月,复称怀集县,属江门专区
1961年4月,分出开建县,仍称怀集县,隶属肇庆专区
1968年3月,属肇庆地区。
1988年1月,肇庆地区设市,怀集县属肇庆市管辖垫誉脚龙。[1]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怀集县地图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划西部的松柏营、金鹅、龙塘及蓝山大竹埇一带归信都厅。[11]
1952年8月,连山县第四区划入怀集县。1953年2月,正式接管,为怀集县第十三区,4月复归连山县。[11]
2020年3月,撤怀城镇、闸岗镇,分设怀城街道、幸福街道。[1]
截至2022年10月,怀集县下辖2个街道、16个镇、1个乡:怀城街道幸福街道坳仔镇汶朗镇甘洒镇凤岗镇洽水镇梁村镇大岗镇岗坪镇冷坑镇马宁镇蓝钟镇永固镇诗洞镇桥头镇中洲镇连麦镇下帅壮族瑶族乡[2]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怀集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绥江上游;东接阳山县广宁县,南连德庆县,西界封开县和广西贺州市,北邻连山县连南县[11]地处北纬23°28′07″~24°23′30″,东经110°52′09″~112°30′49″之间,总面积3554.07平方千米。[1]
怀集县人民政府

地质

怀集县的大地构造,因早古生代的加里东运动发生褶皱隆起而从海底上升为陆地,属粤西隆起带。县内出露的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县域总面积的69.5%,所保存的地层发育情况残缺不全。按时代划分,出露最老的地层为寒武系,其上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下统、侏罗系、白垩系上统及第四系。地层主要由细粒碎屑物质组成,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类。[1]

地形地貌

喀斯特地貌
怀集县,处于粤西隆起带,地貌大致分为西部盆地区,中部、南部低丘区和高丘区,东部、北部、西北部山地区等三部分。地域总体为山地丘陵地貌,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1]

气候

怀集县,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气候宜人。2021年,年平均气温22.1℃,年高温日数(最高温度≥35℃的日数)65天;年日照时数1836.9小时,年降水量1146.9毫米。[1]

水文

怀集县,以“一江四河八水”为著。“一江”是绥江,“四河”是上帅河、凤岗河、永固河、金装河,“八水”是太平水、大岗水、冷坑水、马宁水、闸岗水、柑洞水、茶岩水和桃花水。[1]

土壤

怀集县,土壤分水田土壤、旱地土壤和山地土壤三类。[1]

植被

怀集县,主要有森林植被和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因海拔(植被垂直带)、地形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的植被群落具有多样性,有高山矮林草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芒萁草坡、竹林、杉林植被和河流两岸植被等。[1]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水资源

绥江风光
怀集县河流密布,水域面积1.67万公顷。2013年,装机容量100千瓦以上的中小型水电站288座。按地形条件,又分为绥江(主流)、凤岗河、马宁水、永固河和金装(燕岩)河五大河流,除金装河从东向西流入贺江外,其余分别自西北或东北向南流入绥江。河溪多年平均径流量40.51亿立方米,过境客水7.96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产水量10.07亿立方米。泉水遍布全县,有可供生活利用的温泉,温泉群有6个,兴华、白竹、谿村、热水坑4个温泉的水温为43℃~60℃,出水量0.08~1.82升/秒,属偏硅酸钠、含氢温泉水,可作医疗饮用水。新湾、湖朗两泉水温度达50℃。[1]

土地资源

怀集县田园风光
怀集县属山区县,山地和农田面积比例约为5.5∶1,陆地与水面(含坑塘水库)面积比例为38∶1。2009年,土地总面积355407公顷。水田土壤面积25096.0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06%。旱地土壤面积4943.93公顷。山地土壤总面积288837.80公顷,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有9046.28公顷,海拔500~1000米的有57649.90公顷,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55%和16.22%。[1]

生物资源

怀集县,主要野生动物包括:兽类有野猪黄猄狐狸猴子野山羊箭猪和芒猪等20多种,以及穿山甲山瑞与蛇类等;鸟类有山鸡鹧鸪雉鸡乌鸦麻雀燕子画眉鹩哥白头翁啄木鸟喜鹊等数十种;鱼贝类有塘虱泥鳅鲮鱼乌龟黄鳝田螺石螺等。林副产品有松脂山茶山苍子冬菇木耳蘑菇蜂蜜蜂蜡、麻络皮、薯良、芒秆、桐油籽、竹笋油茶子等。据20世纪90年代末的调查,大稠顶山地内有维管植物110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有喜树桫椤野茶树普洱茶野生荔枝金毛狗八角莲樟树等。喜树群落连片分布,在广东省内十分罕见;在海拔1600米处的蔷薇科水叶红果树为广东省首次发现,是该物种向南分布的新纪录。经调查鉴定的陆栖脊椎野生动物有258种,隶属71科27目,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有32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动物总数117种的27.4%。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黄腹角雉和蟒蛇;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猕猴穿山甲苏门羚白鹇虎纹蛙地龟三线闭壳龟短尾猴水獭小灵猫斑林狸凤头鹃隼赤腹鹰等。其他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野生动物也较多,其中挂墩后棱蛇属广东省内首次发现。[1]

矿产资源

2000年,怀集县已发现矿产31种,矿产地94处。其中:能源矿产2种(地下热水泥炭土),矿产地5处;金属矿产12种(),矿产地53处,以铁矿储量有4831万吨之多、矿品位有60%以上而饮誉;非金属矿产17种(水晶钾长石云母硬石膏黏土稀土、陶瓷土、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建筑用砂岩、泥炭土、建筑用大理石、建筑用花岗岩),矿产地33处;水体矿产2种(矿泉水地下热水),矿产地3处。探明有储量(资源量)的矿产25种,矿产地88处。怀集县矿产资源的特点是:矿产种类多,规模以小型为主,铁矿地下热水、建筑用花岗岩为怀集县优势矿产。北部洽水、连麦、中洲、汶朗、凤岗5个镇矿产资源相对较为丰富。[1]

人口

播报
编辑
2022年,怀集县户籍总人口112.4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9.56万人,女性人口52.90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12.59(女性为100),全县人口出生率10.26‰,死亡率5.30‰,自然增长率4.96‰。常住人口79.67万人。[30]
2023年,怀集县常住人口79.7515万人,其中24.0150人。[34]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2年,怀集县地区生产总值294.68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9.8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8.52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6.35亿元,增长2.7%。一、二、三产业结构为40.66:23.25:36.09。按常住人口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775元,同比增长4.1%。
人民生活
2022年,怀集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20元,同比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9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4元,分别增长3.0%和4.7%。全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17元,同比增长4.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996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08元,分别增长3.0%和4.8%。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怀集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7.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5.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4.9%。民间投资增长15.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5.98%。工业投资增长217.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0.7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2.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09%。新增固定资产(项目完工后结转)下降11.5%,其中新增房地产下降47.4%。
财政
2022年,怀集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9亿元,增长1.7%。其中:税收收入3.62亿元,下降13.3%,非税收入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9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60亿元,增长4.7%。其中,教育支出15.97亿元,增长20.4%;卫生健康支出9.35亿元,下降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64亿元,增长18.7%。十类民生支出47.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3.88%。[30]

第一产业

2022年,怀集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9.06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分别为75.69亿元、42.25亿元、42.12亿元、5.03亿元、13.96亿元,增速分别为3.0%、7.4%、-1.2%、-1.9%、33.3%。
2022年,怀集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3.78万亩,增长0.2%;油料种植面积6.99万亩,增长1.5%;蔬菜种植面积24.04万亩,增长7.3%。水果年末实有面积18.41万亩,增长5.0%;茶叶年末实有面积1.64万亩,增长4.8%。
2022年,怀集县粮食产量29.47万吨,增长0.5%;油料产量1.28万吨,增长0.5%;蔬菜产量66.96万吨,增长4.0%;水果产量53.54万吨,增长3.1%;茶叶产量0.26万吨,增长0.5%。
2022年末,怀集县实有林地面积407.29万亩,下降0.1%;迹地更新面积15.30万亩,增长30.1%;四旁植树16000百株,与上年持平;育苗面积0.13万亩,与上年持平。年底全县实有活林木蓄积量1615.77万立方米,增长1.9%;林木生长量为87.38万立方米,下降8.1%;森林覆盖率为73.75%,比上年高0.3个百分点。
2022年,怀集县生猪存栏量57.40万头,增长0.6%,生猪出栏量95.75万头,增长3.0%,饲养家禽2118.42万只,增长3.3%;肉类总产量11.06万吨,增长3.2%。水产品总产量3.08万吨,下降1.9%。
2022年末,怀集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2.92万千瓦,增长0.8%;2022年施用化肥折纯量3.14万吨,增长1.3%。[30]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怀集县工业增加值33.55亿元,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63亿元,增长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12亿元,下降24.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4.48亿元,增长9.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6.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11亿元,下降6.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8.7%;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4.06亿元,下降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4%。
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4.22亿元,下降13.2%;资产负债率60.22%,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2.13%,下降0.4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1.78%,下降2.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84万元/人,增长6.5%。
建筑业
2022年,怀集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5.01亿元,增长4.0%。具有资质等级的总专包建筑企业21家,与上年持平,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34亿元,增长29.5%。[30]

第三产业

邮电
2022年,怀集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50亿元,下降9.0%。
旅游
2022年,怀集县共接待游客387.62万人次,下降16.2%;旅游总收入19.25亿元,下降16.7%。全县新增旅业客房37间,新增床位50个,酒店年平均开房率71%,较上年降低6.6个百分点。
国内贸易
2022年,怀集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71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4.89亿元,增长1.8%,限额以下零售额68.82亿元,下降0.1%。
2022年商品销售额、营业额合计102.64亿元,增长6.6%。其中批发业销售额为29.44亿元、增长24.6%;零售业销售额为62.03亿元,增长1.3%;住宿业营业额为1.03亿元、增长5.4%;餐饮业营业额为10.14亿元,下降3.5%。
对外经济
2022年,怀集县外贸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6.60亿元,增长34.1%,其中出口总额5.89亿元,增长27.7%,进口总额0.71亿元,增长129.1%;实际吸收外资3595万元,下降8.2%。
金融和保险业
2022年,怀集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达252.55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0.64亿元,同比增长13.6%。年末金融系统贷款余额197.92亿元,增长11.7%。[30]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二广高速、昆汕高速、怀阳高速和贵广高速铁路、在县城交会贯通[1]、234国道[13]、355国道[29]、358国道[18]穿过怀集县。
2022年,怀集县机动车拥有量20.43万辆,下降4.4%,其中:摩托车12.37万辆,下降10.6%;小型汽车7.75万辆,增长2.5%;大型汽车1319辆,下降12.0%;新能源汽车1223辆。全年公路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207万吨,下降83.0%,完成货运周转量16157万吨公里,下降11.8%;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66万人,下降51.1%,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3166万人公里,下降61.0%。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843.00公里,增长4.6%。[30]

政治

播报
编辑
怀集县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于晓军
县委常委
梁丽芬、周明扬
县长
县政协主席
程云区
参考资料
[12][28][31-33]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怀集县第一中学校徽
2022年,怀集县在校学生(不含职业教育)17.48万人,增长0.3%。其中:小学生8.89万人,下降2.6%,初中学生4.44万人,增长4.4%,高中生1.42万人,增长7.9%。2022年高考全县高考人数4948人,本科上线人数2549人,本科上线率51.5%。[30]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文化馆:怀集县文化馆。[14]国家一级图书馆:怀集县图书馆。[16]
2022年,怀集县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2.5万册,增长0.6%。全年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达101场次,送电影下乡3612场次。

体育事业

2022年,怀集县体育健儿在各种大比赛中获得国际赛金牌1枚,全国赛金牌2枚,省赛金牌19枚。
怀集县体育馆

医疗卫生

2022年末,怀集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含个体诊所、卫生站)779个;医疗单位病床数3380张,下降0.3%;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410人,增长2.2%,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74人,增长5.9%。
怀集县人民医院

社会保障

2022年,怀集县城镇新增就业5017人,增长0.3%,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登记150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登记231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68823人,增加2.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95万人,增长1.6%。
2022年,怀集县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2939人,增长2.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5.71万人,下降2.4%。参加工伤保险48254人,增长0.2%。参加失业保险32476人,增长4.7%,其中,城镇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6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2人,下降5.4%,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099人,下降2.3%。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25个,床位0.22万张。[30]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方言

怀集县居民交际的语言分别有粤语、标语(当地称“豹话”“标话”)和壮语;而瑶族群众因人口少且受环境的影响,所以瑶语已基本汉化,只有一些老人还记得一些瑶语的单词。使用粤语的人最多,分布最广,粤语是县内人民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由于地域不同,造成语音和语调有很大差异,习惯上分为上坊话、下坊话两大系。梁村、大岗、岗坪、冷坑、马宁、蓝钟等镇说的叫“上坊话”;怀城、幸福、坳仔、甘洒、汶朗、凤岗、洽水、连麦、中洲等镇(街道)说的叫“下坊话”。
但词汇和语法基本相同,所以并不影响平时的交际。标语,是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一种独立的少数民族语言,讲标语的人集中在县境西南部的诗洞、永固、桥头3个镇和大岗、梁村2个镇的部分地方。标语因地域不同,在语言、语调甚至词汇上都有差异,可分为诗洞、永固、桥头、大岗4个语支。壮语是壮族人民的语言,县内壮族人民集中在县境北部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交界的下帅乡和毗邻的中洲镇少数村庄,他们的祖先来自广东连山和广西贺州,他们的语言属广西壮族语系。[1]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牛舞
春牛舞,源于清朝光绪年间,从广西贺县(今贺州市)流传至田心村,超过140年历史。主要在农历春节年初二至元宵节期间表演,祝福农民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牛”一般由三个演员扮演,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我负责演农夫,是主角。敲击锣、鼓、钹等作伴奏,农夫跟在“春牛”后面,做赶牛、犁田等动作。通过表演的方式,告诉人们耕牛是农家宝,辛勤劳作,无私奉献,让农民看到希望,获得丰收,共建美好家园。2009年被肇庆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年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9]

风俗习惯

居住饮食
县内村民习惯聚族而居,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形成同一家族、同一姓氏的村寨。县城居民则分街道而居。县人习惯一日三餐,农民上午9~10时吃早餐(俗称“吃朝”),下午2~3时吃午餐(俗称“吃晏”),晚上7~8时吃晚餐(俗称“吃夜”),圩镇与县城的居民三餐相对提早0.5~1个小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生活渐次改善,乡村居民一般以大米饭、米粥为主食,杂粮为副食,食品量增款多;菜色除以时蔬瓜豆为主,兼以肉类外,各家各户还以萝卜豆角鲜笋等为料腌制酸菜,三酝五酝不等,常备常用,今仍沿袭。山区居民喜欢饮酒,男女老少皆然,一般以当地酿制的低度米酒为主;平原区居民多于喜庆日子饮酒,平时不甚好。[1]
生产习惯
农村世居群众主要从事农林业生产,习惯日作晚息,春耕夏种最忙,冬天为农闲时节。农村落实承包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后,农民各自负责自己的责任田、林地等农活,干活时间自己掌握,颇自在随意。农闲时种植各式蔬菜,一般可自给自足。青壮年逐渐到外地打工挣钱,或靠手艺挣钱等。村民生产种植习惯大致分为平原区的以种植稻谷、各式蔬菜为主,山区的以植林、林副业为主。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区,村民家家都有养的习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外出打工贤士回乡创业。[1]
喜庆习俗
怀集县人喜庆习俗较多,此处仅选有特色而记。婚嫁喜庆,不少人采用简单的“新办”模式。在寿诞方面,上坊居民没有祝贺生日的习惯。下坊居民仍看重寿诞,男人从虚岁61岁这一年起开始留须。县城居民习惯生日时加菜或到酒店设宴祝贺,有些人还定做蛋糕、唱生日歌,着力庆祝一番。不少青少年在其生日时会邀朋呼友祝贺。在新居喜庆方面,进宅(俗称“新屋入伙”)习惯选择良辰吉时,并在当天请亲朋到贺,贺礼一般有贺联镜屏,有钱的人会送。外家来贺必有稻谷粽子、大油糍和小木槌等,上坊一带还习惯于此时由外家送全新一套的锅碗等厨具食器。来贺人员中的一般由外家来客先进新宅。[1]
祭祀习俗
民间逐渐兴起修建宗祠家祠,秋冬时节上坊村寨逐渐恢复庙会打醮。各大喜庆节日习惯用三牲到祠堂、宗堂、石母、社址等地上香拜祖先、祀天地神,以各大庙会、年初二较为隆重。清明节前后有扫墓祭祖习惯(俗称“拜祖”或“拜公太”)。[1]
岁时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是怀集县人一年中最隆重、时间延续最长的节日。农历十二月下旬,人们便开始置办年货、制作糕点,一些人还要还愿、还福和送灶君上天等。除夕(惯称“年卅晚”),怀集县人习惯将团年饭做得很丰盛,又习惯留剩菜剩饭,取意年年有余。吃过团年饭,一家大小守岁聊天。下坊一带习惯吃过团年饭后贴门联和“利是钱”,上坊一带则习惯于元日(即年初一)清早贴。除夕午夜12时交日后开始燃放爆竹,向祖先上茶、水果、糕点等供品(怀集县人称此为“下茶”)。年初一开始“兜利是”。处处锣鼓爆竹声声,舞狮等游艺活动亦陆续上演(直演至年初七),圩镇及县城较为热闹。另外,怀集县大部分地区于大年初一这一天三餐吃素,不探亲戚。年初二开始吃荤,家家户户一大清早劏阉鸡,烧焖大块猪肉祭拜祖先、天地庙社、石母等,以示“开年”。饭后开始探亲戚,走访朋友拜年。年初四,下坊凤岗一带的风俗是给男孩“上灯”。年初五,上坊称“放马”,普遍吃豆腐酿(以鱼肉与葱蒜剁烂做馅,油炸豆腐为皮),且自这一日起过年活动基本结束。年初七,下坊将这一日作为节日,称“人日”(相传是日为人的生日)。过了“人日”,节日气氛逐渐变淡。正月十五元宵节,县城、圩镇居民及下坊村民吃汤圆、宰鸡鸭过节,下帅乡还举办各种活动闹节日。正月二十日,俗称“补天穿”之日,也有人将这一日作为节日。此日后,春节算完全过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近20多年,节前节间,各级政府单位都开展拥军爱民,慰问离退休干部、特困户或奖励学子等活动。
三月三,农村称“禁春节”。是日有不入园圃、不走亲戚、不外借物件和不借火种等禁忌。诗洞镇一带称这一日为“南歌节”,是夜各村男女彻夜对歌,不少青年人借此找情侣。大岗、梁村、岗坪一带少部分村寨的人(以莫姓为主)将农历二月初二定为“禁春节”。
四月八,相传是“牛王诞”。永固、下帅一带的群众会过此节,一般都蒸煮黄色、蓝色糯米饭自飨他飨。黄色糯米饭用山栀水染成,蓝色糯米饭用枫叶水染成。人们请亲戚来宴饮,同时清扫牛栏。祭牛王神,给牛喂精料和酒,不役牛。端午节,有人在初一过节,有人在初五过节。
六月六,上坊一部分村寨人家过此节,谓此为“尝六月新谷”俗例,以备进入夏收夏种大忙。另外,在民间兄弟分家分炊多在这一日进行,谓这一日举办此事,无禁无忌。桥头镇部分地方特别是燕岩周围村寨的人家将此日定为耍岩节,到燕岩和附近岩山竹林游耍,青年男女在当晚尽兴对唱南歌。因燕岩有捕捉乳燕、采拾燕窝奇观,故观者众,对歌者也众。1990年7月23日,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农历六月六定为怀集的燕子节,规定每年六月初三至初七日为燕子节活动时间。此后,燕子节期间县内机关、单位等团体会组织邀请外地游客到怀集县观光和借此举办招商等活动。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上坊各地习惯在七月十三的午间、十四的早上办宴过节,所以乡间称过此节为“十三晏(中午)十四朝”,并流传有童谣云:“十三晏、十四朝、鸭腿闩、糍汤袅(腻)、牛肉韧、眼火烧……”下坊各地则在十四过节。马宁和梁村有一些村寨在七月初十至十五都过节。中元节一般都不串门吃饭。
十月十,县内上坊梁氏及少数其他姓氏村寨将农历十月初十定为节日,家家户户舂白糍(圆形的糍饼。做法:将糯米用水浸开,蒸熟,拿少量放置于石制臼里,由两人各拿一舂杵轮流把米饭舂至一团糍粑,最后取少数糍粑揉成一个个白糍,里面放有馅),一部分送亲友,一部分自食。县内当日不过节的群众喜欢到过节的亲朋家吃饭,故梁村一带称此节为“大时节”。上坊部分姓氏人家将十月十二或十月十四定为节日,亦喜欢舂白糍。
冬至,俗话说“冬大过(于)年”。若碰巧当年办过较大的红白事,就提前一天过节,一般不串门吃节。但在上坊一带一般都不过此节,讲究“吃冬穷、吃年富”。[1]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怀城文阁
怀城文阁,又名文昌阁、文昌书院,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建成于天启元年(1621年),有400多年历史。是一座坐东向西“塔院合一”的建筑,建筑风格实属岭南地区罕见。院围建在前,塔矗立于后。文昌书院占地面积430平方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石门框,面阔三开间,两进两廊,建有北门、庭院、正堂、厢房,属中国传统式的四合院建筑。文昌塔从后院正中位置拔地而起,塔高25米,共有五层,塔体呈六角形。[21]
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
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怀集盆地中部的低丘地区,处在冷坑、马宁、梁村三镇交界地带,总面积520多公顷,是以山塘水库、草本沼泽和稻田为主的复合型湿地。有脊椎动物225种、鸟类71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蟒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斑头鸺鹠、雀鹰等15种。[22]

地方特产

播报
编辑
新岗红茶
新岗红茶
新岗红茶,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洽水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新岗红茶,属全发酵红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新岗红茶具有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2018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新岗红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
汶朗蜜柚
汶朗蜜柚,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汶朗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神农本草经集注》单称“柚”,相传远在周秦时代就有种植。为芸香目柑桔属乔本植物,皮厚耐藏,皮薄肉脆,蜜味浓郁、醒酒提神、清热润肺之功效。
2015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汶朗蜜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3]
谭脉西瓜
谭脉西瓜,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谭脉西瓜,产于梁村镇谭脉片区,外表青绿、柔滑细嫩,皮薄籽少,果瓤鲜红多汁,清甜、蜜香、无渣,糖度高达15°。
2016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谭脉西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4]
桥头石山羊
桥头石山羊,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桥头石山羊,因在石山上放养,故名“石山羊”。成羊肉质鲜红细嫩,有光泽,富弹性,脂肪白色,膻味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益寿美容的功效。
2016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桥头石山羊”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5]
岗坪切粉
岗坪切粉
岗坪切粉,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岗坪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岗坪切粉,呈四方扁平状,用传统的竹篾包扎后,外形整齐美观,松紧适度,中间有一定的弯度,色泽自然,米味清香,无酸味、霉味及其它异味;米粉丝粗细均匀,无并条,不糊汤,少断条;口感韧滑、食后留香。
2018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岗坪切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6]
怀集茶秆竹
怀集茶秆竹
怀集茶秆竹,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茶秆竹,因其竹色如茶而得名,为中国特有的复轴混生型竹种,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材质优、用途广等特点,怀集茶秆竹,竿直立,高5-13米,粗2-6厘米;节间长(25)30-40(50)厘米,圆筒形。
2010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怀集茶秆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7]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邓拔奇
邓拔奇,1903年,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怀集县(现属广东省辖)甘洒乡高富村(现称甘洒镇永富村)。1917年秋,考入怀集中学(今怀集县第一中学)。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7]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2006年,怀集县入选中国竹子之乡。[3]
2008年5月,怀集县入选中国攀岩之乡。[5]
2008年12月,怀集县入选广东省林业生态县。[6]
2009年,怀集县入选中国金融生态县。[7]
2013年4月,怀集县入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8]
2013年8月,怀集县入选全国体育先进县。[9]
2020年12月,怀集县入选第六届广东省文明城市。[10]
2021年9月,怀集县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