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云南省辖自治州
收藏
0
0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省辖民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北靠昆明市,东接文山市,西邻玉溪市,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属热带、亚热带立体气候,总面积32931平方千米。[6][27]截至2023年6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4个市、6个县、3个自治县。[24]截至2023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常住人口436.3万人。[42]
早在旧石器时代,红河沿岸已经有了人类活动。西汉时期,红河大地纳入中央行政管理版图。1949年12月,滇南人民行政公署在建水县成立。1957年11月18日,建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6]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是中国陆路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已成为北连滇中、南向通往东盟、西接昆曼大通道、东向连接大湾区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有哈尼梯田、建水孔庙、个旧老阴山玻璃栈道、金平蝴蝶谷、泸西阿庐古洞等。[6]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89.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2%。[42]
中文名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外文名
Honghe Hani and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行政区划代码
532500
行政区类别
自治州
所属地区
云南省
地理位置
云南省东南部
面    积
32931 km²
下辖地区
4个县级市、6个县、3个自治县
政府驻地
蒙自市天马路67号[8]
电话区号
0873
邮政编码
6611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436.3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
泸西阿庐古洞建水孔庙元阳哈尼梯田等
机    场
红河蒙自机场(在建)、弥勒东风机场
车牌代码
云G
地区生产总值
2889.42 亿元[42](2023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元朝以前

红河哈尼梯田风景
早地龙辩在西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西南夷”地区设置4个郡,其中的牂牁郡设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辖17县,境内(今红河州内)有同并县(今弥勒市北部至石林彝族自治县一带)、漏江县(今泸西县一带)、西随县(今金平县一带)、进桑县(今屏边至河口县一带);益州郡设于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辖24县,境内有律高县(今记院弥勒县西南至建水县曲江镇)、贲古县(今蒙自、个旧一带)、毋棳县(今开远建水一带)、胜休县(今石屏县、峨山县等地)、来唯县(今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县西部、包括越南莱州省西北部)。[27]
东汉时,牂牁郡辖境范围与西汉同,只是将进桑县改为进乘县,将原益州郡西部6县划归新设的永昌郡,将来唯县并入西随县。[27]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两汉的基础上对郡县的设置进行调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原益州郡所属的胜休县及贲古县划归新设的兴古郡,还把进乘县、西随等6县划归兴古郡;毋棳县改称西丰县,也归兴古郡;原属牂牁郡的毋单(今华宁盘溪至弥勒西部)、同并、漏江等县划归建宁郡。[27]
西晋泰始六年(270年),晋武帝将益州所辖的建宁、兴古、云南、永昌4郡划出单独设置宁州[27]
隋开皇九年(5市婚乌89年),灭南朝陈,统一南北分裂的中国,在今曲靖设南宁州总管府。[27]
红河州
武德五年(622年),改交趾郡为交州。武德七年(624年),改南宁州总管府为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废。调露元年(679年)于交州设安南都护府,驻今越南河内。今红河州东南部的屏边、蒙自、河口县属安南都护府。南诏前期拓东节度的南部控制区只达今红河以北,红河以南的今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之地,东南部的今蒙自、屏边、河口、马关、文山等地仍然是唐朝安南都护府的管辖范围。永泰元年(765年),南诏筑拓东城,不久设拓东节度,在拓东节度的军事防守区内,仿唐设府、州、郡、县。境内有建水郡。在一些民族聚居区仍设部,境内有弥鹿部(今泸西)、弥勒部(今弥勒)。大中八年(854年)以后,南诏拓东节度收管七绾洞(今河口、马关一带),同时获得“棠魔蛮”(今红河、元阳、金平、绿春等地的傣族)居住的地方,不久南诏便把拓东节度南部划出一片设通海都督府,境内大部地方属之。[27]
大理政权后期,改通海都督府为秀山郡,辖阿僰部(今建水县)、纳楼部、石平邑、目则城(今蒙自)等,相当于县一级政区。还辖有铁容甸部(今红河县东南之下亏容)、思陀部(今红河县西部之思陀)、伴溪部(今红河县西南之落恐)、七溪部(今红河县东南之溪处)、大甸(今金平县内)。后又从秀山郡中分出另立最宁府,下辖屈中部(今开远东南一带),阿马部(今屏边一带)、舍资部(今蒙自县东部之老寨),哈迷部(今开远市城区)等。撤销拓东节度,建石城郡,弥鹿部、弥勒部隶属石城郡。[27]

元至民国

红河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云南行省建立后,撤销原万户千户、百户等军事性组织,改设路、府、州、县,境内属临安路、和泥路、广西路明朝元朝的临安、和泥2路合并设临安府,府治驻建水州,辖6州、5县、9个长官司,辖区多在今红河州内;又改广西路为广西府,辖弥勒等三州。[27]
清朝,沿袭明朝在云南的设置,但也有一些变化。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降广西府为广西直隶州(驻今泸西县城),原所属州降为县。广西直隶州直辖地即今泸西县,下辖弥勒等3县。同年陵埋棵,建水州也降为建水县。清临安府辖3州、5县、28个大小土官,境内有建水县、石屏州、阿迷州(今开远市)、蒙自县、纳楼茶甸长官司(领今建水县南部、元阳县、绿春县部分地区)、落恐甸长官司(驻今红河县宝华区朝阳村)、左能寨长官司(驻今红河县宝华区嘎他村)、思陀甸长官司(驻今红河县乐育区)、亏容甸长官司(驻今红河县勐龙区大寨)、纳更山土巡检(驻今元阳县东南的同春山),溪处甸长官司副长官(驻今红河县南石头寨)、瓦渣甸长官司(驻今红河县中部甲寅区)、阿邦土舍(驻今个旧市南阿邦村)、慢车土舍(驻今红河县东北慢车村)、稿吾卡土把总(驻今元阳县东部稿吾卡)、十五猛土掌寨(在今建水县和个旧市南部的红河北岸一带及元阳、金平县境内,越南莱州省北部的黑江北岸)。光绪十四年(1888)设临安开广兵备道,驻蒙自,领临安、开化、广南3府。[27]
民国三年(1914年),临开广道改为蒙自道,沿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销蒙自道。蒙自道辖建水县、个旧县、阿迷县、蒙自县、石屏县、广西县、弥勒县等16县和河口对汛督办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建水成立。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第三行政区改为第五行政区,仍驻建水,1949年,迁个旧。原第二行政区改编为第三行政区(驻弥勒),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迁驻路南。第三行政区改为第五行政区后辖建水、石屏、曲溪、开远、个旧、蒙自、屏边、金平等10县和龙武设治局、河口对汛督办。第二行政区改为第三行政区后辖弥勒、泸西、路南(今石林)等县。[27]

建国之后

1949年12月,滇南人民行踏和政公署在建水成立。
1950年2月,改称蒙自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驻地迁蒙自。12月,改称云南省人民政府蒙自区专员公署(简签才称蒙自专署),
1954年1月,红河哈尼族自治区成立,由蒙自专署代管。
1957年11月18日,红河哈尼族自治区与蒙自专区合并成立红河哈垫局举剃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设在蒙自。
1958年,自治州驻希抹辩地迁到个旧市。
2003年11月18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回迁蒙自县。[27]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1950年,蒙自专署辖蒙自、屏边、开远、个旧、金平、建水、石屏、曲溪、元江(1954年7月划归玉溪专区)、红河、新民(1951年改为元阳)县、河口市以及龙武设治局。
1954年1月,红河哈尼族自治区辖金平县、红河县、元阳县及河口市第四区。自治区政府驻元阳县新街。
2010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撤销蒙自县,设立蒙自市
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撤销弥勒县,设立弥勒市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4个市、6个县、3个自治县。[24]
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政府驻地
下辖区划
2228
文澜街道
文澜街道、雨过铺街道、观澜街道、文萃街道、新安所街道、草坝镇、芷村镇、鸣鹫镇、冷泉镇、期路白苗族乡、老寨苗族乡、水田乡、西北勒乡
1597
城区街道
宝华街道、沙甸街道、大屯街道、锡城街道、金湖街道、鸡街镇、老厂镇、卡房镇、蔓耗镇、贾沙乡、保和乡
2009
灵泉街道
乐白道街道、灵泉街道、中和营镇、小龙潭镇、大庄回族乡、羊街乡、碑格乡
4004
弥阳街道、太平街道、福城街道、新哨镇、虹溪镇、竹园镇、朋普镇、巡检司镇、西一镇、西二镇、西三镇、东山镇、五山乡、江边乡
3940
临安镇
临安镇、官厅镇、西庄镇、青龙镇、南庄镇、岔科镇、曲江镇、面甸镇、普雄乡、李浩寨乡、坡头乡、盘江乡、利民乡、甸尾乡
3090
异龙镇
异龙镇、宝秀镇、坝心镇、龙朋镇、龙武镇、哨冲镇、牛街镇、新城乡、大桥乡
3167
大兴镇
大兴镇、牛孔镇、大黑山镇、平河镇、戈奎乡、大水沟乡、半坡乡、骑马坝乡、三猛乡
1674
中枢镇
中枢镇、金马镇、旧城镇、午街铺镇、白水镇、向阳乡、三塘乡、永宁乡
2292
南沙镇
南沙镇、新街镇、牛角寨镇、沙拉托乡、嘎娘乡、上新城乡、小新街乡、逢春岭乡、大坪乡、攀枝花乡、黄茅岭乡、黄草岭乡、俄扎乡、马街乡
2034
迤萨镇
迤萨镇、甲寅镇、宝华镇、乐育镇、浪堤镇、洛恩乡、石头寨乡、阿扎河乡、大羊街乡、车古乡、架车乡、垤玛乡、三村乡
3677
金河镇
金河镇、金水河镇、勐拉镇、老勐镇、铜厂乡、老集寨乡、者米拉祜族乡、阿得博乡、沙依坡乡、大寨乡、马鞍底乡、勐桥乡、营盘乡、金平县农场
1313
河口镇
河口镇、南溪镇、老范寨乡、桥头苗族壮族乡、瑶山乡、莲花滩乡
1905
玉屏镇
玉屏镇、新现镇、和平镇、白河镇、白云乡、新华乡、湾塘乡

自然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北靠昆明市,东接文山市,西邻玉溪市,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地处东经101°47′~104°16′,北纬22°26′~24°45′之间,东西最大横距254.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21千米,辖区面积32931平方千米。[6]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地形地貌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红河为界,分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东面属于滇东高原区,西面为横断山纵谷的哀牢山区。哀牢山沿红河南岸蜿蜒伸展到越南境内,为州内的主要山脉。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8.5%。最高海拔为金平县西隆山3074.3米,最低海拔为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76.4米(云南省海拔最低点)。[6]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清版地图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星图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形图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电子地图

气候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滇南低纬高原季风区域,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属热带、亚热带立体气候。地势北高南低,夏季盛行东南信风和西南季风,冬、春季盛行偏南风;热量水平分布复杂,垂直差异明显,具有中部高,南北两头低,西高东低和干热河谷高于湿热河谷的特点;光、热资源充足,季节分布不均,州内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光照可利用的时间长,光质好;春秋季气温不稳,夏季高温不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温差大,年温差小,春季晴朗干燥,气温较高,秋季降温快;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1396.4毫米,全年降水量的75.9%集中在5~10月,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9%,干季降水量占全年20%以下。[27]

水文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水系分属红河水系、珠江水系,南部属红河水系,北部属珠江水系,河流主要有李仙江、藤条江、南溪河、曲江、甸溪河等,境内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80条(含南盘江、红河2条干流),其中,珠江流域65条、红河流域115条;集水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3条,其中,珠江流域6条,分别为南盘江、曲江、泸江、沙甸河、甸溪河、南洞河;红河流域7条,分别为红河、小河底河、南溪河、李仙江、泗南江(牛孔河)、小黑江、藤条江(勐拉河)。红河州的湖泊均为淡水湖,分布在南盘江流域,主要有异龙湖、赤瑞湖、三角海、大屯海和长桥海。[6]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水资源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00.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66.27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为66.27亿立方米,地表、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00.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624毫米,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463。
截至2018年底,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成水库490座,总库容11.2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8.25亿立方米,人均蓄水量237.9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27座,总库容8.04亿立方米,小(Ⅰ)型水库90座,总库容2.29亿立方米,小(Ⅱ)型水库373座,总库容0.96亿立方米。[28]

矿产资源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北部以煤、大理岩为主的能源、建材矿产集中区;中部以锡、铜、铅、锌、银、锰为主的有色、黑色金属矿产集中区;南部以金、铜、镍、石膏、大理岩为主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建材非金属矿产集中区。锡矿储量、产量居世界第一。[6]

生物资源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亚热带原始森林莽莽苍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1种、野生动物45种。[6]

人口

播报
编辑

人口数量

截至2019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47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09%。出生率11.27‰、死亡率6.1‰、自然增长率5.17‰。[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4478422人。[5]
截至2022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常住人口440.5万人,比上年减少3.1万人。户籍人口为470.2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79人。[19][21]
截至2023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常住人口436.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1%,比2022年末提高0.85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218.59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1.6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17.71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5.84万人。户籍人口470.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87人。[42]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常住人口(2019年~2023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5][19-21][42]

民族构成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众多,有汉族、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壮族、瑶族、回族、布依族、布朗族、拉祜族11个世居民族。[6]
截至2023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9%。按民族分:汉族179.45万人,少数民族291.19万人。全州有汉族、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壮族、瑶族、回族、布依族、布朗族、拉祜族11个世居民族,其中:汉族179.45万人、哈尼族90.88万人、彝族117.46万人、壮族12.05万人、傣族12.38万人、苗族37.17万人、回族7.79万人、拉祜族1.37万人、瑶族10.20万人、布朗族0.10万人、布依族0.41万人。[42]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2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实现生产总值(GDP)2863.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21]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89.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90.96亿元、1086.13亿元、1412.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0.3%、5.3%。三次产业结构为13.5:37.6:48.9。人均生产总值65908元,同比增长4.1%。民营经济增加值1693.57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8.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42]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生产总值(2019年~2023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20-23][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9亿元,自然口径同比下降0.5%,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影响因素后同口径下降1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1.92亿元,同比下降0.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9.3%。[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39元,同比增长4.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53元,增长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2元,增长7.8%。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16元,同比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218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468元,增长14.7%。[42]

第一产业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实现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634.94亿元,同比增长4.4%。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增加值395.23亿元,同比增长4.4%。[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粮食播种面积582.92万亩,同比增长0.4%。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87.26万吨,较上年增加0.69万吨,增长0.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60.41万亩,比上年增加0.11万亩,增长0.07%;夏粮产量28.53万吨,比上年减少0.22万吨,下降0.76%。秋粮播种面积419.12万亩,比上年增加2.03万亩,增长0.49%;秋粮产量157.01万吨,比上年增产0.92万吨,增长0.59%。[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蔬菜产量477.30万吨,增长2.5%。全部水果产量362.82万吨,增长6.5%,其中:园林水果357.37万吨,增长6.4%。[42]
截至2023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生猪存栏295.55万头,同比下降5.2%;生猪出栏444.15万头,同比增长2.4%;全年猪肉产量40.0万吨,同比增长3.8%。牛出栏39.14万头,同比增长0.6%;牛肉产量4.8万吨,同比增长1.9%。羊出栏89.84万头,同比下降1.3%;羊肉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0.3%。家禽出栏5908.16万只,同比下降2.2%;禽肉产量10.56万吨,同比增长0.8%。肉类总产量57.01万吨,同比增长3.0%。[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效灌溉面积达209.21千公顷,水利工程年供水总量16.02亿立方米,农业供水12.09亿立方米。[42]

第二产业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38.75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长6.1%,重工业增长1.4%。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4.0%,制造业增长3.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从重点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8.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烟草制品业增长3.5%。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铅25.11万吨,增长0.9%;水泥654.29万吨,增长7.4%;化肥75.62万吨,增长5.0%;铁合金11.85万吨,增长15.5%;锡12.17万吨,减产0.2%;锌15.50万吨,减产8.2%;电解铝26.13万吨,减产10.5%;成品糖5.48万吨,减产20.2%。[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71.95亿元,同比下降5.6%;利税总额279.54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利润总额101.72亿元,下降6.4%。[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97.60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48.76亿元,同比下降4.3%。[42]

第三产业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8.24亿元,同比下降44.4%。按工程用途分:住宅92.05亿元,下降44.2%;办公楼2.1亿元,下降56.5%;商业营业用房11.99亿元,下降32.8%。商品房销售面积205.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0%;商品房销售额112.66亿元,同比下降29.2%。待售面积129.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1.4%。[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6.57亿元,同比增长6.1%。农村市场消费增长快于城镇: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94.84亿元,增长5.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1.73亿元,增长6.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875.87亿元,增长5.0%;餐饮收入120.70亿元,增长15.3%。从商品销售类别看,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全州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分别增长16.2%、14.8%、15.2%;升级消费类商品消费较为活跃,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45.7%、5.6%;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增长40.5%。[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1.70亿元,同比下降17.8%。其中:出口总额115.61亿元,下降34.8%;进口总额156.08亿元,增长1.9%。全州外贸总量居全省第3位、滇中第2位。全州净增外商投资市场主体27户,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3716万美元,同比增长96.61%。[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邮政行业业务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8.6%。[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共接待国内旅游者7845.25万人次,同比增长14.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80.58亿元,同比增长31.3%;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82.53亿元,同比增长31.5%。[42]
截至2022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693.38亿元,比年初增长5.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969.01亿元,比年初增长9.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202.18亿元,比年初增长7.9%。[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57.68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3.22亿元,同比增长0.2%;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4.46亿元,同比增长5.4%。保险赔款支出24.87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财产保险公司赔款支出13.63亿元,同比增长1.0%;人寿保险公司赔款支出11.24亿元,同比增长12.4%。[42]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综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边境线长848千米,河口、金平、绿春3个边境县与越南接壤,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已成为北连滇中、南向通往东盟、西接昆曼大通道、东向连接大湾区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红河州有3个设施完善、通关便利的国家级一类口岸。境内有13条高速公路、弥蒙高铁、红河蒙自机场已开工建设,并有中越红河界河航运综合开发项目积极筹备中。[6][34]

公路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17041万吨,同比增长5.3%;公路旅客运输量910万人,同比增长16.5%。公路货物周转量184569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4%;公路旅客周转量9278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7.0%。[42]
截至2023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9157.78公里。其中:按行政等级分,国道2134.954公里,省道1551.089公里,县道7268.779公里,乡道11165.193公里,村道7037.765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1150.053公里,一级公路118.296公里,二级公路1009.191公里,三级公路1742.104公里,四级公路24172.594公里,等外公路965.542公里。[42]
截至2023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共有机动车143.08万辆,同比下降4.88%,其中:载客汽车59.34万辆,同比增长5.16%;载货汽车11.60万辆,同比增长0.87%;摩托车71.33万辆,同比下降12.67%。机动车驾驶员145.36万人,同比增长3.95%。[42]

铁路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铁路网初具规模,云桂客专于2016年12月建成通车;弥蒙高铁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2019年9月起陆续开通昆明至蒙自、昆明至河口北间CR200J型“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实现“复兴号”通达河口口岸。电气化铁路覆盖蒙自、建水、个旧、屏边、河口、弥勒等6县市,覆盖率达到46%。红河州境内已通车里程809千米(含米轨),其中准轨铁路317.6千米。[34]

航空

红河蒙自机场于2020年11月17日正式开工。2021年7月15日,红河州首个建成的通用机场——弥勒东风机场正式开航[25-26]

航运

红河州境内有通航河道9条,总长768.47千米。2011年,红河州有渡口42道,各类船舶363艘,全年完成客运量37.5万人,客运周转量518.9万人千米;货运量27786吨,货运周转量416790吨千米。

公共交通

公共汽车
截至2022年6月底,红河州共拥有公交车1173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973辆,清洁能源公交车30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总公交车83.0%。[33]
轨道交通
红河州有轨电车
2023年,红河城市轨道交通正式开通,运营里程13.4千米,包括红河州滇南中心城市群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18]

政治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州委书记
州委副书记、州长
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州政协主席
截至2024年1月[30-32]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拥有幼儿园1491所,幼儿数165783人;小学学校数792所(另有教学点435个),小学学生数395060人;初中学校数(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59个,初中学生数204901人;高中59所,高中学生数103014人;特殊教育10所,在校生894人;中职学校24所,在校生42435人。[42]
红河州境内高等院校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29]

科学技术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0项,州级科技计划项目215项。发明专利有效量596件,专利授权量1279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家,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96家。[42]

文化事业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9.75%,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78%。年末全州共有文化馆14个,艺术表演团体5个,博物馆19个(含2个非国有博物馆、1个行业博物馆),公共图书馆14个。《回家》《初心密码》分别荣获2023年云南省第三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活动优秀汇演奖和汇演示范奖;原创广场舞《马缨花》成功入围全国广场舞大赛展演;《火塘》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并入围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我家住在梯田边》荣获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小荷之星”荣誉称号。《月下弦歌》《祈祉》在云南省第十三届民族民间歌舞展演中喜获金奖,《爱佐与爱莎》《濮拉大鼓》获银奖。[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元阳县承办了“庆丰收·促和美”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展演活动;在建水县普雄乡承办了文旅部2023年全国“四季村晚”夏季演出示范展示。州歌舞团参加2023年“花好月圆”中秋文化交流活动走进缅甸、红河舰官兵走访慰问演出等百余场国内、国际演出。[42]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完成全州6个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央地合作,提升创演水平,择优选派骨干演员参演大型原创音乐剧《绽放》、舞剧《孔雀》全国巡演。蒙自市歌舞剧院选送的红色舞剧《马灯》在云南省第十七届新剧目展演中荣获优秀编剧和优秀导演奖;《云上梯田—花腰恋歌》常态化驻场演出。[42]
国家一级图书馆:开远市图书馆石屏县图书馆泸西县图书馆、锡都图书馆(个旧市图书馆)、弥勒市图书馆[3]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卫生机构数2627个,其中:公立医院43个,乡镇卫生院141个,农村级卫生室1398个,民营医院97个。卫生机构病床位数36893张,其中:医院28679张,卫生院6351张;人员4724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046人(其中:执业医师10114人,执业助理医师2492人)。[42]

社会保障

2023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1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0.1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3.48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6.6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7.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9.0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6.2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34.38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47.76万人,城乡居民参保386.62万人)。[42]
截至2022年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共投入使用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627个;全州共有社会组织1895个;全州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5万人,全年共支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93亿元;全州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03万人,全年共支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78亿元。2023年以来,州民政局共争取并下拨养老服务专项资金1.13亿元,同比增长91.15%,养老服务项目资金居全省第一;共争取并投入殡葬事业项目资金4615万元,同比增长92.7%。[42]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地名由来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因美丽的母亲河——红河穿境而过得名。[6]

民族文化

  • 彝族
彝族有传统的民族文字,有许多宗教经书。原始的宗教信仰比较古朴独特,有的活动仪式、活动内容等包含了彝族人民的历史以及对自然、社会、宇宙的认识,其中毕摩文化就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是彝族传统文化中光彩夺目的部分,其中《阿细的先基》《尼苏夺节》《查姆》《力芝与索布》《南诏国的宫灯》《阿聪与阿力》等是广泛流传的佳作。彝族的节日庆典很多,几乎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节日。主要的节日有“火把节”等。[27]
  • 哈尼族
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传承着古朴独特的民族文化。哈尼族的语言、服饰、饮食、工艺美术、民居习俗、婚恋习俗、传统节日、民间文学、宗教信仰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民族特色浓厚的蘑菇房、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和歌谣等影响较大。主要的节日有“十月年”“砣扎扎”“昂玛突”等。[27]
  • 苗族
苗族主要有艳丽无比、多姿多彩的服饰,内容包罗万象的民间口头文学,曲调优美的歌曲舞蹈,精巧秀美的蜡染、挑花、刺绣等。花山节是最具苗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踩花山”汉语意为“赶坡会”,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二到初八举行。[27]

地方形象

  • 州树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树州花评选结果的议案》,命名香樟树、清香木为“州树”。[35]
  • 州花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树州花评选结果的议案》,命名攀枝花、凤凰花为“州花”。[35]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综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哈尼梯田是红河州最具特色的地理标识和文化标识,是红河州最亮丽的一张名片。电影《芳华》,也在蒙自碧色寨火车站取景拍摄。建水孔庙是中国第二大孔庙,河口跨境游独具浓郁的越南风情,弥勒湖泉生态园构思新颖、气势恢宏。有中国唯一的城市玻璃栈道——个旧老阴山玻璃栈道,有城景一体的屏边滴水苗城,有世外桃源般的金平蝴蝶谷,有鬼斧神工的泸西阿庐古洞。红河大地绿树红花、蓝天碧水,五色土壤、黑瓦白墙,人文和自然景观多姿多彩。[6]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AAAA以上级旅游景区名录
景区名称
等级
泸西阿庐古洞景区
AAAA
建水县燕子洞风景区
AAAA
建水文庙景区
AAAA
红河建水团山古村景区
AAAA
红河建水朱家花园景区
AAAA
红河元阳哈尼梯田景区
AAAA
红河弥勒湖泉生态园景区
AAAA
红河弥勒可邑旅游小镇景区
AAAA
建水学政考棚景区
AAAA
开远凤凰生态公园景区
AAAA
石屏异龙湖湿地公园景区
AAAA
弥勒东风韵景区
AAAA
弥勒锦屏山景区
AAAA
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景区
AAAA
红河撒玛坝万亩梯田景区
AAAA
蒙自市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区
AAAA
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景区
AAAA
个旧市老阴山景区
AAAA
截至2023年12月[36][40]

主要景点

  • 泸西阿庐古洞景区
泸西阿庐古洞拥有规模宏大的溶洞景观,有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洞下有河、洞外有泉四大特点,以及佛光惊现、地河幻景、古洞云海、天造神物四大自然奇观。阿庐古洞为十八洞群中的主体洞群,古洞四周山环水绕,含三个旱洞,一个水洞,分三层排列。第一层为泸源洞、玉柱洞,第二层为碧玉洞,第三层为玉笋河。泸源洞、玉柱洞递次相连,玉笋河入口位于玉柱洞纵深100米垂深15米处。碧玉洞与玉柱洞出口相距200余米。三洞一河相互衔接,既浑然一体,又风格各异,形成一个层次迥然、洞洞相连、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富有观赏价值的溶洞群。[38]
  • 建水县燕子洞风景区
建水县燕子洞风景区,被中外岩溶专家赞誉为“亚洲第一溶洞”,位于建水县城东22千米的群山峡谷中,整个旅游区由自然林地、旱洞宗教文化区、水洞三部分组成。景区自然林地18.85公顷,生长着种子植物69科110属120多种,自然林地阔叶林层次分明,草本藤本植物发达,野果丰富。景区内有脊椎动物23目23科近200种,最具特色的是大白腰雨燕。燕子洞旱洞宗教文化区为天生桥式的巨大穹隆,洞厅宽敞,可容千人。清朝乾隆年间、修栈道、建紫阁游廊,文人骚客纷至沓来,无形之中形成儒、佛、道三教同流的独特文化现象。该区现存的近百块摩岩石刻、碑刻、石栏浮雕与各类神像,较为集中地反映了燕子洞早期的历史文化遗迹。[39]
  • 建水文庙景区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文庙依照山东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整组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有记载元、明、清、民国历代重修学宫、科甲题名、德政、警示等重要碑刻80余通,有清朝皇帝御题匾额8块以及众多古树名木。建水文庙作为历代祭祀孔子的庙宇,也是古代办学的地方,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集游、学为一体,有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云南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建水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示范基地”的称号。[37]
  • 弥勒锦屏山风景区
弥勒锦屏山风景区坐落于弥勒城北10千米处风景如画的锦屏山上。弥勒寺建筑群、后海文化主题公园是锦屏山风景区的两大游点。弥勒寺初建于宋朝,明代重建,清朝乾隆年间重修,1999年扩建。数百年来香火不断,是滇东南最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弥勒寺拥有宏阔的三大院:大雄院、大智院、大运院,并于各个院中供奉着绝致的五大弥勒佛像:强巴相、天冠相、思维相、仙光相、布袋相,是闻名遐迩的“弥勒道场之一”。后海文化主题公园以“亲近自然”和“休闲度假”为主题,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娱乐—餐饮—住宿—观光—生产(茶艺)”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41]

地方特产

播报
编辑
红河州境内土特产品有个旧的锡制工艺品,建水的紫陶、狮子糕、燕窝酥、草芽,蒙自的年糕、过桥米线、甜石榴、开远的甜藠头、六果液,石屏的豆腐、杨梅、八面煎鱼,屏边的蛤蚧酒、熊胆酒、荔枝,弥勒的葡萄酒、风吹豆豉、红河卷烟,绿春的玛玉茶、云雾茶,泸西的东山火腿,元阳的南沙干巴、梯田红米、芒果、香蕉,河口的菠萝、香蕉、荔枝等。[1]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范华平,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云南泸西[9]。曾任[16]山东省副省长[10]、省政府党组成员[10]、省委政法委副书记[10]、省公安厅厅长[11]、党委书记[9]、督察长[12-13]。现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7]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2020年12月25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2]
2021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评选为“2020年度省级美丽河湖奖补州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