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芬兰

[fēn lán]
芬兰共和国
展开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瑞典语:Republiken Finland),简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总面积338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100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截至2024年2月,芬兰总人口为560.8万人,[34]主要民族为芬兰族。芬兰族约占85.5%,瑞典族人约占5.1%,其余为萨米族人等。[37]芬兰语和瑞典语均为官方语言。66.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37]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后半叶,芬兰开始隶属于瑞典,14世纪中叶,芬兰正式成为瑞典一部分。1809年,俄瑞战争后芬兰成为俄国的大公国。1917年12月6日,芬兰独立,1919年,芬兰共和国成立。
芬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芬兰自二战后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995年加入欧盟,1999年加入欧元区,是北欧唯一的欧元区成员国。[22][37]芬兰综合竞争力强、技术水平先进、法律法规健全。芬兰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大,倡导自由贸易,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等行业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2023年,芬兰国内生产总值为2776亿欧元。[34]2023年《世界幸福报告》,北欧国家芬兰连续第六年蝉联全球最幸福的国家称号。[28]
中文名
芬兰[37]
外文名
The Republic of Finland
简    称
芬兰(Finland)
所属洲
欧洲
首    都
赫尔辛基
主要城市
埃斯波坦佩雷罗凡涅米图尔库
国庆日
1917年12月6日
国    歌
我们的国家
国家代码
FIN
官方语言
芬兰语瑞典语
货    币
欧元
时    区
UTC+2
政治体制
共和制
国家领袖
亚历山大·斯图布(总统)彼得里·奥尔波(总理)
人口数量
560.8 万[34](2024年2月)
人口密度
16.4 人/平方公里(2022年8月)
主要民族
芬兰人瑞典人萨米人
主要宗教
基督教路德宗[37]
国土面积
338000 km²
水域率
10%
GDP总计
2776 亿欧元[34](2023年)
人均GDP
49600 欧元[34](2022年)
国际电话区号
358
国际域名缩写
.fi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官    网
http://www.valtioneuvosto.fi/
誉    称
千湖之国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
12世纪后半叶,芬兰开始隶属于瑞典。
1船求您4世纪中叶,芬兰正式成为其一部分。
1809年,俄瑞战争后芬兰成为俄国的大公国。
1917年12月6日,芬兰独立。
1919年,芬兰成立共和国。
1939年至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兰被迫同苏联签订向苏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
19甩寒墓榆41年至1944 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兰参与对篮浆谅苏战争(芬称“续战”)。
1947年2月,芬兰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雄誉巴黎和约。
1948年4月,芬兰又与苏联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1拜蒸955年,芬兰加入联合国姜胶匪。
1995年,芬兰加入欧盟只婶臭船炒。
1999年,芬兰加入欧洲经货联盟(欧元区),是北欧唯一的欧元区成员国。[22]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区域位置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东邻俄罗斯,北接挪威,西北接瑞典,西濒波的尼亚湾,南临芬兰湾。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线长1100千米。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芬兰

地形地貌

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千米,东西最宽为542千米。芬兰拥有世界上纬度第二高的首都赫尔辛基,仅次于冰岛首都雷克雅维克。
芬兰被誉为“千湖之国”,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512千米。岛屿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兰半岛南岸地区,著名的有奥兰群岛
芬兰地形

气候

芬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气温-14℃至-3℃,夏季13℃至17℃,年均降水量600毫米。

自然资源

芬兰森林覆盖率达80%,面积约2282万公顷,人均4.2公顷,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木材蓄积量21.89亿立方米。水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中铜较多,还有少量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690.94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详情

2010年1月1日,芬兰正式取消省级行政区划和省长职位。2013年,进一步改革为6个区域行政机构管辖全国,下分320余个市,实行自治,自行决定财政事务。
芬兰的行政区划
6个区域行政机构分别为: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普兰省(地图里的拉皮省属翻译问题)和奥兰自治区;省下分为20区(Maakunta)。6省下分为90个县(kihlakunta/härad),县仅是国民服务组织。而其基础地方政府有416个,包括114镇(kaupunki/städer)、302乡(kunta/kommuner)。[22]

主要城市

赫尔辛基
赫尔辛基风光
赫尔辛基是芬兰首都,位于芬兰湾北岸的维洛尼埃米半岛上,三面被波罗的海包围。始建于1550年,1917年芬兰宣布独立后,赫尔辛基市被定为首都。面积715平方千米,人口67.6万(2024年2月)。[34]
赫尔辛基是全国文化、金融和经济活动中心,也是芬兰最大的工业中心,主要行业有机器制造、造船、印刷和服装业等,电子、造纸、食品、纺织、化学、橡胶以及制材等行业也都很发达。该市也是全国最大的批发中心和对外贸易中心,芬兰对外贸易中1/2以上的货物都从这里进出。赫尔辛基市还是全国的交通总枢纽,交通便利。[23]
赫尔辛基风光
赫尔辛基科教文化事业发达,有众多博物馆、画廊和高等学府。赫尔辛基大学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大的高等学府,也是芬兰历史最悠久的学府。市内较大的剧院有芬兰国家剧院、赫尔辛基市剧院和瑞典剧院等。赫尔辛基市教堂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具有500年历史的赫尔辛基大教堂。[23]
赫尔辛基建筑风格多样,既保留了新古典主义建筑群,又有相当数量的现代化建筑。主要景点有参议院广场、西贝柳斯纪念碑、岩石教堂、芬兰堡要塞等。[24]
2006年7月14日,北京市与赫尔辛基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23]
罗瓦涅米市
罗瓦涅米市
罗瓦涅米市是芬兰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居民约3万,主要从事商业、交通和旅游业。每年的观光客达到30万人次以上。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每年6、7月间太阳基本不落山,11月末至翌年1月的50天左右则几乎看不到日光。城北10千米处建有“圣诞老人村”,位于北极圈上。主要景点有:圣诞老人村、萨米人驯鹿养殖园。[24]
拉赫蒂
拉赫蒂市风光
拉赫蒂市位于芬兰南部,派延奈湖南端。人口约10万。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以北100千米,是芬兰的著名冬季运动之城。萨尔帕乌斯山脊从西到东贯穿拉赫蒂全城,是著名的滑雪场地,每年冬天这里都举行芬兰全国和国际性的滑雪、跳雪比赛。拉赫蒂不仅是芬兰的冬季体育运动中心,也是一个工业、商业和旅游城市。
拉赫蒂的建筑巧妙结合俄罗斯和西欧,分别来自东西方神韵的楼房,形成当地的别致景观,别树一炽,融和古典与现代、城市与大自然的风格。拉赫蒂美食的独到之处是其菜肴的选料与取材,很多食物的主料都来自于拉赫蒂丰富的山林原野和湖泊资源。
2018年11月25日,中国张家口市与拉赫蒂市正式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

国家象征

播报
编辑

国名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简称芬兰,国名的含义为湖沼之国。

国旗

芬兰国旗
名为“蓝色十字”旗(芬兰语:Siniristilippu),1818年5月正式定为国家市民旗帜。”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蓝色和白色国旗也象征着与芬兰19世纪曾经是沙皇俄国的大公国。芬兰国旗反映了和瑞典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关系。芬兰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
另一种国旗为特殊旗,即在市民旗帜的蓝色十字加上国徽(红底黄狮),该旗帜为总统和军队用旗。芬兰国旗是由埃罗·斯奈尔曼(Eero Snellman)和布鲁诺·图乌卡能(Bruno Tuukkanen)设计的,今天使用的国徽和总统旗上的自由十字是欧罗夫·埃里克森(Olof Eriksson)设计的。

国徽

芬兰国徽
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时被采用。在芬兰作为大公国时代也采用了此徽,一直沿用至今。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国徽上的狮子来源于富尔孔家族,它同样也出现在瑞典国徽上。剑和弯刀与卡累利阿国徽相类似。踩在狮子脚下的俄罗斯弯刀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彼时,瑞典与俄罗斯正处于长期战争中。九朵玫瑰据推测是代表了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但玫瑰的数量几经变化。

国花

铃兰
芬兰的国花是铃兰,象征着纯洁和幸福。

人口

播报
编辑
截至2022年8月,芬兰总人口为555.6万人,其中芬兰族约占86.9%,瑞典族人约占5.2%。[22]此外还有少量萨米人。芬兰族还分为波赫奥拉(Pohjola)、萨沃(Savo)、卡累利阿(Karelia)和海门(Häme)4个部族。
芬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南部。赫尔辛基大区(包括赫尔辛基、埃斯堡、万塔和考尼艾宁市及其周边城镇)是主要的人口聚居区,人口约169.4万。其他人口密集城市还包括埃斯堡(29.3万)、坦佩雷(24.1万)、万塔(23.8万)、奥鲁(20.7万)、图尔库(19.4万)等。据芬兰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当地华人总数为10214人,主要分布在赫尔辛基、埃斯堡、坦佩雷、图尔库等城市。

政治

播报
编辑

政体

芬兰的政治体制为议会民主制[32]下的民主共和制。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多数行政权力由总理领导的内阁掌握,总理由议会选出。内阁由总理、中央政府各部部长及一名大法官组成。

宪法

芬兰宪法于1919年7月17日颁布生效。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共和国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统帅三军等实权,每六年选举一次。1999年芬议会通过新宪法,名称由《政府组织法》改为《宪法》。新宪法加强了议会和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总统部分权力。[22]

议会

芬兰议会是芬兰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200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主要职能是立法、监督政府、监督财政。议长尤西·哈拉-阿霍(Jussi Halla-aho,芬兰人党),2023年6月就任。[22]

政府

2023年4月,芬举行议会大选,民族联合党取代社民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党主席彼得里·奥尔波(Petteri Orpo)牵头组阁。同年6月,由民族联合党、芬兰人党、瑞典族人民党和基督教民主党组成的联合政府正式宣誓就职,奥尔波出任总理,埃利娜·瓦尔托宁(Elina Valtonen,女,民族联合党)任外交部长。[27]
2024年2月11日晚,据芬兰司法部公布的数据,芬兰议会第一大党民族联合党候选人、前总理亚历山大·斯图布在当天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胜出,当选芬兰新总统。[31]
芬兰主要政府部门有外交部(Ulkoasiainministeri)、司法部(Oikeusministeri)、内政部(Sisasiainministeri)、国防部(Puolustusministeri)、财政部(Valtiovarainministeri、教育文化部(Opetusministeri)、农林部(Maa-Ja Metstalousministeri)、交通通讯部(Likenne-Ja Viestintministeri)、经济与就业部(Ty-Ja Elinkeinoministeri)、社会事务与卫生部(Sosiaali-Ja Terveysministeri)、环境部(Ymp rist ministeri)。

司法

芬兰为大陆法系国家,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8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长和22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政府机构和省、市(县)机构的行政案件。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门的决定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院长、法官以及最高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

政党

多党制。主要政党有:
政党
介绍
民族联合党(The National Coalition Party)
执政党。1918年成立。主要代表工商企业界利益,以保障国家独立、维护民族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追求经济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现有党员约2.7万人,现任议员48人。主席彼得里·奥尔波。
芬兰人党(Finns Party)
执政党。1995年成立。主张维护小农、城市平民和中小企业利益,鼓励创新经济。对外坚持民族主义和疑欧立场。现有党员1.5万人,现任议员46人。主席丽卡·普拉(Riika Purra,女)。
瑞典族人民党(The Swedish People’s Party)
执政党。1906年成立。由芬兰的瑞典族人组成。主张维护瑞典族居民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现有党员约2.6万人,现任议员9人。主席安娜–马娅·亨里克松(Anna-Maja Henriksson,女)。
芬兰基督教民主党(The Finnish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
执政党。1958年成立。以基督教教义为宗旨,主张实行对社会和生态负责的市场经济,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保障平等高效的社会福利。对外主张建立一个开放、安全的欧洲,发展共同防务。现有党员约8400人,现任议员5人。主席萨丽·埃萨耶(Sari Essayah,女)。
芬兰社会民主党(The Finnish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在野党。1899年成立。对内主张政治、经济民主,实现充分就业和公平分配,保障社会福利,发展社会民主主义;对外主张裁军,实现国际和平。现有党员约4万人,现任议员43人。主席安蒂·林德曼(Antti Lindtman)。
芬兰中间党(Centre Party of Finland)
在野党。1906年成立。以建立平等和公正的社会为目标,对内反对政治经济权力垄断,主张保障农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维护中小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对外主张实行积极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视与北欧和波海地区国家的关系。现有党员7.7万人,现任议员23人。主席安妮卡·萨里科(Annika Saarikko,女)。
绿色联盟(The Green League)
在野党。1988年成立。主张保护环境,支持芬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加和平与环保活动。现有党员7800人,现任议员13人。主席玛利亚·奥希萨洛(Maria Ohisalo,女)。
芬兰左翼联盟(The Finnish Left Alliance)
在野党。1990年成立。主张政府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福利,发展可再生能源。对外主张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强国防建设。现有党员1.1万人,现任议员11人。主席莉·安德松(Li Andersson,女)。
现在行动党(Movement Now)
在野党。2018年成立,2019年11月正式注册为政党。目前有8000名党员。关注巴伦支海保护及企业社会安全等问题。现任议员1人。主席哈里·哈尔基莫(Harry Harkimo)。
参考资料:

政要

芬兰总理彼得里·奥尔波
:总统。1968年生。哲学博士。2004年当选欧洲议会议员,2011年当选芬兰议会议员。2008年4月担任外交部长。2011年6月担任欧洲事务与外贸部长。2014年至2016年担任民族联合党主席。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担任总理。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担任财政部长。2017年至2020年担任欧洲投资银行副行长。2020年至2024年担任欧洲大学学院跨国治理学院教授兼院长。[30]
彼得里·奥尔波:总理。1969年生。政治学硕士。2007年当选议员。2014年6月担任农林部长。2015年5月担任内政部长。2016年起任民族联合党主席。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担任财政部长,2017年起兼任副总理。2023年6月任总理。[34]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芬兰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是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等,具有世界领先水平。1999年,芬兰加入欧元区,2002年,芬兰正式流通欧元。20世纪90年代初,芬兰遭遇经济危机后,芬兰政府坚持发展高科技,引导经济向信息化、知识化转型,信息通信、能源环保、化工等产业迅速发展,国民经济逐渐走出困境。近年来经济总体稳定发展,在生态环保、信息通信、清洁技术、新能源、机械制造等领域居世界前列。[36]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132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综合指数排名第6位,比上年提升3位。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发布的《2023年世界竞争力年报》,芬兰受财务状况、公司业绩和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在64个国家中的排名从2022年的第8位降至第11位。[36]
2023年,芬兰国内生产总值为2776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96万欧元,通货膨胀率为6.2%,失业率为7.2%。[34]

工业

芬兰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25%)及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森林工业
森林工业一直是芬兰的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产品包括锯材、胶合板、纤维板、家具等木材加工品,纸浆及纸张产品。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芬欧汇川(UPM)和芬林集团(Metsa Group)是芬兰规模最大的三家林业公司。斯道拉恩索是世界第一大纸箱和纸板生产商、第三大锯材生产商;芬欧汇川是世界最大的杂志纸、标签纸生产商和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商;芬林集团是欧洲领先的高质量纸张和纸板制造商。
过去十年,芬兰的森林工业一直在向生物制品工业转变,现代芬兰纸浆厂已成为多功能生物精炼中心,以促进木材原材料中不同成分的使用。
金属工业
金属工业在二战后迅速发展壮大,成为芬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产品有钢、生铁、铜、镍、锌等,芬兰发明的闪烁炼铜、炼镍技术全球领先。奥托昆普(Outokumpu)是领军企业,为全球四大不锈钢生产商之一。其他主要企业还包括全球领先的冶金和采矿加工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奥图泰公司(Outotec)等。
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是芬兰重要的优势和支柱产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农业和林业机械、造纸机、电梯、起重设备、破冰船、船用设备等。业内的大公司包括世界最大的纸机生产商美卓集团(Metso),全球电梯和自动扶梯产业最大的供应商通力公司(Kone),全球最大的船用柴油机和柴油发电机组制造商瓦锡兰公司(Wärtsilä),北欧最大的起重机制造商科尼起重机公司(KCI),世界三大游轮造船厂之一的Meyer图尔库船厂。
能源环保产业
在能源效率、洁净工艺、水资源保护、废物管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芬兰技术全球领先。在生物能源和热电联产领域,芬兰技术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目前,芬兰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总消费量的30%,居世界前列。普泽技术公司(Puzair)的垃圾分类运输、中央吸尘等系统均在同类技术和市场中居全球领先地位。维萨拉公司(Vaisala)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技术世界领先。
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是芬兰重要的优势产业,近年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并逐渐成为芬兰第一大出口产业。主要产品有石油化工产品、纸化工产品、塑料及橡胶制品、涂料等。
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是芬兰重要的产业之一,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主要产品包括肉制品、奶制品、啤酒饮料、巧克力、点心等。芬兰食品工业以绿色和无污染而著名,是欧洲功能性食品的先锋。

农林业

芬兰林业发达,农畜产品自给有余。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耕地约229.8万公顷,从事农林业的劳动力为9.9万,约占总劳动力的4%。

服务业

芬兰服务业包括商业、旅游、金融、通讯和公共服务业等。信息产业发达,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主要旅游点有赫尔辛基、图尔库、东部湖区、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等。

信息技术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是芬兰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包括游戏、手机硬件和软件、通信服务与网络、信息和通信安全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系统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量较大。
诺基亚(Nokia)是芬兰移动通信和网络运营领域的旗舰企业。2013年底,诺基亚股东大会批准将其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的决议。2015年4月15日,诺基亚宣布,将以156亿欧元(约合1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电信设备厂商阿尔卡特·朗讯,以加强诺基亚在电信设备市场的地位。除诺基亚外,业内不少公司也在移动通讯技术和设备领域拥有一定优势,例如,Benefon公司主要生产GSM+GPS移动定位通讯设备,拥有世界领先的手机定位技术等。
游戏产业为芬兰新兴产业,据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和芬兰游戏产业中心统计,芬兰开发的游戏中有95%用于出口,是其文化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芬兰游戏业营销额的95%依靠出口,年增长率达33%,其中主要收入来自亚洲市场。营销额以移动游戏为主,但重要游戏也有其他平台。创造了“愤怒的小鸟”的Rovio公司是芬兰游戏产业的形象代表,新秀Supercell公司则被福布斯誉为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游戏公司。众多国际知名游戏公司都在芬兰成立研发部门。EA育碧(Ubisoft)、Zynga、Wargaming 等知名游戏公司,以及Unity、英伟达、AMD等知名游戏引擎及显卡开发商通过收购和设立分公司的形式进入芬兰。

金融

银行
据芬兰金融监管局统计,芬兰目前有200多家银行,包括国内存款银行、投资银行以及外国信贷机构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监管机构为芬兰金融监管局(FIN-FSA),中央银行为芬兰银行(Bank of Finland)。主要商业银行包括Nordea银行、OP-pohjola银行集团、Danske银行等,Nordea和Danske为外资控股银行,OP银行集团为芬资控股银行。
中国尚未在芬兰设立银行分支机构。2012年8月,中国银行与OP-Pohjola银行集团下属的Pohjola银行合作,互设服务柜台。
证券市场
芬兰证券市场发达,开放度较高。证券交易所仅一家,即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OMX Helsinki Stock Exchange),成立于1912年,现为全球最大证券交易公司NASDAQ OMX的一部分。2021年6月4日,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141家,赫尔辛基证券交易所25指数达到5309点,比2021 年初上涨15.78%。
信用卡使用
信用卡在芬兰非常普及,大多数酒店、餐厅、汽车租赁公司、百货商场、加油站、出租车等商业场所接受各种主要信用卡,如Visa、Master Card、American Express、Eurocard、Access等。使用信用卡可方便地在芬兰所有自动取款机上提取现金。
自2016年5月起,中国游客经常光顾的城市的商店开始接受中国银联卡。2019年9月20日,中国银联和北欧收单机构Nets A/S合作,为芬兰所有Nets A/S商户开通银联卡受理业务。通过合作,银联对芬兰商户的覆盖率达到70%。
由于中国赴芬兰旅客数量大幅增长,为更好地服务中国旅客,芬兰赫尔辛基机场从2017年1月开始推广支付宝服务,成为欧洲第一家接受支付宝付款的机场。机场旅游者退税也可使用支付宝。支付宝已在芬兰多个购物中心和商店得到应用。
外汇管理
在芬兰,包括欧元在内的所有可兑换货币均可自由兑换、自由汇入汇出,而且无数量限制。外资企业在当地可开立外汇账户,外国人出入境携带现金超过1万欧元(含汇票)需申报。

货币

芬兰当地货币为欧元,可自由兑换。

对外贸易

2023年外贸总额约为1738亿欧元,其中进口1149亿欧元、下降7.1%,出口1137亿欧元、下降1.7%,贸易逆差12亿欧元。进口商品主要有金属、原油等;出口商品主要有金属、纸张纸板、化工产品等。主要贸易伙伴:德国、瑞典、中国、美国等。[34]
中芬经贸
中芬经济互补性较强。1980年,芬兰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目前,芬是我国在北欧地区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连续多年成为芬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双边贸易额82亿美元、同比下降16.5%,其中我方出口32.7亿美元、同比下降28.1%,进口49.3亿美元,同比下降6.5%。[35]

双向投资

芬直接投资目的地主要为瑞典及其它欧盟国家,外国对芬直接投资主要来自瑞典、荷兰、卢森堡、丹麦等国家。截至2022年底,芬对外直接投资1304亿欧元,吸引外资778亿欧元。[34]

对外援助

2024年外援总预算约12.1亿欧元,占国民总收入的0.42%。2023年1-11月人道主义援助总额约1.13亿欧元。主要受援国为:阿富汗、尼泊尔、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肯尼亚、缅甸、巴勒斯坦等。[34]

文化

播报
编辑

语言

芬兰语瑞典语均为芬兰官方语言[22]根据芬兰官方的统计,截至2021年底,芬兰人口中,86.5%的人说芬兰语,5.2%说瑞典语,0.04%说萨米语。萨米语是芬兰古老的少数民族语言。较为普及的主要外语为英语。
2021年,芬兰的人口增加14448人,以芬兰语、瑞典语或萨米语为母语的人数减少了10747人,说其他外语的人数增加了25195人,为40年来的最高水平。

宗教

基督教在大约一千年前从东、西方分别传入芬兰。路德教与东正教均为官方认可的宗教信仰,地位相同。截至2020年底,约有72%的芬兰人信奉路德派基督教,1.1%的芬兰人信奉东正教,1.7%的芬兰人信奉其他宗教,25%的芬兰人无宗教信仰。国家宪法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习俗

芬兰人含蓄、朴实。严峻的气候条件、美丽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得芬兰人形成极具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他们喜欢用“sisu”这个无法用其他语言翻译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民族性格,这个词语的大意是指芬兰人善良诚实、遵纪守法、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同时拥有坚韧顽强的精神和异乎寻常的耐性等特点。
芬兰人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男女平等意识较强。主要宗教信仰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无太多宗教和民俗方面的禁忌。时间观念很强,重视个人隐私和私人空间,热爱自然,崇尚环保。与人交谈时一般不喜距离过近,忌询问陌生人政治倾向、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年龄、宗教信仰及行动去向等问题,忌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妨碍他人。严禁在公共场合和室内吸烟。[24]

饮食

芬兰拥有丰富的森林和水资源造就了芬兰人的饮食习惯,芬兰的森林里有大量的果实像蓝莓,草莓,树莓,越橘等野生浆果,独特的北欧气候条件下,低温让植物生长缓慢而充分,造就了野生食物特有的芬芳和丰富的营养,成为自然馈赠的“超级食物”。芬兰人爱吃海鲜,由于深居欧洲北部,这里的海水清洁,北大西洋和伯迪尼亚湾养育了大量高品质的海产。三文鱼、鳕鱼、鲑鱼、鲱鱼、鲭鱼、鲈鱼、龙虾、扇贝、北极贝、小鲛、北极虾,真的是不胜枚举,琳琅满目。漫长的冬日,使旧时芬兰的蔬菜较为珍贵。盼到夏季,西兰花、花椰菜、洋葱、黄瓜、生菜等都在此时丰收。为了庆祝这丰富的食材成熟,芬兰人将它们一“锅”打尽,发明了“夏季汤”,将时令蔬菜和土豆先煮起来,接着加入豌豆,最后放入牛奶、奶酪熬煮,一锅香气浓郁的乳白色夏季汤盛尽夏日欢乐。

电影

芬兰的电影题材也是多种多样,最著名的要属90年代初期拍摄的反应苏芬边界战争的电影《Winter War》(冬战),与中国在2006年合拍的《玉战士》,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的《没有过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Past),《City Unplugged》(不插电的城市)又叫(漆黑塔林)由芬兰著名导演Ilkka Järvi-Laturi拍摄,该片首映1993年,曾在国际电影节上多方获奖,在《伦敦时报》及NY POST《纽约邮报》的评选中,名列史上最佳犯罪题材影片之第二,仅随《沉默的羔羊》之后。[1]
其他还有:《不插电的城市》(City Unplugged);《薄暮之光》(Laitakaupungin valot);《幸福背后》(Shades Of Happiness);《黑冰》(Black Ice)-芬兰德国合拍,《冷钞票》(paha maa);《圣诞传说[1]

音乐

20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该国的黑暗死亡金属势力已经格外强大,已经有很多相当优秀的地下死亡金属乐队。渐渐的一些乐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像Stratovarius,impaled nazarene,Amorphis,children of bodom,Nightwish,Eternal tears of sorrow一个个都登上了当地最大的音乐排行榜,从此全世界的金属乐迷把目光投向了芬兰,著名的有Demigod,Abhorrence,Sentenced,Amorphis,Impaled Nazarene,Yxysma,Beherit,Sarcofagus等,芬兰新生代属乐队Nightwish,HIM,Entwine,Charon,To Die For,69 Eyes,Shamrain,Soulrelic组成的Finnish Metal大军更是风靡全球。
当然,芬兰人在做金属音乐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他们的传统民乐,出现了一批以Moonsorrow,Ensiferum,Finntroll,Korpiklaani(前三者统称维京三剑客)为代表的将传统民乐,英雄传说,极地风光,异教力量完美融合为一体的金属乐队。类似乐队还有viikate,Tenhi(此为Dark wave),Eternal Tears of Sorrow,Calvarium等等。[2]

节日

芬兰的法定假日包括:新年(1月1日)、主显节(1月6日)、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复活节(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和接下来的星期一)、大学生节(或称瓦普节,5月1日)、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的第39天)、耶稣降临节(复活节后的第49天)、仲夏前夜和仲夏节(6月19日—26日之间的周五和周六)、万圣节(10月31日—11月6日之间的周六)、独立日(12月6日)、圣诞节(12月24日—26日)。芬兰人每周工作五天,周六、周日为公休日。

军事

播报
编辑
芬兰实行全国“总体国防”体制,由总统、议会、内阁和国防军司令组成全国最高国防领导。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咨询机构。总理负责领导民政方面的国防活动。国防军总司令负责军事方面的国防活动。现任总司令亚内·雅科拉(Janne Jaakkola)2024年4月上任。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服役期6~12个月。常备武装力量2.4万人。[22][34]
芬兰加入欧盟后,曾奉行军事不结盟和独立可靠的防务政策。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始特殊军事行动后,芬兰于2022年5月18日递交加入北约的申请书。2023年4月4日,芬兰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成为北约第31个成员国。北欧曾是世界上最稳定的地区之一,随着芬兰加入北约,该地区局势发生根本变化。[26]

交通

播报
编辑

公路

芬兰公路总里程为45.4万千米,其中私人和森林公路35万千米,市镇街道2.6万千米,高速公路7.8万千米(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1.3万千米,区域及连接道路6.5万千米),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有公路联通。

铁路

芬兰铁路里程为5923千米,其中电气化铁路3331千米,单轨铁路为5234千米。旅客列车和货运列车的最高时速限制分别为220千米和120千米。芬兰年均铁路养护费用约为2亿欧元。铁路与瑞典、俄罗斯相连。
2017年11月10日,首列中欧班列从芬兰科沃拉出发,开往中国西安,这是西安国际港务区继西安至阿拉木图、华沙、汉堡、莫斯科、布达佩斯之后,开行的又一条新国际联运铁路线路,同时也是中国与北欧国家间的首趟货运班列,具有“风向标”的意义。2018年10月17日,从赫尔辛基港到西安的货运列车正式通车。该班列由芬兰NURMINEN物流公司运营,2019年实现每两周一班的常态化运营。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芬又相继开通重庆、郑州至赫尔辛基的铁路班列,承接大量空运、海运转移货源,有效发挥了中欧班列的战略通道作用,为稳定中芬外贸、抗击疫情、维系双边经贸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空运

芬兰境内有25个主要机场。赫尔辛基—万塔国际机场是芬兰最繁忙、最重要的现代化空港,每天大约有120架国际航班抵达,它距离赫尔辛基市中心有19千米,开车约需30分钟。往返机场与赫尔辛基市区,可以乘坐芬兰航空公司自营的机场巴士或者市中心火车站的公交车。乘坐出租汽车从机场到市中心大约需要35欧元至40欧元。[24]
2018年5月13日,芬兰航空开通赫尔辛基—南京航线,飞行时间约为9小时。2019年4月8日,西藏航空“赫尔辛基—济南—拉萨”航线顺利开通,西藏航空成为首家执飞芬兰的中国航空公司。2019年6月28日,吉祥航空与芬兰航空实现代码共享合作,该公司首条“上海—赫尔辛基”直飞航线顺利开通。2019年9月16日,四川航空在原成都至哥本哈根航线基础上,添加赫尔辛基作为经停点,成为第三家执飞芬兰的中国航空公司。新冠疫情爆发前,芬兰航空在大中华地区运营七条直飞航线,包括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上海、西安、广州、香港、南京。2020年4月15日,吉祥航空宣布与芬兰航空签署合作意向,双方将在上海—赫尔辛基航线展开航线联营合作。芬航航班提供机舱支付宝、云支付和Wi-Fi连接功能,中国航线上安排中国籍机组人员,并在赫尔辛基机场提供中文标识。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影响,中芬两国直飞航班相继减航和停航,有一段时间仅中国吉祥航空保留每周一班航班往返上海与赫尔辛基之间。2020年7月,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芬兰航空公司恢复每周一班飞往上海的航班。

水运

芬兰共有航道约2万千米,港口约60个,2020年货物总运量约为9603.2万吨,其中进口约4582.9万吨,出口约5020.3万吨。[16]

社会

播报
编辑

科技

芬兰科技发展水平高,信息通信技术全球领先。根据芬兰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0年,芬兰研发支出为69亿欧元,同比增长3.2%,占GDP份额为2.9%。芬兰科技奖励基金会设有全球金额最大的科技奖——“千年科技大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奖金100万欧元,2004年首次颁奖。

教育

芬兰教育事业发达。自2021年秋季起义务教育延长至18岁。现有各类学校4023所,在校学生超过189万人(包括成人教育及各类业余学校的在校生)。著名高等学校有赫尔辛基大学、阿尔托大学、坦佩雷大学等。全国有图书馆7765家,人均借阅量和人均出版量均居世界前列。
2015年12月,芬兰议会通过法案,允许芬兰高校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向欧盟和欧洲经济区以外国家的留学生收取学费。据芬兰统计局统计,2020年芬兰全国教育总支出为139亿欧元,同比下降1%,占当年GDP的5.3%。

卫生

芬兰医疗卫生条件良好。芬兰的每一位公民和永久居民都有一张具有身份证作用的KELA卡(KELA是“公民养老所”的缩写和简称),即社会保险卡。公民可凭这张卡享受基本医疗保险。芬兰有公立医院,也有私立医院。公立医院属于政府拨款的公共事业部门,公民按照居住地到公立医院就诊,并交纳极少的费用。在私立医院就诊,有关费用也可从KELA获得部分补偿。外国人看病不能享受上述优惠。
据芬兰国家健康与福利研究院(THL)统计,2019年芬兰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为220亿欧元,实际增长3%,占当年GDP的9.2%,人均医疗健康支出3983欧元。

媒体

芬兰全国共有182种报纸,3029种杂志和期刊。主要报刊有《赫尔辛基新闻》《晚间新闻》《晨报》《图尔库新闻》和《芬兰日报》等。
芬兰有5家通讯社,其中最大的是芬兰通讯社,简称芬通社。芬通社成立于1915年,属半官方性质,同世界主要通讯社均有业务联系。在芬兰的外国通讯分社有15家。
芬兰国家广播电视台(YLE)是芬兰最主要的广播和电视媒体,成立于1926年,1934年改为国营。芬兰国家广播电视台对外用芬兰语、瑞典语、英语、德语和法语广播,1958年正式开播电视节目。

体育

芬兰是一个崇尚体育的民族,热爱体育是芬兰人的传统。
在芬兰,国家教育部、芬兰大众体育协会和部分全国性体育协会每4年就会联合实施一次大规模的《芬兰成年人身体活动全国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芬兰人在休闲时间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以及他们进行体育活动时服务的需求和实施状况。根据得到的反馈来调整措施,普及大众体育活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在芬兰的每个城市都设有体育司,它的任务是提供体育活动设施及户外娱乐场所,提供有关这些服务的信息资料,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支持当地居民组织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赫尔辛基和芬兰的其他城市,体育司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体育活动,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免费的或仅需支付很少的入场费。有调查显示,在芬兰成人中,有近一半每周至少进行四次体育锻炼。而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九成以上在平日生活里从事着体育锻炼。

治安

芬兰治安状况总体良好,社会安定。2021年,芬兰全国刑事案件总数为48.3万起,同比下降11.2%。其中主要是盗窃案件,其次是损坏财物和袭击案件。凶杀等恶性案件极少,占比不到万分之二。芬兰允许公民合法持枪,但所持多为狩猎和射击用的长枪。在全国约150万支合法枪支中,短枪仅占6%。芬兰是全球人均拥有枪支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政府对短枪管控十分严格。
对外国游客来说,在机场、火车站、饭店(特别是在就餐时)等公共场所经常发生顾客手提包被盗案件。时常发生中国来芬旅游或出差的公民财物、证件等被盗案件,因此自入境伊始即应提高警惕,尤其是在就餐时应包不离身,不同陌生人搭讪,不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出门时看管好贵重物品。[24]

通信

芬兰通信设施完善,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普及率高,是全球移动电话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网络就绪指数(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中,芬兰居世界第5位。目前,芬兰至德国的海底电缆项目已铺设完成,有多家企业将数据中心迁至芬兰,如谷歌、Telecity集团、Yandex等。
芬兰是最早引入5G技术的国家之一。2018年,随着政府首拍5G的3.5GHz频谱,正式开启5G基础网络建设的序幕。经过一年多的建设,2019年底5G正式开始商用。截至2020年底,芬兰三大电信运营商在109个城市完成近3000个5G基站建设,覆盖国土面积2%,为超过180万芬兰家庭提供100 MB/秒的5G连接,家庭网络覆盖率达到67%。300MB/秒的移动网络覆盖芬兰1%的国土面积,家庭覆盖率达60%。100MB/秒的4G网络覆盖17%的国土面积,家庭覆盖率达93%。

电力

芬兰是欧洲互联电网(ENTSO-E,以下简称欧洲电网)的成员国之一,欧洲电网包括欧洲大陆、北欧、波罗的海、英国、爱尔兰五个同步电网区域,还有冰岛和塞浦路斯两个独立系统。
2021年,芬兰电力总消费量为86.78太瓦时(TWH),上升6.2%,产量69太瓦时(TWH),芬兰自产电力可满足约79.51%的电力消费。2020年,芬兰净进口电力17.77太瓦时,占其总消费量的20.49%,主要电力进口来源国包括瑞典、俄罗斯、挪威和爱沙尼亚,芬兰同时也向这些国家出口部分电力。2021年,芬兰的自产电量中,有26.1%来自核电,22.2%来自热电联产(CHP),17.9%来自水电,9.4%来自风电,0.4%来自太阳能。芬兰电力消费中,工业与建筑业用电占43.45%(其中林业占20.74%,化工业占6.9%,金属业占10.9%),家庭与农业消费占28.3%,服务与公共消费占25.2%。

工薪

芬兰无法定的全国统一最低薪酬标准。具体工种的最低薪酬通常由该行业雇员工会与雇主协会谈判达成的集体合同确定。根据芬兰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芬兰员工的平均收入为每月3228 欧元。2021年,非金融企业部门工资和薪金增长5.4%,广义政府部门相应增长4.4%。根据芬兰社会保险体系相关规定,年龄在16~67岁的个人须缴纳健康保险金(2020年的保险金为个人收入的0.68%,如果年收入超过14574欧元,还需另缴纳1.18%)、失业保险金(2020年,普通雇员缴纳的失业保险金为月薪的1.25%)。
在缴纳养老金方面,雇主的养老金贡献率平均为员工工资的16.95%,员工个人负担7.15-8.65%。企业主或自雇者则自行缴纳养老保险。

劳动力

在芬兰,年龄在25~54岁之间的核心劳动力人口拥有高等教育学位的比例雄冠欧洲和中亚地区。芬兰也是在“寻找熟练雇员的容易程度”指标上得分最高的国家,甚至在55~64岁之间的人群拥有高等教育学位的比例也是全球最高的,彰显出该国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长期投资带来的持续收益。

外交

播报
编辑

外交政策

战后长期奉行同苏联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不介入大国冲突、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的“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芬兰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作为外交重点。1995年1月1日起成为欧盟正式成员。芬仍坚持奉行军事不结盟和独立可靠的防务政策,密切与北约的合作,同时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睦邻关系,支持俄融入国际社会。但受俄乌冲突等影响,芬兰于2023年4月4日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26]
关于世界形势:芬兰认为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9·11”事件后,世界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矛盾、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构成新的全球安全威胁。主张通过国际合作和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应对上述挑战。
关于全球化进程:芬兰认为全球化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一面。全球化带来的新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各国间的依赖度,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民主和人权的重要性。但全球化同时造成了贫富差距拉大和地区性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坦桑尼亚等国共同提出“赫尔辛基进程”,目的是建立一个讨论全球化问题的论坛,通过对话与合作就正确引导和管理全球化提出具体建议。
关于欧洲形势:芬兰认为欧洲不存在大战危险,但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欧洲安全的影响日益深远。认为欧盟和北约是欧安机制的主要决定因素。北约东扩的政治意义大于其军事意义。北约正向政治组织的方向发展,但将保留集体防御组织的性质。欧盟东扩强化了欧洲整体稳定。支持欧盟发展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但反对因此损害跨大西洋合作关系。支持欧盟立宪,强调保护小国利益和保持欧盟各机构权力的平衡,不赞成设欧盟常任主席。
关于联合国作用及其改革:芬兰认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是维护世界和平、实践国际法的主要机制,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反对单边主义。认为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支持扩大安理会。积极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主张所有地区性组织在解决冲突和危机中应与联合国密切合作。
关于反恐斗争:芬兰支持并参与国际反恐斗争,同时主张重视贫困和发展问题,从源头上防止恐怖主义。认为反恐过程中不应搞单边主义、制造不同文明和宗教的对立。单凭军事手段不能根除恐怖主义,应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并充分发挥联合国的核心作用。
关于伊拉克问题:芬兰强调联合国在向伊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战后维和以及重建工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主张国际社会应积极合作,共同参与维和行动。芬明确表示愿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前提下派遣维和人员赴伊。2004年通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重建与发展基金向伊提供约500万欧元的资助。

对外关系

与中国关系
芬兰于1950年1月13日承认新中国,同年10月28日与中国建交。1951年春,两国互派使节,中国驻丹麦公使耿飙兼任驻芬兰公使。1954年,两国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建交70多年来,中芬关系稳定发展,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取得显著成果。
1995年7月,中芬两国外长在赫尔辛基就互设总领馆进行换文。同年11月,芬兰驻沪总领馆开馆。1996年12月,中芬两国政府就1997年后芬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保留总领馆换文达成协议。2004年11月,芬兰在广州开设总领事馆。2005年1月1日,芬兰驻广州总领馆首任总领事杜汉龙抵穗履新。2007年,芬兰外交部向芬驻广州总领馆增设移民联络官一名。2008年,芬兰驻广州总领事馆领区由此前的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扩大到云南省。2011年,芬关闭在广州总领馆。2015年5月,芬在北京、上海签证代办中心开业。2016年,芬在长沙、成都、重庆、福州、广州、杭州、济南、昆明、南京、沈阳、深圳、武汉和西安共增设了13个签证中心。[25]
与欧盟关系
1995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1999年1月1日在北欧国家中率先加入欧元。2001年3月25日正式实施《申根协定》。芬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的贸易约占芬外贸总额的56%,对外投资近一半面向欧盟国家。主张欧盟成为一个政府间合作机构,支持并参加欧盟统一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支持欧盟东扩和实现经贸联盟。芬于1997年向欧盟提出北部地区政策倡议,主张欧盟加强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北部地区的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安全与稳定,该计划2000年获得通过。2004年,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欧盟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及贸易委员拉米分别访芬。
与俄罗斯关系
1992年1月,芬同俄罗斯签署《芬俄两国关系基础条约》,同时宣布废除《芬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芬认为欧洲共同价值观、民主观、人权观已成为芬俄关系的基础,积极支持并呼吁国际社会支援俄的民主改革进程,推动发展欧俄关系。芬俄关系密切,合作主要涉及能源、环保、核安全、海运安全等领域。俄是芬第三大贸易伙伴。2004年,芬总统、总理、外长、外贸部长分别访俄,俄总理弗拉德科夫访芬。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1日,芬兰外交部长哈维斯托宣布,芬兰政府当天决定将采取全国性措施,禁止俄罗斯游客入境,[15]但没有透露具体时间表,该方案可能涉及一些新的法律或对现有法律的修正。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布公告称,俄方将终止与芬兰的促进边境地区合作协议。俄外交部已于25日召见芬兰大使,并向其告知该协议将在90天后,即2024年1月24日终止。[29]
与周边国关系
同北欧国家的传统合作是芬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主张欧盟北欧成员国应在涉及到北欧的重大问题上协调立场,以维护北欧国家的利益,同时进一步深化北欧国家在能源、环保、军工方面的合作。芬、瑞、丹三国建立了在欧盟首脑会前磋商的机制。2004年,芬承办“欧盟扩大后的北部地区合作大会”,芬总理出席波海国家理事会第五届首脑会议。芬总理访问丹麦,芬议长和外长分别访问瑞典,瑞典首相佩尔松、挪威首相邦德维克爱沙尼亚总理帕茨分别访芬。
与美国关系
芬重视同美国的关系,认为美在欧洲仍发挥重要作用。90年代以来芬先后从美购买64架F-18型战斗机及配套防护。2004年,芬总统、外长、国防部长和外贸部长分别访美,芬议长率北欧及波海地区国家议长代表团访美。芬主张加强与北约合作,但其不准备加入北约。1992年6月,芬成为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NACC)的观察员,1994年5月与北约签署“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框架协议。1997年芬首次派出156人快速反应部队赴挪威参加北约联合军事演习。同年11月在布鲁塞尔正式设立驻北约代表处。2004年,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访芬,芬总统出席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首脑会议。
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芬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关系。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并未减少,贫困正在增加。工业国家应重视发展问题。积极支持南北对话,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004年,芬总统访问尼加拉瓜,芬外长访问印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芬外贸部长访问越南、泰国、乌克兰等正在发展的国家。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芬。2004年,芬大幅度提高对外发展援助资金,首次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7%。
与北约关系
2022年3月10月,芬兰国防部长安蒂·凯科宁曾表示,现在并不是芬兰加入北约的合适时机,应当重点关注俄乌冲突问题。[3]
2022年3月20日,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爆发后,芬兰正考虑如何加强该国安全。他认为,芬兰加入北约是有好处的,但同时他也承认,申请加入北约可能引发俄罗斯的“冲动”反应,包括领空和领土侵犯。尼尼斯托表示,芬兰面临着两个选项,一是加入北约;二是加强与美国和邻国瑞典的军事合作,但不加入北约。[3]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8日,尼尼斯托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进行了通话,双方讨论了“新成员国加入北约的原则和程序”。[3]
2022年3月31日,据当地媒体报道,自2月24日俄乌冲突爆以来,芬兰民众对本国加入北约的支持率大幅上升。3月30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近62%的芬兰人支持加入北约,较2月24日后的53%有所上升。而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个数字一直稳定在20%至25%左右。[3]
2022年4月22日,据塔斯社斯德哥尔摩报道,芬兰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埃尔基·图奥米奥亚称,芬兰将于未来几周提出加入北约的请求。[4]
2022年4月25日报道,芬兰拟最早于5月中旬申请加入北约。[5]
据芬兰广播公司(YLE)当地时间2022年5月10日报道,芬兰国防委员会赞同加入北约,共有十个芬兰议会委员会将对谈论是否加入北约的报告发表评论,但国防委员会的意见将是最终决定的核心。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2日,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和总理桑娜·马林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支持芬兰申请加入北约。[6]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4日,芬兰执政党社会民主党召开会议投票通过,支持芬兰加入北约。[7]
2022年5月15日,芬兰外交部长哈维斯托在接受瑞典《晚报》(Aftonbladet)采访时表示,芬兰可能在5月18日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7]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5日,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和芬兰总理马林就芬兰安全政策决定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他们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芬兰总统和政府外交与安全政策部长级委员会批准芬兰加入北约的申请。[8]
当地时间5月15日下午1点,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和总理桑纳·马林在首都赫尔辛基总统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芬兰正式决定申请加入北约。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7日,据芬兰广播公司报道,芬兰议会对芬兰加入北约进行了投票,其中188票赞成,8票反对,3票缺席。议会同意芬兰申请加入北约。[9]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7日,瑞典首相安德松和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两国将于18日一起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10]
当地时间5月18日8时许,芬兰北约大使克劳斯·科尔霍宁和瑞典北约大使阿克塞尔·温霍夫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向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提交两国加入北约的申请信。[11]
2022年6月29日,北约领导人正式邀请芬兰加入北约。[12]
2022年6月30日,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结束时表示,芬兰加入北约的议定书将于7月5日签署。
2022年7月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消息,芬兰和瑞典于当地时间周二正式签署加入北约组织的议定书,这是推动两国加入北约的必要步骤。[13]
当地时间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芬兰加入北约的议定书,拜登签署后将提交给北约。[14]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5日,芬兰政府向议会提交了芬兰加入北约的提案。[17]
2023年3月消息,匈牙利议会提议否决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
当地时间2023年3月23日上午,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在首都赫尔辛基签署了批准芬兰加入北约的法案。[18]土耳其NTV电视台当地时间3月23日报道称,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外事委员会当天通过了同意芬兰加入北约的议案。根据规程,该议案还将提交大国民议会审议,一旦获得通过,就意味着土耳其正式批准芬兰加入北约。[19]
当地时间4月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的北约外长会上,芬兰正式加入北约,成为其第31个正式成员国。这也是自2020年北马其顿加入北约以来,北约首次扩容。[20-21]
与乌克兰关系
2024年4月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到访的芬兰总统斯图布当天在基辅签署两国安全合作协议,芬兰将在财政和军事等方面向乌方提供长期支持。[33]

旅游

播报
编辑

主要景点

赫尔辛基大教堂
赫尔辛基大教堂
赫尔辛基大教堂(Helsinki Cathedral)是芬兰路德会赫尔辛基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市中心。这座教堂最初尊崇的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直到1917年芬兰独立,都称为“圣尼古拉教堂”。 赫尔辛基大教堂有一个绿色的大圆顶,周围是四个小圆顶,构成赫尔辛基市中心的一道独特风景。教堂兴建于1830-1852年,新古典主义风格,能容纳1300人。构成议会广场的高潮,周边环绕着其他许多建筑。教堂平面为对称的希腊十字形,四面都有柱廊和三角楣饰。主入口位于西侧,祭坛位于东侧。四个小圆顶模仿了圣彼得堡的圣以撒大教堂。此外还有2个单独的钟楼,屋顶上安置有十二门徒的镀锌雕像。每年有超过350000人参观这座教堂,其中一些人参加宗教仪式,但是大部分只是游客。这座教堂举行日常的礼拜,也举行婚礼等特别活动。
芬兰国家博物馆
芬兰国家博物馆
芬兰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Finland)坐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市中心,建于1905~1910年,属民族浪漫主义风格,1916年对公众开放,芬兰1917年独立之后,正式成为国家博物馆。
芬兰国家博物馆是芬兰新建筑代表作之一,俗称“高塔”,其主塔楼模仿了图尔库大教堂的风格。博物馆共有四层,藏品丰富,面积约为三千二百平方米,展示了芬兰从史前文明到当今社会的发展历程。藏品囊括芬兰170年来发现的考古学、历史学、古钱币、人种学等方面的发现,尤其详细地展现了芬兰从中世纪以来至今的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芬兰堡
芬兰堡
芬兰堡建在赫尔辛基外海上的一串小岛上,是奥科斯丁设计的杰作。建于250多年前,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海防军事要塞之一,也是芬兰最为重要及著名的景点。芬兰城堡还有教堂、军营、城门等名胜古迹,有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海上军事遗迹,在1991年,芬兰城堡就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受到了保护。
芬兰堡还有各式各样的趣味博物馆,包括介绍寨城历史及建筑工事的芬兰城堡博物馆(Suomenlinna Museum),展览瑞典统治时期文物的艾伦怀特博物馆(Ehrensvärd Museum)、搜罗从十九世纪以来旧玩具的玩具博物馆(Toy Museum)、展览以前军备设施的马内基军事博物馆(manege Military Museum)、维斯高潜艇博物馆(Vesikko Submarine)、陈列城堡不同时代重炮的海岸大炮博物馆(Coast Artillery Museum)和详述旧日海关工作与历史的海关博物馆。
圣诞老人村
圣诞老人村
圣诞老人村是一组主打圣诞特色景观与体验的木质建筑群,位于芬兰北部罗瓦涅米市,每年有大量游客来这里一睹圣诞老人的风采。村庄内的圣诞老人办公室是负责接待各国儿童的机构,“持证上岗”的圣诞老人会在这儿回答孩子们稀奇古怪的问题。北极圈正好横穿村庄而过,来此游玩时可以找到画有北极圈维度的白色标线,还可以领取一份跨越极圈的认证书。圣诞老人邮局内有各种童话色彩的邮票、贺卡与礼品,从此处寄出的信件会带上圣诞老人的邮戳发往世界各处。
劳马古城
劳马博物馆
劳马古城位于波特尼亚海湾,是芬兰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古城绕圣芳济会修道院而建,15世纪中期的圣十字教堂仍巍然屹立,这里是典型的木结构的北欧城市;尽管在17世纪晚期遭到火灾破坏,但古代民间建筑的风貌犹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1年将劳马古城列入到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当中。走进劳马古城,游人在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石板街上漫步,就可以欣赏那一间又一间用窄木板制造的古老大宅,以及其优雅的各种装饰。木建筑群不是空洞洞的房屋博物馆,绝大部分仍然有人居住,有的改成艺廊,有的改作精品店和餐厅,也给古迹增添了几分新生。例如在马雷娜船主大宅,游客可参观宅中18世纪的富豪家居;基律斯蒂水手之家则铺排出了200多年前普通阶层人民的生活实况;还有14世纪的中古圣十字教堂与改为劳马博物馆的市政厅,同样是游览重点。

世界遗产

芬兰于1987年3月4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截止2013年6月27日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芬兰共计拥有7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6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瑞典共有,1项与其他9国共有。
芬兰世界遗产名录
名称
类型
入选时间
芬兰堡
世界文化遗产
1991年
劳马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
1991年
佩泰耶韦西老教堂
世界文化遗产
1994年
韦尔拉磨木纸板厂
世界文化遗产
1996年
塞姆奥拉德恩青铜时代墓地遗址
世界文化遗产
1999年
高海岸∕瓦尔肯群岛
世界自然遗产
2000年入选,2006年扩大范围,与瑞典共有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
世界文化遗产
2005年入选,与白俄罗斯、爱沙尼亚、俄罗斯、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瑞典、乌克兰9国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