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廉颇

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军事家
展开11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57]。中国战国末期赵国名将。[31][66]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廉颇参与五国联军伐齐,击破齐军,取阳晋,拜为上卿。他曾因蔺相如位居己上,深感不服,后因蔺相如屡谦让退避而感悟,负荆请罪,二人遂为刎颈之交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廉颇被派到长平抵御秦军,用坚壁固守之策,秦军劳而无功。后来赵孝成王中秦国所施的反间计,以赵括取代廉颇,终遭惨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廉颇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杀燕将栗腹,燕割五城请和。以功封信平君,为假相国赵悼襄王即位后,派乐乘接管廉颇兵权,廉颇大怒,驱逐乐乘,自己则投奔魏国,居于大梁,但不被重用。在秦国的军事压力下,赵悼襄王欲复用廉颇,廉颇也想回国效力。但赵悼襄王所派的使者受到廉颇仇人郭开的贿赂,使其以为廉颇衰老,遂不召其回国。廉颇后为楚将,最终于寿春悒悒而终。[20][31]
廉颇作为赵国末期的主要军事将领,征战数十年,破齐败燕,守卫长平,战功卓著。后世有说法将廉颇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33]。他与蔺相如“将相和”的事迹,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67]
全    名
廉颇
所处时代
战国后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逝世地
寿春
主要成就
大破齐军,攻取阳晋
固守长平,抵御秦军
败围燕都,击杀栗腹
官    爵
假相国,信平君
效力诸侯国
赵国→魏国→楚国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破齐扬名

赵惠文王在位前期,东方六国以齐国最为强盛,齐国与秦国各为东西方强国。赵惠文王十五年(前284年),名将乐毅同时担任燕、赵之相,联合秦、韩、魏,形成五国联军伐齐的姿态,大败齐军[1]。廉颇也参与了这场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于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国境内,攻取阳晋(今山东郓城西)[56],威震诸侯。随后,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上卿为当时高级爵位)[2]

负荆请罪

主词条:渑池会盟将相和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赵国得到和氏璧秦国提出愿以十五城换之,惠文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璧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20]
其后秦伐赵,占领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了二万赵军。这时秦昭襄王欲与惠文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会盟言和,惠文王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认为惠文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惠文王的果敢。惠文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至边境,在与惠文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3]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惠文王的行色,同时由于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昭襄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昭襄王和群臣产生震慑。最终使得惠文王平安归来。明人钟惺评道:“绳池之会,相如从,廉颜守,可见二人在赵,缺一不可。已伏二人引车负荆之案。二人皆古大臣,颇以勇掩,相如以智掩耳。”[59]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蔺相如每到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就掉转车子回避[4]。蔺相如的门客见状,一起来向他直言进谏道:“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过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让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厉害?”回答说:“廉将军比不了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却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5]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负荆请罪”),由宾客带引,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廉颇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好友[6]巩体燥。
负荆请罪图册参考资料[38][45]

转战四方

赵惠文王二十组台年(前279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7]
廉颇画像
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前276年),赵将楼昌领兵进攻魏国的几邑(今河北大名),未能夺取。之后廉颇再次进攻,成功将几占领。[8]
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年),廉颇伐魏,攻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筑城而还,随后又攻取了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四十三里)。[9]
赵惠文王二十九年户寒喇(前270年),秦昭襄王不满惠文王违背盟约,派中更胡阳出兵进攻赵国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惠文王闻讯后,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廉颇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难以援救。”惠文王又征询乐乘的意见,得到与廉颇一样的回答。最后,惠文王召赵奢前来,赵奢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勇者胜!”惠文王便派赵奢领兵救援,大破秦军[48],史称阏与之战。阏与之战时,魏国的公子咎碑脚府率锐卒屯驻安邑,威胁攻阏与的秦军。因此在兵败阏与之后,秦昭襄王转而发兵攻几(此时属魏),廉颇奉命领军救几,再破秦军。[10]

长平之战

主狼页巩词条:长平之战
赵惠文王三十三年(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其子赵孝成王立。[11]
赵孝成王四年(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郡(郡治壶关,今山西长治东南)。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此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孝成王在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四月命廉颇统帅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11]
廉颇(《三国志12》历史武将)
当时,秦军几次打败赵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东南部部分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四月,秦将王龁攻赵,赵国使廉颇为将,四月被秦军斥候斩杀裨将,六月被秦军斩杀两鄣四尉,面对这一情况,廉颇被迫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伺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从七月开始,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但是仍被王龁击败,被秦军斩杀两尉,西壁垒被秦军夺取。于是,廉颇改变策略,决定不与秦军交战,秦军夺取赵军阵地后数次挑战,廉颇总是避战不出。[11][32]
秦国在战场上数战告捷,但由于廉颇兵败后避战不出,便使反间计,让孝成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赵奢之子)替代廉颇。孝成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昭襄王见赵国用赵括为将,便暗中派武安君白起率兵奔赴前线,统兵攻赵。九月,白起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杀赵军四十余万。长平之战赵军共阵亡士兵四十五万。[12][32]第二年,秦军趁势包围了邯郸,达一年多时间,赵国几近灭亡,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12]

破燕拜相

主词条:鄗代之战
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同赵国交好,栗腹回国后向燕王提议:“赵国的壮丁都死在了长平,遗孤还没长大,可以乘机进攻。”燕王喜不听昌国君乐间、大夫将渠的劝阻[49],出动了两支军队,共两千辆战车,命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卿秦等率军进攻代地[50]。燕军行进至宋子(今河北晋县南)时,孝成王决定派廉颇领兵反击。廉颇在城大败燕军,杀死(一说俘获)栗腹;又在代地大破卿秦等,将其俘获。他乘胜逐北五百余里,包围了燕都蓟城(今北京市西南),迫使燕国启用将渠为相,并割让五座城,这才解围停战[51-53][13-14]
此战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利用燕军轻敌、疲劳循归,赵军则同仇敌忾,对来犯之敌予以痛击,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鄗代之战后,孝成王把尉文一地封给廉颇,赐号“信平君”,并授官假相国[13-14]

悒悒而终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年),廉颇带兵攻取魏国的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15]然而就在同一年,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悼襄王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因受排悼重茅懂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离开赵国,投奔魏国,居于大梁(今河南开封)。[16]
廉颇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悼襄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于是,悼襄王派遣使者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悼襄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悼襄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再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17]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起用他,致使廉颇抑郁不乐[29],最终在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逝晚抹屑世。[18]

主要影响

播报
编辑
廉颇作为赵国末期的主要军事将领,征战数十年。后世有说法将廉颇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33]。其主要军事活动如下:
  • 赵国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率师伐齐,大破齐军,取阳晋(今河北晋州西北)。
  • 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前276年),攻取魏之几(今河北大名东南),次年(前275年),又攻魏之枋陵(今河南安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
  • 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率军驻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抗秦,虽初战失利,但很快摸清秦军弱点,转而采取坚壁避战的方针,欲拖垮远道而来的秦军。后来,赵孝成王中秦离间计而以赵括取代为将,赵军随即因错误的作战指导而惨败。
  • 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率军大败燕军于鄗(今河北高邑东南),杀(一说俘)其将栗腹,进围燕都,逼其割五城求和。
  •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年),攻取魏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20][57]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赵胜:“廉颇为人勇騺而爱士;知难而忍耻,与之野战则不如,持守足以当之。”[19]
白起:“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礼以下死士。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68]
刘恒:“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34]
冯唐:“天下之将,独有廉颇李牧耳。”[35]
贾谊:“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36]
司马迁:“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於诸侯。”[20]
谷永:“赵有廉颇、马服(赵奢),强秦不敢窥兵井陉。”[21]
廉颇塑像
:“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37]
周兴嗣:“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33]
司马贞:“清梠凛凛,壮气熊熊。各竭诚义,递为雌雄。和璧聘返,渑池好通。负荆知惧,屈节推工。安边定策,颇、牧之功。”[20]
邵雍:“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纵横。”[24]
张预:“孙子曰:‘令素行者,与众相得。’颇之思用赵人是也。”[22]
刘克庄:“浪说三遗矢,犹堪一据鞍。君王不自试,耳目信人难。”[23]
徐钧:“遗矢谗言弃老成,肉多饭健尚精神。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25]
陈普:“常年霜骨白皑皑,廉蔺羞颜似湿灰。白起杀心如未谢,二家随璧献章台。”[25]
李曾伯:“在楚犹在赵,始终同一颇。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26]
陈元靓:“赵用廉君,咸阳畏邻。及罢推毂,谁能抗秦。盛衰在运,兴替由人。房陵流落,为听谗臣。”[27]
胡奎:“相如拜上卿,岂畏廉将军。两虎若共斗,其势不俱生。秦兵不加赵,功归吾二人。忠臣当殉国,志士当殉名。不有负荆谢,安知刎颈亲。”[25]
程登吉:“汉武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廉颇先国难而后私仇。”[28]
  • 引车趋避量诚洪,肉袒将军志亦雄。今日纷纷竞门户,谁将国计置胸中?[55]
  • 老成名将说廉颇,遗矢谗言奈若何?请看吴亡宰嚭死,郭开何事取金多![54]
黄道周:“廉颇赵卿,位下则争。一闻公言,肉袒负荆。赵括代将,长平卒坑。再起袭燕,得燕五城。悼襄不用,奔魏以明。赵困思颇,遣使察情。上马示健,善饭示英。使受仇金,遗矢毁名。愧为楚将,思用赵兵。寿春之死,悒悒不平。”[29]
王夫之:“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燕疑乐毅而偾。”[41]
凌登第:“廉将军与赵王诀数语,真有古大臣风,所谓社稷为重者也。世人但称相如抗秦之功,更无人赏识及此,可为千古于悒。”[59]
黄景仁:“昔年流涕史迁文,杯土今来吊夕曛。复用赵人愁不免,一为楚将竟何勋?英雄论定三遗矢,市道交成再将军。终古人情只如此,试将杯酒与浇君。”[25]
严如熤:“太史公称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向者疑颇特摧锋陷敌之雄耳,夫摧锋陷敌,何国无之,而距颇之独异也。颇生平战功最多,而最巨者,在绳池一会,楚怀王之为秦虏,国无良将,行而无备,故秦得掩其不虞。颇送王境上,数语深明大计。盛设兵以待秦,其气先壮,故相如得吐秦王,无纤芥之患。否则,徒挑秦怒而速之祸耳。论功行赏,终当以颇为首。而无一语及之,宜颇之不平矣。夫争功竞名之心,豪杰不免。颇本武人,欲释然不以介意,是诚难矣。颇嫌衅一开,虽百端臂喻,终不能解王濬之争,贺若弼之矜,哓哓遂至没身,而颇能闻相如之一言,负荆请罪,缔交刎颈。呜呼!亦何不难于自屈如此。此古之大圣大贤,克治数十年犹以为难。而颇顿发于俄顷,非其得天者独厚软?人皆谓颇之屈节由于感发。夫先国家而后私仇,相如诚有过人者,然非颇之贤,则后世如牛僧儒李德裕旧怨,杀维州降人,且败国事而不顾,安望其释怨相欢耶?故吾谓廉颇之难,难于相如。世之刚愎自用,明知其非不肯下人者,方自以为勇。夫安知古之所谓勇者,能自摧折如是乎?长平之役,秦数挑战,廉颇坚壁不战,即其善自屈之妙用也。赵括代将轻用其锋,卒为秦僇,军败国危,急于求伸者,勇安在耶?曾子以守约为勇,子路人告之以过则喜,颇之所行于圣贤之道有合矣,徒以攻城野战之武人目之哉!”[60]
罗惇衍:“门前寥落翟公罗,势退曾无客一过。驩结名卿甘自屈,权争庸将竟难和。破燕未几功勋替,仕楚徒劳涕泪多。底事邯郸围急日,平原终不起廉颇。”[25]
徐公修:“压到中原诸将帅,杜陵诗史肯虚推。御秦强敌凌王齕,归赵仇人尼郭开。宾席谗言遗矢进,相门请罪负荆来。寿春老洒英雄泪,剩有荒茔委草莱。”[25]
徐善辰、斯维至、杨钊(主编):“廉颇、李牧,都是赵国的良将。蔺相如是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在战国晚期,赵国在内忧外患的不断困扰中有所自立,这三个人都作出了贡献。”[61]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门客反复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等到再被重用当将军,门客们又都聚拢上来。廉颇很是感慨,要他们退去,门客告诉他:“这没什么奇怪。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您,您没有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买卖常理。又有什么埋怨的呢?”[30]

长平传说

廉颇在长平之战抵御秦军,后世据此流传了不少关于他的故事。
  • 赵军运沙
廉颇画像[47]
赵国为抗击秦军,派廉颇屯兵长平,在今山西省高平市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岭驻重兵。一日,廉颇到摩天岭察看阵地。发现山腰有大量黄沙,为迷惑秦军,便令士卒用牛皮和苇席,在山中修起一座座“粮仓”。又暗令士卒于夜间拉运黄沙,装入仓中。秦兵见赵军军粮积如山,不敢轻易来犯,直到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后,秦军来起运粮食时,才发现仓中装的全是黄沙。后人便将此山称为大粮山,把摩天岭改称营防岭。今存“廉颇屯”址。[43]
  • 巧计退秦军
长平之战时,廉颇率军抵御秦军。他出邯郸西门,来到离城50里的一座小山下安营扎寨。这里南靠鼓山,北临洺水,是秦军进攻邯郸的必经之路。傍晚,他令士兵把军中的粮食盛到布袋里,都摆到小山上,派人严密看守,然后四处贴下告示:粮草重地,任何人不得靠近,违令者斩。第二天,白起率大军攻入武安境内,忽然探子来报:“往东二十里,发现赵军粮营,大将廉颇带重兵把守。”白起听了将信将疑,亲自前去察看。不看还好,一看差点儿把他从马上惊下来,只见赵军营中粮食一袋袋、一层层堆积如山,下面军营,大帐连阡,号旗严整。于是仰天叹息道:“赵军粮足兵精,天不助我也。”急忙下令退兵。从此,这座无名小山,就被称作粟山。[43]
  • 三村名
三甲村:据说赵括来到前线接替廉颇时,廉颇告诉赵括:“秦军千里奔袭,利在速战,应以守为主”,并以“守势图”相托。不料赵括却冷眼相待,廉颇大怒之下离开大营,骑马驰奔,要回邯郸。路过一村,百姓跪拜,这才发现自己仍然头戴帅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觉得自己已经卸职,无披挂必要,便把这三件东西脱在这里,人们为怀念这件事便把这个村叫三甲村。[43]
徘徊村:廉颇越走越不放心,他觉得赵括骄傲自大,轻敌麻痹,若轻率出击,必遭惨败。再加上赵军战士和百姓的挽留,心中犹豫,在一个村边徘徊犹豫了好长时间,直到邯郸发诏催他回朝,这才哀叹一声离去。因此此地就被叫做徘徊村。[43]
换马村:虽然诏书催发,使廉颇去意已定,但沿途百姓仍拦路乞留。据说百姓之所以能认出他来,主要还是因为他骑的那匹体格高大,浑身雪白的玉兔赛风驹。廉颇为了摆脱窘境,经一村时,忍痛换掉了他的宝马,百姓就把这个村叫换马村。[43]

一篓油饺

相传河北邯郸的一篓油水饺的创制人王一香早年与父在赵国南门外开一肉包铺。有一天,廉颇武灵丛台点兵路过南门外时,遥远闻着肉包香味。廉颇闻着香味赶到肉包铺店,当他购买包子时,包子已卖完。廉颇说道:“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小儿说:“那是生的,还得蒸。”廉颇说:“那得几个时辰?”王小儿说:“不到一个时辰。”廉颇一听心急了,就将案板上的包子统统扔进开水锅里,不到一会儿,锅里的包子全部漂起来了。王小儿一听是廉颇,赶紧把煮熟的水包端上,廉颇吃完后连声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从此,王一香就把包子铺改为“一口油”水包馆,生意更加红火。李氏后人继承了“一口油”的精心制作,成品汁液丰富,包裹馅心,吃时流油,后在北宋年间改为“一篓油”,传至至今。[43]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墓址

有关廉颇身后之事的记载,《史记》仅提到其“卒死于寿春”[20],所以,廉颇具体葬于何处一直存在着争议。
  • 河北邯郸
廉颇墓
隆庆《赵州志》记载:“廉颇墓在州东郭里村”。清光绪《赵州志·墓域》亦载:“赵信平君廉颇墓,在州东杨家郭村东”。但又有说法称“灵寿亦有廉颇冢”。[62]
  • 安徽寿县
廉颇墓,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称“颇古堆”,距县城7.5公里。古堆高约20米,周约30米,基有条石垒砌。背东靠山,面西平原,里许便是淮河。廉颇墓是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
除此两处外,还有在邯郸“县西南故城中”说[63];在邢台“清河西三十里”说;在磁县“北五十里赵拔庄”说等。[64]

雕塑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公园境内的七贤祠中有一塑廉颇的塑像,供后人纪念。[65]

艺术形象

播报
编辑

文学形象

在明人冯梦龙所著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廉颇出场于第95、96、98、99、101、102、105回中,是故事后期赵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小说中的廉颇形象与《史记》等书所载大体相同,但其性格通过作者创造出的一些情节,则被润色的更为饱满。[54-55]

戏曲形象

京剧婺剧等戏曲的剧目《将相和》,描写从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到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好、同心辅国的故事[44][67]
图册参考资料[44][46]

影视形象

廉颇影视形象
时间
剧名
饰演者
图集
1994年
东方小故事之将相和》
郭浩
1997年
袁洪启
2008年
西风烈
2012年
虎符传奇
王虎城[42]
2017年
王双宝[39]
2020年
大秦赋
陈之辉[40]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关于廉颇的生平事迹,主要见载于《史记》卷43《赵世家[58]和同书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0]。其余散见《史记》各传以及《战国策》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