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心悸

[xīn jì]
播报上传视频
中医病证名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本词条由百度健康医典-心悸 提供内容 。
心悸是一个描述患者警觉到心率异常或心跳节律不正常的症状,表现为感觉心跳加速、强烈或不规则。该症状可以由物理和心理压力引发,也可能是一种疾病,如心脏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低血糖等的早期征兆。高度敏感、经常经历剧烈运动或压力的人群,以及些药物如麻黄素等的服用者更容易出现生理性心悸。心悸不具有传染性。
心悸的症状以心脏跳动异常感为主,但可能有一些并发症如胸闷气短、乏力、不能平卧、晕厥等。可能由于心率过快或过慢,心律不齐都会导致心肌收缩力的变化引起心悸。
心悸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原因。对于生理性心悸,例如由精神压力或剧烈运动引发的,通常可以通过修改生活方式来控制。疾病导致的心悸应对症治疗,例如贫血引发的心悸可以通过补铁治疗;甲亢引发的心悸可以采取抗甲亢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碘治疗等。
有心悸发病史的患者,需要做到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学会调整自我情绪和压力、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避免复发,并做到定期复诊。
中医病名
心悸
就诊科室
心脏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
多发群体
全年龄段人群,尤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心悸情况较多
常见病因
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低血糖等
常见症状
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如心慌、心脏下沉感、心脏振动感、撞击感、停顿感及心跳不规则
相关药物
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 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甲酰胺咪唑和丙硫氧噻吩等
图集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贡献者头像

殷惠军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心血管内科审核

基本信息

中医病名
心悸
就诊科室
心脏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
多发群体
全年龄段人群,尤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心悸情况较多
常见病因
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低血糖等
常见症状
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如心慌、心脏下沉感、心脏振动感、撞击感、停顿感及心跳不规则
相关药物
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 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甲酰胺咪唑和丙硫氧噻吩等

病因

播报
编辑
导致心悸的原因较多,可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方面。
生理性原因包括精神过度紧张、吸烟饮酒、剧烈运动、一些药物的摄入等;
病理性原因包括心律失常、心脏搏动增强、心脏神经症等。

疾病因素

  • 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率过速
各种原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快室率的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等,均可发生心悸。
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率过缓
如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重度窦性心动过缓、慢室率的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由于心率缓慢,舒张期延长,心室充盈度增加,心搏强而有力导致心悸。
心律不齐性心律失常/心律不规则
房性或室性的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由于心脏跳动不规则或有一段间歇,使患者感到心悸甚至有停跳感觉。
  • 心脏搏动增强
心室肥大
  • 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病等。
  • 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均可引起心室增大,而心室肥大患者早期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搏量增加,同时,肥大的心室壁距胸壁较近,故患者常有心悸的感觉。
  • 脚气性心脏病:因硫胺素缺乏,周围小动脉扩张,阻力降低,回心血流增多,心脏工作量增加,也可出现心悸。
其他疾病
  • 低血糖症嗜铬细胞瘤:引起肾上腺素增多,心率加快也可发生心悸。
  • 心神经官能症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致心脏血管功能紊乱引起心悸现象,患者除感觉心悸外,还会有左胸部刺痛或隐痛、呼吸不畅等表现,且常伴有其他神经官能的症状。
  • 更年期综合征
由于激素水平变化,也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心悸。
  • 其他
胸腔大量积液以及高原病、胆心综合征等,也会引起心悸。

药物因素

很多药物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心律不规则,发生心悸。
  • 心血管用药
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等。
拟交感类: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等。
  • 抗胆碱药
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 支气管舒张剂
茶碱类:氨茶碱二羟丙茶碱等。
  • 抗抑郁药
三环类
  • 其他
甲状腺素可卡因、酒精、咖啡因等。

环境因素

极少数人群会在噪音较大,混乱嘈杂的环境中发生心悸。

生活方式

  • 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脏短暂的供血不足,出现心悸现象,一般适当休息后即可恢复。
  • 吸烟饮酒、摄入浓茶或咖啡
烟酒、浓茶以及咖啡中含有刺激性成分因子如咖啡因等,如大量吸烟喝酒或过量摄入浓茶、咖啡,可对心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刺激,引发心悸。

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焦虑、生活压力大等心理因素会影响睡眠,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发生心悸,若这种情况持续出现,很可能会导致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就医

播报
编辑
心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常出现的症状,因剧烈运动,生活方式等因素均可导致心悸,可以适当的改变生活方式,慢慢会有所缓解;若是心律失常等疾病引起的心悸,建议及时就医,做好相关检查,对症治疗。

就医准备

  • 心悸可能由不同疾病导致,需要清楚自身病史,每次发病时的诱发原因,准确表达有利于医生对疾病的初步诊断。
  • 记录发生心悸的时间段时间点、持续时间、病程长短及感受等。
  • 除了心悸发生还要了解伴随症状,可能存在的其他不适如发烧、胸痛等,给医生更多提示。
  • 就医前说清自身的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
  • 就诊时携带在其他医院或科室做过的相关检查,有助于医生充分鉴别,排除可能性小的疾病。

急诊指征

心悸气短,脉搏每分钟跳动120次以上,或者每分钟50次以下,并伴有严重明显呼吸困难者,需立刻到急诊(120)就医。

就诊科室

  • 青少年、中老年人心悸,活动后加重,或伴有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的,多属心血管类疾病,建议前往心脏内科就诊。
  • 心悸伴消瘦、多食、多汗、易怒、手颤、及原有糖尿病史出现心悸时,伴出汗等,建议前往内分泌科就诊。
  • 心悸伴咳嗽、胸痛或呼吸困难的患者,建议前往呼吸内科就诊。
  • 心悸伴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的患者,可能有贫血等疾病,建议前往血液科或消化科(伴有黑便或既往有胃病史)就诊。
  • 经常失眠、心悸、头晕的患者,应到神经内科就诊。
  • 更年期女患者,如有心悸现象,伴有盗汗、烦躁等症状,建议前往妇科就诊。

相关检查

  • 体格检查
询问病史后,针对性的身体检查。
了解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心前区有无震颤、隆起、心包摩擦感、心脏杂音等,了解心脏情况;
观察肺部有无啰音等,了解是否伴有肺部疾病。
  • 心电图检查
能帮助判断有无心脏疾病,是心悸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实验室检查
判断有无贫血、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情况。
血清心肌酶测定
主要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等指标,如以上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可提示存在心肌疾病。
判断有无甲状腺方面的疾病。
便常规潜血
新出现的贫血查找有无消化道出血。
  •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电图
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血流及功能,有助于心脏疾病的诊断。
心导管检查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确定心脏和大血管的病变情况和功能变化。
X线胸部摄片
观察心脏和肺部有无器质性病变。
了解心血管系统、心功能测定,可以显示心肌缺血或梗死的部位或范围。

诊断

播报
编辑
根据患者病史,心脏跳动的不适感等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血常规、有指征时做血清心肌酶测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可以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诊断。
心率过快或不齐,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通过发作时体格检查(心脏听诊)及心电图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监测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均可出现心悸。可结合病史、心电图、心脏超声、X线等检查诊断。
出现心悸,伴有甲状腺肿大,并可触及震颤或闻及血管杂音,同时有突眼、烦热、多汗、易激动、食欲亢进等表现,结合测定T3、T4、游离甲状腺素(FT4)即可诊断。
劳累后出现心悸,伴长期皮肤黏膜苍白、四肢无力、血化验血红蛋白降低者,为慢性贫血,可结合血常规进一步检查即可诊断。
面色苍白、多汗、烦躁等,心率增快、血压偏低,引起心悸,抽血测定血糖低于正常,进食后很快症状消失。可根据典型的症状,结合血糖测定及进食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很快恢复即可诊断。

治疗

播报
编辑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心悸,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 与情绪剧烈波动有关的心悸时,应立刻休息,平躺于床上,不宜做过多的活动,平稳缓慢的呼吸可缓解心悸,或根据病情的需要做专业治疗,如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可口服药物配合治疗;
  • 贫血引起的心悸,可补铁治疗;
  • 甲亢引起的心悸,可采取抗甲亢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碘治疗等。

家庭处理

心悸出现后,患者可以进行平稳的呼吸来缓解心慌、心悸。
  • 轻轻的吸气,慢慢的呼气,一个来回持续六秒,一定要慢慢做。
  • 大约反复做7~8次再将慢慢的呼吸改为深呼吸,可能缓解心悸心慌的症状,同时避免情绪波动,避免烟、酒、茶、咖啡等刺激,减少熬夜和压力。
部分突发的心动过速,深呼吸不能缓解,可试用咳嗽,诱发恶心等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医院就诊。

专业治疗

  • 对因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悸
针对性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
  • 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改善症状。
  • 手术治疗:极少数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常采用导管消融术。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
应就诊心内科,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科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悸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酰胺咪唑和丙硫氧噻吩等,能改善症状。
  • 手术治疗: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可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 放射碘治疗: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复发、甲亢合并高血压或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患者,可进行放射碘治疗。患者通过口服碘剂并利用其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贫血引起的心悸
药物治疗:常用药有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等。可以辅助中医治疗,以调理脾胃、补益气血为主。
手术治疗: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或严重遗传性贫血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进行脾切除手术。
低血糖症引起的心悸
紧急口服糖水或糖块能很快缓解症状。
内分泌科就诊,寻找低血糖原因,糖尿病患者需调整用药,如果是胰岛素瘤,则手术切除肿瘤是本病的根治手段。

预防

播报
编辑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 可以适当练习八段锦中“摇头摆尾去心火”和五禽戏的“猿戏”以及24节气导引养生“夏季节气的动作”。
  • 不宜过度劳累,生活尽量规律。
  •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坚定信心,有助于康复。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
  • 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
  • 轻症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做好急救准备。
参考来源:[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