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虎美玲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收藏
0
0
虎美玲,1946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国家一级演员,豫剧名旦,主攻青衣、闺门旦,兼花旦、刀马,且能反串小生。代表剧目主要有《花木兰》、《破洪州》、《断桥》、《白蛇传》、《粉黛冤家》、《奇妙姻缘》、《五女拜寿》、《红灯记》等。[1]
虎美玲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7年起,担任郑州市豫剧院院长。
2022年6月16日,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聘任虎美玲先生为学校终身教授。[16]
中文名
虎美玲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回族
出生日期
1946年6月
职    业
豫剧表演艺术家
主要成就
第七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
出生地
河南省郑州市
代表作品
《花木兰》大祭桩《破洪州》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誉微妹946年,虎美玲出生于郑州市。
1957年,年仅12岁的虎美玲开始学习豫剧表演。
虎美玲
1974年,河南省排演《红灯记》时,在挑选演员时,虎美玲被选中(饰演李铁梅)。
1981年,虎美玲正式拜常香玉为师。常香玉对虎美玲的唱腔发音、分析剧情人物等方面均进行了指导,为虎美玲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1988年,在“首届全国豫剧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上,虎美玲荣获第一名。
1990年,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河南省郑州市豫剧二团的虎美玲当选。[3]
1999年2月,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上,充洒榜虎美玲进行了全汗豫辩碑剧表演。
2005年3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了“豫剧流芳-虎美玲艺术生涯50周年专场晚会”,展示了豫剧表演艺术者虎美玲从艺50周年所取得的成果。
2006年9月,郑州市豫剧院大型新编历史剧《凤山行》晋京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汇报演出在郑州艺术宫上演。虎美玲登台饰演朴实端庄的曹夫人。
2006年10月,“海峡情·2006梨园百花春”戏曲晚会举行,豫剧演员虎美玲和王海玲联手演出《花木兰》。
2007年8月,郑州市豫剧院青年豫团成立。郑州市豫剧院院长虎美玲与新密市豫剧团签订了“新密市豫剧团为郑州市豫剧院青年豫剧团”协议。[3]
2007年9月,天津市举办“华夏神韵-第三届中国民族戏曲优秀剧目大汇演”,虎美玲登台演出《白蛇传》、《大祭桩》等。
2008年3月,郑州市豫剧院排演大型原创神话豫剧《美兮洛神》,虎美玲、刘晓燕、张兰珍、马刚良等担纲主演。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全国戏曲界抗震救灾义演在长安大戏院举行,各戏曲院团的老、中、青演员共百名登台演出。虎美玲等参加演出。
2009年10月,慈善功夫之夜暨电影《功夫爹》首映庆典在河南危恋省人民会堂举行,虎美玲等文艺界和慈善界人士出席活动。[4]
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虎美玲将自己对戏剧文化传承的忧虑写成议案带到北京。[5]
2011年11月,由河南电台戏曲广播“生动中原”栏目与郑州梓轩艺术团联合举办的“名家教唱”活动走进人民公园,虎美玲及其弟子与戏迷欢聚一堂,手把手教唱。[6]
2012年7月,河南省举办纪念常香玉戏曲晚会,虎美危户担记玲等豫剧表演艺术家表演了《大祭桩》、《破洪州》选段。
2014年1月,在河南省陕县张汴乡曲村地坑院参加“迎新春大联欢-走进三门峡”节目录道船担制,为群众现场表演。[7]
2022年9月20日,参加《梨园春》特别节目——“喜迎二十大 好戏看中原”河南戏曲名家演唱会[17]讲格凳。
2023年3月16日—19日,参加“大戏看北京——豫剧晋京展演周媒体见面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18]
2023年5月,参加河南卫视《梨园春盛世梨园我来唱》栏目。[19]
2024年6月,虎美玲携手新郑市豫剧团精心打造,虎美玲亲授的沉浸式豫剧《破洪州》在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上演。[20]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常派经典剧目:《花木兰》、《大祭桩》、《义烈女》、《《破洪州》、《断桥》等。
创新豫剧剧目:《白蛇传》、《粉黛冤家》、《宝莲灯》、《奇妙姻缘》、《五女拜寿》、《抬花轿》、《刑警四姐》、《红灯记》等。[8]

艺术特色

播报
编辑
常香玉和虎美玲
虎美玲为豫剧“常派”代表性人物。她不仅将“常派”的精髓完好地传承下来,还始终秉持着“戏比天大”的常派理念,在继承和发展“常派”艺术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又兼收“陈、马、崔、阎”各派之长,“纳百溪而澄碧湖”,形成了委婉曼艳、清越高远的演唱特色和扮相俊美、含蓄质朴、追求京昆风范的表演风格;并在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各方面均有创造和发展。[9]

人物荣誉

播报
编辑
1988年,在全国首届豫剧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上,以最高分荣获最佳演员第一名。
1990年,在第七届梅花奖评比中,虎美玲是戏曲组获奖的15位艺术家之一。
2008年2月,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河南省共有马金凤、虎美玲等32人入选。[10]
2008年7月,虎美玲用极具特色的戏剧动作,进行“祥云”火炬传递。[11]
2013年,虎美玲主演的戏剧电影《大祭桩》获美国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戏剧电影奖。

外界评价

播报
编辑
虎美玲《花木兰》剧照
1997年,虎美玲赴香港演出,香港大公报赞誉她为“美不胜收的白娘子”。[12]
199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观看虎美玲演唱的《花木兰》后,亲笔题词:“挺秀中原虎美玲,艺高何待倚丹青,歌声婉绕梁三日,服务人群誉自馨。”[13]
1998年,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观看虎美玲《折子戏》专场后,亲笔题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4]
1988年,在首届全国豫剧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上,《天津日报》等媒体将其赞誉为“今日中国之豫剧皇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