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易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m.163.com提供.

三大消息:俄乌必须垮一个?外交部火力全开!幕后黑手被揪出

言金于此
言金于此
2024-05-19 03:40·河南
0

消息一:俄乌必须垮一个?

据参考消息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成功摧毁敖德萨地区的一个乌军弹药库,里面装满了西方弹药,此外,俄军还摧毁乌克兰1个S-300防空系统雷达站、1个P-19雷达站、1个乌克兰武装部队后勤供给系统。另有消息称,俄军“天眼”大开,将西方援助的武器装备视为优先打击目标,只要敢来后脚导弹就如期而至。比如这一次,俄军先是派出高空无人侦察机获取情报,而后用苏-25发射航空智能滑翔炸弹进行远程袭击,乌克兰弹药库直接被炸出蘑菇云。

俄罗斯之所以能实施这次十分精准的攻击,最核心的就是其掌握了最为精准的情报信息。俄罗斯利用自己的侦察系统,根据乌克兰军队的行动轨迹,成功判断了这就是乌克兰的一个弹药库。同时,俄罗斯还在情报系统提供情报信息的基础上判断出来,正在向这个弹药库内运输的是来自美西方的武器弹药。据报道,俄罗斯最新研制的NAKA无人机神经网络侦察系统部署到位后,在检测特殊行动区内的北约设备上发挥重要作用。

乌克兰军事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称,乌克兰的军事前景正在变得愈发黯淡。除了寡不敌众,还面临着严重的武器短缺问题,尤其是火炮弹药的短缺。布达诺夫表示,“我已经用尽了我们所有的资源。不幸的是,我们的预备队里已经没有人了。”本周二,来自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则称,乌克兰军方在东北部(哈尔科夫)所面临的局势十分危急,乌克兰军

队在试图击退数日来不断推进的俄军时,乌军正面临兵力和武器弹药短缺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近日报道,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德米特里·拉祖特金认为,要打败像俄罗斯这样的敌人,整个乌克兰社会都需要作出牺牲,忘记他们的和平生活。报道称,在与莫斯科的冲突中遭遇一系列挫折后,乌克兰政府正改革其兵役制度,以增加征兵人数。严厉改革措施将于下周生效。拉祖特金近日对一家电视台说:“就全球而言,从5月18日动员法生效起,首先,应对这场冲突的方式将发生变化。因为当前情形——一些人在前线战斗而另一些人过着平静生活——显然将结束。”

此外,拉祖特金还提到,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战况与首都基辅的生活状态存在巨大反差,这是不正常的。他强调,全国上下应当共同努力,支持前线将士,为保卫国家贡献力量。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乌克兰政府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也反映了乌克兰人民在面对外部威胁时的团结与决心。分析人士认为,拉祖特金的言论可能会激发乌克兰民众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凝聚民心,为抗击俄罗斯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随着兵役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乌克兰的军事力量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上周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关于延长乌克兰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的法案。乌克兰最高拉达近日批准将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延长90天至2024年8月11日。上周五,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文称,乌克兰官方宣布将乌国家战时状态延长至2024年8月11日。考虑到乌当前安全形势仍然存在高风险,请中国公民暂勿来乌,请自愿在乌境内停留的中国公民务必提高警惕,坚持做好安全防范及必要时撤离准备。

此外,据报道,乌议会还通过了关于动员非重案罪犯入伍的法案。那些因谋杀、性暴力或危害国家安全被判刑者不在此列。报道说,日前,泽连斯基签署了关于强化征兵的法令。该文件规定动员措施的执行方式,并明确对逃兵役者的处罚。动员法中没有关于复员的条款。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此评论称,这部法律“害死”乌克兰人。

此外,泽连斯基当天还将征兵年龄下限从27岁降至25岁,并签署关于建立电子征兵系统的法令,该系统将汇集有服兵役义务的乌克兰人的所有个人信息。

消息二:外交部火力全开!

据观察者网援引彭博社近日发布的报道,美国财长耶伦在接受专访时宣称,白宫已经明确告知中方,上届政府在2018年发起的加征关税政策将进行重新配置,以便于能够应对所谓的“不公平竞争”。耶伦在“下战书”之余还不忘记辩解,坚称“美国不希望与中国经济脱钩”,但是竞争环境应该更加“公平”。而在一顿叫嚣之后,耶伦也说了一段大实话,这位在西方学界久负盛名的经济学家,称“美方不希望看见中国采取过激回应,但这不太可能发生”。

据悉,拜登政府将于周内宣布对华加征关税,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领域,其中对中国电车征收的关税将由目前的27.5%上调至102.5%,上调近四倍,而其他领域加征的关税虽没有电车这么夸张,但也普遍在一到两倍之间。耶伦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称,他希望中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关税措施只针对“狭隘的目标”,美国不希望看到中国有强烈回应。但她料想中国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此外,耶伦还重申,美国无意与中国“脱钩”,但必须重新配置对华关税,使之更具“战略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登迄今为止一直不愿对中国实施类似前总统特朗普那样的全面关税上调,而是更青睐有针对性的打击半导体和其他战略领域的中国高科技公司。这些做法并未能阻止拥有先发优势的中国企业在绿色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出口美国贸易正在逐步下降,2023年,只有约15%的中国出口直接流向美国,这是中国20多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只有约7%的美国出口商品直接进入中国,低于疫情期间的近10%。

可以说在涉及中美贸易每一个层面的动作和表态,都凸显出了美国的双标做法和霸权逻辑。一方面,美国可以借着“国家安全”、甚至是所谓的“产能过剩”,来对中国的制造业进行制裁,甚至想要借此打压中国产业升级。另一方面,美国却要求中国不要采取反制性措施,因为这会让美国遭受损失。言外之意就是,美国可以打人,但被打的人不能还手,属于是既当裁判又当拳手。但是,在外界看来,美国政府如果推动这一政策,极有可能导致中国的剧烈反应。

对于美国的做法,欧洲媒体普遍认为与大选有关。《法兰克福汇报》称,拜登担心中国可能会用廉价电动汽车涌入美国市场,从而使国内制造商难以生存,而这些制造商同时得到了作为《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一部分的全面政府计划的支持。这个问题在政治上具有爆炸性,尤其在像密歇根州和老汽车大本营底特律这样决定选举的州,特别是因为美国制造商发现他们的电动汽车很难实现收支平衡。福特两周前宣布,其电动汽车部门第一季度每售出一辆汽车就遭受了 132000美元的巨额亏损。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磊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方这一行为涉嫌违反世贸组织(WTO)协议。孙磊解释称,首先,如果这项关税只针对中国征收,这一做法违反了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WTO的相关最惠国待遇原则规定,应给予所有WTO成员相同最优惠贸易待遇;其次,WTO成员方之间已经协商并承诺降低的关税不能随意增加,因此这一做法也违反了美国在WTO作出的关税减让承诺。

近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在麦凯恩研究所主办的一场论坛上称,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依靠的不是“比较优势”,而是“不公平优势”。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对此,发言人表示,美方说法违背经济学常识,也罔顾客观事实。中国经济是在全球市场的海洋里发展壮大的,遵循的是国际贸易准则和市场经济规则,靠的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齐全的产业配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充分的市场竞争等,这些是中国的比较优势。

发言人进一步指出,美国方面不仅未改正这一错误,反而继续滥用301程序加征关税。发言人强调,敦促美方取消所有对华关税,更不能再增加,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无论是布林肯的强辩和扰乱视听,还是拜登政府在301关税上的穷途末路,实际上都指向同一个根源:当今美国已经丧失了与中国和平竞争的能力。甚至可以说,美国已经丧失了维护自身国际地位的雄心壮志,沦为一个倚仗诋毁、抨击、辱骂甚至咒骂中国的腐朽势力。

消息三:幕后黑手被揪出

中新社报道,当地时间上周五,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在印尼雅加达东盟秘书处出席第30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后,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有记者问,此次高官磋商取得了哪些成果?其表示,高官磋商是中国东盟重要战略沟通与合作机制。我和东盟同事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新形势下深化全方位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我们一致认为,在主席和东盟各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近年来中国东盟合作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关于美国近期在菲律宾部署中导系统,这一做法严重危害地区安全,中方是否在此次高官磋商期间表达了关切?答:美方做法严重开历史倒车,严重威胁地区国家安全,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同地区国家人民求和平、谋发展共同愿望完全背道而驰。中方坚决反对冷战式阵营对抗在本地区重演,坚决反对将地区国家当做霸权的工具和代理人。此次高官磋商期间,我明确表达了中方严正关切。中方支持东盟加强战略自主,愿同地区国家一道,坚持走共商共建共享的亚洲安全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美国政府突然放出一条消息,称美国陆军已经在菲律宾吕宋岛部署了陆基中程导弹系统。美国陆军更是口出狂言,称中导系统是美军对付中俄的“打击利器”,可以说,美国此举就是冲着中俄来的。菲律宾是中国的南海邻国,无论美军有什么动作,中方都不可能视而不见,这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问题。如果美国不将中导系统拆除,无论是对于地区安全还是中美关系都是不利的。美国这次亮出的是名为“堤丰”的中导系统,可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或“标准-6”导弹。

不过,中国也在会上专门提到了美国在菲律宾的中距离导弹的存在,并且严厉地指责这种做法。中国对东盟官方提出了警告,这种可以使用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导弹对区域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对这种做法表达了“深切关切”。中国这番话既是对美国的一种间接指责,也是对美国有过伙伴关系的东盟国家菲律宾提出的。这个办法看起来像是一种警示。

特别是当菲律宾代理部长在会上注视着正在记录的中国代表时,这个场面吸引了许多新闻报道。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会议并不代表南海局势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或者菲律宾打算在南海问题上采取缓和态度。实际上,如果菲律宾政府有意愿与中国接近,事态就不会发展到当前这一地步。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在这种紧张局势下,进行一次正式对话变得更加必要。因为当紧张局势加剧时,双方举行对话的目的可能不仅是缓和紧张局势,更可能是为了做好先礼后兵的准备。总体而言,这次对话的氛围可能不太友好。

中菲关系现在的氛围,不是一般的僵化。双方过去这段时间累积了太多的矛盾,这显然不是一次对话就能够有效缓解的。明眼人都看出来,马科斯如果不改变现在一意孤行的挑衅态势,南海局势不可能得到好转。但在菲律宾全力靠拢美国的大背景下,南海问题的热度将始终居高不下,为美菲深化防务关系提供战略支点。更何况,菲律宾都敞开国门,准备迎接美军和美国的中程弹道导弹了,最近一次联合演习,还故意把一艘中国制造的油轮当成靶子,明摆着是要把中国当成了“假想敌”。

不过通过这场会议可得出,在菲律宾执意挑衅,美国蓄意想要破坏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关系之际,中国积极的跟菲律宾之外的东盟其他国家进行深入而频繁的外事交流,尽一切办法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尽可能的阻止美国在地区挑动阵营对抗的阴谋得逞。南海的岛礁和领海权益,当然要维护,如果菲律宾和美国敢于伸出黑手,那么解放军自然有能力斩断黑手,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这一点南部战区的实战演练,已经清楚地告诉美菲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体验更佳
分享

热搜

热门跟贴

打开APP发贴
0条跟贴

相关推荐

回到顶部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