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

华律网 2024年01月11日 17:38:54

解除劳动合同的概念是指,在合同期限未届满之前,当事人双方便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包括:双方协商解决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三种解除方式。那么,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范本?本期小编将为你讲解解除劳动合同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目录

  •       1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       2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       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       4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该如何处理
  •       5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       6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书样本
  •       7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8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程序

1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5、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应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但是,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阅读全文>>

2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同志:

      您于________年____月起就职于本公司,目前的工作岗位是__________。现因下列第____(大写)项情形,你与我公司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的为期________年(劳动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书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解除,劳动关系同时解除。

      经当事人协商一致;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它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公司提出拒不改正的;

      劳动者向公司提供的个人证明材料是虚假的,或者以胁迫、乘人之危,使公司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续订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医疗期满后,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双方不能就变更达成协议的;

      ......

      阅读全文>>

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劳动关系终止达成如下协议:

      一、原劳动合同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二、甲、乙双方同意,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终止劳动关系。

      三、甲、乙双方同意终止合同补偿金为_____个月工资(按当事人上年度月年均工资计算)合计:_____(小写:_____元)。

      四、本协议自签字日起生效。

      ......

      阅读全文>>

4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该如何处理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由此可见,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雇员工的条件和程序都相对简单,只要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一经证实后,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既无须提前通知,也不必给予经济补偿。那么员工的利益该如何保障呢?我们建议,如果用人单位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雇员工,员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是否已经与自己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只是口头上说有试用期,实际上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则试用期不成立。没有试用期这个前题,用人单位就不能引用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解雇员工。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是事实劳动关系,因此只能按事实劳动关系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需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员工。

      (2)用人单位是否有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用人单位都不能以此为理由辞退员工。所谓证据的充分性,实践中主要看两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对某一岗位的工作职能及要求有没有作出描述;二是用人单位对员工在试用期内的表现有没有客观的记录和评价。

      (3)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是什么时间。劳动部《对关于如何确定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中明确指出:“对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超过试用期,则企业不能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因此,一旦试用期结束,用人单位就不能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雇员工,这时只能依劳动合同的约定或民法典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阅读全文>>

5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网友咨询:

      我的单位是工会下属的国企性质的星级酒店。我应该于2014年6月30号合同到期。我已在此单位工作3年半时间,一直担任单位质检培训部副经理。 2014年5月23号单位由行政办无书面通知,只有口头通知我,单位高层通过办公会议决定单方面和我终止劳动合同。 因为在合同期内我没有任何过错,实际上就是领导安排自己朋友的家属来干这个位置。

      酒店目前给我的条件如下:

      1、酒店赔偿我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赔偿金

      2、酒店已经提前一个月口头通报和我终止合同,依据我的级别我的全额工资履行到5月31号。6月全月酒店安排我为待岗,按照待岗的待遇安排我,也就是6月全月就不再有任何工资以及5险一金。

      3、酒店有每3个月发放一次奖金,每半年发放一次半年奖,每全年发放一次年终奖的制度。但是酒店只给我发放考勤到5月31号的季度奖和半年奖。年终奖不予发放。

      我希望协商的内容是:

      1、我接受酒店赔偿我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赔偿金。

      2、酒店没有提前一个月书面解除合同的通知(要有公章),应该依据民法典规定,合同没有到期,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合同的应该额外支付一个

      ......

      阅读全文>>

6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书样本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甲方)

      劳动者:(以下简称乙方)

      因乙方(自愿申请辞职/违反甲方劳动人事规章制度/试用不合格/无法提供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无法提供相关岗位从业资格证/身份证过期/)(或因甲乙双方劳动合同期满),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中止劳动关系,达成协议如下:

      一、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为双方劳动关系终止日,从次日起原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自动失效,甲乙双方均不再为对方承担或履行任何责任义务。

      二、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下午办理工作交接,并于交接完成后立即结清工资及相关福利待遇。

      三、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乙方需交出宿舍甲方财物,并结清乙方承担的相关住宿费用(如水电费、卫生费等),否则,甲方有权在结算其工资福利待遇时代扣。

      四、 乙方移交工作需写出明细清单,移交后若涉及到第三方利益的移交遗漏,虽双方已乙方也需协助甲方解决。

      五、 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若在原劳动合同期间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双方均有责任和义务配合解决。

      六、 在解除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后一年内,双方须保证以下之一有效通讯方式能与之联系:

      甲方办公电话:____________ 甲方负责人电子邮箱:____________

      乙方电话(手机): ____________乙方电子邮箱:____________

      七、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前,甲方将停交乙方社保,同时甲方将中止乙方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阅读全文>>

7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违法解除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民事责任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又称为违法辞职,是指劳动者违反法定或者约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或者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其民事责任包括:

      ①符合劳动合同解除条件但不符合解除程序的,应当补办相关手续;

      ②不符合劳动合同解除条件的,如果用人单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③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招收录用劳动者所支付的费用;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项目。

      (2)劳动者违反约定保密事项或者竞业限制条款的民事责任。

      《劳动合同法》增加了劳动者违反了约定竞业限制的规定,在《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了竞业限制,《劳动合同法》第24条对竞业限制的人员、期限、情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和竞业禁止义务,是指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关于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约定,在保密期内将自己在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披露给保密范围以外的人,在保密范围以外使用,或者允许保密范围以外的人使用的行为。对于违反约定保密义务或者竞业禁止义务的,应当责令停止;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的规定和相关法律予以赔偿。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权人因调查侵权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违反约定的保密义务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或者特别严重后果的,可以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当依据《刑法》第218条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案中涉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的函》的规定,由于劳动者未履行保守商业秘密的内容,造成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被侵害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依据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作出裁决。

      阅读全文>>

8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程序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与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而工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因此,在劳动合同解除时应发挥工会的作用以防止企业滥用权利,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事先告知工会,就能使工会及时发现单位违法解除、侵害职工权益的情况并予以制止。

      (3)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4)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必须具备正当的理由、按照法定的程序,否则解除不成立还会承担非法解除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87条规定支付赔偿金(应当按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阅读全文>>

9专业律师解答

      提交咨询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理由有哪些
没有什么危害,公司用人是用计划的,如果不需要那么多人,肯定要解聘一些员工,如果员工工作能力不强,解聘员工,再找能力强的,对公司发展还有好处。
劳动者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情形有哪些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0根据您的需求,我们为您推荐了4位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