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人类学

[rén lèi xué]
学科
展开10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人类在不同环境中创造出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宗教体系,而人类学者则通过比较研究,找出这些文化制度之间的异同,从而探求人类存在的本质。[3]人类学通常分为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四大分支。
中文名
人类学
外文名
Anthropology(英文)
定    义
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
创立时间
1501年
创始人
亨德
学科代码
18067[1-2]

概况

播报
编辑

词源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人类学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及行为的人的描述中。这个学科名称首次出现于德国哲学家亨德在1501年的作品《人类学——关于人的优点、本质和特性、以及人的成分、部位和要素》。19世纪以前,人类学这个词的用法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体质人类学,尤指人体解剖学生理学
当代人类学具有自然科学人文学社会科学的源头。它的研究主题有两个面向:一个是人类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宙府姜端个是追溯人类今日特质的源头与演变。民族志(ethnography)同时指称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依据人类学研究而书写的文本。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则称为人类学家(anthropologist)。
在许多人看来,人类学是研究“远古风俗传统踏阀欢”及“奇异部落”的学科。这是一种误解。现时的人类学者大多研究工业社会及当代社会现象。[3]

学科分支

人类学分支
在美国,当代人类学通常划分为四大分支:文化人类学(也称为社会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宙厚灶、考古学语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也称为生物人类学)。这个四大分支的人类学也反映在许多大学教科书,以及许多大学的人类学课程。
在英国以及许多欧洲的大学,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科系,且被视为不同的学科。

基本问题

自套炒喇从弗朗茨·博厄斯(Franz Boas)与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樱趋柜aw戒嘱 Malinowski)在19世纪晚期与20世纪早期从事人类学研究后,这个学科就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区分开来,人类学强调对脉络的深度检视、跨文化比较社会文化人类学本质上就是一门比较研究学科),以及对研究区域的长期、经验上的深入了解,这往往称为参与观察
文化人类学格外强调文化相对性,并运用其研究发现来建构文化批判。这在美国特别风行,源于弗朗茨·博厄斯对19世纪种族主义的反对,经过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倡导性别平等性自由,到当代对于后殖民压迫的批评,以及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提倡。
体质人类学的问题包括:什么是智人的定义?谁是现代智人的祖先?人类的体质特征是什么?人类如何做出行为?为什么在人类不同群体之中,有着许多变异与差异?智人在过去的演化历程,如何影响其社会组织与文化院体甩?依此类推。

后现代理论影响

1970与1980年代,出现了一个认识论的转向,脱离了这个学科所熟知的实证论传统。在这个转向中,关于知识的本质与生产的各项议题,颈船占据了社会文化人类学的核心位置。相对地,考古学、生物人类学与语言人类学,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实证论。由于这种认识论上的差异,甚至导致某些人类学系分家,例如斯坦福大学在1998—1999学年,“科学家”与“非科学家”分成两个科系:人类学,以及文化与社会人类学,稍后在2008—2009学年,斯坦福大学人类学重新整合为一个科系。

分析方法

播报
编辑
人类学是以人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并以其为基础和综合理解为目的的学科。如果把人作为动物的人和文化人来区分的话,那就不可能全面地去理解人。人类学是以综合研究人体和文化(生活状态),阐明人体和文化的关联为目的的。综上所述人类学大致可区分为:
  1. 1.
    人体人类学,亦称自然人类学:主要研究形态、遗传、生理等人体。
  2. 2.
    文化人类学,英国学术界倾向于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以风俗、文化史、语言等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
  3. 3.
    史前人类学,又称考古学:专门研究史前时期的人体和文化。
  4. 4.
    体质人类学:从生物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人类的起源、发展、种族差异、人体与生态的关系及现存灵长类的身体和行为等内容。其中已发展成较专门的领域,如人类进化的研究、人种学的研究、灵长目学的研究等,同时形成一些技术性手段,如人体测量技术、野外灵长动物的观测技术等。随着遗传学的发展,体质人类学也从中汲取了许多理论和分析方法。
语源学上讲,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这门学科试图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并且特别强调人类的差异性以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

起源

播报
编辑
人类学起源于地理大发现时代欧美学者对现代西方技术文明之外的社会的研究,这种社会被称为“野蛮的”、“原始的”、“部落的”、“传说的”、“有文字前的”社会。但是,当前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现代社会内部,试图概括人类行为的普遍性问题,并对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描述。
人类学的两个主要领域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它们都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诸如哲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历史学。学科间的互相交流,产生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例如经济学家依据人类学的比较图式,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形成经济人类学
实际上在早期社会,人类便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与习惯是如何发生的问题,并且产生了科学思想的萌芽。古代希腊、中国和阿拉伯许多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欧洲16世纪以来的许多哲学家,都是现代人类学的先驱。但是科学的人类学在19世纪进化论出现以后才开始形成。文化人类学注重把不同社会和文化加以分类,从而确立人类进化的阶段和过程,总之是历史的线性解释。
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形态生产方式所决定,一切政治的、法律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都建立在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西方传教士、商人和探险家大量收集不同民族的风俗、宗教、巫术和其他资料,为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理论流派

播报
编辑
艾德华·泰勒
20世纪以来,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开始分离,同时许多人类学家开始转向所谓“文化多元论”观点,并出现许多流派。
与人类学同时诞生。开创了对文化的科学研究,摩尔根泰勒巴斯蒂安等提出了文化,社会进化的时间序列,着重文化的纵向发展,也成为进化学派的创始人。
18世纪孟德斯鸠等的启蒙思想,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以《物种起源》为标志的生物进化学说,18及19世纪的社会进化观等,都是19世纪人类学进化学派的文化,社会进化思想产生的基础。
理论进化学派以进化的思想研究人类社会及其文化,认为人类同源,本质一致,有共同心理,因此产生同样的文化,社会发展有共同的途径,由低级向高级进化。
泰勒被称为人类学之父,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是进化的。摩尔根在《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中在研究婚姻家庭进化的基础上,建构家庭的发展历史,初步提出了社会进化的问题。在《古代社会》进一步全面地发展了社会进化思想,论证了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
2.文化历史学派
博厄斯首先摒弃了那种选择事实,附会于抽象的进化理论的研究方法,注重实地研究并倾向于所谓功能观点,坚持对任何一种文化进行整体性的考察。他是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人物,这个学派在美国文化人类学领域占统治地位。
莫斯(Marcel Mauss)和“社会学”学派:一般来说,莫斯和博厄斯一样,主张系统地研究社会现象,但方式略有不同。他指出社会是“自我调节”并趋于均衡的系统,系统各要素的作用是保持系统的整合与适应。他启发了后来的功能主义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代欧洲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
4.广涵播化论者
这派理论也反对经典进化论,认为少数文明中心创造了存在至今的全部文化,而且播化或文化特征的传播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动力。他们把文明中心称为“文化圈”,所以也叫文化圈学派
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是功能派的代表人物。这派认为,解释人类学事实的唯一途径是说明它在一定文化中正在发挥的功能,因此人类学研究的目标是把握文化整体与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历史的比较方法意义不大。相反,拉德克利夫-布朗(A.R. Radcliffe-Brown)是结构主义的倡导者。这派认为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超乎经验事实的系统的本质。
6.文化心理学
这派的基本思想是文化决定每个个人的心理构成,反对普遍精神或人类本质的概念。例如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在美国西南部研究中发现,印第安人的思维方式或推理方式与其邻近人种完全不同,因此文化决定心理趋向。如今,文化与个性的研究更加广泛,例如对价值体系民族性格的研究。
文化唯物论(Cutural materialism)美国人类学家哈里斯(Marvin Harris,1927—)在1979年出版的《文化唯物论》,书中提出文化唯物论的思想。其理论强调生殖的或人口的压力及生态压力对社会文化系统的决定作用。哈里斯认为,人性的生物心理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性、情感等)导致了四种普遍的人类组织层次。《文化唯物论》一书也称为是“哈里斯所写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文化人类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还没有构成完全一致的理论体系。但是如果人类学家能够避免种族中心主义,并创造出普遍客观化的概念,关于文化的“科学”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人类学
早期,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人体测量与解剖上。但在爱德华·泰勒爵士之后,人类学开始注重由器物着手的泛文化比较,换句话说,即是种关在室内进行的博物学研究。
之后,在美国,地质学家出身的“文化人类学之父”弗朗茨·博厄斯提倡“四大分支”的人类学,并对这种“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大加挞伐,使得人类学的研究对象逐渐转向活的部落(特别是美洲印第安人)文化,其中包含他们的语言、共同行为与历史。
最重要的转变在于波兰裔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的贡献。大约1930年代前后,他首创以透过参与观察法写成的民族志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依据和基础。在他革命性的创建下,人类学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家)开始以亲身赴当地与土著生活,乃至参与当地活动的方式进行各文化(特别是小型的部落文化)的研究与纪录。
大约同时,露丝·本尼迪克特以接触文学作品、影片、外侨访问为基础的遥距研究则成为对无法进行参与观察法的文化研究的另一种途径。
这种以“原始”部落文化为对象的主流人类学研究,在1950年代中期后逐渐受到挑战: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军队的进驻,以及英美诸国对殖民地的态度改为放任与鼓励其自立,使得过去认知的“传统部落”快速的现代化,导致自马林诺夫斯基以来的“抢救人类学”(即尽可能在现代化影响前,快速纪录这些未受“污染”的部落文化的人类学)思维不再可行。其次,最早主张参与观察法的人类学家相继去世,而在各国政府鼓励下人类学者又大量增加,使得新一代人类学家逐渐崛起。
基于这几个理由,人类学者的研究对象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1.
    部分人类学者,特别是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人类学者,开始结合文献与民族志资料进行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这方面以艾瑞克·沃尔夫的《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为代表作。
  2. 2.
    部分人类学者回到本国,在国内较少数的次文化群体(帮派、同性恋、少数民族的都市社区等)进行研究。
  3. 3.
    多数学者仍以第三世界的部落文化为研究对象。不同的是,他们开始注意这些部落受现代化影响的调适与改变情形。
  4. 4.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结合语言学、哲学和精神分析,研究各文化之下的共同心智与象征,由此而延伸出神话学诠释这独特的学门,并以结构主义之说影响到哲学、社会学其他学科。
1980年代左右,受到后现代女权运动影响,文化人类学家重新检讨过往往种种强调科学与量化的田野研究,并开展出几条新的研究对象,其中包含:
  1. 1.
    透过对文本的分析,建立起以文化概念为主轴的新历史人类学;
  2. 2.
    重新检讨二元建立价值论,并结合女性主义的两性人类学研究;
  3. 3.
    回到过去已做过的部落地,用新的眼光诠释这些文化。
以广义的角度来看,今天的人类学研究对象不再是特定的、原始的异文化,而是包含自身出发的每个文化。而今天的人类学家除了重复检讨与反省外,也在寻找更多可发挥的研究对象。

人种类型

播报
编辑
四大人种亚洲人种(黄种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非洲人种(黑种人)、大洋洲人种(棕种人)。
  • 亚洲人种:亦称黄种。主要特征是黑色且较为硬直的头发,眼有内眦褶,体毛不甚发达,肤色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东部以及位于南北美洲的大陆。
  • 非洲人种:亦称黑种。主要特征是黑色呈小卷曲状的毛发,一般分成南非和北非两个类型,前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鼻矮,通常为圆颅型,肤色相对较深;后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北的地区,鼻高唇薄,通常为长颅型,肤色相对较浅;总体肤色较深。
  • 高加索人种:亦称白种。主要特征是呈大波浪状且较为细软的毛发,毛发颜色主要有:白、金、红、棕、黑等主要的五种大色调,颧骨不明显,鼻高唇薄,通常为长颅型,肤色较浅。白色人种主要起源自白人化之后的北非土著,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化和定居,扩散到北非、西亚、中亚、南亚、欧洲以及16世纪以来逐渐扩散至整个大洋洲和南北美洲。
  • 大洋洲人种:亦称棕种。主要特征是黑色呈小波浪状且较为粗糙的毛发,鼻高唇薄,通常为长颅型,肤色中等。主要分布在位于远东大洋洲上的岛屿上,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例如新西兰北岛上的毛利人等。一般的衣物是用稻草编织而成的,而在建筑物的周围则一般会采用石雕来做装饰,海岛文明显著,在文明上主要是继承了隶属于古代美洲的印第安文明。根据基因库网站信息表明,2002年Hurles et al.和2006年Ghiani et al.论文显示:Y-Q1a3a存在于波利尼西亚群岛,包括东部岛屿,显示是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迁徙到了这个区域。而这也为几百年来的大洋洲人种的来源之谜的争论划上了句号。

理论学派

播报
编辑
人类学体系庞杂,各学门又随时间发展出多样的的理论,故总体而言十分庞杂。最主要的特点是反映在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上的演化论和反映在文化人类学上的文化观点。
人类学的早期研究以生物和博物学观点看待一切,特别是体质与文化方面,因此有两个以泛文化比较为基础的学派影响甚大,即社会演化论和传播论。前者以达尔文演化论为基础,主张所有人类的社会是单线进化的,文化进化的过程是由物质上的落后到先进,思维上的简单到复杂,而各文化即存在不同的进化阶段。
体质人类学方面,在考古学家与体质人类学家合作下展开对灵长类的长期田野观察,希望以此方式解答史前考古学无法研究人类先祖行为的遗憾,而这类研究其中又意外启发对灵长类语言沟通系统的研究。
文化人类学方面,主要有以下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流派
历史特殊论
文化形貌论
能源学说
文化心理论
语言学
-
-

研究方法

播报
编辑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整体观

社会文化和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研究社会的文化元素和行为,把社会或文化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文化相对论

这是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态度和文化评价,要求研究者客观地看待被研究的对象。一般采用文化主位研究法,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待被研究者的文化。

跨文化比较

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广泛的比较研究。

学科架构

播报
编辑

学科目的

播报
编辑
人类学的应用研究,旨在为政府和其他组织提供指导,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例如关于社会变化的后果,关于传统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等等。应用研究中主要的问题是价值判断问题,也就是绝对客观的研究与接受既定政策的问题。
体质人类学的目的是确定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和解释种族之间的自然差异。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和孟德尔(Gregor Mendel)的遗传学,不断深化和改变著人们的认识。如今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类与其他灵长类的关系以及至少50万年以来人类骨骼演化的实质。1929年和1959年,在南非东非发现的猿人化石为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料。已经知道从个别的差异导致种族差异的过程是︰选择、遗传播迁、迁移和突变。应用客观方法,将各种特征分离出来,再以数学方法计算其出现频率并找出其功能上的及进化上的意义,这种研究使我们能够理解人类自身的构造,并预测未来。当前体质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人类生态学人类进化学说、灵长目学和遗传学。此外还有人体测量等应用研究。
简单而言,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以全面的方式理解人这个个体。但更深层而言,这种研究不仅仅在于人的躯体构造之理解,而是人类所有思维与想法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人类如何行动,如何认知自己的行动,行动的结果又如何影响人的思考,以及人与其他群体、象征的互动,即是人类学最根本想解答的问题。

学位设置

播报
编辑
中国大陆有四所大学开设人类学本科,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4]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提供人类学的本、硕、博课程。[6-7]
中国大陆以下学校设有人类学研究生学位点[5]
  1. 1.
    北京师范大学
  2. 2.
    北京大学
  3. 3.
    中国人民大学
  4. 4.
    中国农业大学
  5. 5.
    中央民族大学
  6.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7. 7.
    南开大学
  8. 8.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9. 9.
    山西师范大学
  10. 10.
    内蒙古师范大学
  11. 11.
    吉林大学
  12. 12.
    复旦大学
  13. 13.
    华东师范大学
  14. 14.
    上海师范大学
  15. 15.
    南京大学
  16. 16.
    安徽大学
  17. 17.
    厦门大学
  18. 18.
    武汉大学
  19. 19.
    华中农业大学
  20. 20.
    中南大学
  21. 21.
    中山大学
  22. 22.
    广西师范大学
  23. 23.
    四川大学
  24. 24.
    贵州民族大学
  25. 25.
    云南民族大学
  26. 26.
    云南师范大学
  27. 27.
    云南大学
  28. 28.
    西北民族大学
  29. 29.
    青海民族大学
  30. 30.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