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中国道教协会

播报上传视频
爱国宗教团体
中国道教协会成立于1957年,是全国道教徒联合的爱国宗教团体和教务组织。英文译名是:TAOISTASSOCIATION OF CHINA。
中国道教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会议。全国代表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理事会是全国代表会议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代表会议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工作。在全国代表会议召开期间,由理事会选举会长、副会长,决定秘书长。会长是协会法定代表人。协会会址设在北京。
现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1]
中文名
中国道教协会
外文名
TAOISTASSOCIATION OF CHINA
属    性
中国道教徒联合的爱国宗教团体
成立时间
1957年4月
会    长
李光富

发展历程

播报
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在爱国道教界人士的倡导下,根据广大道教徒的要求,道教界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对旧社会道教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和陋习进行了改革,同时道教界也自动划清了与各种反动会道门及其他秘密宗教的界限。通过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整个道教界的面貌焕然一新,道教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逐渐走上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1956年11月26日,全国各地区、道教各宗派著名人士岳崇岱(全真派,沈阳太清宫方丈)、孟明慧(全真派,北京火神庙住持当家)、刘之维(正一派,北京寺观管理组负责人,原前门关帝庙当家)、刘理航(全真派,杭州福星观住持)、杨祥福(全真派,上海白云观监院)、 李锡庚(正一派,上海大境庙当家)、苏宗赋(全真派,坤道,上海金母宫当家)、易心莹(全真派、四川青城山常道观监院)、 李净尘(全真派,浙江天台桐柏宫监院)、乔清心(全真派,西安八仙宫监院)、吴荣福(全真派,汉口大道观监院)、王理学(全真派,武当山紫霄宫道士)、阎崇德(全真派,陕西陇县龙门洞监院)、尚士廉(全真派,泰山岱庙当家)、韩守松(全真派,南昌青云圃监院)、杨惠堂(全真派,甘肃临洮九华观)、李惟川(全真派,青岛天后宫)、朱混一(全真派,陕西汉中磨子桥道观)、张修华(全真派,天津天后宫)、张理谦(全真派,河南浚县大坯山玉帝庙)及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居士,浙江文史馆研究员)等23人聚会于北京西苑饭店,倡议成立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着手筹备成立中国道教协会的工作。大家推举岳崇岱方丈为筹委会主任,陈撄宁、孟明慧为副主任,还聘请了屈大元先生(裕固族,民族、宗教学研究者)为筹委会办公室主任。筹委会所拟定的《中国道教协会发起书》全文为:
“道教是我国固有的宗教,在我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曾经有着深远的影响。近世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以及反动政府的统治,致使道教和全国人民同样的遭受到屈辱,道教文化和我国其他方面的民族文化同样的遭受排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屈辱的历史,道教徒也获得了研习教义、发扬道教优良传统的良好条件。七年来,我们亲眼看到了国家建设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宗教信仰的自由日益得到了尊重和保护。同时,我们道教徒和全国人民一道,参加了各项爱国运动和保卫世界和平运动。我们以能在爱护祖国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高兴。为了团结全国道教徒在爱护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中进一步贡献我们的力量,为了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进一步发扬道教优良传统,我们觉得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道教组织。因此,我们发起成立中国道教协会,并于11月下旬在北京举行了发起人会议,成立了筹备机构,负责进行筹备,拟在适当时期邀请诸方道长、各地同玄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国道教协会。我们深知德薄能鲜,人少力微,敬望诸方道长、各地同玄积极赞助,热烈支持。”
1957年4月,中国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选举了爱国道教领袖组成的道协第一届理事会。中国道教协会的成立,实现了全国道教徒的大联合、大团结,从而为发展道教事业而共同努力。
和其他宗教一样,道教在反右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政治运动中受到波及。“文革”期间,中国道教协会停止活动,不少宫观和道教文物被破坏。
“文革”结束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落实,中国道教协会于1980年重新开始活动。

现任领导

播报
编辑
中国道教协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单:
会长:李光富
李光富
副会长:张金涛、黄至杰、孟至岭、袁志鸿、胡诚林、谢荣增、陆文荣、张高澄、吴诚真、董中基、张诚达、吉宏忠、张明心、赵理修、邓信德、袁宗善、梁崇雄、吴理之
秘书长:李寒颖[1]

宗旨业务

播报
编辑
中国道教协会的宗旨是:
团结、带领全国道教徒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兴办道教事业,弘扬道教教义,维护道教界合法权益;发扬道教优良传统,传扬道教文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宗教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道教协会的主要业务和工作任务是:
(一)团结、带领全国道教徒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二)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维护道教界的合法权益,深入调查研究,反映道教组织、道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三)大力弘扬道教优秀文化,为传承中华文明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贡献;
(四)建立健全道教有关规章制度,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和教制建设,严肃戒律,纯正道风;
(五)加强对地方道教团体、宫观和道教院校的教务指导,协调关系,促进团结,支持地方道教团体依法依规办好教务;督导道教团体、宫观搞好管理和自身建设,提高道教徒整体素质,树立道教良好形象,促进道教事业健康发展;
(六)兴办道教教育事业,办好道教院校,培养道教人才;
(七)主办传戒、授箓等重大教务活动,做好直属宫观的管理工作;
(八)开展道教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加强学术研究,整理编印道教书刊,协助做好道教文物古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九)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弘扬道教生态环保理念,服务社会,利益人群;
(十)开展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道教组织及海外道教界侨胞的交往与联谊工作,增进了解,团结合作;
(十一)加强与国外道教组织、道教界人士及国际宗教和平组织的友好往来,促进中外道教文化交流,开展道教的国际联谊工作。

协会章程

播报
编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中国道教协会,简称中国道协,英文译名:TAOIST ASSOCIATION OF CHINA,英文缩写:TAC 。
第二条 本会是全国道教徒联合的爱国宗教团体和教务组织。
第三条 本会宗旨:团结、带领全国道教徒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兴办道教事业,弘扬道教教义,维护道教界合法权益;发扬道教优良传统,传扬道教文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宗教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条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国家宗教事务局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会住所设于北京。
第二章 业 务 范 围
第六条 本会主要业务和工作任务:
(一)团结、带领全国道教徒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二)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维护道教界的合法权益,深入调查研究,反映道教组织、道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三)大力弘扬道教优秀文化,为传承中华文明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贡献。
(四)建立健全道教有关规章制度,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和教制建设,严肃戒律,纯正道风。
(五)加强对地方道教团体、宫观和道教院校的教务指导,协调关系,促进团结,支持地方道教团体依法依规办好教务。督导道教团体、宫观搞好管理和自身建设,提高道教徒整体素质,树立道教良好形象,促进道教事业健康发展。
(六)兴办道教教育事业,办好道教院校,培养道教人才。
(七)主办传戒、授箓等重大教务活动,做好直属宫观的管理工作。
(八)开展道教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加强学术研究,整理编印道教书刊,协助做好道教文物古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九)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弘扬道教生态环保理念,服务社会,利益人群。
(十)开展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道教组织及海外道教界侨胞的交往与联谊工作,增进了解,团结合作。
(十一)加强与国外道教组织、道教界人士及国际宗教和平组织的友好往来,促进中外道教文化交流,开展道教的国际联谊工作。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负责人的产生和罢免
第七条 本会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会议。其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本会章程;
(二)选举理事,组成理事会;
(三)审议理事会工作报告和其他重要文件;
(四)讨论和决定本会重要工作事项;
(五)决定终止事宜;
(六)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八条 全国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分配办法,由会长会议研究决定。代表人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召开常务理事会议或会长会议按分配名额协商提名,报中国道教协会审核确定。
第九条 全国代表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条 全国代表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延期召开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
第十一条 理事会是全国代表会议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代表会议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工作,对全国代表会议负责。
第十二条 理事会的职权:
(一)贯彻实施本会章程规定和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决议和决定;
(二)全国代表会议召开期间,选举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
(三)全国代表会议召开期间,选举会长、副会长;
(四)全国代表会议召开期间,根据会长提名决定秘书长;
(五)全国代表会议召开期间,根据秘书长提名决定副秘书长;
(六)全国代表会议召开期间,决定专门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主任;
(七)全国代表会议召开期间,决定咨议委员会委员、副主席、主席;
(八)根据会长会议提议,增补、罢免和接受请辞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
(九)授权会长会议在必要时任免秘书长、副秘书长,任免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十)全国代表会议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三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四条 理事会每届任期五年,理事可连选连任。理事会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举行。情况特殊时也可采用通讯等形式召开。
第十五条 常务理事会是理事会执行机构,在理事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工作,对理事会负责。
第十六条 常务理事会的职权:
(一)执行理事会的决议和决定;
(二)筹备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和理事会议;
(三)提出全国代表会议主席团成员建议名单;
(四)审议本会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
(五)审议本会年度财务结算和预算报告;
(六)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七条 常务理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八条 常务理事会每届任期五年,常务理事可连选连任。常务理事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举行,情况特殊时也可采用通讯等形式进行。
第十九条 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每届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一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全国代表会议到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延长任期一届。
第二十条 会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本会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兼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一条 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外代表本会,对内领导会务;
(二)召集和主持会长会议、会长办公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理事会会议及其他有关会议,讨论决定重要会务;特殊情况下可委托副会长召集或主持上述会议;
(三)督促和检查全国代表会议、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
(四)代表本会签署有关文件;
(五)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二条 副会长协助会长执行职务。
第二十三条 会长会议成员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组成。会长会议每年不少于一次。
第二十四条 会长办公会议成员由会长、驻会副会长、秘书长组成。会长办公会议每月不少于一次,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举行。
第二十五条 秘书长负责处理日常会务,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本会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会长会议、会长办公会议通过的有关决议和决定;
(二)主持本会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三)提名副秘书长人选;
(四)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二十六条 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
第二十七条 本会理事会设道教教务教风委员会、道教教育委员会、道教文化艺术委员会、道教慈善公益委员会、道教养生委员会、道教权益保护委员会、道教海外交流委员会七个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对会长会议负责,职责由会长会议确定。
第二十八条 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主任从本届代表中产生。
第二十九条 本会理事会设咨议委员会。咨议委员会委员、副主席、主席由理事会推举产生。咨议委员会任期与本届理事会相同。
第三十条 咨议委员会参议会务,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三十一条 本会根据会务工作需要,由理事会聘请特邀顾问。
第三十二条 本会根据会务工作需要,设置若干工作部门,分别承办有关工作事项。
第三十三条 本会根据道教事业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文化、教育、慈善、服务等事业机构。
第四章 资产管理与使用原则
第三十四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政府资助;
(二)地方道教协会、道教宫观等缴纳和道教信众捐助的经费;
(三)社会捐赠;
(四)自养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五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代表中分配。
第三十六条 本会根据国家财务法规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七条 本会必须配备具有合格专业资质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八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每年向常务理事会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并接受理事会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九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财务审计。
第四十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一条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等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二条 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全国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第四十三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全国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由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方能生效。
第六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四条 本会完成宗旨或其他原因需要注销时,由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五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全国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并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第四十六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主管部门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七条 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八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主管部门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经2015年6月28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第五十条 全国代表会议的代表,各地道教协会、道教宫观、道教院校和其他道教组织都有遵守本章程,贯彻执行本会决议和决定的义务。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本会理事会。第五十二条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