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

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地处广东省肇庆市正东路尾,江滨堤内的石头岗上。此地原建有石头庵,明宣德年间,将庵改建为嵩台书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改名阅江楼。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藏品来源为单位及个人捐赠。藏品总量为268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件/套,2级文物13件/套,三级文物28件/套。
2019年12月,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被命名为第二批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1]
中文名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
外文名
Site-Memorial of Ye Ting Independent Regiment Headquarters
地理位置
广东省肇庆市江滨四路阅江楼
占地面积
约 2000 m²
类    别
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
投用时间
1959年10月1日[2]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
免费
地    位
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藏品总数
1890件(套)[2]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汉元始元年(公元1年),石头岗上就建有鹄奔亭。
南宋隆兴年间(1163—1164年),在此建石头庵,祀唐代本地高要籍禅宗大师石头希迁和尚。
明宣德六年(1431年),讲射婆改建为崧台院。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建成南北两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的结构,基本形成阅江楼现有的布局。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两广总督张镜心依照名楼滕王阁样式,将书院改建为检阅水师训练的楼台,更名为阅江楼。
此后清代至近承良鸦现代又经数次修整重建。
“江楼晚眺”自古就是肇庆八景之一,清初岭南诗人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把阅江楼列为“东六楼”之一。
清乾嘉时期,著名学者冯敏昌曾把阅江楼比作著名的滕王阁黄鹤楼。阅江楼还是一处军政重地。南明水历政套体永权在肇庆建立,水历帝朱由榔曾多次登临此楼检阅抗清水师。
明清两代,驻肇两厂广总督等重要官员夏季常于此避暑并临时办公。
光绪年间中法战争爆发,兵部尚书彭玉麟督师肇庆,在阅江楼接见从前线归来的抗法钻循名将刘永福
1916年5月,岑春喧、梁启超等在阅江楼成立讨伐袁世凯护国军都司令部。
1925年,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和组建的第一支正规武装一一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团部设于此。
叶挺独立团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掌握的一支正规武装。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组建,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共产党员叶挺任团长,连以上干部多数为中国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独立团驻防肇庆期间,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维护地方社会秩序,数次出兵打击土豪劣绅民团武装,大力支援西江地区农民运动。
1926年5月,该团参加北伐战争,奉命担任先举照漏狱遣队,在渌田、醴陵、平江、汀洇桥、贺胜桥等战斗中痛歼顽敌,一路奏捷,在武昌战役中又率先破阵入城。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赞挙。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原叶挺独立团为骨干组成的几支部队,先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成为人民军队最早的创始部分。叶挺独立团为北伐战争做出重大贞献,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造就了众多的军事人才,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积累了宝贵经验。叶挺及叶挺独立团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人民军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59年2月,中共中央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元帅来肇庆视察,指示要在叶挺独立团的诞生地肇庆建纪念馆。
1959年10月1日,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在阅江楼成立开放。朱德为纪念馆亲笔题写馆名。
196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来馆参观,赋七律《登阅江楼怀叶挺独立团诸同志》,书赠纪念馆收藏。
1962年,叶挺独立闭团部旧址公布为射颈谜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来馆参观并为纪念馆提供史料。
1967—1970年,阅江楼被群众组织占为武装据点和工人纠察队指挥部,纪念馆被迫关闭。1978年纪念馆重新开放。
1999年5月至今,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与肇庆市博物馆合署办公,实行馆址合一,人员合一,管理合一。
1999年,肇庆市人民政府斥资675万元恢复阅江楼历史风貌,建成西侧崧台书院新展厅,并维修清顺治十四年两广总督王国光题额“古崧台”的砖牌坊。
2002年,在崧台书院展厅后面建起一座二层的文物库房及监控室。
2004年2月8日国家军委主席、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并题词:“北伐先锋求钻、永凳套重垂青史”。
阅江楼

建筑布局

播报
编辑

基本陈列

基本陈列《铁军独立一雄团》(2002年11月至今):开馆之初,该陈列分为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1981年增添展示叶挺独立在肇庆期间斗争及生活情景的内容。1989年及1998年两次进行大幅度修改和调整。陈列名称改用现名《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反映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和组建的第一支正规武装一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闭在肇庆建立及其后续的光辉战斗历程。分“肇庆建团”、“军政活动”、“援助农运”、“北伐先锋”“武装起义”、“将星璀璨”六个专题,展线长250米,展品350多件/套。其中有文物实物200件/套,历史图片100多张,绘画40多幅,场景7个,雕塑2组。运用了程控图片复读灯箱、电脑触摸査询机和电视专题片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和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场景是该陈列形式艺术设计的亮点,如“贺胜桥战斗”场景,在7米宽、2.8米高的大型油画前,配以铁丝网、沙包、枪械、模型,并通过声光电效果,营造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战斗场面,在陈列中起了突出主题、渲染气氛的作用。陈列开放首日,叶挺将军之子叶正大、叶挺独立团一营营长曹渊之子曹云屏等参观展览后给予高度评价。该陈列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铁军独立一雄团》陈列

临时展览

临时展览《伟大旗帜,光辉历程一一中共肇庆党史大型图片展》(2001.7):系统地回顾中共肇庆党组织组建后,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并展示解放后肇庆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览期间,肇庆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参观,离退休干部也自发集体前米参观
《时代先锋一一先进共产党员事迹展》(2005.3):紧密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介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向广大党员干部宣传我党创建和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的光辉史迹和铁军精神,増强广大党员以扬革命精神、水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信念,成为肇庆市先进性教育的生动教材。展出期间,免费接待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党员2万多人次・讲解600多场次,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各大报刊也作了宣传。
《北伐先锋一一纪念叶挺独立团成立80周年展览》(2005.11.30至2006.2)在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展出:2006年4月28日在佛山市三水区展出。开40多年以来,叶挺独立相团部旧址纪念馆累计举办陈列展览100多个,是厂广东省办展较多的博物馆之一。

参观信息

播报
编辑
  • 地理位置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江滨东路阅江楼。
  •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6:30(逢周一闭馆)。
  • 票价
免费参观。
  • 交通
自驾前往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从粤运汽车站进入南一路,行驶300米进入大桥路,行驶190米,进入端州六路,行驶460米,进入宋城二路,行驶1.1公里,进入正东路,行驶520米最后到达目的地。

建筑特色

播报
编辑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馆舍主要依托历史名胜阅江楼,前为广场,西侧是崧台书院,东侧是新建仿古建筑办公楼。阅江楼坐北向南,位于高约8米的山岗上,前有45级宽阔石阶,为四合院式两层楼阁,重検翘角,俯瞰西江,气势雄伟。南(前楼)、北(后楼)、东、西(侧楼)四座主楼及四座耳楼桁接贯通。砖木结构,山墙砖砌不用柱。主楼面周、进深均为三开间,南、北楼稍高为重檐歇l顶,脊饰鱼宝珠:东、西楼稍矮,为重槽卷歇山顶:耳楼最矮,均为单间方楼。主楼、耳楼屋交汇处呈高低错落匀心斗角之势。南楼首层内外立面整面施天地格扇门窗,形成门厅:东西两楼首层明间为宽敞过厅,两次间内外墙开内低外高对望大月亮窗,于室内有拍头望天月之感。平视内庭,树木楼阁宛在胸襟。北楼首层正面通为格扇门窗,后墙正中开一间阔格扇门。四座主楼在第二层八面山墙上开八只巨大的月亮窗,八面玲珑:前后立面整面为通透轩窗,可八面米风。建筑中央为天井庭院面积248平方米,内植三株树龄300多年的米兰,正中假山鱼沼,东西两面回廊,清雅幽静。整个建筑群既踞大江边高台之地势,有体量之雄伟,又兼空通透之轻盈。空气对流、阅景观光十分理想且自成壮丽景象。阅江楼的建筑特别适应高温多雨的亚热带气候,极富美感,是具岭南特色的杰出园林建筑。崧台书院高低错落,历史建筑和新建筑外观协调。

馆藏文物

播报
编辑

综述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藏品来源为单位及个人捐赠。藏品总量为268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件/套,2级文物13件/套,三级文物28件/套。

主要藏品

革命历史文物有叶挺用过的菊花砚笔筒:高要各农民协会的印章和传单:国民革军第四军的委任状、谢木烈士使用过的粉枪等。
领导人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的题字,如朱德题字“独立团团部旧址”、郭沫若《登阅江楼怀叶挺独立团诸同志》律诗、叶剑英题字“北伐先锋”、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字“北伐先锋,永垂青史”等。

文化活动

播报
编辑

宣传教育

2000年4月,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6月,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9年11月,成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讲解员,组织系统规范的讲解业务培训,邀请博物馆专家授课,参加广东省文博学会主办的讲解业务培训班,每年都组织普通话朗诵比赛等,多方面提高讲解员综合素质。有两位讲解员分别获得肇庆市“金牌讲解员大赛”等奖和二等奖。圆满完成多项重要的政务导游工作。设计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使纪念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与学校合作,共同策划“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春游和征文比赛,“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少先队夏令营等活动,军民共建方面,征兵工作启动仪式、武警肇庆市支队新兵授衔暨宣誓大会等都在阅江楼举行。
2006年,制作《中华传统美德图片展》送到各大中院校巡回展出,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2005年11月21日,值叶挺独立团成立80周年之际,举办“纪念叶挺独立团成立八十周年”大型系列活动。邀请叶抵将军之子叶正大(原全国人大常委、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与叶正光,原叶挺独立困参谋长、开国上将周土第之子周坚,原叶挺独立团一营营长曹渊之子曹云屏,及肇庆市主要领导、驻军代表等参加了纪念活动。
2007年,建军80周年“八・一”建军节,举办江泽民题词浮雕及两个临时展览的揭幕仪式,向驻肇部队赠送《叶挺独立团团史》书籍等。
1996年,为纪念北伐战争70周年,协助中共广东省党史研究室拍摄《北伐先锋》电视专题片:协助电视系列片《今日广东的文化生活》对叶挺独立团及纪念馆有关资料录入。

学术研究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鼓励专业人员进行学术研究。主要科研成果有:编著出版《叶挺独立团史料》(陈立平、萧健玲,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北伐先》(梁汝森、萧健玲、陈羽,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11)获肇庆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叶挺独立团史》(萧健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7)、《叶挺独立团研究文集》(中共肇庆市委党史研究室、澳门文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合编,澳门文史资料工作计划有限公司出版2006.6)、《纪念叶挺独立团成立80周年图册》等书籍。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奖论文有:《人民军队的创造者一一试论叶挺同志对我党建军的贡献》被肇庆市社科联评为(19891990年)优秀论文三等奖:《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一一兼与黄德林、吴东华同志商権》获肇庆市第四届(1996—1997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叶挺独立团的建立与周恩来的早期建军思想》获肇庆市第六届(20002001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关于叶挺独立团史实的几个问题》获肇庆市第八届(2004—2005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合作交流

历年参加的学术研讨会有:“纪念叶挺独立团在肇庆成立8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5年11月萧健玲馆长作学术发言)。“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1998年)、“纪念张太雷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纪念会”(1998年萧健玲馆长作学术发言)、“广东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5年8月)、肇庆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5年9月)。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2019年12月,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被命名为第二批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1]

机构设置

播报
编辑
  • 历任馆长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刘汉成
1959年10月至1969年6月
负责人
冯咏浩
1969年6月至1979年4月
负责人
1979年4月至1983年5月
副馆长
1983年5月至1989年1月
馆长
萧健玲
1989年1月至2009年4月
馆长
陈羽
2009年4月—
馆长
  • 单位性质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为事业单位。
  • 经费来源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经费来自财政全额拨款,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 机构设置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设有办公室、资料档案室、馆藏部、陈列部、宣教部、保卫部等部门。
  • 人员编制、组成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人员编制36名,少受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29人。
  • 服务观众项目
为观众提供有免费讲解项目,设施有游客休息大厅、停车场等。
  • 观众接待
自开放以来,共接待海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1999—2007年,观众量年均8万多人次,其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土等特殊群体,以及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团体观众实行免票或优惠票价的人次达总观众量的一半以上,是肇庆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纪念馆还接待江泽民朱镕基尉健行李长春张德江何鲁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馆参观;接待包括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夏威夷水仙花友好访问团等大批海外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