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套曲

文学体裁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套曲,散曲的一种体裁,又名套数,就是在同一宫调内,连接许多曲牌成一组曲,来歌咏一个内容,可写景抒情,也可叙述故事。
中文名
套曲
别    名
套数
始兴年代
元代
代表作品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

体裁沿革

播报
编辑
套曲,也叫“套数”。套曲是由若干曲牌连续所组成的,有引子和尾声。散曲套曲一般夜抹不如剧曲套曲的篇幅长,以短小的为多,但套曲的种捆愉企类却是比剧曲要催体捆多得多验殃照。[1]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包括套曲(如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和小令(如马致远旋宙奔誉榜赠的《天净沙·秋思》),盛行于元代。
剧曲和散曲(小令除外)中,由多种曲调前后联缀,有首有尾,成为一套的,名为“套数”。其组成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必须有二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如宫调虽束阀悼异,管色相同者也可互借入套;二是全套无论长短,必须首尾一韵。散曲中的套数,又称“散套”。套数曲牌的排列次序大致有规律可寻,如北曲〔仙吕·点绛唇〕套曲,以“〔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那吒令〕-〔鹊踏枝〕-〔寄生草〕-〔赚煞〕欢付洪”的格式为常用。[2]

格律特征

播报
编辑
套曲作为散曲体式之一种。其相对小令而言,小令是独立的只曲,套数是联缀两支以上不同调名的曲子而构成的组曲,其计数以“套”为单位,故称套数。散曲套数的“套”即是基本单位与剧曲“套”与“套”之间有一定组织结构不同,故又称“散套”。一篇套数中的各支曲牌,一般属同一宫调;大多有“尾声”(或称“余文”、“煞”),故《唱论》云“有尾声名套数”;各支曲子须用同一韵;各支曲子紧紧围绕同一主题构成一个整体;各支曲子的组合方式有一定规律,不能随意增加、减少或颠倒顺序。套数的体制形式是由词中“唱赚”一体演变而成,因所用音乐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北曲套数、南曲套数和南北合套。[3]

典范作品

播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