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巴宰族

播报上传视频
台湾少数民族
巴宰族(Pazih),又名巴则海族、拍宰海族(Pazih),为台湾少数民族平埔族之一支。主要居住在台湾中部埔里盆地爱兰地区,仍保有族语巴宰语及传统文化。
中文名
巴宰族
外文名
Pazih
别    名
巴则海族
分布于
台中丰原
类    型
族群

地理分布

播报
编辑
巴宰族(Pazeh;巴则海族;拍宰海族)为台湾少数民族之一支,分布于台中丰原、神
台中地区
冈、-{后里}-附近较靠内陆的区域,约略位置是以丰原为中心,北至大甲溪河岸,东到东势角(今东势),南至潭仔墘(今潭子),西则到达大肚山山麓的横冈一带。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16世纪中,重要聚落包括岸里社、朴仔篱社、阿里史社、乌牛栏社、大马僯社、麻薯社、岐仔社、翁仔社、麻里兰社等;大致分成四个社群(岸里社群、朴仔篱社群、阿里史社群、乌牛栏社群)。 其中岸里社因清代康熙38年(1699年)协助清政府平定吞霄社反乱,而开始获得官府的重用;巴则海族也在岸里社的领导之下,逐步扩张其势力范围,例如请垦台中平原(以前猫雾栜社的属地,今台中市北屯区一带),在其土官阿莫时代就已建立出一个台湾平埔族中少有的势力范围。不过,其原有的生活领域还是持续遭到后来汉人的扩垦入侵,导致道光年间族人开始成群离开故土,辗转迁徙。各社后来也有一部份迁移至苗栗鲤鱼潭、卓兰方面,另一部份迁移至埔里牛眠山附近。

族系分支

播报
编辑
巴宰族亦属平埔族群其中一族,最大特征是成人身高比一般南岛系原住民高,约在170cm以上。巴宰族又可分为巴宰本族(Pazih)以及噶哈巫族(Kaxabu)(朴仔篱社则属噶哈巫族)。以地区分类而言,丰原以西为巴宰本族,以东五社为噶哈巫族。巴宰族人迁入埔里后,住在乌牛栏台地(爱兰台地)多为巴宰族;居住于眉溪流域旁之眉溪四庄(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蜈蚣仑)则为噶哈巫族

神话传说

播报
编辑
巴宰族(巴则海族)有许多传说,现在埔里地区最常听到的就是番婆鬼的故事
番婆鬼
,主要是说番婆鬼(女巫)都利用晚上出来害人,她可以把眼睛摘下来,换上猫的眼睛,变得又红又亮,再黑的地方也能看清楚,每到黄昏的时候,天空中常可看到一团火球飞过去,那就是番婆鬼,当番婆鬼要增强法力,一定要吃小孩子的心脏,有些妇人把小孩背在背后,走着走着就被番婆鬼用畚箕换走,还有番婆鬼想要的东西,非要到手不可,而且被拿了还不能在她背后说坏话,否则一定肚子痛,要请她来解才可以;番婆鬼的东西,谁也不敢碰,碰到的话就会得怪病或肚子痛,不过番婆鬼最怕看到赤裸的男人,因此,夜晚的时候,有人就脱光了衣服在河边或溪中垂钓,据说就是怕番婆鬼来捣蛋。

文化特质

播报
编辑
巴宰族在语言保存方面最久也较完整,巴宰族人还有能唱传统歌谣的长者,他们的歌谣包括摇篮曲、工作歌、爱情歌,尤其是庆典仪式的歌曲等(如唉渊Ayan(1).(2),牵田的歌),当中有些还包含着其祖先来源的口传历史,甚为珍贵。
赛跑型式的祖灵祭是台湾中西部地区平埔族群祭典中的一项特殊风俗,俗称「走镖」,青少年男子赛跑优胜者可以获得彩旗,象征着部落最高荣誉。
连名制是东南亚古文化的特质之一,连名制的地域分布包括东南亚的大陆,半岛和岛屿三区,日据时期移川子之藏教授曾就平埔族之契约文书中举出巴则海族人特有之姓名例子。以朴仔离社为例,祖名Bahara AbUk.父名Ashin Bahra.子名叫Tahan Ashin,称之为父名的连锁,也就是说平埔族群亦有父子连名的制度。
凿齿文化也是东南亚古文化的特质之一,多半与婚姻有关,这个文化特质也分布在整个南岛语族生活的范围。平埔族群也盛行凿齿之习,当少年男女求婚之时多凿去二门牙以作为定情之物,日据时期伊能嘉矩的调查也说巴则海族中,男女当结婚年龄时,拔去上门齿二枚,以为成年之标识。

民族庆典

播报
编辑
巴宰族kahabu族在埔里俗称「眉 溪四庄番」,正因为当地人承袭祖先骁勇善战的精神,日据时期多为溢勇军,能与邻近的泰雅族抗衡,故也在埔里流传一句话「四庄正是番」,该族的过年称为「番仔过年」或「姓潘的人过年」为农历十一月十五左右举行,并制作传统食物「阿拉粿」,「抓大鱼」、「走标」等活动。

衣服装饰

播报
编辑
巴宰族的男子上衣其形式虽类似高山族泰雅群之Rattan型衣,但开有圆领,腋下两侧不密缝则与Rattan衣相异,近于贯头衣之形式,所谓贯头衣是一种最原始的衣服型式,广见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及中南半岛,并向东分布至玻利尼西亚,而南美洲之贯头衣亦可能由玻利尼西亚传去者。台湾的平埔族群中巴则海族在以前或穿用贯头衣。

使用语言

播报
编辑
巴宰语(Pazeh;Kulon-Pazeh;巴则海语)是台湾巴宰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为台湾原住民语言之一种,属于南岛语系的次语群。亦归类为台湾南岛语第1群,与泰雅语(Atayal、Tayal)并列。
巴宰族人亦如邵族人一样,都已被台湾闽南人同化,人种几已全部混入汉族圈里,使用闽南语为主要族语。2006年全世界唯一会讲巴宰语的巴宰族人为南投埔里“潘金玉”女士(生于1914年7月21日)。2001年潘金玉女士已协助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李壬癸教授编纂成全世界第一本的《巴宰语词典》。
两族因为族语及文化相近,故依据伊能嘉矩之分类仍把它归为同一族。眉溪四庄则为已故之潘郡乃先生之后裔潘永历先生仍会使用噶哈巫语,甚至仍会唱噶哈巫古调"忆祖之歌"(ayan)。

民族歌谣

播报
编辑
风潮唱片所出的巴宰族音乐〈巴宰族(噶哈巫族)Ayan之歌〉,即是音乐学者吴荣顺从四庄采集得到。巴宰族主要居住在台湾中部埔里盆地,目前尚能保存部分语言与音乐的聚落大约分布在埔里乌牛栏台地上的爱兰里与铁山里,以及牛眠山、守城份、大湳与蜈蚣仑等地。由于汉化的缘故,巴宰族的文化传统几已消失殆尽,只能透过残存的「牵田」祭典得知其音乐风貌。
牵田期间所唱的祭歌「ayan」是巴宰族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其哀怨悲凉的旋律,伴随着祭司带领族人交叉牵手而行的舞步,在夜里听来特别动人。民族音乐学者在埔里四庄巴宰采集到的民歌中,大概可分成四种类型:
(1)传统祭典的歌谣ayan,其歌谣曲调大致固定,人人都能琅琅上口,差异只在于演唱者所诠释的风格与主题。
(2)演唱教会圣诗的巴宰歌谣,包括:「真主上帝造天地」、「在我救主荣光面前」等。
(3)传统童谣「摇篮歌」,它是除了ayan外,全部使用巴宰语言与曲调来演唱的歌谣。
(4)以闽南语演唱的歌谣,包括长工歌、苦命歌、思亲曲、相褒歌与四季春等,这些歌谣的共同特点是七字一句,四句成段,句尾押同韵,即类似七言绝句的形式。

正名运动

播报
编辑
巴宰族人在近年也发起正名运动,希望获得官方承认。个别族群身份的认定,基本上可以直接去户籍所在地的户政事务所调阅日据时期所遗交下来的户籍资料,在日据时期户籍誊本上“种族”一栏有登录种族别。“种族”一栏种族别依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闽南人与客家人分别注记为:山地原住民注记为“生”(生蕃)、平地原住民注记为“熟”(为"熟蕃"指平埔族)、闽南人注记为“福”(福佬人)、客家人注记为“粤”或“广”(粤(广东)来的客家人)

民族现况

播报
编辑
巴宰族是台湾少数民族很早就汉化的平埔族一族,原乡主要在丰原岸里社、苗栗三义鲤鱼潭与南投一带,族人如今分布到北、中、南部各地拚生活,合计五千余人,也各自成立联谊组织,例如从南投埔里爱兰教会分散出去的族人,就有北区兰侨、中区兰侨、南区兰侨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