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广西科技大学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办高校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收藏
0
0
广西科技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为GXUST)简称“广西科大”,[70]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是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7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73]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1][71]
1951年7月11日,“广西省第四医士学校”创办,次年更名广西柳州医士学校。[26]1958年,广西工学院始建。1982年6月,广西轻工学院、广西机械学院、广西石油化工学院合并重建广西工学院,1985年从南宁迁至柳州办学。2003年,广西柳州医士学校更名为“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同时将原柳州地区人民医院、柳州地区卫生学校归属学校管理。[26]2013年4月18日,广西工学院和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广西科技大学。[3][17]同年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74]2023年获批第九批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75]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文昌(原东环)、柳石、柳东3个校区,2个临床医学院,占地面积近2800亩,校舍总面积88万多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2.35万元;设有16个二级学院、1个学部、2个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开设69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近190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4万多人,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6个;学校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3]
创办时间
1951年[26]
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3]
知名校友
陈永南[65]王志军[66]周磊[62]
图集
学校概况
历年分数线
招生简章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广西科技大学[14]
外文名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4]
简    称
广西科大(GXUST)[14][70]
创办时间
1951年[26]
办学性质
公办[3]
学校类别
理工类[3]
学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3]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68](2022年入选)
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3]
现任领导
赵君(党委书记)[50]刘宝臣(校长)[19]
高职专业
9个(截至2024年2月)[3]
本科专业
69个(截至2024年2月)[3]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截至2024年2月)[3]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截至2024年2月)[3]
博士点
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学科)(截至2024年2月)[3]
院系设置
16个二级学院,1个学部(截至2024年2月)[3]
校    训
求真近道、明德致新[45]
校    歌
《广西科技大学之歌》[46]
校庆日
10月18日[14]
地    址
文昌校区:广西柳州市城中区文昌路2号[24]
柳石校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柳石路257号[3]
柳东校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官塘大道19号[3]
院校代码
10594[67]
主要奖项
2021年度广西科技奖自然科学类、科技进步类一等奖[69]
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6项(截至2024年2月)[3]
知名校友
陈永南[65]王志军[66]周磊[62]
占地面积
约 2800 亩[3](截至2024年2月)
教职工
近1900人(截至2024年2月)[3]
学    生
全日制在校学生2.4万多人(截至2024年2月)[3]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历史溯源

翻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51年7月殃遥11日创办时,称“广西省第四医士学校”。1952年更名为“广西柳州医士学校”。[26-27]
1953—1955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期间,广西省第五医士学校(梧州)、第九医士学校(玉林)、第十医士学校(宜山)和桂林医士学校先后并入学校,期间学校校址从马鞍山西簏迁至柳州市东台路。1958年,学校升格为专科学校,名为“柳州医学专科学校”。1962年,学校更名为“广西柳州卫生学校”。1970年,学校与柳州地区农校、柳州地区师范学校各抽取部分人员和财产合为一体,成立“柳州地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27]
1971年底,柳州地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解散,学校恢复名为“广西柳州卫生学校”。2003年协虹记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同时将原柳州地区人民医院、柳州地区卫生学校归属学校管理。[4][27]
翻嫌广西工学院
19拔抹去58年6月,原广西工学院在南宁筹建。1960年11月,广西化工学院、广西水利电力学院、广西邮电专科学校、广西化工学校、广西工业干校5个院校合并定名为广西工学院。[4]
广西工学院历史图片
1961年8月学校本科停止招生,1962年7月,因教育部在全国范围进行大中专院校撤并调整,广西工学院停办。1982年6月,广西轻工学院、广西机械学院、广西石油化工学院合并重建广西工学院。1984年,广西工学院并入广西大学,保留广西工学院的牌子。当时,柳州市作为中国西南工业奔欢乃重镇和广西工业中心还没有一所高等学校。为此,时任柳州市市长石琪高等领导提出了把广西工学院搬到柳州来的思路。在柳州市政府的请求下,1985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广西工学院移到柳州市办学,并在广西大学柳州分校和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柳州走读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设机电工程、轻纺工程、建筑工程3个系。1989年8月,广西工学院上划自治区管理。[4][27]
2006年2月,广西工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7]

合并建校

广西科技腊婶狱大学
2011年12月28日,广西工学院和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申办广西科技大学接受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寒组迁热组实地考察。[98]
2012年3月,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筹建广西科技大学。2013年3月,学校获批自治区新增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同年4月,教育部下文批准建立广西科技大学。[4]2015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2022年9月,发起成立国际糖业产教融合联盟。[94]同年4月完成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和试点工作,[2][4]2023年获批为第九批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75]11月29日,广西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哈泽洋学生向学校捐赠了20万元。[95]
广西科技大学历史沿革[4]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2月,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1个学部,开设69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学校以工为主,专业涵盖工、管、理、医、经、文、法、艺术、教育等九大学科门类。[2][16]
广西科技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
层次
专业
本科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28]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纺织工程[29]
本科
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30]
本科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31]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新媒体技术[41]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工业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32]
广西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85]
广西科技大学理学院(公共数理教学部)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40]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本科
英语、汉语国际教育[35]
广西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文化艺术教学部)
本科
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产品设计、社会工作、工业设计[34]
广西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
本科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36]
本科
机械工程、软件工程(合作举办本科项目)[39]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37]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新媒体技术[38]
本科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33]
专科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停招)、医学检验技术(停招)、预防医学(停招)、助产(停招)、药学(停招)[23]
广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6]
/
-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截至2024年5月)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2月,学校设有2个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2]
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名称
类别
地址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广西省柳州市跃进路124号[92]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级肿瘤专科医院
广西省柳州市箭盘路17号[93]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学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B类),9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
学科建设(部分)
类别
名称
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
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42]
广西一流学科(培育)
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8]
广西高校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化工、车辆工程、企业管理、结构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经济学、应用数学[9]
自治区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生物化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9]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纺织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10]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应用统计、翻译[15]、资产评估、社会工作、机械、艺术、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交通运输[9]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9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近50%,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广西高校卓越学者、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20余人。2017年重点实施“3331高层次人才计划”以来,新增博士近300人,近100人入选“3331高层次人才计划”。[2][5]
广西科技大学师资力量(仅部分列举)
类别
名单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徐武彬[106]、张增芳[107]
八桂学者
周铭[108]、陈宇良、[109]章二平[111]
广西特聘专家
章二平[111]、李冰[112]、王书军[113]
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
何月华[115]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黄永春[114]
柳州市青年拔尖人才
陈宇良、韦翠梅[116]
广西高校卓越学者
孙有平[117]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郭艳[110]
广西科技大学名师介绍
名称
简介
秦小云
广西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徐武彬
第三届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唐培和
第四届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张树德
2021年广西科技大学首届教学名师获得者
李舟
2021年广西科技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陈华金
广西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程谦伟
广西科技大学优秀指导教师、班级优秀导师、就业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
段斯亮
第八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科组二等奖获得者
冯书珍
第八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二等奖(第一名)、第七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获得者
郭红霞
中共党员,副教授,担任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物流工程工作组成员,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
胡波
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动化学院教师
赖玥
柳州市科技局专家,广西“千骨计划”第一批入选者,第二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
李冰
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特聘专家,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师
廖羚
硕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广西第二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获得者,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优秀主讲教师
廖显平
硕士研究生,讲师,电子工程学院教师,第七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获得者
刘云
理学硕士,讲师。医学部基础医学部专任教师,《人体寄生虫学》课程负责人
刘运芳
博士,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理学院教师
陆玉婷
医学硕士,讲师,现为医学部教师,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在读博士
莫双瑗
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青联委员,广西攀岩队主教练,国家攀岩队教练组成员,国家职业资格攀岩培训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学院副院长
欧阳凤莲
博士,副研究员,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先进个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庞建华
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理学院副院长
庞莉
学士,讲师,医学部教师
任传伟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实验师,双师型教师,医学部教师,学校教育教学督导专家
覃慧
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外国语学院教师,2020年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
韦慧
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温鲜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为理学院教师
吴显华
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副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肖奕超
中共党员,学士,讲师,体育学院教师,第四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获得者
杨晓云
中共党员,工学硕士,副教授,校级优秀主讲教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学校教育教学督导专家
赵俊辉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赵时梅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钟英英
硕士,高级实验师,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第四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三等奖获得者
朱晓琴
博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左华江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学校教育教学督导专家
参考资料:[76](截至2024年2月)排名不分先后,仅列举部分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1个专业通过国际实质等效认证,1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12个专业列入广西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点建设项目3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9个,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6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广西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1门。[3]
质量工程(部分)
类别
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土木工程[11][13]、工程管理[21]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7]
电气控制及PLC、土木工程测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虚拟仿真、计算思维导论、国际贸易实务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77]
管理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A、Python及其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财务战略与企业竞争、大学物理实验B、宏观经济学、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土木工程仿真建造实践、土木工程测量、生命教育——户外运动安全救援、银杏叶总黄酮苷和萜类内酯制备虚拟仿真实验、电力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仪器分析、电机及拖动基础、运筹学、物流决策与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建筑设计基础A1、数学模型、纺织材料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综合英语A2、工程材料及成型基础I、土木工程材料、工程项目管理、微生物学、病理学、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荧光多孔硅基纳米探针设计与制备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84]
自动化、应用统计学、环境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纺织工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生物工程、经济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汉语国际教育、工程力学、物流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建筑学、工商管理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2月,2017年来,学校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6项,其中一等奖14项;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800多项,其中,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4项;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获得国家级铜奖4项;参加201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2020年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均获得亚军;在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中累计获金牌51枚;参加广西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获普通本科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女子足球队获普通本科组亚军。[2]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2月,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日益提升。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实施国际化评价试点高校”和“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来桂留学基地培育学校”,荣获“广西高校来华留学教育进步最快单位”和“汉语水平考试(HSK)网考优秀考点”荣誉称号。目前,与俄罗斯、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18个国家的50多所大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近400人。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本科“4+0”项目2个,项目在校生800多人。[2][43]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2月,学校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0个,厅级重点科研平台11个,柳州市重点科研平台31个,其中广西特色新型智库2个。[2]
科研机构(部分)
级别
科研平台
省部级科技平台
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西柳州螺蛳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我校为第一共建单位)
广西土方机械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移动机器人机构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装配结构安全防控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金属粉体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岩土灾变与生态治理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广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中心
广西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监测中心
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学校为第一协同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丝绸工程研究中心(学校为第二依托单位)
广西高校科技平台
广西高校糖资源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西高校机械制造系统可靠性控制重点实验室
广西高校预应力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高校工业过程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高校制造系统仿真与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广西高校智能计算与分布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广西高校西部地区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广西甲状腺肿瘤精准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西帕金森病诊治重点培育实验室
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广西科技大学)
柳州市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环保建材与资源再利用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鼻咽癌防治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废水废气监控处理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机器视觉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智能感知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工程机械节能增效与结构可靠性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工程研究中心
柳州市帕金森病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柳州市甲状腺疾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柳州市肿瘤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柳州市先进建造与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柳州市螺蛳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柳州市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柳州市数据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柳州市超硬地矿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柳州市城市生活品智慧供应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广西科技大学)
柳州市建筑物震害虚拟仿真与快速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20]截至2024年5月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2月,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00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近40项。其中,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40多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15项、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17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专利授权近1700件,其中发明专利554件,授权专利数居全区高校前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获评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
研究成果(部分)截至2024年2月
年度
项目名称
项目统筹者
获奖情况
2015年
《缫丝副产品新型纺纱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
李利军、蒋芳
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79]
2019年
《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林海涛
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0]
2022年
《稻田田螺综合种养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示范及推广》
易弋
获2021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80]
2023年
《红色基因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何月华
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调研报告类“三等奖”[78]
2023年
《新时代广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究——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
蔡亮、秦倩、赵梦天
获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78]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由文昌校区图书馆、柳石校区图书馆和柳东校区图书馆组成,是桂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图书馆。文昌校区、柳石校区及柳东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分别为21897平方米、12826平方米、1727平方米,并建成箭盘校区的图书馆流通阅览服务点。图书馆设置了采编部、流通阅览部、技术服务部、参考咨询部、推广服务部和办公室、信息素养教育教研室等“五部二室”。[22]
截至2022年12月,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达1126.062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83.695万册,电子资源842.3679万册,建设有CNKI、经纶、读秀、Springer、Elsevier、PQDT等中外文数据库52个;自建了学校硕士学位论文及随书光盘数据库,基本覆盖了学校的所有学科和研究领域。[22]
图书馆一线藏书为利用率较高的最近10年出版的图书,在文昌校区馆东面6个书库。在文昌、柳石和箭盘还设有24小时自助借还服务站。二线藏书为10年前出版的图书,在文昌校区馆一楼的2个密集书库。三线藏书为1995年前图书,在文昌校区馆外存贮书库。除学校图书馆拥有的文献资源外,学校还通过与中国其他图书信息机构的协作开展原文传递服务及开放获取(OA)资源,从而进行信息资源共享。[22]
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22]
  • 学术期刊
截止2024年5月,学校设立的学术期刊为《广西科技大学学报》。《广西科技大学学报》(季刊)是由广西科技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主要刊载机械、汽车、交通运输、土木工程、计算机、电子信息与控制、化工轻工、食品、环境科学及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等基础研究与应用方面的学术论文。是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PD)等数据库的来源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等。[12]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12]

校园文化

播报
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名
学校名称为广西科技大学,简称“广西科大”。英文名称为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GXUST)。[14]
  • 校徽
广西科技大学的校徽主体图案的“盾形”是庄重、荣耀、高贵与典雅的象征,同时彰显出刚强、团结、拼搏的精神品格;图案勾勒出正在勤奋读书的“人”的姿态,寓意着学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体现了学校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和师生对知识孜孜追求的热情。[44]
广西科技大学校徽
校徽的图案中心大写字母“G”是“Guangxi”的第一个字母,图形的右半部分是汉字“广”的变形,表示广西科技大学是一所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的大学;右上角的六边形图案(六边形化学分子结构)突出了作为科技大学科技创新的属性特征和价值追求。图案的下半部分是个“U”型,既代表着大学(university)的办学层次,又是“柳江”的象征,表明学校依托地方办学,坚持“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外环上方是“广西科技大学”的中文校名,外环下方是“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大写英文。图形整体表现“外圆内方”的寓意,既积极适应时代发展,主动融入社会,又坚持大学精神操守,保持独立品格。[44]
校徽图案以蓝色作为主色调,蓝色是科技的象征,视觉鲜明,色彩严谨、庄重,富有青春、活力感,既具有蓄势待发的力量,又能体现工科为主的学科特点。[44]

精神文化

  • 校训
求真近道,明德致新。[45]
“求真”就是“求是”,求真相,求真学,求真理。是用务实的态度追求、探究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校训,凸显广西科技大学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严谨治学、治校的作风。同时,这也符合学校一贯的传统学术精神。[45]
“近道”出自《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指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如果学生能够探求到物象的本末、事理的终始,明白它们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就能接近或掌握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发展规律了。在大学里,求知求学是大学人之根本,求知求学就应当追根溯源,探求本真,求得真知,切不能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因此,“近道”是学校师生应当提倡和推崇的。[45]
“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意为明其至德,明其根本,明其人格,是为人处世最高的学问准则,为“大学之道”的纲要。作为校训,彰显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完善人格的教育理念,提倡内圣自明的学问准则。[25][45]
“致新”致者,达到也。新者,更新,创新。致新之意就是追求和达到更新、更高的境界。作为校训,体现学校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不断推动事业向更高目标前进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建设和自身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新成就的期盼与祝愿。[25][45]
  • 校歌
《广西科技大学之歌》这首歌的歌词采用的是四字短语,一共有3段,其中,第一段阐明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第二段阐明学校的地域特色、学科建设思路和师生的价值追求,第三段阐明学校的校训和使命担当,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25]
校歌
广西科技大学之歌
作词:广西科大人集体创作,杨玉鹏执笔 作曲:曾令荣
邕水启航,扬帆柳江。
桂中崛起,培育栋梁。
校市相融,服务地方。
校企合作,书写华章。
鹿鸣湖畔,宗元道长。
高望山下,韶华陇上。
强工兴医,勇毅自强。
精文育新,步履铿锵。
求真近道,初心不忘。
明德致新,再铸荣光。
强国梦想,激荡胸膛。
民族复兴,我辈堪当。[46]
广西科技大学之歌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5月,广西科技大学校属各学生社团有读书协会、[82]未晏汉服社、[83]计算机爱好者协会等。[47]
广西科技大学社团(部分)截至2024年5月
名称
简介
大学生计算机爱好者协会
1991年10月成立,由40名干部及128名会员组成,以“传播计算机文化,打造E时代精神”为宗旨,坚持“我们走在IT最前沿”。协会包括有开展义务维修活动、软件硬件培训、承担大型网站改版及安全防范等活动[81]
读书协会
广西科技大学读书协会成立于2011年4月23日,主会设置在文昌校区,同时在柳石校区、柳东校区两个校区均设立有分会,每年招收新会员近300名。协会以“培养读书兴趣,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实践能力,倡导奉献精神”为宗旨;协会设有理事会和六个部门,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82]
未晏汉服社
讲解华夏五千年的衣冠服饰形制,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汉服服饰以及中华礼仪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汉服礼仪的典雅,沉浸式领略传统汉服的别样魅力[83]
医学技能协会
践行公益初心,无偿献血传递爱心正能量。医学技能协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推进无偿献血公益事业,举办了一场充满爱心的“徒步献血及宣传活动”志愿活动[83]
广西科技大学大学生计算机爱好者协会
计算机爱好者协会
计算机爱好者协会会员硬件培训

校区情况

播报
编辑
截至2024年2月,广西科技大学有文昌、柳石、柳东3个校区。[3]

文昌校区

截至2024年2月,广西科技大学东环校区更名为广西科技大学文昌校区,学校办公、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等场所已从紧邻东环大道的西北面,发展到紧邻文昌路的东南面。学校的正门已从面临东环大道的西门调整为面临文昌路的南门。[25]
广西科技大学文昌校区

柳石校区

柳石校区位于广西柳州市鱼峰区柳石路257号,2017年9月25日,柳石校区204书库位于柳石校区图书馆二楼开放,收藏的图书类别有:哲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机械、仪表工业、电工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3][48]2022年9月28日,柳石校区校友桥开启使用。[49]
广西科技大学柳石校区

柳东校区

广西科技大学柳东校区位于柳东新区官塘大道西侧,规划用地面积约2000亩,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可容纳2万多名学生。其中,一期建设项目包含汽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主要建设内容有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地、生活设施及附属用房。[96]
广西科技大学柳东校区

行政管理

播报
编辑
学校领导(截至2024年5月)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赵君[50]
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宝臣[18][51]
党委常委、副校长
秦小云、邓朗妮[52]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符志光[53]
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韦锦义[54]
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工部部长
蔡亮[55]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麦林[56]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党政办主任
卢志平[57]
党委副书记
张发钦[52]

校园环境

播报
编辑

螺蛳山

螺蛳山是广西科技大学的特色景点之一,它前拥积微湖,后靠桃花林。登高其上,可俯瞰校园风光,从另一个视野欣赏柳州的魅力。[99]
螺蛳山

宗元广场

宗元广场南接科技楼,北连第四教学楼,花草植株与石桌石椅搭配得相当协调,明净的天空是它们优秀的拍档。[99]
宗元广场

宗元桥

鹿鸣欢呼附池莲,宗元桥上望鹿湖。宗元桥横跨整个鹿鸣湖,粉的莲,绿的叶,决眦尽是满眼的生命力。在桥上卧看湖中满满的娇荷与翠叶,是无数游客驻足观赏、心生震撼的缘由。[99]
宗元桥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科技大学

校友情况

播报
编辑
广西科技大学校友会于2020年12月19日成立,地址在柳州市城中区东环大道268号,由学校校友自愿联合组成,以开展合作交流、促进教育发展为目标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其宗旨是加强校友与校友、校友与母校的交流合作,为国家的富强和母校的发展做贡献。[87]
部分校友
姓名
简介
陈永南
广西科技大学87级经济管理专业校友,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65]
王志军
广西科技大学89级机械系校友,柳州市校友会会长;柳州市海天矿业有限公司、贵州省威宁县海天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省水城县华昌选煤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66]
唐际宇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97级校友,中建八局投资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兼乌鲁木齐临空中建机场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建八局南方建设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博士、一级注册建造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宁市青联常务委员[63]
丘柳滨
广西科技大学2013届继续教育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校友,广西汽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91]
周磊
广西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4届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校友,现为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电工技能专家[62]
唐勇军
广西科技大学计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创办柳州市鑫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64]
王腾
土建学院2017届校友,中建八局南方公司广州白云项目BIM管理部经理[90]
高楠
2019年毕业于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柳州市第九届青年联合会委员,柳州市柳南区洛满镇党委委员、副镇长[88]
肖承友
广西建工轨道装配预制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89]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列举部分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截至2024年5月,广西科技大学获得多项荣誉,2018年学校获得“2018年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2022年,学校被授予“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学校”称号等。[58-60]
部分荣誉(截至2024年5月)
时间
名称
2016年
2015年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05]
2018年
2018年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103]
2020年
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61][97]
2020年12月
“爱心助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02]
2022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学校[60]
2022年
连续第3次获评全区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101]
2023年4月
2022年度全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先进集体[104]
2023年12月
2023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和留桂就业工作贡献突出单位称号[100]
-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3]
-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3]
-
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3]
-
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3]
-
柳州市花园式单位[3]
-
柳州市治安保卫先进单位[3]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四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住宿费1100元/年
门禁
宿舍条件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10个食堂
清真档口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