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共和国
收藏
0
0
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 Republika),简称拉脱维亚。国名源自民族语,意为“铠甲”、“金属制的服装”,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界线总长1862公里,国土面积6458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夜晚平均气温11℃。平均年降水量732毫米。拉脱维亚设有35个县和7个市,首都为里加2023年,拉脱维亚人口188.2万。
10世纪建立封建公国,12世纪末至1562年,被日耳曼十字军侵占,后归属德利沃尼亚政权。1583~1710年,先后被瑞典、波兰立陶宛联邦瓜分。1710年至1918年先后被俄罗斯帝国和德国侵占,1918年11月18日宣布独立,1940年7月成立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5日被苏联吞并,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后期实行的经济改革彻底改变了前苏联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恢复独立。[2]
拉脱维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04年3月29日成为北约成员国,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成员国。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2022年拉脱维亚国内生产总值:391亿欧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719欧元。
中文名
拉脱维亚共和国[2]
外文名
The Republic of Latvia[2](英语)
Latvijas Republika(拉脱维亚语)
简    称
拉脱维亚
所属洲
欧洲
首    都
里加[2]
国庆日
11月18日[2]
国家代码
LVA
官方语言
拉脱维亚语[2]
货    币
欧元[2]
时    区
UTC+2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总统)埃维卡·西利尼亚[19](总理)
人口数量
188.2 万(2023年)
人口密度
30.3 人/平方公里[7](2020年)
主要民族
拉脱维亚人[2]
主要宗教
基督教路德宗[2]天主教
国土面积
64589 km²
陆地面积
62046 km²
水域率
1.5%
GDP总计
391 亿欧元(2022年)
人均GDP
20719 欧元(2022年)
国际电话区号
371
国际域名缩写
.lv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拉脱维亚
公元前3000年左右,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定居在波罗的海的东岸。公元前900年,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以及说芬兰语的利沃尼亚人,几个不同的波罗的海部落定居在拉脱维亚。波罗的海人建立了到古罗马的商路,以当地产琥珀交换贵金属。[3]
12世纪晚期,第一个传教士由罗马教皇派遣,来到了道加瓦河下游进行传教。并且逐渐建立了由德国商人和传教士为主的定居点但当地居民却没有接受基督教。于是日耳曼十字军被派往拉脱维亚,用武力强迫当地居民改信基督教。这时,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都已建立自己的王国并与入侵者对抗。但在13世纪早期,德国人控制了今日拉托维亚的大部以及爱沙尼亚的南部地区。并且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十字军国家即后来所知的玛利亚地利沃尼亚。里加成为了主要的贸易中心,并于1281年的加入了汉萨同盟[3]
18世纪时,俄国瑞典波兰获取了现拉脱维亚的所有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脱维亚于1918年11月18日获得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再次兼并拉脱维亚,并将其纳为一个加盟共和国[3]
1980年,苏联开始进行政治改革,这也促进了拉脱维亚独立运动的发展。[3]
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宣布拉脱维亚共和国恢复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拉独立。9月17日,拉脱维亚加入联合国[3]
Svente庄园
自独立以后,拉脱维亚积极培养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并已于2004年加入欧盟北约[2]
2006年10月7日,拉脱维亚举行议会选举。人民党获得100个席位中的23席,绿党和农民联盟获得18席,新时代党得到18席,和谐中间党占据17个席位,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祖国与自由联盟为了统一的拉脱维亚人权党分别获得10个、8个和6个席位。人民党、绿党和农民联盟、拉脱维亚第一党和拉脱维亚道路竞选联盟以及祖国与自由联盟组建联合政府,艾加尔斯·卡尔维蒂斯继续担任总理。[2]
2007年5月31日,拉脱维亚议会举行总统选举,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当选总统。[2]
2019年5月29日,拉脱维亚议会选举现埃吉尔斯·列维特斯为拉脱维亚新一届总统。[4]
2022年4月19日报道,拉脱维亚宣布该国石油产品供应领域出现能源危机,危机将持续至12月31日。[12]
2023年7月8日,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Edgars RINKEVICS)宣誓就职,成为该国1991年恢复独立以来的第七位总统。[18]
拉脱维亚拉脱维亚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区域位置

拉脱维亚位于东欧平原西部,临波罗的海东岸,里加湾深入内陆;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立陶宛接壤。国土面积6458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2]

地形地貌

拉脱维亚地形以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最高点海拔311米。[2]
拉脱维亚海岸线长307千米,里加湾深入内陆。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千米,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千米。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2]

气候特征

拉脱维亚地图
拉脱维亚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夜晚平均气温11℃。平均年降水量732毫米。[2]

水系分布

里加老城俯瞰
拉脱维亚主要河流是道加瓦河和高亚河。境内多湖泊和沼泽。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140个,较大的湖泊有卢班斯湖、拉兹纳湖、埃古列湖和布尔特涅克斯湖。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有1.4万条河流,其中长度10千米以上的有777条。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拉脱维亚有泥炭、石灰石石膏白云石、石英沙等少量矿产。有1.4万个野生物种。森林面积349.7万公顷,其中168.6万公顷为国有林,覆盖率为49.9%。[2]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

2021年7月1日起,拉脱维亚被划分为42个一级行政区,设有35个县和7个市。[2]拉脱维亚的城市将被划分为直辖市(nationalcity)和郡辖市(countycity),直辖市为道加瓦皮尔斯(Daugavpils)、叶尔加瓦(Jelgava)、杰卡布皮尔斯(Jēkabpils)、尤尔马拉(Jūrmala)、利耶帕亚(Liepāja)、奥格雷(Ogre)、雷泽克内(Rēzekne)、里加(Rīga)、瓦尔米耶拉(Valmiera)、文茨皮尔斯(Ventspils)十个城市。[9]

首都

首都里加
里加,面积307平方公里,人口63.26万。位于波罗的海国家的中心地带,北纬56度58分0秒,东经24度8分0秒,濒临里加湾,市区跨道加瓦河两岸,北距波罗的海15公里。处于欧洲西部和东部、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交叉点上,其港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和“北方巴黎”。由于里加濒河临湖,所以又有三河一湖之称,三河指道加瓦河、列鲁巴河、城市运河,一湖指吉士湖。面积307平方千米。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全年平均气温6.7℃。[3]

国家象征

播报
编辑

国旗

National Flag Of Latvia
拉脱维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2:1。自上而下由红、白、红三个平行的横宽条组成。早在13世纪时,居住在拉脱维亚的拉特加人就使用过红、白、红图案的旗帜。1918年这面民族旗帜得到了事实上的合法化,1922年确定国旗的颜色和比例。1940年拉脱维亚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当时的国旗为在苏联国旗旗面的下部加白、蓝色的水波纹图案。1990年拉脱维亚宣布独立,象征拉脱维亚民族统一的红、白、红旗又被用来作为国旗。这种红色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暗红色,国际间习惯称之为“拉脱维亚红”。暗红色讴歌了拉脱维亚人为了祖国勇于披肝沥胆、抛洒热血的爱国情怀,白色抒发了拉脱维亚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渴望。

国徽

拉脱维亚国徽
分为大、中、小三个样式。其中小国徽为盾徽:上方为太阳,十七道光芒代表十七个说拉脱维亚语的地区;左下角为狮子,表示西拉脱维亚;右下角为狮鹫,表示东部地区。盾上方有三颗五角星,象征了历史上的三个区。中国徽加上了橡树枝条。大国徽的树枝以国旗捆绑,左右以狮子和狮鹫守护着。

国歌

《上帝保佑拉脱维亚》(拉脱维亚语:Dievs,svētīLatviju!)是拉脱维亚的国歌。作曲人及作词人皆为卡尔利斯·包马尼斯(KārlisBaumanis,1834年—1904年)。[3]

人口

播报
编辑
拉脱维亚人
2022年,拉脱维亚人口187.6万。拉脱维亚族占62%,俄罗斯族占25.4%,白俄罗斯族占3.3%,乌克兰族占2.2%,波兰族占2.1%。此外还有犹太、爱沙尼亚等民族。[20]

政治

播报
编辑

政体

拉脱维亚陆军
拉脱维亚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国土由维德泽姆、拉特加列、库尔泽姆和泽姆加列四大历史区域组成。拉脱维亚语为官方语言。在法律和法庭面前所有公民一律平等。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员任期四年,由18岁以上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任两届,总任期不超过8年。当选总统后不得担任其他职务,议员如当选总统应放弃议员的权利和义务。总统的主要权力包括: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国家受到外敌入侵或他国对拉宣战时做出抵抗侵略的决定;在对外事务中代表国家,负责任命外交代表,接受外国派遣的使节。签署并颁布本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议会通过的法律。任命总理并授权其组成政府(需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总统有权宣布实行大赦。有权提出解散议会,但需经年满21岁的全体公民表决,若50%以上支持总统提议,则议会解散;否则总统必须辞职,由议会选出新总统。[2]

宪法

1993年7月6日,拉议会通过决议,恢复1922年拉独立初通过的宪法。宪法规定拉脱维亚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最多任两届,总任期不超过八年。总统任命总理并授权其组成政府(须经议会简单多数通过)。[2]

司法

拉脱维亚最高法院院长安格尔斯·斯特鲁佩斯(Aigars STRUPISS),2020年就职。总检察长尤瑞斯·斯图坎斯(Juris STUKANS),2020年就职。[2]

议会

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由100名议员组成,任期四年,议员由18岁以上的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参选党必须获得5%以上的选票才能进入议会。本届议会是2022年10月选举产生的第十四届议会,共有7个议会党团。2023年9月,拉政府重组,绿色农民联盟推举的代佳·米埃林娜(Daiga Mierina)出任议长。现党派议席数如下:新团结党(25席),绿党和农民党联盟(16席),联合名单(14席),民族联盟党(12席),为了稳定党(10席),进步党(10席),拉脱维亚第一(8席),无党派(5席)。议会领导机构为议会主席团,由主席(即议长)、两名副主席、秘书长和副秘书长5人组成。议会下设15个委员会,每年举行春季和秋季两次会议。[25]

政府

现政府于2023年9月成立,成员名单如下:总理埃维卡·西莉娜(Evika Siliņa,新团结党),外交部长拜芭·布拉泽(Baiba Braze,新团结党),国防部长安德里斯·斯普鲁兹(Andris Sprūds,进步党),经济部长维克托斯·瓦莱尼斯(Viktors Valainis, 绿农联盟),财政部长阿维尔斯·阿舍拉登斯(Arvils Ašeradens,新团结党),内政部长里哈兹·科兹洛夫斯基斯(Rihards Kozlovskis ,新团结党),教育和科技部长安达·恰克沙(Anda Čakša  ,新团结党),气候和能源部长卡斯帕斯·梅尔尼斯(Kaspars Melnis,绿农联盟),文化部长阿格内塞·拉采(Agnese Lāce,进步党),福利部长乌尔迪斯·奥古利斯(Uldis Augulis,绿农联盟),交通部长卡斯帕斯·布里什肯斯(Kaspars Briškens,进步党),司法部长伊涅塞·利比尼亚—埃格内雷(Inese Lībiņa-Egnere,新团结党),卫生部长胡萨姆斯·阿布·梅里(Hosams Abu Meri ,新团结党),智慧政府和地区发展部长因加·贝尔津娜(Inga Bērziņa,新团结党),农业部长阿尔曼兹·克劳泽(Armands Krauze,绿农联盟)。[25]
国家政府大楼

政党

进入拉脱维亚第十四届议会的政党
政党名称
政党信息
新团结党(New Unity)
执政联盟成员。中右翼政党。前身为2010年由新时代党(New Era)、公民联盟(Civic Union)和政治变革社团(Society for Political Change)合并成立的团结党(Unity)。2018年,团结党先后合并5个地方政党——库尔迪加县党、为了瓦尔米埃拉和维泽梅党、为了图库姆斯市和图库姆斯县党、叶卡布皮尔斯地区党以及拉特加尔党组成新团结党。在第十四届议会中有25席。  
绿色农民联盟(Union of Greens and Farmers)
执政联盟成员。绿色保守主义、重农主义中右翼政党。由拉脱维亚农民联盟(Latvian Farmers’Union)和拉脱维亚绿党(Green Party of Latvia)于2002年合并成立。在第十四届议会中有16个议席。
进步党(Progressives)
执政联盟成员。中左翼政党,前身为同名非政府组织。首次进入议会,在第十四届议会中有10个议席。
民族联盟—一切为了拉脱维亚、为了祖国和自由/民族保守党联盟(National Alliance “All For Latvia!” – “For Fatherland and Freedom/LNNK”)
简称民族联盟。在野党。民族主义右翼政党。由极右翼的一切为了拉脱维亚党(All For Latvia!)和右翼的为了祖国和自由/民族保守党联盟(For Fatherland and Freedom/LNNK)于2010年结盟组成。2011年7月23日转为单一政党。在第十四届议会中有12个议席。
为了稳定党(Political Party “For Stability”)
在野党。中翼党派。该党主要领导人系从俄族政党和谐党脱离。首次进入议会,在第十四届议会中有10个议席。
联合名单(The United List)
在野党。中翼政党。由拉脱维亚绿党、拉脱维亚地区协会、利耶帕亚党共同组成。首次进入议会,在第十四届议会中有14个议席。
拉脱维亚第一(Latvia in First Place)
在野党。右翼政党,首次进入议会,在第十四届议会中有8个议席。
参考资料:[25]

政要

拉脱维亚政要
职务
姓名
人物介绍
总统
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Edgars RINKEVICS)
男,1973年9月21日出生于拉脱维亚尤尔马拉市。拉脱维亚大学政治学硕士,美国国防大学武装部队工业学院国家资源战略硕士。2011年10月至2023年任外长,2023年5月31日当选拉新一任总统,7月8日宣誓就职。
总理
艾维卡·希莉娜(Evika Silina)
女,1975年8月3日出生。毕业于拉脱维亚大学法律系,法学硕士学位,有律师执照。2011年进入政坛,2011-2022年历任拉内政部长法律顾问、内政部议会秘书、总理府议会秘书;2022年11月,当选拉第14届议会议员;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任福利部长;2023年9月,由新团结党提名为总理候选人,9月15日拉议会投票通过新政府重组,希当选总理。
议长
代佳·米埃林娜(Daiga Mierina)
女,1969年3月3日出生于里加。本科毕业于拉脱维亚农业大学,园艺学专业,硕士毕业于里加理工大学质量检测专业。2013年以来长期担任绿农联盟理事会成员;2022年代表绿农联盟当选第14届议会议员,并担任议会公共管理和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2023年9月20日,当选为拉议会议长。
外交部长
拜芭·布拉泽
布拉泽1993年进入拉脱维亚外交部工作,曾担任北约负责公共外交的副秘书长,以及拉脱维亚驻英国、印度尼西亚和荷兰的大使。[22]
参考资料:[23]
拉脱维亚政府官员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脱维亚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由于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因此战后经济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1980年工业产值比1940年增长44倍,农业产值比1940年增长40%。1988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为133.25亿卢布,国民收入为72.88亿卢布。1989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比上年又分别增长2.1%和4.1%,为136.04亿卢布和76亿卢布。1990年拉脱维亚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苏的1.2%,居全苏第11位,是全苏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拉脱维亚独立后,摒弃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旧模式,改而实行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基本经济政策。其经济改革的主要构想和内容是:在所有制方面,彻底改革经济结构,实现国营财产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改变以国家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在经济管理上,打破国家的垄断,大力鼓励和发展市场经营活动。归结起来,拉脱维亚经济改革主要是彻底改变苏联那套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此,独立以来,该国已颁布了关于改革财产权、实现私有化、放开价格等许多有关的法律和法令,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实现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实际措施。例如,独立以来它已基本放开了物价,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3]
1991年恢复独立后,拉脱维亚按西方模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1998年被正式接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2008年遭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降达20%。2009年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75亿欧元贷款援助,成功实施财政紧缩,2011年起恢复经济增长。2014年加入欧元区。
2023年拉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403.5亿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424欧元
失业率5.7%

农业

1996年,拉脱维亚农业、畜牧业和森林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7%。全国近1/3的人口住在农村、有17%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业以生产谷物、亚麻甜菜、饲料和马铃薯为主。畜牧业主要是奶、肉两用的养畜业、饲养牛和猪。养蜂业发达。截至1995年初共建立了64264个家庭农业经济单位,319个农业企业中已有79个完成了私有化。年人均生产387公斤奶,404公斤马铃薯,348公斤谷物。[3]
拉脱维亚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2023年农业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8.9%。(资料来源: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2][25]

工业

拉脱维亚的工业在波罗的海三国居首位,农业居第二位。在苏联时期,工业以耗金属少的机器制造业著称。主要生产电器、无线电、电子设备和医疗器械,并给苏联其他共和国进行来料加工,成品返销。畜牧业发达,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8%。拉独立后,开始推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发行本国货币,实行新的税收政策和独立预算。由于同苏联各国的传统贸易关系被破坏,能源和其他进口商品的供应遇到严重困难,一度导致生产大幅度下降。直到1994年经济才有所回升。从1991年起,拉脱维亚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服务性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31%上升到1994年的51%。由于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失误,1995年夏发生金融危机,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波罗的海银行宣布倒闭,使已出现的经济回升势头受到一定影响。1995年12月新政府组成后,主张积极发展生产,并力主恢复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传统经济贸易联系。1996年国民经济略有回升,国内生产总值达5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3]
拉脱维亚工业支柱产业有采矿、加工制造及水电气供应等。2023年制造业产值为107.11亿欧元,同比下降3.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4.1%,其中化学品和化学产品制造同比下降20.4%,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增长9.7%、金属制品制造增长5.3%。[25]

服务业

服务业是拉脱维亚的支柱产业。2021年拉服务业产值为226.87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9%。[2]

旅游业

2021年拉接待游客共计130.6万人,同比下降10.7%,其中外国游客数量为44.2万,同比下降38.2%;当地游客为86.4万,同比增长15.6%。2021年中国游客赴拉旅游1308人次。拉主要旅游城市和风景区有:里加古城、尤尔马拉海滨、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全国共有旅游公司主要有:拉脱维亚旅游公司(Latvia Tours)、里加旅行社(Riga Travel Agency)、塔斯旅游公司(Tas Travel Agency)、大学生青年旅行社(Student and Youth Travel)、波罗的海旅游公司(Baltic Travel Group)等。[2]

金融

2023年拉中央政府财政收入156.32亿欧元,财政支出165.25亿欧元,财政赤字8.93亿欧元。
拉脱维亚银行(央行)成立于1922年9月19日,1991年9月3日拉脱维亚银行恢复了可以发行货币的央行地位,1993年拉脱维亚银行正式发行拉特。截至2019年底,拉共有15家商业银行和1家政策性银行。主要商业银行有:Swed银行(Swed Banka)、SEB联合银行(SEB Banka)、DnB银行(DnB Banka)、Citadele银行(Citadele Banka)、芬兰北欧银行拉脱维亚分行(Nordea Banak Finland Latvia Branch)、Rietumu银行(Rietumu Banka)。(资料来源:拉脱维亚商业银行协会)[25]

对外贸易

拉脱维亚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23]
近年进出口贸易额情况如下(单位:亿欧元):
2021
2022
2023
出口额
164.9
212.7
189
进口额
194.3
265
232
差 额
-29.4
-52.3
-43
资料来源: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
拉脱维亚主要贸易伙伴为周边欧盟成员国和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对周边国家依赖程度较高。拉主要出口国为立陶宛、爱沙尼亚、德国、俄罗斯、瑞典,主要进口国为立陶宛、爱沙尼亚、德国、波兰、俄罗斯。拉主要出口商品是木材、木制品及木炭、钢铁、矿物燃料;主要进口商品为矿物燃料、机械用具及零配件、车辆及零配件。[25]

外国资本

对拉主要投资国有瑞典、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对拉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和保险业、房地产、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修理、制造业等领域。拉已同奥地利、保加利亚、白俄罗斯、比利时、加拿大、中国、瑞士、捷克、丹麦、埃及、西班牙、爱沙尼亚、芬兰、法国、英国、希腊、克罗地亚、匈牙利、冰岛、以色列、意大利、韩国、科威特、立陶宛、摩尔多瓦、挪威、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新加坡、斯洛伐克、瑞典、土耳其、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签署投资保护协定。[25]

对外投资

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修理、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活动等领域。[25]

著名公司

(1)“阿尔达利斯”啤酒厂(Aldaris):拉最大的啤酒酿造企业,有140余年历史。主要生产各种啤酒和无酒精饮料,年销售额近3800万美元。产品出口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2)“莱依玛”巧克力厂(Laima):拉最大的巧克力糖果生产企业,1924年建厂,年销售额3500多万美元。主要产品有:巧克力糖、巧克力糕点、奶糖、水果糖等。产品出口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典、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国家和地区。
(3)“格林戴克斯”制药有限公司(Grindex):波罗的海三国制药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营范围包括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生产多种药品,包括几种专利产品,其产品销售到50多个国家。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俄罗斯有子公司,在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4)拉脱维亚黑药酒公司(Latvijas balzams),成立于1900年,现属于琥珀饮料控股集团,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酒精饮料生产商,旗下130多种品牌产品出口至全球170多个市场,名牌产品为里加黑药酒(Riga Black Balsam),由多种传统草药加入纯伏特加制作而成。
(5)富友联合食品公司(Food Union),是一家全球化的乳制品和冰淇淋制造商,总部设在里加,在拉脱维亚拥有里加牛奶厂、瓦尔米耶拉牛奶厂、里加乳业公司,还在爱沙尼亚、立陶宛、丹麦、挪威、罗马尼亚、 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建厂经营,产品出口至全球25个市场。该公司于2018年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建成乳制品加工基地,生产产品涵盖酸奶及新鲜奶酪。
(6)里加油漆涂料厂(Riga Varnish and Paint Factory)是波罗的海最大的矿物漆和涂料生产工厂,成立于1898年,现为一家私营企业。该工厂生产的矿物漆以其环保、色正、抗菌等优良特性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现已应用于北京大兴新机场1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域、哈尔滨市老城区改造及新城区建设。

文化

播报
编辑

语言

拉脱维亚的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分中部、东部和北部三种方言,属于印欧语系波罗的海语族,还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95%以上居民懂俄语,约10%居民懂德语英语。通用俄语、英语。北欧语言在拉脱维亚有一定基础,如瑞典语。[2]

宗教

拉脱维亚居民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基督教路德宗、俄罗斯东正教、旧教、浸礼教,根据2006年统计,拉脱维亚多数人信奉宗教,但是只有7%经常性参加教会活动。天主教50万人,路德宗新教45万人,东正教35万人。[2]

节日

节日名称
日期
二战死难者纪念日
5月8日[1]
民族英雄和国家保卫者纪念日
11月11日[1]
国庆日
11月18日[1]

军事

播报
编辑
1991年8月23日开始组建军队,11月成立国防部。国防力量由陆、海、空军和国民卫队组成。2006年前实行义务兵役,2007年1月开始实行军队职业化。根据本人意愿,军队与士兵签署3-15年的服役合同。军队实力计划维持在5100人左右。在组建军队过程中,特别是2004年4月拉加入北约后,美、英、德、法及北欧国家为拉提供了培训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协助。迄今,拉已同40多个国家的军队建立联系,同近30个国家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从1996年4月起,拉军开始参加国际维和行动。据报道,2024年,拉国防预算将达11.28亿欧元,占GDP的2.4%。[25]
当地时间2022年7月5日,拉脱维亚国防部长帕布里克斯说,鉴于俄乌冲突期间拉脱维亚与邻国俄罗斯紧张关系不断加剧,该国将恢复义务兵役制。[13]

交通

播报
编辑

公路

拉脱维亚铺面公路总长70645公里,其中国家公路20061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28.39%。从拉脱维亚乘国际巴士可前往莫斯科、圣彼得堡、华沙、明斯克、塔林、维尔纽斯等地。货运市场有德铁信可(DB Schenker)、中外运敦豪(DHL)、得斯威国际货运(DSV Transport)德普拉快运(DPD)等国际公司。2020年,拉脱维亚公路货运量7507万吨,同比增长2.6%。
拉脱维亚国家公路公司(Latvijas Valsts Celi)成立于2004年,属于拉脱维亚国家,管理拉境内国家公路,负责融资、道路管理、组织公开招标、监管建设项目等。2020年,拉脱维亚对公路投入约3.07亿欧元,其中养护费用6510万欧元。[16]

水运

拉脱维亚内河航线全长350公里。主要海港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和利耶帕亚。2023年拉脱维亚港口货运量2636万吨。[25]

铁路

拉脱维亚铁路
全国公用铁路总长1860公里,与独联体国家使用相同铁路轨距(1520毫米),其中电气化铁路251公里。目前,拉脱维亚尚无高速铁路。拉脱维亚共有火车站152个(包括75个货运站,其中Skirotava和道加瓦皮尔斯为两个主要的货物中转枢纽站)。自里加乘国际列车可达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乌克兰基辅和敖德萨,并可经立陶宛和波兰到德国柏林等地。国内线路连通各主要城市。目前,定期出入里加的集装箱列车主要有:里加快车(Riga Express,里加-莫斯科)、波罗的海运输(Baltika-Transit,里加-哈萨克斯坦-中亚,目的地有阿拉木图、阿什哈巴德、比什凯克、杜尚别、塔什干、赫拉特)、野牛(ZUBR,里加-明斯克-基辅-敖德萨-伊利乔夫斯克)、欧亚1(EURASIA1,里加-波洛茨克-阿克托贝-中亚)。2020年,拉脱维亚全国铁路货运量2400万吨,同比下降42.3%。其中,国际货运量为2190万吨,同比下降45%;国内货运量为210万吨,同比增长21.1%。
2016年11月,第一列中欧班列(义乌—里加)抵达里加。2017年5月,从里加始发、经哈萨克斯坦到中国喀什的首趟铁路货运班列开行。2017年10月,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里加—鹿特丹)抵达里加,开辟了中欧班列“东联西出”铁海联运新通道。2018年,武汉-里加、西安-里加中欧班列抵达里加。[16]

空运

里加国际机场
拉脱维亚现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利耶帕亚三个国际机场。里加机场是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机场,属于拉脱维亚国营机场。2023年,里加国际机场客运量为 663万人次。波罗的海航空公司(AIR BALTIC)创建于1995年,是拉唯一的国际航空公司,国家占97.97%的股份。目前该公司拥有34架空客A220-300。里加现有直飞伦敦、曼彻斯特、斯图加特、维也纳、巴黎、罗马、米兰、法兰克福、都柏林、慕尼黑、布鲁塞尔、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哥本哈根、华沙、特拉维夫、布拉格、塔林、维尔纽斯、基辅、伊斯坦布尔等地的国际航班。[25]

输油管道

拉脱维亚输油管道总长766公里,其中原油输送管道437公里,石油产品输送管道329公里。天然气输送管道1242公里。[2]

社会

播报
编辑
截至2023年,拉脱维亚共有112所博物馆、20家电影院、564个文化中心(2022年)、1401所图书馆。[25]

民生

2023年,拉最低月工资标准为620欧元。2023年,拉人均税前工资1537欧元/月,同比增长11.94%。拉脱维亚医疗条件较好,截至2020年,拉脱维亚全国共有60所医院、10045张病床、6941名职业医师、1305名医学领域专家、7957名高级护士。医院实行医药分开制度,药品供应正常,价格合理,药品销售监管严格。拉脱维亚实行强制医疗保险。根据拉中央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拉脱维亚平均预期寿命为:男性70.4岁,女性80.4岁。[25]

医疗

截至2002年,拉脱维亚全国共有142所医院,1416个诊所,医生8134名,病床20655张。每万人有医生35名、病床88张。人口自然增长率-0.5%,人均寿命70.45岁,男性平均寿命64.9岁,女性76.0岁。[1]

教育

拉脱维亚小学生
拉脱维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允许私人办学校。大学实行公费和自费两种制度。全国90%以上的儿童就读国立学校。拉现有职业学校55所,高等教育机构和学院53所。主要高等院校有:拉脱维亚大学、里加工业大学、拉脱维亚农业大学、波罗的海俄罗斯学院、拉脱维亚医学院、拉脱维亚海洋学院、拉脱维亚音乐学院、拉脱维亚艺术学院等。创办于1919年的拉脱维亚大学是拉建校最早的大学。

媒体

拉报纸和杂志主要用拉文和俄文发行。拉文报纸主要有:《拉脱维亚报》《日报》《独立报》《经济日报》《里加晚报》等。俄文报纸主要有:《今日新闻报》《电讯报》(周报)。英文报纸有《波罗的海时报》(周报)。
主要通讯社有拉脱维亚通讯社(LETA)和波罗的海新闻社(BNS)。拉通社成立于1920年,原为国家通讯社,1997年实行私有化,主要提供波罗的海三国新闻,用拉、俄、英三种文字发稿。波罗的海通讯社1990年成立于爱沙尼亚,于1992年在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成立子公司,主要提供北欧和环波海地区国家新闻,用拉脱维亚文、立陶宛文、爱沙尼亚文、俄文和英文5种文字发稿。拉有20多名驻外记者,主要在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美国、比利时等国进行采访报道。在拉现有100多名外国常驻记者,其中50余名来自俄罗斯各大报纸、通讯社和电视台,其他来自中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芬兰、丹麦、德国、加拿大等国。路透社、德通社和新华社在拉设有记者站。有50家全国和地方广播电台,分别用拉语和俄语广播。拉国家广播电台为公共电台,成立于1925年。
全国和地方电视台有58家。拉脱维亚国家电视台(LTV)是拉最大的公共电视台,成立于1954年。商业电视台主要有:拉脱维亚独立电视台(LNT)、电视三台(TV3)和电视五台(TV5)。另有59家有线电视台,Baltcom TV和Telia Multicom用户最多,可收看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波兰等国的电视节目。[2]

体育

2017年5月19日,国际冰球联合会当天以55票赞成,52票反对,通过了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和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共同主办2021年世界冰球锦标赛的决定。两城是在击败芬兰坦佩雷市和赫尔辛基市后获得这一赛事主办权的。锦标赛预计在2021年5月7日至23日举办。[5]

外交

播报
编辑

国策

恢复独立后,拉将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外交优先方向。2004年4月2日,拉正式加入北约;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12月30日,拉宣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拉特与欧元正式挂钩,汇率浮动不超过1%。2014年1月1日,拉正式启用欧元,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2015年上半年首次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在对外关系上,拉全力深化与欧盟、美国的关系。截至2023年,拉与19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5]

中拉关系

回良玉与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斯
1991年9月12日,拉脱维亚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2年1月4日,中国在拉设立大使馆。同年1月29日,拉政府与台湾当局签署所谓“建立领事关系的联合声明”,拉方不顾中国的严正交涉,于2月上旬允许台在里加开设“总领事馆”。中国政府被迫决定从拉撤出大使馆。1994年7月,拉政府代表团前往北京,承诺断绝同台湾的领事关系,支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28日,中拉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拉脱维亚决定自公报签字之日与台湾中止“领事关系”。同年8月,中国大使馆在里加恢复工作。[2]
2009年8月31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应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斯的邀请访问了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拉脱维亚视中国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同意加强与中国政治交往,在经贸、港口和陆地交通运输、医药等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加强两国立法机构交往,相互借鉴治国理政经验。2009年10月26日,由党主席亚尼斯·乌尔班诺维奇率领的拉脱维亚和谐中心党代表团访问了中国。[2]
2019年中拉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4月,拉经济部长耐米罗率团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10月,拉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帕布里克斯来华出席第九届香山论坛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同月,我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访问拉脱维亚并为里加中国文化中心揭牌。11月,拉经济部长耐米罗来华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同月,拉国家警察总局长伊恩茨·库兹访华,并同中国公安部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拉脱维亚共和国国家警察总局关于加强合作打击跨电信网络等新型有组织犯罪谅解备忘录》。[2]
根据中方统计,2022年中拉贸易总额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中方出口额10.25亿美元,同比下降10.5%,进口额3.75亿美元,同比增长57%。

拉俄关系

1991年10月4日,拉脱维亚与俄罗斯建交。拉俄历史积怨深重,关系一直紧张。2011年,两国交流合作增多。2月,拉外交部国务秘书杰克马尼斯与俄副外长季托夫在莫斯科举行两国外交部年度政治磋商。3月,拉俄边界勘定委员会通过行动方案,计划2015年前完成勘界程序。4月,拉俄政府间委员会共同主席、俄交通部长访拉,与拉方共同主席、经济部长讨论拉俄政府间混委会日程。双方同意在2018年前修建一条连接里加和莫斯科的高速公路。6月,拉俄政府间混委会第五次会议在拉召开,主要议题是两国交通、边境事务合作。双方并签署了“现代化伙伴关系”宣言。10月,俄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拉对国内俄语人群歧视严重,国际社会应向拉施压,促其尽快解决“非公民”问题。12月,拉外交部声明称俄外交部发表有关历史文件违背事实,与双方共识相悖,不利于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拉总理称俄国家杜马选举显示俄仍缺失民主。拉外交部呼吁俄重视给予民众表达意见和不满并集会抗议的权利。[2]
2022年4月4日,拉脱维亚宣布降低与俄外交级别,俄罗斯外交部就拉脱维亚降低与俄外交级别一事表示,将很快采取报复性措施。[10]
当地时间2022年4月5日,拉脱维亚外交部表示,将驱逐13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关闭2个俄罗斯驻拉脱维亚的领事馆。[11]
2022年9月13日,俄罗斯旅行社协会称,九个欧盟国家已停止接受俄罗斯人签发旅游签证的文件,其中包拉脱维亚[14]。当地时间9月19日起,拉脱维亚停止向俄罗斯公民发放申根签证,并禁止持有申根签证的俄罗斯公民入境。[15]
2023年1月11日,爱沙尼亚政府决定在2023年2月1日前将俄罗斯驻爱使馆人员减半,称此举是为确保两国外交使团的工作人员数量对等。1月23日,据拉通社报道,拉脱维亚外交部长林克维奇斯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表示,鉴于乌克兰局势,拉脱维亚将于2023年2月24日召回其驻俄大使,将拉脱维亚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级别降至临时代办级。[17]当地时间3月27日,拉脱维亚外交部宣布俄罗斯驻拉脱维亚使馆一名外交官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其限期离境。[21]
2025年2月8日,拉脱维亚将断开与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连接的电网系统。[24]

拉欧关系

拉脱维亚积极发展同欧盟及各成员国的关系,积极参与欧盟决策,重点在预算问题上维护自身利益。支持欧盟通过“财政契约”和银行业监管,赞成欧元区扩大并成为稳定、强大的统一货币联盟。主张欧盟各成员国均衡发展,要求欧盟为拉农村发展拨款,并将对拉农业补贴提高至欧盟平均水平的80%。 拉脱维亚于2015年1—6月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2019年11月拉前总理东布罗夫斯基斯出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金融服务委员。[25]
2021年8月,拉脱维亚政府宣布与白俄罗斯接壤的四个地区进入紧急状态。[8]
2025年2月9日,拉脱维亚将接入欧洲电网。[24]

拉美关系

拉脱维亚和美国于1991年9月5日建交,同美国的关系是拉脱维亚双边外交重点之一。从2008年11月17日起,美国给予拉公民赴美免签证待遇。[2][25]

与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三国地图
拉脱维亚与立陶宛、爱沙尼亚在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众多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传统联系,三国之间除设有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部长级定期会晤机制外,还建立了波罗的海大会、波海地区国家经济论坛、三国首都会议机制等。三国还就推动建立波海三国统一能源市场、修建波海联合铁路等问题取得一定进展。[2][25]

旅游

播报
编辑

景点

拉脱维亚主要旅游城市和风景区有:里加古城、尤尔马拉海滨、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1]

世界遗产

里加历史中心(c,1997年)
里加是汉萨同盟的一个主要中心,它同中欧和东欧的贸易在13世纪至15世纪一度非常繁荣。尽管大部分的早期建筑受到火灾和战争的破坏,但是中世纪中期的城市建筑仍然反映了这种繁荣。19世纪里加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中心,中世纪城镇的市郊已经建成,风格从开始的古典木制建筑转入"新艺术"风格。里加被看作是欧洲最精美的"新艺术"建筑风格的中心。
里加历史中心
斯特鲁维测量地点以19世纪俄国天文学家F.G.W.斯特鲁维命名。斯特鲁维从1816年至1855年主持了一次重要的地球子午线测量活动,涉及国家众多,被科学史认为是第一次对子午线的长距离的精确测量。这次测量对其后建立标准的初始子午线及标准的地图绘制,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它不仅是历史上多国科学家通力合作的范例,也是多国君主及政府为科学事务相互协作的范例。
斯特鲁维测量地点以跨国遗产的身份申报成功,成为芬兰挪威瑞典俄罗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10个国家共同拥有的一项世界遗产。这是世界遗产有史以来首次有3个以上的国家共同申报一个项目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也传达出世界遗产事务在全球开展30余年来不懈坚持的基本精神红线。
斯特鲁维测量地点

疫情信息

播报
编辑
2020年3月25日,拉脱维亚疾控中心说,鉴于该国首次出现数起感染途径不明的新冠肺炎病例,可以认为,拉脱维亚已出现本地传播病例。截至3月25日,拉脱维亚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1例,较前一日增加24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