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瑙鲁

瑙鲁共和国
收藏
0
0
瑙鲁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auru),简称瑙鲁。位于中太平洋、赤道以南约42千米处,由一独立的珊瑚礁岛及周边海域构成。不设首都,行政管理中心在亚伦区。陆地面积21.1平方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32万平方千米。全岛长6千米,宽4千米,海岸线长约30千米。属热带雨林气候。截至2024年1月,总人口约1.3万人,多为密克罗尼西亚人种,英语为官方语言。[1]
瑙鲁人世居岛上。1798年,英国船“猎手”号首抵瑙鲁。1888年,被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20世纪初,英国人获准在此开采磷酸盐。1920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管,由澳代表三国行使职权。1942~1945年,瑙鲁被日军占领。1947年,瑙鲁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澳、新、英共管。1968年1月31日,瑙鲁共和国独立。[1]
瑙鲁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磷酸盐出口、发放捕鱼证和外销热带水果。因磷酸盐出口收入锐减,财政形势非常困难,严重依赖外援和举债。2022年,瑙鲁国内生产总值为1.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2121美元。[1]
中文名
瑙鲁[1]
外文名
The Republic of Nauru[1](英语)
Ripublik Naoero(瑙鲁语)
所属洲
大洋洲
首    都
不设首都,行政管理中心在亚伦[1]
主要城市
亚伦
国庆日
1968年1月31日
国家代码
NRU
官方语言
英语[1]
货    币
澳大利亚元[1]
时    区
UTC+12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戴维·阿迪昂[1]
人口数量
约 1.3 万(截至2024年1月)
人口密度
619 人/平方公里[3](截至2024年1月)
主要民族
瑙鲁人[1]
主要宗教
基督新教[1]天主教[1]
国土面积
21.1 km²[1]
水域率
0.57%
GDP总计
1.5 亿美元(2022年)
人均GDP
12121 美元(2022年)
国际电话区号
674
国际域名缩写
.nr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
国家格言
“主的旨意至高无上”
气    候
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机场
瑙鲁国际机场
国际组织
英联邦
主要湖泊
布阿达湖
主要学府
南太平洋大学分校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瑙鲁是一个珊瑚岛;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瑙鲁人在这个岛上生活的历史有千年之久。尽管瑙鲁不大,却多次被他国占领。
1798年,英国船长约翰·费恩指挥下的“猎手”号(一说美国亨特号捕鲸船)发现了瑙鲁岛,当时把它命名为快乐岛炼狱雅。
1888年,该岛被德国吞并,沦为德意志帝国殖民地,始称瑙鲁,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19世纪90年代发现岛上有丰富的磷酸盐捉提主资源,1901年英国人获准在此开采磷酸盐。
1914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雇佣澳大利亚远征军占领了这座岛屿,结束了德国统治。
1919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共同托管,由澳代表三国行使职权,而磷酸盐开采则由英国磷酸盐委员会把持。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瑙鲁被日本占领,1945年,澳大利亚占领炒船瑙鲁,结束日本统治。
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瑙鲁再次交由澳、英、新共同托钻故立请管,由澳大利亚代表三国管理。
1964年,瑙鲁开始进行争取独立和磷酸盐控制权的斗争。联合国曾提出将瑙鲁人迁往澳大利亚北面的克蒂斯岛定居,遭到瑙鲁人的强烈反对。
1968年1月29日,瑙鲁通过宪法。1月31日,瑙鲁共和国获联合国同意宣布独立,哈默·德罗伯特出任首任总统。同年11月,瑙鲁成为英联邦特别成员国(无权出席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
1970年,瑙鲁赎回英国磷酸盐公司的资产,获得磷酸盐的控制权。
1旬厚995年,为抗议法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恢复核试验,瑙鲁政府宣布自9月6日起中止与法国捉臭乎的外交关系。
1999年9月15日,瑙鲁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成为人口最少的联合国成员国
2000年6月,七国集团反洗钱机构金融工作组将瑙鲁列入洗钱黑名单。
2002年12月20日,布什政府宣布开始对遏阻恐怖分子利用其银行体系洗钱不力的乌克兰与瑙鲁采取惩罚措施。瑙鲁在外主篮戏开设的多家银行因从事洗钱被迫在2003年关闭。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区域位置

瑙鲁位于太平洋中部,北距赤道约41千米,东离夏威夷4160千米,西南隔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悉尼4000千米,东距基里巴斯306千米。为一个椭圆形珊瑚岛,全岛长6千米,宽4千米,海岸线长约30千米。国土陆地面积21.1平方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32万平方千米。[1]瑙鲁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和共和国,也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国家,[7]
瑙鲁

地形地貌

瑙鲁全岛地势平坦,最高海拔61米。[1]
瑙鲁地形图

气候

瑙鲁属热带雨林气候,森林占40%,气温24~38℃,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1]

水文

瑙鲁岛上没有河流,唯一的一个湖泊布阿达湖也是咸水湖,虽然降水很多,但小岛的表面透水性很强,所以岛上几乎没有淡水,饮用水都需进口。[1]

自然资源

千万年来,有数不清的海鸟来到这个小岛上栖息,在岛上留下了大量的鸟粪,经年累月,鸟粪起了化学变化,成为一层厚达10米的优质肥料,人们称之为“磷酸盐矿”。全岛3/5被磷酸盐所覆盖,只有沿岸有一窄条平地。
磷酸盐资源丰富,向澳大利亚、新西兰出口磷酸盐是主要收入来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年产量和出口量约为100万~150万吨。自20世纪90年代始,产量逐年下降。因过度开发,该资源逐渐枯竭。
1989年,瑙鲁向国际法院起诉澳大利亚,要求澳对在瑙独立前因开采磷酸盐造成的生态破坏予以赔偿。1993年,瑙澳达成庭外和解,澳同意赔偿瑙1.07亿澳元,以现金支付其中5700万澳元,用以建立信托基金,另5000万澳元分20年逐年拨付(每年平均250万澳元),用于双方商定的项目。[1]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瑙鲁全国分14个区。分别是:艾沃区(Aiwo District)、阿纳巴尔区(Anabar District)、阿内坦区(Anetan District)、阿尼巴雷区(Anibare District)、拜蒂区(Baiti District)、博埃区(Boe District)布埃达区(Buada District)、代尼戈莫杜区(Denigomodu District)、埃瓦区(Ewa District)、伊朱区(Ijuw District)、亚伦区(Yaren District)、梅嫩区(Meneng District)、尼博克区(Nibok District)、瓦博埃区(Uaboe District)。
瑙鲁行政区划
瑙鲁不设首都。行政管理中心在亚伦区(Yaren District)。

国家象征

播报
编辑

国旗

瑙鲁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蓝色,中央有一道黄条横贯旗面,左下方有一颗白色的12角星。黄条象征赤道,其上半部的蓝色象征蓝天,下半部的蓝色象征海洋,12角星象征瑙鲁原来的12个部落。

国徽

瑙鲁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半部由小方格组成,其中的十字联结三角形图案是磷酸盐矿采矿者的标志。盾面下半部左边是军舰鸟,右边为一支“托马诺”绿枝和花朵。盾徽上端是一颗白色12角星,星之上的绶带上写着“瑙鲁”,两侧饰有绿色椰树叶和蓝色芭蕉叶。下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上帝的意旨第一(主的意志至高无上)”。

国歌

人口

播报
编辑
瑙鲁人
瑙鲁人口约1.3万人,多为密克罗尼西亚人种,其余为其他太平洋岛国人、华人、菲律宾人和欧洲人后裔。另有约2000瑙鲁人居住在澳大利亚。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瑙鲁语。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少数信天主教[1]

政治

播报
编辑

宪法

1968年1月29日通过宪法,5月17日生效。宪法规定,瑙鲁实行共和总统制。
瑙鲁总统为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由议会从议员中选举产生。

议会

瑙鲁议会实行一院制,由19名议员组成,任期三年。议长由议员推举产生。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本届议会于2022年9月组成。现任议长马库斯·斯蒂芬。[1]

政府

瑙鲁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政府由总统及其任命的部长组成,对议会负责。
瑙鲁政府大楼[5]

司法

根据1968年宪法设最高法院,瑙鲁下设地区法院和家庭法院。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澳大利亚高等法院为终审法院。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由首席法官主持,拥有初审管辖权和上诉管辖权。地区法院由常驻地方法官主持。最高法院和地区法院都是诉讼法院。家庭法院由3名法官组成。首席法官还是公务部门和警察部门上诉委员会主席。现任大法官丹尼尔·法蒂亚基(Daniel Vafo'ou Fatiaki),2021年就职。[1]

政党

瑙鲁无正式政党。1987年,前总统凯南·阿德昂创立瑙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政党——瑙鲁民主党。[1]

总统

戴维·阿迪昂(David Adeang),2023年10月当选总统。[4]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瑙鲁为单一经济,曾经是太平洋岛国首富,主要收入来源是向澳大利亚、新西兰出口磷酸盐。农产品十分有限,主要是椰子(1992年椰子产量2000吨,养猪3000头)。几乎所有食品和饮用水都依赖进口。渔业资源较丰富,待开发。由于磷酸盐矿即将枯竭(至多再开采二至三年),瑙鲁利用出口磷酸盐的收入在国外进行了大量房地产投资,但多数项目经营不善,效益不佳。1989年,瑙政府开始出现财政赤字。
1995年,瑙鲁银行崩溃,瑙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1995/1996财年,瑙政府收入2340万美元,支出6480万美元。为解决财政问题,瑙政府采取了出售其航空公司5架飞机和3艘轮船以及瑙国护照、限制货币外流等措施,并在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下开始实行全面改革计划。1994年,瑙向国际法院起诉英国磷酸盐委员会(澳、英、新为成员)在1920年至1968年期间挖掘磷酸盐时毁坏耕地、破坏环境,获得澳大利亚赔偿1.07亿澳元,在二十年内逐年偿付。
瑙鲁主要依靠开采和出口磷酸盐维持居民的高收入,年均收入最高曾达8500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南太居首位。为改善单靠磷矿收入的局面,并为将来磷矿枯竭后准备出路,瑙鲁在国外有大量房地产投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磷酸盐矿的巨额收入和国外的房地产长期投资。
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磷酸盐出口、发放捕鱼证和外销热带水果。因磷酸盐出口收入锐减,财政形势非常困难,严重依赖外援和举债。2022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5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121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6%。
货币:无本国货币,通用澳元。
(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

农渔业

瑙鲁农产品十分有限,主要是椰子、香蕉、菠萝等。几乎所有食品和饮用水都依赖进口。渔业资源较丰富,多金枪鱼,但捕捞能力有限。渔业收入主要来自外国渔船的捕鱼许可证费,每年约600万~800万澳元。[1]

对外贸易

瑙鲁主要贸易伙伴有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磷酸盐,进口食品、家电、日用品、五金和建材等。
中瑙贸易
2022年,中瑙贸易额为1319.3万美元,同比增长15.89%。其中中方出口额1308.7万美元,同比增长16%;进口额10.7万美元,同比下降0.39%。2023年1~11月中瑙贸易额548.8万美元,同比下降52.5%。其中中方出口548.5万美元,同比下降52.1%;进口3442美元,同比下降96.8%。中方出口商品主要是机器零件、半导体器件、塑料餐具等,进口商品主要是设备配件、特色服装等。[6]

文化

播报
编辑

语言

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瑙鲁语。瑙鲁语是瑙鲁的国语,是一个特别的太平洋岛国语言,约96%瑙鲁人在家中使用。由于瑙鲁语只应用在国内,所以英语被广泛地使用,尤其是在政府和商业上。

宗教

瑙鲁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2/3是新教,1/3是天主教),所占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另有9%人信奉佛教及2.2%是穆斯林。宪法清楚写明人民享有宗教自由,但有某些情况下政府会限制此权利,如限制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活动和耶和华见证人会员,他们主要都是外劳,受雇于政府的瑙鲁磷酸盐公司。

节日

新年:1月1日
独立日:1月31日
复活节:3月29日~4月1日
宪法日:5月17日
安加姆节(返乡日):10月26日
圣诞节:12月25~26日

饮食

瑙鲁为岛国,海鲜丰富,拥有海胆、海参、大章鱼、黄鳍金枪鱼等海产品。而对瑙鲁人而言,除了靠海吃海,他们也保留着传统烹饪方式“地坑烧烤”。烧烤食材就地取材,是瑙鲁人招待朋友的民间“国宴”。当地民众将肉块用锡箔纸包好,放到泥坑里,加上香蕉、椰子、芭蕉叶,再盖上毯子,在毯子上用炭火烤制食物。[10]

军事

播报
编辑
瑙鲁无军队,防务由澳大利亚协助。有警察约100名。[1]

交通

播报
编辑

公路

瑙鲁有环岛沥青公路,全长24千米,其他公路6千米。[8]

铁路

瑙鲁铁路全长3.9千米,用来连接岛屿中部的磷酸盐矿区和西南岸的加工厂。[8]

水运

瑙鲁有货船定期来往于澳大利亚和瑙鲁。瑙渔业局现有2条捕鱼船。瑙现有2个码头,其中1个为货运码头,可通过驳船转运装卸货物,另一个供渔船出入。[8]

空运

瑙鲁机场
瑙鲁航空公司靠从澳大利亚诺福克航空公司租借的一架旧波音737-300型客机维持经营,并更名为OUR航空公司。每周沿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瑙鲁—基里巴斯塔拉瓦—斐济楠迪航线往返一次。[1]

社会

播报
编辑

教育

瑙鲁对6~16岁的少年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少量学生在斐济接受高等教育,政府提供奖学金。另接受澳大利亚、泰国、太平洋岛国论坛等提供的奖学金。南太平洋大学在瑙鲁设有分校,此前学生须赴澳纽等地就读大学。

体育

1996年,瑙鲁首次派出三名举重选手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在随后的悉尼奥运会上,瑙鲁的第一位奥运参赛女运动员也在举重台上亮相。从1996年~2004年的三次夏季奥运会瑙鲁都参加了,他们的派出的运动员都集中在举重项目上。其中1996年3名、2000年2名、2004年3名。

卫生

瑙鲁政府实行免费医疗,有1所医院、3名医生。另有古巴援瑙医生11名。糖尿病、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高发。[1]
2010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2010年肥胖率最高的国家”排名,瑙鲁以多达95%的人口身高体重指数高出世界平均,成为全球“最肥的国家”。[2]瑙鲁人亦是世界上最多患上2型糖尿病的人种之一,约40%人受影响,而美属萨摩亚有47%,托克劳有44%。其它相关的重要疾病如心脏病和肾病。2009年瑙鲁男性的平均寿命为60.6岁,女性为68岁。

媒体

瑙鲁政府不定期出版《公报》,免费赠阅。瑙鲁广播电台、瑙鲁电视台为官方机构,播放议会会议情况、瑙鲁新闻等。瑙鲁广播电台转播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节目。瑙鲁电视台转播ABC、卫视体育台(STAR-SPORTS)等外国电视节目。[1]

通讯

瑙鲁有免费国内和国际电话服务,包括因特网服务。2004年有电话约400门,但电讯设施落后,各项服务时常中断。

治安

瑙鲁治安情况总体尚可,但偷窃事件时有发生。瑙鲁常有流浪狗出没,对路人狂吠,步行时可携带棍棒以备不时之需。[8]

外交

播报
编辑

外交政策

瑙鲁奉行不结盟政策,主张同各国友好相处。是联合国、英联邦、国际展览局、亚洲开发银行、太平洋岛国论坛和太平洋共同体等组织成员。与英、美、法、日、澳、新、加、俄、泰国、中国以及其他太平洋岛国等5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澳大利亚是瑙鲁最大援助国,并在瑙鲁设立难民甄别中心,每年向瑙提供援助约2700万澳元左右。2018年9月,瑙鲁举办第49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1]

对外关系

与澳关系
澳大利亚与瑙鲁关系密切,是瑙鲁最大的贸易、投资、安全和发展援助伙伴。澳政府于2009年8月将其在瑙鲁的总领事馆升格为高级专员公署。瑙在澳布里斯班设有总领事馆,并于2022年3月在澳设立高级专员公署。
2017年9月,瑙鲁与澳大利亚签署安全合作谅解备忘录,确认澳大利亚作为瑙鲁主要安全伙伴的地位。2021年10月,澳大利亚和瑙鲁签署了《关于瑙鲁共和国持久区域处理能力的谅解备忘录》。瑙鲁还参与了澳大利亚的《太平洋劳动力流动计划》(PALM)。
与中国关系
1980年5月,瑙鲁与台湾当局“建交”。2002年7月21日,中国与瑙鲁建交。2005年5月14日,瑙鲁与台湾当局“复交”,中国政府随即宣布中止与瑙鲁的外交关系。
2024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瑙鲁外交贸易部长安格明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瑙鲁共和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正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6]
与美国的关系
瑙鲁与美国于1976年建立外交关系。美在瑙鲁没有设置领事或外交办事处。瑙鲁是《美国-太平洋岛屿多边金枪鱼渔业条约》的缔约国,该条约规定美国渔船可以在瑙鲁捕鱼,美相关企业支付许可证费用。

旅游

播报
编辑
太平洋岛国瑙鲁位于赤道以南约42千米处,为一个椭圆形珊瑚岛,素有“天堂岛”之称。拥有海水、沙滩、珊瑚礁、椰子树瀑布、珊瑚礁等种种自然风光。[9]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石头阶梯和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是太平洋上的旅游胜地。[11]
瑙鲁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开车不到一小时就可以环岛一周。这里没有大型商场,更没有繁华的商业区,甚至连超市和酒店都不多。梅嫩酒店是瑙鲁最大最古老的酒店之一,有一百多个房间。[11]
主要景点
亚伦:虽然不是首都,但亚伦是瑙鲁的政治中心,以其洁白的沙滩和美丽的海景而闻名。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深海垂钓和浮潜等活动。
亚伦
安尼巴惹湾:位于瑙鲁岛东部,被认为是岛上最好的海滩之一。游客可以享受水上活动,如冲浪和潜泳,或在月光下欣赏海滩风情。
布阿达湖:这是一个内陆湖,含有轻微盐分,是瑙鲁岛上的咸水湖,也是最大湖。湖周围环境宁静,椰林环绕,民居倒映在水面,湖水清澈,适合游泳和水生生物观察。
指挥岭:瑙鲁的最高点,曾经是日本控制的遗址,现在仍有二战时期的武器装备和通讯掩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