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石英岩玉

由粒状石英集合体组成的致密块体
收藏
0
0
本词条由《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参与编辑并审核,经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认证 。
石英岩玉是由粒状石英集合体组成的致密块体,石英含量在90%以上,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石英岩玉有玉髓、玛瑙东陵玉、密玉、京白玉、木变石、金丝玉等[1]。除主要成分为石英外,还常含有铬云母、绢云母、锂云母、赤铁矿、蓝闪石等矿物。质纯时,石英岩为白色,硬度为7,硬度和翡翠相当,密度2.65左右,折射率约1.54,玻璃光泽。因其质地致密细腻,颜色美观,硬变较高,高度、光泽佳,抛光性能好,并有一定的透明度,颇受爱玉人士欢迎,加之产地丰富,因而市场上较常见,属低档玉石材料。其中,产自新疆的为白色,称之为新疆白玉;产自缅甸的颜色跟翡翠相似,称之为新翠。
中文名
石英岩玉
外文名
quartzite jade
石英含量
90%以上
成    分
铬云母、绢云母、锂云母
密    度
2.65 g/cm³[2]
折射率
1.54
硬    度
7
二氧化硅含量
90%以上

石英

播报
编辑
石英是硅的氧化物种类的之一,其化学组成主要为SiO₂,三方晶系,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石英的完整晶体产于岩石晶洞中,块状的产于热叶脉矿中,粒状的则是花岗岩片麻岩和砂岩等各种岩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陆地壳数量第二多的矿石,仅次于长石,质地坚硬,是花岗岩的主要成分。
石英是SiO₂的十余种天然同分异构体中唯一在常温常压下稳定的变体,有很多种变体,经过地壳不断运动变化挤压形成少量珍贵的宝石。含有杂质时颜色不一,无色透明的晶体称水晶,乳白色的称乳石英,浅红色的称蔷薇石英,紫色的称紫水晶或紫英宝石,黄褐色的称烟晶、茶晶,绿色的称绿宝石,黑色的则称墨晶。纯洁的石英能够让一定波长范围的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通过,具有旋光性、压电和电致伸缩等性质。
石英晶体也可用人工方法生长,也是做为玻璃的制作材料之一。

石英岩

播报
编辑
石英含量大于85%的一种变质岩,一般是由砂岩或其他硅质岩石经过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或气液变质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主要矿物是石英,一般为浅色或白色,质密且坚硬,但其颗粒常结成致密块状,肉眼不容易区分。石英岩一般为块状构造,粒状变晶结构,也含有少量的长石、绢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有各种颜色,硬度高,可以作为建筑材料或铁路的铺轨石,纯色颗粒细腻的可以作为工艺品雕刻原料。

分类

播报
编辑
不同的产地,石英岩质玉石的质地、颜色往往有不同的特点。著名的石英岩玉有下列几个品种:

玛瑙

玛瑙是具条带状构造的隐晶质石英质玉石,可产于原生矿和次生矿,但次生矿主要是原生矿形成之后,由于河流、冰川、洪水的搬运作用而形成,按玛瑙的条带分类有缟玛瑙(颜色相对简单,条带相对清晰)和缠丝玛瑙(条带十分细窄)[1]。玛瑙矿床主要见于酸性、中性、基性火山喷出岩及凝灰岩中,玛瑙形成于上述岩石的气孔和裂隙之中。岩浆在喷出和侵入以后,由于岩浆的冷却,被封存其中的气体会形成很多的空洞,这些空洞被后期沁入的二氧化硅胶体充填,二氧化硅胶体在内部冷凝结晶成玛瑙。
我们常见的玛瑙色彩十分丰富,这是因为在玛瑙形成过程中,围岩中各种致色离子混入到胶体状的二氧化硅中,造就了玛瑙丰富的色彩。玛瑙的颜色主要有白色、红色、绿色、黑色等,红色玛瑙的颜色主要由细小的氧化铁颗粒引起,多呈较浅的褐红色、橙红色;绿玛瑙的颜色由所含绿泥石等细小矿物产生,天然产出的绿玛瑙多呈一种淡淡的灰绿色;黑玛瑙颜色由铁、锰的氧化物聚集而形成。
至今实验室仍然无法合成玛瑙,还不清楚其特殊纹带构造的成因机制和形成过程。

黄龙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2月1日颁布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GB/T16552-2010),将黄玉髓命名为黄龙玉。一般玉髓质黄龙玉是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黄龙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其含量一般大于95%,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玉髓和蛋白石。黄龙玉的颜色丰富多彩,这些颜色是因由少量致色离子渗入内部所致,颜色种类有黄、红、蓝、绿、白、黑等,但主要颜色以黄和黄红色为主。
黄龙玉的分类和和田玉基本一样,分为山料、草皮料、山流水料、籽料。山料表面没有风化皮壳,多呈棱角块状,大小不一。草皮料是由山料滚落到山脚草间,玉质结构致密细腻。山流水料是玉石由山上滚落,距原生矿床较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磨圆度强于山料但不如籽料。籽料为老种玉,多见于河床中,磨圆度好,表面光滑,玉质细腻,表皮如橘皮纹一样,可见大小不一的细小砂眼[1]

金丝玉

金丝玉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石英岩玉,2013年新疆发布了有关金丝玉的地方标准。金丝玉特指产于新疆准格尔盆地及其周围的石英岩玉。从现在已经发现的金丝玉来看,它的原生矿床还未找到,据推测,金丝玉原生矿床的形成和其他石英岩玉形成相似,是火山热液沿着地层裂隙充填冷凝所形成,这些矿床形成之后,经过分化剥蚀,在流水搬运过程中,形成籽料,分布于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古河床。
现在的金丝玉的收集以捡拾为主,因为都是籽料,具有玉石籽料的一般特征,玉石表面可能会有裂纹,大部分表皮呈橘皮状。金丝玉为隐晶质结构,在其内部,可见“萝卜纹”,又因为金丝玉大多为黄色和红色,故形象地称为金丝玉[1]

京白玉

一种颜色纯白、质地细腻的致密石英岩,因60年代发现于北京西山地区而得名。后在湖南等地亦发现类似的白色石英岩,为了统一名称,有专家建议使用“晶白玉”之名,以示石英特点,用以包括各地产出之白色石英岩玉石。
京白玉是一种较纯的石英岩,石英(SiO2)含量在95%以上,颜色均一,一般为纯白色,有时带有微蓝、微绿或灰色色调,无杂质。石英颗粒细小,粒径一般小于0.2毫米,质地细腻,微透明。

佘太翠

一种产自内蒙的玉石,2007年才被开采出来,于2008年被中国地质界、石材珠宝界知名专家正式定名为“佘太翠”。据了解,“佘太翠”形成于18-24亿年前,是中国玉种之中硬玉品种,与翡翠有相似之处。狭义佘太翠主要指产自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的玉石矿,有翠绿色、白色、青色三种基本颜色。这种玉产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区,玉矿已探明储量4.19万立方米。随着大佘太镇以外的新矿不断发掘和开采,广义佘太翠则已经包括了周边山脉同类石英岩玉,发现了水草佘太翠、紫罗兰佘太翠、冰花佘太翠以及阴山雪玉等[3]

密玉

因产于河南密县而得名,又被称为“密县玉”、“河南玉”“河南翠”等。密山玉质中石英颗粒非常细小,以致肉眼难于识别,因而细腻如软玉。常呈微透明至半透明。密玉的颜色主要有绿色和橙红色,但以绿色以主,其绿色通常为苹果绿色,较碧玉的暗绿色鲜,比翡翠绿色差,且常有颜色深浅的变化,即随绿色鳞片状绢云母分布的多少,而呈现绿色深浅的变化。不含或少含绢云母时,玉石呈白色,通常密玉的绿色比深色绿东陵的绿色浅[4]

贵翠

产于贵州省睛隆县大厂,是一种含高岭石英的细粒石英岩玉。主要呈带蓝灰色调的浅绿色,也见绿色,故名贵翠,也称“贵州玉”,此外亦有灰黄色及红色等品种。贵翠的绿色是由于所含绿色高岭石所致,因而颜色便不如陵石和密玉那样鲜艳,且也没有鳞片状闪光。高岭石分布不均匀,因而贵翠的颜色,也多有不均匀的现象。含软质矿物如萤石、方解石、云膏等,玉质有均一性[5]

新翠

产于缅甸密支那以亲数十公里的山区,矿坑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山腰地带,比较出名的有缅冒矿区,质料常呈晶绿色或白绿色,亦见有红黄色品种,比重多在在2.0-2.3之间,摩比硬度在7左右。玉料本身相对通透,因产自缅甸且离翡翠产地较近,曾被混为翡翠冰种高价出售,但因地质关系,这种石料密度和和硬度都不及老坑种翡翠,颜色多为紫色、浅绿色、黄色、深蓝色等 在玉石加工基地俗称“新坑翡翠”(新翠),多被加工成为手镯、吊坠等小件玉饰品出售,性价比较高。玉料色泽相对均匀,玉石颗粒结构比较明显,与老坑翡翠相比,玉石颗粒较大且结构相对疏松,内部石英呈点状散光,成品抛光后在阳光下能看到散布的闪光荧点,因此与正品冰种或冰糯种翡翠很好区分,曾因质地分属引起较大分歧而无法出据玉石证书,后经多家权威机构共同认定应属石英岩玉。

东陵石

原是指印度产的一种绿色石英岩质玉石,因而又称:“印度玉”。由于玉石中含有丝点状的绿色铬云母鳞片,使得东陵石有一种星点闪耀的感觉,而且颜色鲜艳,为翠绿或带蓝色调的绿色,非常美观。事实上,现今“东陵石”并非只指印度产的绿色铬云母石英岩,现通常将含有色矿物而致美丽颜色、且产地不明的石英岩,都称为东陵石,从而有绿色东陵石、蓝色东陵石、红绝东陵石、紫色东陵石之分,而狭义的“东陵石”则指绿色铬云母石英岩玉石[6]

天山白玉

产自天山山脉,属于石英岩又叫天山白玉天山冰玉,硬度为7,硬度和翡翠相当,玉质优美,耐酸碱,不惧汗垢,洁白清丽,适做佛像雕刻和吊坠手镯。 由于产地新疆,又叫新疆白玉。优质的冰玉,其洁白晶莹程度可以在阳光照射下看到荧光,折射率为1.54左右,硬度也达到7.0左右,硬度和翡翠相当,瑕疵和裂痕都很少。由于缅甸翡翠矿脉的逐渐枯竭,和田地区白玉产量下降,黄龙玉炒作逐渐平息,随着市场的深度挖掘和冰玉雕琢大师优秀作品的不断面世,天山冰玉也逐渐成为了华人玉市场的新星。

沱江大千玉

又名大千玉、苌弘玉、沱江玉、大千籽玉、沱江水玉、沱江彩玉、长江姊妹玉,是四川省沱江流域所产的各种籽玉的统称。因沱江发源于四川茂县的九顶山,支流众多,变化万千,所产玉料多种多样,色彩万千,再加上沱江主流途经东周名臣苌弘被流放的古蜀地资州(现四川资阳地区和四川内江地区)、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故里四川省内江市,所以沱江所产玉料又被玉石玩家尊为苌弘玉、大千玉。而且,沱江全长约712千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所以,沱江大千玉又叫长江玉姊妹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2)和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3)的检测标准,沱江所产玉料无论化学成份、物理特性(硬度、内部结晶状态、光学色彩特征)等方面都符合天然玉石的国家检测标准,而且通过了多家专业权威检测机构的鉴定,并取得了国家认可的专业鉴定证书。另外,由于沱江大千玉是经过河流长期冲刷、水土滋养、去精存精所留存下来的玉料精华,所以价值要远高于山料玉矿5至15倍,一般加工时都会留些籽玉原皮以表明其籽玉身份[7]

其它品种

台湾翠:一种蓝色的石英岩,因产于台湾省而得名。
郎牙玉:一种含灰白色、褐色致密石英岩,产于山东省郯城县
朱砂玉:一种含辰砂的石英脉,又名“牡丹玉”。由于辰砂非常细小而均匀地分布在石英脉中,而使玉质呈细腻的紫红色鲜红色块体。硬度7,密度因含辰砂而大于3,多不透明,可作首饰和玉雕工艺品[8]
南非绿宝石:一种绿色的石英岩质玉,因产于南非而得名。质地通透圆润,极品绿宝石可发宝石荧光。

工艺分级

播报
编辑
石英岩类石的质量主要从质地、颜色、透明度、杂质、裂纹等方面进行评价,通常以玉质细腻致密且均匀,颜色鲜艳均一,具有一定透明度,砂眼少或肉眼不易发现,杂质、裂纹少者为佳。其中以翠绿绝品种最佳,此外颜色纯正的紫色石英岩玉和质地细腻的纯白色英岩玉也是上品[9]

A、B、C货的鉴别

播报
编辑
1.通过改变显微镜的照明方式(反射法和透射法)观察:石英岩玉具粒状结构,充蜡可以提高其透明度、增强某些颜色,减弱颗粒感,改善外观;酸洗充胶(B货)石英岩玉表面具严重的酸蚀纹,裂隙可见度降低,透明度高;染色(C货)石英岩玉颜色呈网状分布,染料沿颗粒间隙和裂隙分布,颜色鲜艳、不真实自然。
2.通过红外透射法分析可以鉴别A货与B货石英岩玉:以3000cm-1为界线,在其紧右边,即2860cm-1、2923cm-1附近出现吸收峰,则为充蜡石英岩玉;在其紧左边,即3045cm-1附近出现吸收峰,则为酸洗充胶石英岩玉。
3.石英岩玉不管是否经过处理,均具有由Si-O振动引起的特征拉曼位移475cm-1
4.需要注意的是:将石英岩充蜡视为优化,但当充蜡较多、结构受到影响时应该如何定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有些未经酸洗充胶的石英岩玉放大观察,其表面也具有凹凸不平、类似酸蚀纹的现象,这是由于颗粒较粗或者充蜡而引起的,而这种凹坑之间多为彼此孤立,然而B货石英岩玉中的酸蚀纹为贯通式的,彼此之间相互连接,应注意区分。当放大观察所见颜色沿颗粒间隙和裂隙分布时,应仔细观察颗粒间隙和裂隙的颜色物质,勿将石英岩的天然次生色与染色处理相混淆。
5.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起到辅助性鉴定的作用。如:多部分B货石英岩玉在紫外荧光灯下具强荧光,一般多呈强绿白色荧光;有些C货石英岩玉在分光镜下观察红区可见宽吸收带,吸收带的清晰程度与颜色浓艳有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