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硬玉

[yìng yù]
致密块状集合体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硬玉专指翡翠属辉石类,又称为辉石玉或辉玉。质地坚密,有玻璃光泽,是由很细小的晶体紧密交织而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着光看有隐约的水晶结构。其摩斯硬度为6.5~7。硬度较高。比重3.3~3.4。单斜晶系拿在手里有沉甸甸的压手感。颜色有白、粉红、绿、淡紫、紫罗兰紫、褐和黑等色,以纯正匀净、浓艳翠绿色又质地细腻、温润为高档。
硬玉的类型多种多样,他和软玉不一样。它的矿床产于雾露河两岸阶地及其支流内,从北东流向西南汇入亲敦江缅甸素以特产优质翡翠著称于世,美国和前苏联也有产出。 翡翠的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通常翡翠含氧化铬0.2~0.5%,个别达2~3.75%以上,铬是使翡翠具有翠绿色的主要因素。[1]
中文名
硬玉
外文名
jadeite
别    名
翡翠
摩斯硬度
6.5~7
化学成分
NaAl[Si2O6]
成分占比
二氧化硅(58.28%),氧化钠(13.94%),氧化钙(1.62%),氧化镁(0.91%),三氧化二铁(0.64%),微量的铬、镍等
矿物折光率
Ng=1.667,Np=1.654
重折率
0.012

玉的类型

播报
编辑
以矿物学而言,玉分为两类,一类是软玉,另一类是硬玉。软玉和硬玉都是属于链状矽酸盐类。软玉是角闪石族中的钙镁矽酸盐,所以软玉又称为角闪玉或闪玉。而硬玉是辉石族中的钠铝矽酸盐,所以硬玉又称为辉石玉或辉玉。辉玉有着隐约的水晶结构,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莹洁,相较之下,角闪玉的色泽比较接近于油蜡的凝脂美。大致上,两者都有白色或半透明状,尤其是纯白的角闪玉,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相当受欢迎。如果以摩氏硬度表来看,钻石的硬度是10,软玉的硬度是6.5,硬玉的硬度是6.5~7.0。
软玉的成份为硅酸钙镁铁。硬度:6.5;比重:2.96;折射率:1.61-1.63;双折射:0.027。软玉是产状为纤维性的闪石晶体集合体。由于软玉具有韧于钢的连锁结构,被视为上等的雕刻材料,起初用作武器,后来用作饰品。其颜色变化不一,从富含铁的深绿软玉,到富含镁的奶油色变种,可能呈同质的、斑点的或条纹。软玉也分布于纽西兰北岛和南岛的各种岩石中,还有澳大利亚(黑软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中国台湾、意大利、波兰、德国、瑞士、西伯利亚(深绿色,带黑斑点)、俄罗斯 (波菜色)和中国。古代的“玉”或“真玉”专指软玉。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留下大批精美的玉器,这些玉器主要都是角闪玉,也就是软玉。
色泽剔透的硬玉
硬玉的成分为硅酸钠铝。硬度:7 ;比重:3.33;折射率:1.66-1.68;双折射:0.012 。由连锁颗粒结构的辉石结晶组成,产状颜色繁多,包括绿、淡紫、白、粉红、棕、红、蓝、黑、橙和黄色。硬玉由于铬的存在而呈现富丽的深绿色,经抛光后,通常都有酒窝般的外观。产生在变质岩中,产状为冲积卵石和巨砾。由于风化作用而形成褐色表层,常被融入雕刻和成品中。硬玉最重要的矿源在缅甸,该国200多年来一直向中国提供雕刻材料。日本和美国的加洲也有硬玉。它的大量使用是十八世纪晚期开始,纪晓岚(1724-1805)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2]

矿床类型

播报
编辑
硬玉矿床产于雾露河两岸阶地及其支流内,从北东流向西南汇入亲敦江,为亲敦江之支流,雾露河长150公里,宽30公里,硬玉分布面积在4500平方公里,矿床类型有[3]

原生类

原生硬玉矿床产于强蛇纹岩化橄榄岩岩体内,岩体与蓝闪石片岩接触,接触带为一构造破碎,内见硬玉及橄榄岩的构造角砾及后期铬铁矿细脉穿插。硬玉岩,钠长石岩,角闪石片岩互层产出。矿体为脉状,平面上为串珠状分布,矿体多条出现。长10-450米,可断续延长6公里以上,矿体厚0.3-5米不等,最厚可达20米以上,已向下开采百米深。
矿体中心为纯硬玉岩带,向两壁渐变为硬玉钠长石过渡带,再向外为钠长石岩带及绿泥石岩带,再外为强蛇纹岩化橄榄岩围发达地区。
硬玉矿石
原生硬玉矿床产于雾露河上游干昔山地区,主要产地有:度摩、马萨、凯苏、散卡、圣卡摩、缅摩、乱目岗等地,主要产中低档次硬玉原料,所产均为新坑玉。其结构疏松,小构造发育,含非硬玉矿物较多。故硬度、比重等比老坑玉要低。

残坡积层

残坡积层硬玉以龙塘为代表,为原生硬玉矿床剥蚀搬运、沉积、在原生硬玉矿床附近山坡周围及支流内的残坡积沉积矿。一般有厚皮,质量介于新坑与老坑之间,也称半山半水或称新老厂。

砾石层

砾石层硬玉产于第四纪更新世。产地有会卡、大谷地、木那、次卡、南其、抹岗、东各、自壁等地。沿雾露河两岸山坡阶地分布。一般质量较好,称老厂玉,地层从下到上分布如下:
C:含硬玉的底砾岩层;
B:卵石及砂砾(不见硬玉砾石)
A:冲积砂岩(不见硬玉砾石)
以上总厚度大于300米,产于此层之硬玉特征为皮厚、皮的颜色多样、块体大小悬殊、质量好坏不一。分布广泛,常出特级翡翠。

河床冲积层

产于现代河床冲积洪积冰积层中的硬玉矿床,此类矿床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特点为皮薄,磨圆度好称水石。常有特级翡翠产出。分布于雾露河两岸,从散目卡到达木坎长几十公里地段范围内及坎底河中段。主要产地有:帕岗、摩东、麻蒙、达木坎、后江等地。

构造角砾岩

产于构造破碎带内的硬玉矿床,硬玉原生矿床受地质动力作用(即破碎、变形、错位、搓揉等)产生的构造角砾岩。在整个雾露河产区多处可见,称乌砂,为黑皮或黑色皮,一般含铁较多,颜色多偏蓝或蓝绿,正绿者极少。产地为麻蒙、帕岗等地。[3]

形成条件

播报
编辑
翡翠生成的地质条件十分苛刻,它须要一个高压低温的地质环境(压力5000-7000kpa,温度在150-300℃)。首先硬玉岩在整个地壳中非常难于形成,并且十分稀少。另外它的围岩-超基性岩也十分少见。有了以上二个条件为前提,还须有微量铬离子——色素离子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漫长的时间里不间断的进入硬玉晶格,才能形成一般的绿硬玉。
鲜绿的翡翠
若要成为特级硬玉——翡翠,还须具备以下条件:翡翠围岩必须是高镁高钙低铁岩石。这种环境产出的翡翠更纯净,少铁使底不发灰。尽管低铁但还是有铁的存在,要翡翠十分纯净无杂质,还须在强还原条件下即在还原环境中生成。因为在缺氧环境中,它所含的Fe3+会形成磁铁矿而析出,而不能进入翡翠晶格内,可使翡翠绿更正。
再者要有生成翡翠后的地质作用及多次强烈的热液活动,把翡翠改造得绿正、水好、底纯的特级翡翠。翡翠成色过程是伴随着热液活动进行的,为多期强度不同的成色过程。而且缓慢分解成铬离子的致色元素,要长时间处在150-300℃,最佳温度是在212℃左右下,铬离子才能均匀不间断地进入晶格,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翡翠绿色非常均匀。
完全生成特级翡翠后,还不能有大的地质构造运动,否则将会产生大小不等,方向不同的裂纹而影响质量。以上各条件很难同时具备,这就是为什么特级翡翠稀少的原因。[4]

生成时间

播报
编辑
从侏罗纪(约1.8亿年)的缅藏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并向欧亚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到第三纪的渐新世(约3500万年)前,印巴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缅藏板块碰撞,并俯冲于欧亚缅藏板块之下。这两次的碰撞,尤其是第二次的碰撞,不但使青藏云贵高原上升隆起,还造成了世界屋脊。
使原残存的缅藏板块更加支离破碎,造成大大小小的断裂,起基性岩及其它岩浆岩沿断裂带侵入。这些起基性岩是生成硬玉矿床的母体。是一个高压低温变质带,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山运动期,这些超基性岩主要由蛇纹岩、橄榄岩、角闪石等组成,侵入于蓝闪石片岩内。
根据野外地质关系及绝对年龄测定,超基性岩的侵入时间应为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早期(7000万年–6500万年之间)前后,并见有稍后生成的花岗岩及更后期的辉长岩等(其内含金)。由以上可判断,硬玉岩生成的时间应该是开始侵入的蛇纹岩化橄榄岩形成之后生成,于第四纪的更新世后已有大量硬玉巨砾侵蚀搬运再沉积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