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第四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于1987年4月27日至1997年4月1日发行的货币
收藏
0
0
第四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于1987年4月27日至1997年4月1日发行的一套货币。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
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包括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纸币和1角硬币)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在市场上流通[2]
中文名
第四套人民币
外文名
The fourth series of RMB
简    称
四版币
发行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
开始发行时间
1987年4月27日
停止发行时间
1997年4月1日
上一套货币
第三套人民币
下一套货币
第五套人民币
停止流通时间
2018年5月1日[1](部分券别)

设计过程

播报
编辑
第四套人民币80版100元
第四套人民币是筹划设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从1967年1月总行提出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的设想,到1985年5月定案,历时18年,这期间经历了曲曲折折,排除了各种极左干扰,最终避免了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上的灾难。196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向国务院反映了湖北机械学院部分群众对人民币1元券天安门上没有毛主席像、红旗和标语提出尖锐批评的情况,同时提出了新版人民币的设计设想。同年2月,李先念批示:“应准备一套新版人民币,设计图景要多反映些生产关系方面的题材,克服第三套人民币生产力题材多的问题。” 1968年7月16日,总行第一次向国务院报送新版人民币设计方案初稿,主要以“三突出”(突出毛主席的光辉形象、突出毛泽东思想、突出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两个反映”(反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主题思想,当时受到周总理的严肃批评。1969年4月8日,总行第二次向国务院上报新版人民币设计稿,票券画面主要是反映极左的内容,仍未获批准,后因林彪反党集团覆灭而作罢。1975年11月18日,财政部(当时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合并)第三次向国务院上报设计印制新版人民币的报告,设计方案的图稿主要反映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和工农兵形象,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农兵上大学、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等,同年12月29日李先念批示:“放一放再说。”1976年5月10日再次请示,李先念批示:“暂时不办。” 以上上报的三套方案内容均是“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想的反映,由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路线指导下,均被一一排除,使极左思潮未能反映在国币上。
第四套人民币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11月15日,财政部再次上报关于设计新版人民币的报告,详细陈述了设计新版人民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很快于11月21日获党中央政治局审查批准。1978年4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首先组织印制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同年11月,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罗工柳主持下,由周令钊、侯一民、邓澎、陈若菊等组成专家组,在印制系统专业设计雕刻专家张作栋、石大振、刘延年等参与下,开始重新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经过专家们集思广益,确定了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思路,最后完成设计方案。1979年12月8日,总行上报第四套人民币彩色设计稿 (当时没有50元和100元券),12月20日经国务院原则批准。1983年2月24日,总行向国务院上报关于印制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报告,同年3月3日国务院核准印制。
就在第四套人民币设计过程中,1981年7月6日,总行就根据市场货币流通量猛增的实际情况,指示设计3种大面额票券,即20元、50元、100元,由北京印钞厂设计为以泰山新华门人民大会堂三峡天安门长城为正背面主景的3种票券。11月4日总行正式上报关于印制发行3种大面额票券的报告,详细陈述理由,但此件未被批准。1984年2月29日,总行再次上报印制大面额票券的报告,3月4日国务院批示:“同意付印,何时发行另行报批。”10月23日总行上报关于公布新版人民币时间及改变大面额票券设计主题的请示,陈述了原设计3种大面额票券与批准的1角至10 元券设计主题不一致,重新组织专家设计,并取消20元券,50元正面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背面用黄河图,100元正面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像,背面用井冈山全景,并将两张票券作为第四套人民币的配套面额。1985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批准。至此,第四套人民币整套设计完成。

发行说明

播报
编辑
第四套人民币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
1角、2角、5角、5元、10元只有1980年版一种,2元、50元、100元有1980版、1990版两种,1元有1980、1990、1996版三种。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恢复了50、100元大面额人民币。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与无色荧光油墨印刷等新技术。
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第四套人民币从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至1997年4月1日止,共发行9种面额, 14种票券。其中1角券1种(1980),2角券1种(1980),5角券1种(1980),1元券3种(1980、1990、1996),2元券2种(1980、1990),5元券1种(1980); 10元券1种(1980),50元券2种(1980、1990),100元券2种(1980、1990)。
第四套人民币在票面的设计风格和印制工艺上较前三套人民币都有创新和突破,既吸收了国外钞票设计的某些艺术特点,又保持并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的传统,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版次设计

播报
编辑

图案设计

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因此,画面的设计从政治上说要庄严,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体现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从形式上说要有中国的民族特点,要有较高的艺术性,同时还要适应形势,体现出国家的发展变化,表现出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新成就。第四套人民币的图案设计充分地体现了这些特点,这套人民币整套票券设计思想的共同主题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精神焕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为了表现和强调这一主题,票面采用大幅人物头像为主景,这是国际上常用的手段,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100元券采用四位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浮雕像,这不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象表现,同时也记录和歌颂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50元券正面主景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体现了中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国体和政权性质;从1角券开始到10元券,正面主景都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民族人物头像,每张票面两人,栩栩如生。这些民族人物头像是多民族国家的象征,不仅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的大团结,而且反映了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主人翁精神。所有票券上面的人物绘画均出自侯一民之手。
除正面人物头像外,第四套人民币主币背面主景取材于中国的名山大川。100元券为井冈山主峰,50元券为黄河壶口瀑布,10元券为珠穆朗玛峰,5元券为长江巫峡,2元券为南天一柱,1元券为长城,1角、2角、5角券为民族图案。这些主景与正面主景(1角、2角、5角为民族图案)相呼应,共同强调主题。
第四套人民币票面的纹饰也全部采用富有民族特点的图案。辅币背面衬托主景国徽的是少数民族图案;50元和100元背面衬托国徽的则是汉族古代纹饰。特别是1元到10元四张主币,正面衬托面额的纹饰更为生动:10元券是“凤凰牡丹”;5元券是“仙鹤松树”;2元券是“绶鸟翠竹”;1元券是“喜鹊登梅”。[3]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象征吉祥喜庆的民间艺术图案,在造型上又采用了装饰性的表现手法,鲜明、活泼。其他纹饰也取材于各民族中的生活图案,生活气息浓烈。所有这些纹饰,与正背面主景表现的主题思想融为一体,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

文字设计

第四套人民币除了在图案和纹饰上作了精心设计外,在文字的采用及规范化、标准化上也作了认真调整。全套票券不仅继续采用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以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使用,而且又在1元以上主币上增印了盲文符号,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第四套人民币还吸收了国家对汉字整理和简化的成果,在票面上全部采用了规范化汉字,但字体仍沿用马文蔚先生的“张黑女”碑体。一是改繁体字为简体字。例如“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中的“国”和“银”两个字,六种主币面值的“圆” 字,都分别改成了“国”、“银”、“圆”。二是改异体字为正体字。原来流通的人民币2元券、2角券、2分券的“贰”字中间的两横在上,即“贰”,现改成规范的正体字“贰”。三是改旧字形为新字形。原来流通的人民币辅币1角、2角、5角券的“角”字写成“角”,中间的一竖不出头,现根据文化部、文改会 1965年联合颁布的印刷通用的汉字字形表,使用了新字形“角”,中间一竖出头。
一、在纸张上加强了防伪
纸张是印制钞票的主要材料。人民币钞票纸的主要成份是短棉绒,纸张光洁、坚韧、耐折、挺度好,并有一定的抗化学腐蚀性,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使用而不易损坏。第四套人民币除3种角币券没有水印外,主币均采用水印防伪。1元到5元券采用方圆古钱四方连续水印钞票纸,由胡福庆设计制。10 元到100元券采用固定人物头像水印钞票纸:10元券为陕北农民头像,50元券为炼钢工人头像,100元券为毛泽东侧面浮雕像。人物头像水印与几何图案水印不同,它不仅要表现线条,而且要表现出明暗层次,因此在工艺技术上也要复杂得多,这也是中国钞票纸生产工艺的一大进步。这些固定水印头像均由侯一民、邓澎设计绘制,参与水印图像雕刻的有郑新臣、胡福庆、骆富文、夏冠英等。
二、加强油墨防伪
油墨是钞票印制中的主要构成成份之一,第四套人民币使用了多种防伪油墨,如无色荧光油墨、同色异谱油墨、磁性油墨等。
1、无色荧光油墨:一种本身无颜色,但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出明亮荧光的油墨,如1990年版100元、50元券左右都有用此油墨印的阿拉伯数字汉语拼音面值,在紫外光下发出黄色荧光清晰可见。
2、同色异谱油墨:在太阳光或灯光下与一般油墨没有区别,但在紫外光下就会发亮或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例如:1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黄绿色的桃花树干;2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土黄偏绿色的翠竹竹干;5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桔红色花纹(即仙鹤的头顶、颈、翅膀);10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桔红色的凤凰;50元券背面右上角衬托面值平凸印的桔红色花团,即“50”面值部位的桔红色;100元券正面四领袖像左边桔红色的花纹等,都采用了同色异谱油墨。
3、磁性油墨:需要专门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第四套人民币各票券的号码,以及50元、100元券正面下边颜色较深的花边都采用这种油墨。
三、在制版、印刷工艺上加强防伪
第四套人民币在制版和印刷工艺上主要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凹印接线技术、套印对印技术和平凸版接线技术等,大大提高了人民币的防伪功能。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一直是国际上通用的钞票防伪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特点是墨层厚,手感强,难以复制。
人民币的主景图案都是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尤其是1990年版50元、100元券,正、背面主景及装饰花边、花球、面额文字等凹印部分版纹加深,使雕刻凹版印刷图案更具有立体感。由于第四套人民币各票面全部采用人物头像作主景,因此,对凹版雕刻工艺的要求也比前几套人民币要高得多,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服饰的人物,都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刀法加以细致的刻画和区别。这从各个票券的票面上可以看到,一幅幅雕刻凹版印刷的人物头像,线条清晰,刀法流畅,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每一幅头像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凹印接线技术也是钞票的一种专用印制技术,其特点是色彩较为明显,颜色衔接自然过渡,无漏白,无错位,线条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成线状。套印、对印技术就是采用一些特殊的工艺,使钞票正背面图案一次印刷成形,使特定部位的图案正背面完全重合。例如:1元、2元、5元券正面左下角的小花束和背面的小花束完全是对应吻合的。平凸印接线技术是人民币采用的比较可靠的防伪技术,它的特点是一条完整的线上印几种不同的颜色时,不产生重叠、缺口现象。上述所有先进印刷工艺和新型印钞材料的采用,大大提高了第四套人民币的防伪性能,它标志着中国的印钞造币技术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四、安全线
在钞票纸中埋入安全线,也是人民币防伪的主要措施。安全线是一种金属材质的细线,用仪器检测有磁性。1990年版100元、50元券新增加了金属安全线,它是在造纸时加入的、埋在钞票纸中,而不是直接印在票面上。用肉眼迎光透视,即可看到安全线贯穿于票面右侧的钞票纸中。
安全线的使用,是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亮点之一。早在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初期,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初步具备了防伪安全线的生产能力。考虑到货币发行的可靠性,对市场实际应用安全线工艺尚未有完全的把握,轻易不敢在生产中正式使用。后来,由于社会上流通的高面额假币较多,中国人民银行这才痛下决心,改进第四套人民币高面额钞券的生产工艺(1990年版50元、100元),正式启用防伪安全线,提高钞券的抗伪能力。在安全线使用的初期,确实保护了50元、100元这种高面额的钞券,假币辨别容易多了。
这也可以说是第四套人民币生产工艺的另一个亮点,同时也印证了第四套人民币为何一开始并未使用安全线等防伪工艺措施(1980年版50元、100元)。
磁性标记、安全线等防伪措施,均是在第四套人民币上首次使用。
五、数字防伪
1980年贰角人民币,采用了幼线体数字防伪。
六、其他
第四套人民币还使用了“互补图案”。例如在1元、2元、5元纸币的左下角有一个花形图案;同时在其背面右下角也存在类似图案。迎光观察纸币,可发现两个图案是完全重合的。
此种防伪措施虽然在当时未被公开,但它在第五套人民币中得到加强(阴阳互补图案),并成为公众防伪措施之一。

图画说明

播报
编辑

1角

第四套人民币1角
1988年9月22日发行。正面是高山族和满族男子头像,主色为深棕色。

2角

第四套人民币2角
1988年5月10日发行。正面是朝鲜族姑娘和土家族姑娘头像,主色为蓝绿色。

5角

第四套人民币5角
1987年4月27日发行。正面是苗族壮族妇女头像,主色为紫红色。

1元

第四套人民币1元
1988年5月10日发行,古钱满版水印。另外还发行有票面图案颜色相同的1990年版以及正面主色稍红、钞票号码为黑色的1996年版(1996版是五星满版水印)。正面是侗族和瑶族妇女头像,左边是“燕子桃花”图。背面是八达岭长城。

2元

第四套人民币2元
1988年5月10日发行,古钱满版水印。另外还发行有票面图案相同,币背主色稍浅的1990年版。正面是维族和彝族妇女头像,左旁是“绶鸟翠竹”图。币背面是海南的“南天一柱”景观。

5元

第四套人民币80版5元
1988年9月22日发行,古钱满版水印。正面是藏族女子和回族男子的头像,左侧是“仙鹤劲松”图。币背图案是“长江巫峡”景观。

10元

第四套人民币80版10元
1988年9月22日发行,陕北农民头像固定水印。正面是汉族蒙古族男子头像,左边是“凤凰牡丹”。币背为珠穆朗玛峰图。

50元

第四套人民币50元
1987年4月27日发行1980年版,1992.8.20发行1990年版。工人头像固定水印。正面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头像,币背是黄河壶口瀑布。

100元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
1988年5月10日发行1980年版,1992年8月20日发行1990年版。毛泽东侧面头像固定水印。正面从右到左分别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头像,浮雕系司徒兆光先生创作,中央美院侯一民教授绘画,币背是井冈山主峰图。

停止流通

播报
编辑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币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纸币和1角硬币(以下简称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在市场上流通。现公告如下:
一、关于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的具体情况
(一)第四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其主色调为蓝黑,正面图案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四位领导人的浮雕像,背面图案为井冈山主峰。
(二)第四套人民币50元纸币。其主色调为黑茶,正面图案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背面图案为黄河壶口。
(三)第四套人民币10元纸币。其主色调为黑蓝,正面图案为汉族、蒙古族人物头像,背面图案为珠穆朗玛峰。
(四)第四套人民币5元纸币。其主色调为棕,正面图案为藏族、回族人物头像,背面图案为长江巫峡。
(五)第四套人民币2元纸币。其主色调为绿,正面图案为维吾尔族、彝族人物头像,背面图案为南海南天一柱。
(六)第四套人民币1元纸币。其主色调为深红,正面图案为瑶族、侗族人物头像,背面图案为长城。
(七)第四套人民币2角纸币。其主色调为蓝绿,正面图案为土家族、朝鲜族人物头像,背面图案为国徽。
(八)第四套人民币1角硬币。其材质为铝镁合金,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汉语拼音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菊花、面额。
二、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的集中兑换期为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在此期间,其持有者可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兑换。
三、集中兑换期结束后,第四套人民币部分券别持有者可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选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兑换。

货币比较

播报
编辑

综述

第四套人民币背面风景与实景对比图
1、第三套人民币发行了四种铸币,分别是一元、五角、二角和一角。第四套人民币流通硬币:从1991年至2001年发行的花卉系列硬币,跨度11年,分别是牡丹图案1元硬币(钢芯镀镍材质,1991--2000)、梅花图案5角硬币(铜锌合金材质,1991--2001)、菊花图案1角硬币(铝镁合金材质,1991--2000),其中2001年梅花5角硬币是第三套流通硬币的关门之作。其中2000年牡丹图案1元和2000年菊花图案1角硬币都未正式发行流通过(只在中国硬币套装里限量发行了32万枚),这相对于发行量100多万枚、创造了增值奇迹的建行和宁夏币要少很多,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难度比较适中,未来的增值空间比较乐观。第三套硬币被全世界硬币收藏爱好者亲昵地称之为花语币。币的背面图案的牡丹是中国的国花。牡丹、梅花、菊花是以象征方式传导吉祥意义的中国名花,它们分别有“物瑞”、“尤物”、“日精”之称。
2、第四套人民币发行了三种铸币。分别是一元、五角和一角。第四套是1992年6月发行的,已发行了1992年至1999年不同铸造年份的硬币。流通硬币的面值为1角,铝合金制成;5角为黄铜合金制成;1元为钢芯镀镍制成。这第三套流通硬币虽然时间不长,但已出现了两极分化,1角与1元的流通硬币比比皆是,极容易收齐新品,然而,5角的流通硬币,在市场上很少见,特别是在南方,因为5角流通硬币是由沈阳造币厂生产的。因此,只要在市场上一露面,立即被钱币收藏者收藏。所以在第四套流通硬币中,5角的流通硬币的增值力大,投资者应该注意收集。

七种文字

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使得当时又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新中国拥有7种文字的纸币诞生了。
第三套人民币发行时只使用了6种文字,即:汉文维吾尔文藏文蒙古文壮文汉语拼音。第四套人民币新增加的文字就是盲文,这在1元以上面额得到了较多的表现。这也是首次在中国货币上使用盲文,表明中国政府重视社会残障人士的权利,是政府人文关怀的一个明显举措。应当说,盲文的使用也是中国在钞票设计、生产中的里程碑式的标志之一。

印刷工艺

第四套人民币的另一重要特点是1元、2元钞券的双胶及单凹品的生产。在发行初期,第四套人民币的1元以上面额钞券均采用双凹生产工艺(1980年版。正、背面都凹印工艺印刷)。后来国家的货币供需趋于高峰,曾在1995年、1996年、1997年分别采用了1元券的正面单凹印刷工艺(1990年版。正面凹印工艺印刷,背面胶印工艺印刷);双胶印刷工艺(1996年版。正背面均胶印工艺);2元券的正面单凹印刷工艺(1990年版。正面凹印工艺,背面胶印工艺)。
这2枚改双胶或单凹印刷工艺纸币的上市,曾经引起民众的极大注意力。由于诸多原因,在此只提出两种影响比较大的反应意见。其一,1997年1元钞券双胶工艺的应用,使得1元钞券正面左下方盲文字样的圆点失去了实际使用的意义,成了摆设。因为胶印油墨太薄,无法用手指触摸感应。就是凹印工艺的盲文点,新钞券效果也还可以,时间长了钞券流通起毛松软,依然也会感觉不到,但这是另外一回事。其二,1990年2元单凹工艺的应用,使2元钞券顿时名声大鹊,许多人在得到此钞券后都大惊失色,认为是假币。原因是,原背面图案的凹印效果太好,而单凹印刷后背面胶印工艺效果又太差,因此引起大众警惕。我相信银行工作的同志应当都有体会。听说当时有人甚至为此事上访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有关部门作为假币检举并要求权威解释。

冠字号码

人民币的编号由“冠字 + 号码”的方式组成。第三套人民币冠字为罗马字母,而第四套人民币冠字字母则为两位大写英文字母(26个字母除去V,剩下25个字母)。它们自由组合,或者自己与自己组合,共625种组合方式。不同的字母排列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分组,作为货币印刷及投放的依据。
周令钊先生
由于第五套人民币已成为我国流通货币的主体,第四套人民币只剩下1角、5角仍在陆续发行中,其旧的冠字号码投放已经接近尾声。为了适应继续发行的需要,从2010年开始,第四套1角、5角纸币的编号出现了类似于“A0A000001”的排列方式。这也与第五套人民币中1元、100元,以及2005年版10元的编号排列方式类似。通过人民币印刷工艺变通的历史情况,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出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那是一种向上的,蓬勃发展的飞速前进态势。同时也感觉到,由于经济发展“所迫”,现有印钞设备加大马力,仍未能满足市场对货币供应的渴求,因此钞券印制的质量暂时屈服于产量。
全力以赴保证货币发行流通,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头等大事。
说起第四套人民币,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们说的“四领袖”壹佰元、“三骨干”伍拾圆……这是一套关于“民族大团结”的人民币,从一位为普通的百姓,到钞票上的人物。对于我们来说,他们既是陌生的,又是熟悉的。周令钊(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设计者之一)先生曾经说过:“第二套和第四套人民币是最令我满意的两套人民币.”

收藏分析

播报
编辑

价值

第四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的,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六种,辅币有1角、2角和5角三种,主辅币共九种。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先与第三套人民币混合流通,正与第五套人民币在市场上混合流通,但实际上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不少券别在市面上已很少见,有个别品种实际上已进入收藏领域。 由于第四套人民币发行流通之际也正是人们收藏意识提高之时,因此大部分票券存世量还相当大,收藏与投资第四套人民币仍需十分慎重。第四套人民币绝大多数品种存世量逐渐减少,2角,2元银行已只收不付整整11年,这部分券别还是值得人们收藏的。
四套人民币全部券别中,升值最快的可算是80版50元券,该券存世量很少,在市面上几乎无流通。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第四套人民币1990版50元券发行后不久,该券就逐步被银行回收。当时在钱币市场里,80版50元券很快就攀升到65元一张,在以后很漫长的日子里,该券一直呈慢牛上升走势,现该券最新市场价已达到3000元一张,比面额整整翻了四十番。还有1980版100元券,存世量也较少,现市面上也无流通,目前最新市场价约2000元一张。另外一些小面额券种,如80版1元和2元券,现存世量不多,也值得人们关注。投资小面额券种大多数以整捆(即千张连号)或整封(即百张连号)的为主,现80版1元每张市价约10元;80版2元每张市价约40元。还有80版2元券图案漂亮、印制精美,存世量也不多,现单张价已涨到近100元,因2元券面额低,在藏市售价不高,属价廉物美品种,后市升值潜力较大。此外,第四套人民币还有另外一个收藏方式,即收藏币面上阿拉伯数字编号尾数相同的,这种收藏方式分小全套和大全套两种。小全套一般是1角、2角、5角三张或1元、2元、5元、10元四张纸币上阿拉伯数字编号尾数四位或五位相同;大全套是指从1角至100元九张纸币上阿拉伯数字编号尾数相同。一般来说大全套比小全套的价值高,价值最高大全套不仅币面上编号完全相同,甚至于连编号前面的罗马冠字号也一样,但这样的大全套很难收集。在钱币市场里,一般尾数四位或五位相同的小全套还不难收集,一旦今后第四套人民币停止流通,这样的纸币升值较快。

收藏前景

第四套人民币之所以如此受宠,是因为风传其将要停止流通。不少人根据以往经验认为,新版和旧版人民币混合流通8年以上,流通市场中的旧版币就将被新版币基本替换。业内人士表示,在第四套人民币中,除了1角,5角之外,其他面额钞票银行都只进不出。因此不少投资人深信,第四套人民币离退出流通市场已经不远。
第四套人民币升值空间到底如何.第四套人民币中某些热门品种短期价格飙升,或是背后有大量资金介入炒作,甚至不排除有借过年旺季及“退市”传言炒高出货的可能。也有一些藏家认为,虽然短线涨幅较大,但与前三套人民币相比,第四套人民币价格还较低,已退市,升值空间不小。

关注内容

如今第四套与第五套人民币处于混合流通中,随着第五套人民币2005版的投放,第四套人民币逐步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收藏领域是必然的趋势,收藏投资第四套人民币的较好时期。2005年以后对第四套人民币的收藏有以下几种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同号钞
在第四套人民币同号钞收藏品中,第四套人民币后四同、后五同收集难度较大,有一定收藏价值,也是第四套人民币的收藏珍品,尤其是吉祥号、特殊号、尤其是8位号码全同号更是珍品中的极品,收藏价值很高。
二、百连号绝版钞
第四套人民币百连号绝版钞
第四套人民币百连号绝对是第四套人民币中具有代表性的投资性藏品。百连号即百张连号钞组成整刀人民币,如第四套人民币从6601到6700包含尾号6666的整刀人民币在人民币收藏中极为罕见,若有也是收藏者争相追逐的对象,所以被业内称为只涨不跌的顶级藏品,据专家分析这套特殊号段的百连号整套能达到30万的价格,绝对是至尊珍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最终会成为第四套人民的币王。这样看来,整刀收藏第四套人民币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连体钞
第四套人民币连体钞
连体钞,即多张连在一起未裁切的纸币,是供收藏、鉴赏的纸币珍品。由于连体钞的特性,其实际价格远比面值高得多。加之小面值钱币与第五套人民币混合流通,所以第四套人民币相对适合收藏。印刷技术和票面设计精美这些元素都为第四套人民币的收藏价值增添了几分重量,相信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第四套人民币的收藏价值也会越来越大的。 第四套人民币连体钞有三连体、四连体、八连体,还有整版钞。
四、整版钞
第四套人民币整版钞
第四套人民币整版,俗称人民币大炮筒。是2001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授权中国长城硬币投资有限公司特别装帧设计的一款以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版)整版张为主要内容的连体钞。发行于2001年,发行1万套,面值722.5元,面市之初只有2000多元,至今此品种成为了第四套人民币的龙头,属于钞王级别的品种。
另外,还可以关注特殊号码、连号、尾号、冠号等方面的收藏,还有第四版人民币的个别明星纸钞,这些都值得众多收藏者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