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镇里

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下辖村
镇里村归属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管辖。地处鲁中,泰山脚下,新泰市的西部,柴汶河的南岸,西邻一代圣人和圣柳下惠故里,南邻磁莱铁路,东邻京沪高速公路果都口,北邻柴汶河。
中文名
镇里
外文名
ZhenLi
别    名
万家村
行政区类别
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镇里村
所属地区
山东中部
地理位置
华东地区
面    积
79 km²
下辖地区
自然村
电话区号
0538
邮政编码
271214
气候条件
一年四季分明
人口数量
5.8万
著名景点
泰山
车牌代码
鲁J
方    言
镇里方言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据考证,明朝洪武年间五十六世祖留寻嘱精福自山西洪洞县老槐树移民至镇里渗危辨拔村章体照,同时为我们带来了《先贤万子世系谱》的谱根,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巩兰嘱历史。
镇里村万姓民汗是新泰大户。
新泰人常言榆只朵道:镇里万家,谷里照坑范家。
镇里万家是万氏重要分支。(现凳嫌去天宝万家林村万姓是当年从镇里搬迁出去)。

万氏家谱

播报
编辑
万氏家族,历史悠久。氏祖万章,源于任姓,出自战国时期孟子弟子万章,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万氏,孟子门人万章。”万章,任姓,全名叫任万,字子章,被后世称作万章、万子章,公元前305年左右战国时期薛人,是孟子的重要门徒,也是儒学名著《孟子》的主要编纂者。在史籍《纲鉴易知录》中记载:“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述仲尼之意,著孟子七篇。”在典籍《孟子·序》中也说:“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在战国时期周游列国,宣传儒家的仁爱治国之道和唐虞三代德政,希望各国能采纳它的主张,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魏、宋、滕、齐等诸侯国都没有接受他的游说,最后他离开了齐国,回到了家乡邹国,课徒讲学,他的门徒万章等,把他的言行主张记录编辑成《孟子》七篇,后来的韩子说:“孟轲之书,非轲自著,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所言焉耳。”孟子的伟大思想、言行,能够传播并存至今,万章的功劳是巨大的。在万章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万氏,世代相传至今,亦称万氏正宗。万氏自春秋战国至今世代繁衍,各分支遍布全国各地。为统一规范万氏辈份,不至紊乱。《先贤万子世系谱》序中,将万氏自68世至96世(共29代)辈份详细排列:
68学、69庆、70金、71会、72广
73首、74基、75肇、76祖 77舒、78业、79顺、80叙
81典、82彝、83法、84则 85允、86孚、87亶、88展
89功、90绩、91质、92登 93引、94延、95融、96骏

方言文化

播报
编辑
新泰市宫里镇镇里村方言文化一直流传至今,虽现代普通话的普及被普通话有所感化,但至今仍留部分方言。镇里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冀鲁官话,是北方方言的一种,细分的话属于北方方言区的西齐小区。镇里方言与普通话频接近,在语言系统方面,具有北方方言的语音特点。
方言列举:
‘喃’=我;喃们=我们。方言:喃们镇里人是万氏后裔。普通话:我们镇里人是万氏后裔。
‘喝非’=喝水;方言:每天都应该要喝非。普通话:每天都应该要喝水。
‘非觉’=睡觉;晚上11点之前要非觉。普通话:晚上11点之前要睡觉。
【注】s音发f音,sh音发f音,shui jiao=fei jiao。
揍么里了=干什么去了,吃列么=吃了吗,背达=不行,洋车=自行车,洋火=火柴,果子=花生,
地蛋=土豆‘马铃薯’,乏列=困了,木接=没有

基础设施

播报
编辑
镇里村自然条件优越,地处柴汶河南岸,土地肥沃平坦,民风淳朴,交通便利,是管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管网浇灌覆盖面100%村以种植:马铃薯(土豆)、白菜、玉米、小麦、大豆、花生为主。镇里村的马铃薯(土豆)在附近区域很有名气,被誉为“马铃薯万亩生产基地”。

交通道路

播报
编辑
镇里村道路四通发达,在建国前后左右时期,村有‘护村河’及城墙维护全村安稳,全村共有3个村主要道:‘东门’‘南门’‘西门’,自建村至今主要以‘南门’为主道路。村村通公路以‘金灵路’(金马—王灵),镇洪路(镇里—洪桥)为主。

乡村村貌

播报
编辑
村大队
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镇里村乡村村貌
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