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黄豆酱

中国传统调味酱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同义词黄酱(调料)一般指黄豆酱(中国传统调味酱)
豆酱又称大豆酱、豆酱,是中国传统的调味酱,起源于西汉,用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而制成。黄酱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咸甜适口,用于醮、焖、蒸、炒、拌等各种烹调方式,也可佐餐、净食等。
中文名
黄豆酱
外文名
SOYBEAN SAUCE
别    名
大豆酱豆酱
主要原料
水,非转基因黄豆,白砂糖,食用盐,小麦粉谷氨酸钠酿造食醋,5'-呈味核苷酸二钠,黄原胶,苯甲酸钠,三氯蔗糖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
主要食用功效
佐餐凉拌,烹调炒菜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储藏方法
置于阴凉干燥处,开启后请冷藏
产    地
广东省佛山

历史起源

播报
编辑
酱是范蠡在无意中创制而成。相传,范蠡十七岁时在财主家管理厨房。由于没有经验,饭菜常常做得不称心而剩下许多,时间一久,便成了酸馊食物。为防主人发现,范蠡将这些食物放在储藏室里。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最终被财主发现,财主骂了他一顿,还限定他十天之内把酸馊食物变成有用之物。聪明的范蠡先将长了绿毛白毛的食物用物处理,然后晒干再用锅炒熟,去异味杀细菌,加点温水搅拌成糊喂猪。财主看猪吃得欢也挺高兴。后来,有个小长工与范蠡开玩笑,将这食物放在面条里给范蠡吃,没想到,面条特别有味。此时,小长工才道出原委,得此启发,范蠡用这种酸馊发毛食物创制出了美味可口的酱。
其实,酱的酿造记载最早是在西汉。西汉元帝时代的史游在《急就篇》中就记载有:“芜荑盐豉醯酢酱”。
唐·颜氏注:“酱,以豆合面而为之也,以肉曰醢,以骨为肉,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从古人的记载和注解中可以看出,豆酱是以大豆和面粉为原料酿造而成。为何汉代人只用大豆混配面粉作豆酱,而不用其它植物作原料呢?这是因为,大豆含蛋白质为主,面粉含淀粉较多。蛋白和淀粉同时存在,更适宜多种有益霉菌的繁殖,菌体大量产生各种酶,使原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充分分解而生成了风味独特的豆酱。因此说,汉代人以大豆和面粉作豆酱之原料是有科学道理的。现原酱分黄豆酱和甜面酱两大类,以小麦粉做成的称甜面酱;以黄豆、蚕豆等制成的称黄豆酱。
酱,又何以名“将”呢?据说,在古代各种调味品如盐、梅、醯、醢中,酱总是居于主导地位。如食脍,就得用芥酱,吃煮熊掌,就得有芍药酱。这就是《论语》中所记载的“不是其酱不食”的“酱”。古人还说:“酱者,百味之将帅。帅百味而行”。又据说:“酱,就像将军平暴除恶那样可制各种食物之毒”。“酱”大概就是由此而得名。

营养分析

播报
编辑
1. 黄豆酱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2. 黄豆酱富含优质蛋白质,烹饪时不仅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可使菜品呈现出更加鲜美的滋味,有开胃助食的功效;
3. 黄豆酱中还富含亚油酸亚麻酸,对人体补充必须脂肪酸和降低胆固醇均有益处,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4. 黄豆酱中的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弹性、健脑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食疗作用

播报
编辑
黄豆酱不仅味道好,对我们自身还有定的好处,下面是黄豆酱的食疗作用。
黄豆味甘平,可以“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淤血,散五脏结积内寒”等,是食疗佳品。
据研究,黄豆中的皂草苷可延缓人体衰老;黄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保持血管软化;黄豆中的抑胰每,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黄豆中磷含量可观,对大脑神经非常有益,神经衰弱及体质虚弱者,常食有益;黄豆中富含的铁质,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大有补益。
药理作用: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的功效;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可延缓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同时它还含有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磷脂,并含有丰富的胆碱,有健脑作用,可增强记忆力。黄豆酱是降低前列腺增生症及肠癌发病率的食疗佳品。
检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第10号,由中国调味品协会组织起草的《黄豆酱》国家标准已经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发布实施,请各调味品企业积极执行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维护行业利益[1]

适合人群

播报
编辑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严重肝病肾病痛风消化性溃疡、低碘者不食或少食。

制作方法

播报
编辑
原料配方:黄豆100千克 面粉80千克 食盐25~30千克 生姜2千克 小茴香100克桔皮100克
制作方法:
1.将黄豆清除杂质后,用清水浸泡发胀,蒸熟至糊状。
2.将豆料倒在席上,与面粉相混拌匀,铺成3厘米左右厚,在室温25~30℃的条件下,每天翻动一次,以后任其发酵,约三五天即可长出深黄色的菌,放到室外晒干即为酱瑛。
3.酱瑛放入缸内,加食盐、生姜等,并翻拌均匀,第二天进行翻缸,以后间隔一天搅动一次。
4.等盐化完,缸内放入酱坯,但注意不要满缸,缸口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约离缸口17厘米左右),盖上盖,用石灰泥或黄泥浆封住缸口,不使透气,防止细菌,雨水侵入,以致变质,在阳光下晒40~50天即为成品。

相关菜谱

播报
编辑

肉末酱烧茄子

黄豆酱
【用料】
茄子3根、肉末100克、大蒜4瓣、红椒2个、香葱少许、黄豆酱2茶匙、老抽1茶匙、油适量
【做法】
1. 茄子切段后放入锅中蒸熟,盛出晾凉备用。
2. 将大蒜拍扁去皮后剁成蒜末,红椒和香葱均切段备用。
3. 将油倒入锅中烧热,放入肉末煸炒,然后在炒好的肉末中拌入黄豆酱,再加入蒸好的茄子段一起翻炒。
4.茄子段入味后放入蒜末、红椒段和老抽起锅,最后撒上香葱段即可。
Tips:茄子皮中富含维生素P,直接带皮烹制营养丰富。茄子用蒸代替油炸,减少了油量,比较健康。黄豆酱的原粒黄豆更为这道菜加料加分。
特色:茄子是非常百搭的单品,当然最传统的做法就是与肉结合。肉末、酱汁、茄子,如此简单的组合也可以搭配出有层次感的味道!

黄豆酱豉香春笋

黄豆酱
【用料】
春笋400 克、里脊肉80克、豆豉20克、大蒜2瓣、葱1克、料酒、生抽1/2 茶匙、黄豆酱1 汤匙、
麻油1 茶匙、油、盐各适量
【做法】
1.里脊肉切丝,用料酒、生抽腌制7分钟。
2.春笋剥去外皮,洗净后切丝,焯水备用。
3.大蒜切末,葱切葱花。豆豉洗净备用。
4.锅中倒入油,烧至四成热,爆香蒜末和豆豉,放入肉丝翻炒约2分钟。
5.放入春笋丝和黄豆酱翻炒至熟,出锅前加入盐、麻油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黄豆炖猪蹄

【材料】
主料:猪手1个
配料:黄豆50g、干辣椒5个、花椒 15粒、八角1个、葱1根、姜5片
调料:黄豆酱2大勺、酱油2大勺、料酒2大勺、盐5克、冰糖6粒
【准备】
黄豆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小时
【做法】
1.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入猪手焯烫至变色后捞出沥干;
2.锅中加入比平时炒菜略多的油烧到3成热,保持中小火放入干辣椒、花椒炸出香味,再放入冰糖;将冰糖炒至溶化,倒入洗净的猪手翻炒均匀;猪手上色后,放入葱、姜、八角;
3.加入料酒和酱油,继续保持中小火翻炒;炒至猪手变成棕红色,放入黄豆;加开水没过猪手2/3处,用大火将汤汁烧开;
4.撇去表层浮沫,放入黄豆酱,加盖用中火焖半小时,直到用筷子能很容易的扎穿猪手,根据个人口味调入适量的盐即可。

食物营养成分

播报
编辑
食物名称
黄豆酱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蛋白质
3.1 g
脂肪
0.4 g
饱和脂肪酸
0.1 g
多不饱和脂肪酸
0.1 g
单不饱和脂肪酸
0.1 g
水分
51 g
碳水化合物
45.2 g
膳食纤维
0.3 g
不溶性膳食纤维
0.3 g
灰分
0.8 g
叶酸
7 μg
αE
0.1 mg
250 mg
13 mg
52 mg
59 mg
4 mg
0.34 mg
0.4 mg
0.09 mg
0.5 mg
维生素B1(硫胺素)
0.04 mg
维生素B2(核黄素)
0.02 mg
烟酸(烟酰胺)
0.7 mg
泛酸
0.33 mg
维生素B6
0.06 mg
维生素E
0.1 mg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