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美洲

[měi zhōu]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合称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亚美利加洲(Americas)分为北亚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和南亚美利加洲(South America),位于太平洋东岸、大西洋西岸。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南纬60°~北纬80°,西经30°~西经160°,面积达4206.8万平方公里,占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是唯一一个整体在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总称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
中文名
美洲
外文名
Americas
别    名
亚美利加洲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地球西半球
地理位置
西半球
面    积
42068000 km²
下辖地区
北美洲南美洲
人口数量
约 9 亿
方    言
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
主要国家
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
原住民
印第安人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阿美利加洲”在西半球。位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北濒北冰洋,南与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由北美和南美两个大陆及其附近许多岛屿组成。巴拿马运河一般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在政治地理上则把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统称为拉丁美洲,北美洲仅指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百慕大群岛。面积42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6.47亿(1983)。欧洲移民后代、印欧混血种人黑白混血种人占多数,还有黑人、日本人、华人和原居民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等。大陆从东向西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东部是久经侵蚀的山地和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西部为年轻的高峻山地,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阿空加瓜山海拔6962米,是全洲最高点,也是世界上除了亚洲以外最高的山峰。山脉逼近海岸,沿海平原狭窄;东西部之间是广阔的大平原,北美中部大平原和亚马孙平原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主要河流有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等;北美洲还有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跨有不同的气候带:北美大部分属亚寒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有面积辽阔的针叶林和大草原;中美和南美北部主要属热带气候,有广大的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干草原。南美南部则属温带气候。地下资源十分丰富,煤、铁、石油,铜、镍等有色金属均占世界重要地位。十五世纪末以来,西、葡、英、法等国进行探测和殖民。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十九世纪初拉丁美洲各国也相继独立。[1]

历史

播报
编辑
美洲对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来说并不是新大陆,他们早在一万八千年前就已经到达美洲大陆,大约是在一万八千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2]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到达美洲只是对西方世界影响很大,印第安人和西方人都是人类,因此是印第安人最早发现新大陆,只是他们的发现的影响不大而已。不管是哥伦布还是其他西方人登上的美洲大陆,都不是“首先发现”,在他们来之前这里已经有几千万的居民。[3]
1418年《天下诸番识贡图》摹本
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伦敦的格林威治国家海事博物馆同时展出一张1763年绘制的附注有永乐16年(1418年)的中国航海地图。该中国航海地图有详细的航海区域,以及绘画美洲、欧洲、非洲的轮廓。除此以外,该图更附有对美洲原住民(肤色黑红、头和腰戴羽毛),以及澳大利亚土著(肤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制品)的描述。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加拿大的纽芬兰岛新英格兰发现了他们的定居点遗迹。在维京人的英雄传说中,记载着一位叫埃利克森的水手曾经在公元1000年左右从格陵兰岛航行到北美的东海岸。大约在11世纪时,一些普通的北欧商人和农人,曾乘坐圆形单桅船只在纽芬兰北部某地登陆,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殖民地,但由于当地印第安人的敌意与北部海水的威胁,仅在两三年后就被迫放弃回国。
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对于印欧文明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到达,并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至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4]

名字由来

播报
编辑
以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新大陆为亚美利加州
美洲的命名,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意大利的一位名叫阿美利哥·维斯普西(Amerigo Vespucci)的著名航海家,意大利的商人和制图师,探索了南美洲的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他最早意识到哥伦布发现的“印度”是一块新的大陆并绘制了新大陆的地图。他的名字用拉丁文写就是:Americus Vespucius。因为其他大陆用的名字都是女性化的拉丁语。所以,Americus就变成了女性化的拉丁语:America。
1499年。亚美利哥随同葡萄牙人奥赫达率领的船队从海上驶往印度,他们沿着哥伦布所走过的航路向前航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美洲大陆。亚美利哥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作了详细考察,并编制了最新地图。1507年,他的《海上旅行故事集》一书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在这本书中,引人入胜地叙述了“发现”新大陆的经过,并对大陆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和渲染。亚美利哥向世界宣布了新大陆的概念,一下子冲垮了中世纪西方地理学的绝对权威普多列米制定的地球结构体系。于是,法国几个学者便修改和补充了普多列米的名著《宇宙学》,并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新大陆命名,以表彰他对人类认识世界所做的杰出贡献。新《宇宙学》一书出版后,根据书中的材料,在地图上也加上了新大陆——亚美利哥洲。后来,依照其他大洲的名称构词形式,“亚美利哥”又改成“亚美利加”。起初,这一名字仅指南美洲,到1541年麦卡托的地图上,北美洲也算美洲的一部分了。
英国考察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受雇于英国的热那亚航海家约翰·卡伯特,即约万尼·卡伯托(约1455-1499)登上美洲大陆的时间,可能还在传说最早发现美洲的哥伦布之前。
1497年5月的一个早晨,约翰·卡伯特和他的儿子谢巴斯吉扬(约1475-1557),率船员20名,乘坐自家的50吨位海船“麦吉尤”号,从英国布里斯托尔港出发,驶向大西洋。他们驶过亚速尔群岛后,便掉转船头,让右舷对准北极星,一直向西航行。五个星期之后,旅行家们看到了北美洲海岸。7月24日,即约翰洗礼日那天,他们登上了纽芬兰岛。“纽芬兰”的英语意思就是“新发现的陆地”。海员们遵照英国国王亨利七世的旨意,把英国国旗插在这块他们新发现的陆地上。卡伯特返航回到布里斯托尔港。英国国王为表彰他发现新大陆的业绩,赏赐给他按年领取的保险年金二十英镑。
历史学家们还查明,卡伯特旅行的经费是布里斯托尔商人提供的。在保存下来的文件中,有一份写着“卡伯特旅行的最大捐款人”。付款凭据是1897年在维斯特明斯杰尔天主教修道院发现的。这份古老的文件是以交付捐款的布里斯托尔商人、老海关职员的名字开关的。这个名字就是理查德·亚美利克(Richard Americ)。而且,印章上盖有“AMERIC ” 字样。很可能,卡伯特想要感激装备他的探险队的资助人,便决定用其名——亚美利克命名了这块新发现的大陆。

包含国家

播报
编辑

北美洲

[5]

经济

播报
编辑

北美洲

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除美国加拿大发达国家以外,其他大部分(除古巴外)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发展中国家
工业:美国和加拿大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能力巨大、科学技术先进。农、林、牧、渔业也极为发达。北美洲其他国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业基础外,多为单一经济国家。北美洲采矿业规模较大,主要开采原油天然气硫磺等,而铝土矿金刚石硝石以及天然橡胶等重要的战略原料几乎全部或大部靠进口。主要工业品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重为:生铁、钢、铜、锌等均占20%左右,铝占40%以上,汽车约占37%。
天然橡胶
农业:北美洲农业生产专门化、商品化和机械化程度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烟草为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麦产量在世界农业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岛诸国和地区主要生产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
交通:北美洲铁路总长420000多千米。内河通航里程约55000多千米。公路四通八达。美国东北部是交通最发达的地区,其次是美国中部、东南部、西部沿海地区;加拿大东南部;墨西哥东部,以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古巴的糖厂铁路专用线较发达。加拿大中部地区的夏季河运、冬季雪橇运输也很重要。北部沿海地区以雪橇运输为主。

南美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美洲经济发展很快,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各国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相距甚远。巴西、阿根廷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洲2/3。此外,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智利、秘鲁经济也较发达。
工矿业:工业以采矿业和制造业最为重要。采矿业是南美各国的基础部门,大部分矿产供出口,委内瑞拉、阿根廷、厄瓜多尔、秘鲁等国的石油;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的铁;玻利维亚的锡、锑;智利、秘鲁的铜;圭亚那、苏里南的铝土;秘鲁的铅、锌、银、铋;智利的硝石、钼;巴西的铌的产量或出口量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轻工业为南美多数国家制造业的主体,肉类加工、制糖、饮料、皮革、纺织、服装等部门较发达。钢铁、汽车、化工、橡胶、电器、机械等重工业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等国家。
金鸡纳树
农业:农业在南美各国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种植业中经济作物占据绝对优势。南美洲是可可、向日葵、菠萝、马铃薯、木薯、巴西橡胶树、烟草、金鸡纳树、玉米、番茄、巴拉圭茶、辣椒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甘蔗、香蕉、咖啡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20%-35%,其中巴西的咖啡和香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可可、柑橘均占世界总产量的25%左右,其中巴西的可可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剑麻产量居各洲第二位,主要产在巴西;巴西木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南美洲向世界提供所需咖啡、香蕉、蔗糖的绝大部分及大量的棉花、可可、剑麻等。东南部阿根廷等国则大量出口肉类和粮食。牛、羊的总头数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沿海盛产鳀鱼、沙丁鱼、鳗鱼、鲈鱼、金枪鱼等,秘鲁和智利为世界著名渔业国。南美洲大部分国家中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但粮食生产仍不足自给,大多数国家需进口粮食。

资源

播报
编辑
黄衫
美洲的森林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30%,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盛产达格拉斯黄杉、巨型金针柏、奴特卡花柏、糖槭红杉铁杉等林木。草原面积占全洲面积14.5%,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1%。北美洲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蕴藏量约为24800万千瓦,占世界水利资源蕴藏量的8.9%,已开发的水利资源为5360万千瓦,占世界的34.7%。
北美洲沿海渔场的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20%,西部和加拿大东部的边缘海区为主要渔场,盛产、鲽、、鲭、、沙丁、比目、萨门等鱼类及厥类,在加拿大东部边缘海区还产鲸鱼。北部沿海有海象海豹以及北极熊等。
金刚石
南美洲矿物资源尚未很好勘探,已知现代化工业中所需要的20多种最重要的矿物原料大部分都有,且储量丰富。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巴西的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煤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和巴西;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苏里南;铜矿的金属储量在1亿吨以上,居各洲首位,智利铜的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秘鲁居第四位;、锑、银、硝石、铍和硫磺储量均居各洲前列;、锰、汞、铂、锂、、钒、、金刚石等矿物也很丰富。
森林:森林面积约92000万公顷,占全洲总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盛产红木檀香木铁树木棉树巴西木、香膏木、花梨木等贵重林木。草原面积约44000万公顷,约占全洲总面积的25%,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4%多。
水力资源:水力蕴藏量估计为46700万千瓦,约占世界水力蕴藏量的16.9%;已开发的水力资源为560万千瓦,约占世界水力资源总开发量的3.6%。
渔业:智利北部沿海和巴西东南部沿海盛产金枪鱼,秘鲁沿海盛产鱼,智利沿海盛产沙丁鱼,鳕和鲸。此外,巴西、阿根廷沿海还盛产鲈、、鳕等鱼类。秘鲁沿海、巴西沿海为南美洲两大渔场。

文明

播报
编辑
美洲大陆上最早的人类在公元前40,000—8000年前从亚洲迁徙至美洲。人们穿过在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之间陆桥(今天的白令海峡)。猎人跟随猛犸象乳齿象等大型动物跨越这条路线的。然后,由于大约一万年前的温度上升导致冰融化并最终提升了海平面,来自亚洲的土地迁移停止。最后的迁移由因纽特人的祖先可能是使用船到达北美大陆。[6]
公元前9000-7000克洛维斯和福尔松式武器和工具出现。
公元前7000年,农耕出现。Guitarrero洞穴秘鲁出现。
公元前5000年,人类种植的植物开始广泛散播。
文明
公元前4000年,玉米在墨西哥开始种植。公元前3000—1500年,有证据显示棉花种植,冶金,陶瓷出现。
公元前2000-500年,早期文化美国西南地区出现。陶器在中美洲使用。
公元前1500-800年,奥尔梅克文化开始繁荣.
公元前900年,玛雅文明开始,中美洲进入古典时代。
公元前300-公元900年,玛雅文化进入顶峰时代。
公元1年-650年,特奥蒂瓦坎建筑风格在墨西哥中部繁盛。[9]
公元300-900年,蒂瓦纳库文化。
公元400-800年,瓦哈卡的蒙特·阿尔班进入顶峰时期。
公元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美洲文明的代表有玛雅文明印加文明阿兹特克文明。此外,奥尔梅克文化,瓦哈卡文明,特奥蒂瓦坎文明和托尔特克文明等在美洲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7]

信仰

播报
编辑
基督教:北美洲85%;南美洲93%。主要分为:天主教:美国24%;加拿大40%以上;墨西哥89%;巴西74%(1.82亿人,是全球最大的天主教会元)。新教:美国50%;加拿大25%以上。基督新教正逐渐扩传入拉丁美洲。[4]
犹太教:美国2.5%;加拿大1.2%;拉丁美洲0.23%。(其中阿根廷有最大的20万人的犹太人区)
伊斯兰教:加拿大1.9%(60万人);美国0.6%(182万人);墨西哥0.2%(25万人)。另有少数人信仰锡克教佛教印度教和各种印第安人信仰。

美洲之最

播报
编辑
最高峰:阿空加瓜山
最大湖:苏必利尔湖(同时是世界面积最大淡水湖)
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同时是世界最大平原)
最大高原:巴西高原(同时是世界最大高原)
安第斯山
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同时是世界最长山脉)
最长河:亚马孙河
人口最多国家:美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