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国家级研究机构
收藏
0有用+1
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在浙江布局建立的首家国家级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的直属科研机构。 [3]
200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在杭州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协议书。2006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正式落地。2007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通过验收。 [4]
截至2023年12月,全所员工1100多人,其中院士6人、杰青7人。截至2023年12月获得各类人才计划支持近1150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支持80余人次、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支持近670人次,2020年获批“科技部海外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浙江省首家)。拥有10个研究生学位授予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学研究生2250多人,已培养输送研究生3600多人。 [15]
中文名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外文名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s Technology&Eng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简    称
宁波材料所 [3]
创办时间
2004年4月20日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张家元副所长:王立平(主持工作)
专职院士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
硕士点
4个(一级学科)
7个(二级学科)
2个(专业学位类别)
博士点
3个(一级学科)
7个(二级学科)
1个(专业学位类别)
地    址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官西路1219号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200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凳请政府三方在杭州举行签约仪式,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协议书。
2006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正式落地。
2007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棕己战谅通过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剃恋、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组织的验收。
2009年3月13日,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基础上,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
2013年,中国射应厚科学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与慈溪市签署协议,共建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2015年4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鸦朵祝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授牌“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
2016年11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与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联合共建的“电网新材料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宁波正式揭牌成立。
2019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与江西理工大学联合成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在宁波材料所举行。
2023年4月22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举办2023妹体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启用活动;8月18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激光极端制造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2023年8月1章颂蜜8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激光极端制造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2023年10月,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慨虹供应商联盟宁波分盟成立,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3家单位为副理事长单位。 [2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全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全景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全景

科研条件

播报
编辑

人员编制

截至2023年12月,全所员工1100多人,其中院士6人、杰青7人。截至2023年12月获得各类人才计划支持近1150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支持80余人次、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支持近670人次,2020年获批“科技部海外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浙江省首家)。 [15]
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李卫 [5]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李润伟、王立平、葛子义 [6]
(注:名单不全)

科研部门

据2023年9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下设4个研究所、2个工程化实验室,并拥有了国家级、中国科学院及省部级科研平台。 [7-8]
下属研究所:材料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工程化实验室:纤维工程实验室、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 [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平台: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永磁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磁性材料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稀土永磁材料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石墨烯表征检测服务平台、发改委碳纤维表征检测服务平台
国家科学技术部平台: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科技部技术转移示范中心、科技部宁波市先进材料制造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平台: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企业育成平台、中国科学院石墨烯工程实验室
地方平台:浙江省磁性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增材制造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石墨烯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动力锂电池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省发改委)、碳纤维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省发改委)、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经信委)、浙江省磁性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经信委)、宁波市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无机微纳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宁波市磁性材料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海洋防护材料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市硅基有机薄膜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激光精密制造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服务平台、浙江省航空发动机极端制造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医用植介入材料浙江省工程中心 [8]

国际合作

据2023年9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与中国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30多个国家的200多家国外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签署合作协议200余个。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在基础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科研合作,和世界500强企业,如壳牌、波音、通用、LG、博世、GE、Sabic等开展联合研发和技术合作。 [9]

荣誉表彰

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磁性材料党支部被授予“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1]
2021年12月,被认定为2021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2]

科研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领域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拥有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学工程4个领域。 [10]
新材料技术领域主要从应用需求牵引与创新技术驱动两个维度,开展若干领域新材料基础前沿探索、新工艺技术创新、新应用产业链集成的研究与开发,旨在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提升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新能源技术领域围绕新能源的“开发—转化—存储—利用”过程布局科研方向,面向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布局和产业技术前沿,重点开展能量转化、存贮及其高效利用过程中的新材料研发、工程化关键技术与成本控制研究,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先进制造领域肩负贯通“材料―设计―制造”技术创新链的重要使命,重点部署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与装备、功能器件制造与系统、极端制造工艺与系统、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制造信息技术等五大科研方向,促进先进制造技术向自动、精密、智能、绿色方向发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并为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学工程等技术领域产业化提供全方位支持。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围绕“诊断-治疗-康复”人口健康产业价值链,重点布局先进诊疗材料与技术、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数字诊疗技术与装备三大领域。重点开展重大疾病先进诊断材料与技术、智能医学影像分析技术、二代基因测序试剂与技术、内植入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生物功能涂层技术、康复医疗器械等研究,助力生命健康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10]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共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近6100项,累计发表论文近9200篇;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其他国家级重点项目16项、省部级重点项目38项。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奖励2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级科技奖励20项。累计申请专利近5900件,授权专利近3200件,连续七年入选全国研究机构专利十强,专利授权量在全国科研机构排名前五,2022年获得中国专利奖银奖。2019年成为浙江省首家通过《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的科研机构。 [3] [20]
部分专利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国别
团队负责人
授权年份
1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快速现场检测金属离子的方法
中国
吴爱国
2021
2
一种用于绳驱动机器人的变刚度控制装置
中国
张驰
2021
3
脑机交互康复训练系统和方法
中国
左国坤
2021
4
针对工件表面的激光冲击强化装置及激光冲击强化处理方法
美国
张文武
2021
5
一种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日本
刘兆平
2021
6
基于阻变存储单元的逻辑运算器及利用其实现二元布尔逻辑运算的方法
中国
李润伟
2020
7
AIGaN基紫外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中国
叶继春
2020
8
用于连接碳化硅陶瓷的连接材料以及连接碳化硅陶瓷的方法
中国
黄庆
2020
9
3D打印耗材拉丝设备
中国
许高杰
2020
10
二维纳米材料分散剂、液相剥离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美国
王立平
2020 [11]
  • 进展成果
2023年3月17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黄庆研究员等人在国际学术杂志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hemical scissor-mediated structural editing of layered transition metal carbides”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工作成功开发了一种“化学剪刀”辅助的层状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AX相和MXene)结构编辑策略,实现了层状过渡金属碳/氮化物结构拓扑转变及组分精准调控,并创制出一类金属原子插层型二维碳化物新材料。 [12]

期刊资源

《今日材料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内部刊物。 [1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年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年刊。 [14]
《今日材料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年报》

人才培养

播报
编辑
  • 学科建设
据2023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点和2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点。 [15]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机械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与化工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点:材料与化工、机械 [16]
学科培养点设置情况

文化传统

播报
编辑

形象标识

所徽
所徽为中国科学院院徽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s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CAS)英文缩写,整体上延续了原所徽的设计原则;优化主色调为中国科学院蓝,以全新红色钻石造型为点缀,钻石象征顶尖与光芒,意寓材料所人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新材料研究机构中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I”结合顶端的红钻,整体象征了材料所人手托举起科研火炬,照亮前行之路,闪耀着研究所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成就; “M”采用双人托举的设计形象,整体传达出材料所人在科学创新的过程中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门型设计意寓材料所人敞开胸怀,开启科技创新的合作之门 [2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标识 [23]

宗旨定位

  • 宗旨
致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 定位
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 愿景
成为知识的源泉,技术的摇篮,产业的引擎
  • 核心价值观
协同创新,追求卓越
  • 使命
前瞻技术研究,提供原创与竞争性技术
系统集成研究,提供成套与系统性技术
工程化验证研究,提供规模产业化技术
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支撑全社会创新 [17]

文化活动

2023年5月19至21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遇见科学预见未来”为主题举办了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18]

组织结构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副所长(主持工作)
党委书记、副所长
副所长
陈亮
纪委书记
副所长
张驰
副所长
参考资料: [21]

历任领导

时间
职务
名单
2008.1-2017.4
所长
崔平
2017.6-2022.11
所长
参考资料: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