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

浙江省宁波市代管县级市
收藏
0有用+1
0
余姚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宁波市代管,位于浙江省东部、杭州湾南岸,东与江北区海曙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区嵊州市接壤,西连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1526.86平方千米。 [70] [72]截至2023年末,余姚市常住人口126.5万人,城镇化率82.5%。 [101]截至2023年6月,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 [71]余姚市人民政府驻兰江街道北兰江路1号。 [34]
余姚市历史见于文献记载从虞舜开始,先后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春秋时期,余姚属越国。战国中期,余姚成为楚国辖地。秦时,余姚置县,已有2200多年建县历史。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1995年,余姚市被国务院升格为二类市。 [55]
余姚市素有“文献名邦”“东南名邑”等美誉,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姚江学派的发祥地,也是王守仁黄宗羲蒋梦麟沈君山等人的故乡。境内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丹山赤水、天下玉苑,被誉为“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浙东小延安”之称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68] [79] [83]
2023年,余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00]
中文名
余姚市
外文名
Yuyao City
行政区划代码
330281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浙江省宁波市
地理位置
浙江省东部、杭州湾南岸
面    积
1526.86 km²
下辖地区
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
政府驻地
兰江街道北兰江路1号
电话区号
0574
邮政编码
3154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26.5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车牌代码
浙B
地区生产总值
1571.1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春秋时,初属吴,后属越。
战国时,越为楚灭,复属楚,均无县建置。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一统江南,以吴越地置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市),同时置余姚县(一说西汉初至元始二年间置),余姚县属会稽郡。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立刘贾为荆王,余姚属荆国会稽郡。
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以贾无后,更以荆为吴国,余姚属吴国会稽郡。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立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余姚属江都国会稽郡。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置十三州,余姚属扬州会稽郡。
东汉永建举体杠四年(129年),会稽郡分为吴和会稽二郡,会稽郡治由吴县迁治山阴县。
三国(220年~265年),魏、吴各置扬州,吴治建业(今南京市),余姚县隶属吴国扬州会稽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平陈,罢会稽郡,鄞、鄮、余姚、句章四县合一为句章县,治小溪(今海曙区鄞江镇),史称“大句章”(今宁波市)。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句章县为鄞州、姚州,原鄞、鄮、句章县地为鄞州,原余姚县地为姚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罢姚州为余姚县,隶越州。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全国设15道,越州隶江南东道,设治苏州,余姚隶属江南东道越州。
唐长庆元年(821年),废上虞劝店夜县并入余姚。
唐长庆二年(822年),上虞县复置,属越州。
唐乾宁二年(895年),董昌在越州称帝,次年遣将袁邠守余姚,钱镠命顾全武攻姚,袁邠以城降,五月越州平,余姚隶属浙江东道越州。
五代(90棕己姜赠7年~960年),余姚县属吴越国越州慨虹。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降宋,余姚县入宋,属越州。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高宗赵构避金兵驻越州,升越州为绍兴府,余姚县属绍兴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府为路,余姚县属绍兴路。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余姚以户逾四万升为州(县级州),称余姚州,仍属绍兴路。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浙东道宣慰司徙驻庆元路(今宁波市),管辖庆元、衢州、婺州、绍兴、温州、台州、处州等七路。庆元路辖鄞县、象山县、慈溪县、定海县、奉化州、昌国州,余姚隶属浙东道绍兴路。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方国珍攻占庆元路,浙东道都元帅纳麟哈刺投降。时庆元、台州、温州及余姚均为方国珍所据,设治所于庆元。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路复为府,余姚州属绍兴府。
明洪武二年(136重凶兆9年),废州复县。
明洪武九年(1376年),省府之间设五道分巡各府,余姚县隶属浙江省宁绍道绍兴府,道治宁波府。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因沿海倭患,余姚于西北庙山之上设卫筑城,名临山卫。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冠屡犯余姚,百姓避兵,原(北)城不能容,始筑余姚南城。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置浙江总督,设宁绍台道,治宁波府,辖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余姚县属宁绍台道绍兴府。
清宣统三年(1911年)11月8日,余姚光复。
民国元年(1912),废府制,余姚县为浙江省直辖。
民国3年(1914年)5月,北洋政府以清末宁绍台道境域置会稽道,治所位于鄞县县城,辖鄞、慈溪、奉化、镇海、象山、南田、定海、绍兴、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温岭等20县。
民国16年(1927年),定都南京,废道,余姚县直隶于省。
民国21年(1932年),省县之间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余姚县属浙江省第五特区县政督察专员公署,署所驻鄞县。
民国24年(1935年),改属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所驻绍兴县。
民国30年(1941年)4月23日,余姚陷于日寇,县政府先退入四明山,后又退至天台,次年成立伪县政府。
民国34年(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县政府复回余姚,仍属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6年(1947年),仍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所移驻余姚县。
民国37年(1948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8月11日,增设四明县,以四明山为中心,划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奉化、鄞县、慈溪七县边缘地区为辖地,县政府及绥靖公署办事处驻梁弄镇,属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后旋废。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设立宁波市,为省直属市,原浙江省第六行政专署改称为浙江省第二专区,统辖鄞县、余姚、慈溪、镇海、奉化、定海、象山等七县。同年11月,浙江省第二专区改名为宁波专区,署所驻宁波市。
1950年7月,庵东盐区成立,宁波专区辖区为7县1特区,新增特区即庵东盐区。
1964颂危协年9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绍兴专员公署,原属宁波地区的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五县划归绍兴专区。至此,宁波专区统7县,即鄞县、奉化、镇海、慈溪、余姚、宁海及象山县。
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宁波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管县体制,将原宁波地区的鄞县、慈溪、余姚、奉化您兵、宁海、象山六县划归宁波市管辖。
1985年7月26日,余姚县撤县设市,设9钻催乘区、8个镇、63个乡,仍属宁波市。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宁波市成为计划单列市,余姚属之。 [47-48] [99]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1952年5月28日,庵东盐区由宁波专区直属划归余姚县属。
1954年4月2日,庵东盐区从余姚县划归宁波专区直属。10月,调整县境,大古塘以北棉区(长河、逍林、浒山、周巷、泗门、临山等)划归慈溪县,慈溪县南部稻区(河姆渡、三七市、丈亭、陆埠、大隐、慈城、庄桥等)划归余姚县,余姚县仍属宁波专区。
1956年6月,原直属宁波专署管辖的庵东盐区归属慈溪县。
1960年7月,奉化所辖的董家彦、陈大坑、余家坑等3村划归嵊县。8月,奉化县(今奉化区)所辖的壶潭、唐田、梨洲、北溪、茶培、莲花、平坑;上虞县(今上虞区)所辖的悬岩、溪山、大山;嵊县(今嵊州市)所辖的芦田、棠溪、宓家山、西湖头、白杨树、黄海田、董家彦、陈大坑、余家坑划归余姚县。
1960年10月,余姚县慈城人民公社(1958年9月建立时为东风人民公社)全域划归宁波市直属。
1961年,复区建制,缩小公社规模,一般改管理区为公社,其中四明山公社改梁弄区,梁弄管理区改梁弄公社,并新建四明山区及公社,全县重新划为10个区,1个镇、77个公社。
1962年,之伟、明山公社合并为明伟公社;临山、湖堤公社合并为临山公社,兰塘、上塘公社合并为兰塘公社;桥头、双桥公社合并为桥头公社;大岚、新岚公社合并为大岚公社。
1963年9月,董家彦、陈大坑、余家坑三村划归嵊县(今嵊州市)管辖。低塘、临山、横河3区合并为低塘区。明伟公社分为明山,之伟2公社;临山公社分为临山、湖堤2公社。
1965年,撤城南、城北2个区,所属公社为县直辖。梁弄区大岚公社划归四明山区。
1966年,复横河、城南区,蜀山、高风2公社合并为双河公社;燕窝公社并入梁辉公社。梨洲公社改称东风公社。
1967年,明山、之伟公社并入东风公社。
1970年,丰南,丰北公社合并为丰山公社;虹桥、胜归公社合并为城北公社;开元公社并入方桥公社;横河公社并入龙南公社;郭姆、沿江公社并入陆埠公社。
1971年,晓云公社并入鹿亭公社。
1972年,龙南公社分为横河、龙南2公社;梁辉公社分为梁辉、燕窝2公社;陆埠公社分为陆埠、沿江2公社;鹿亭公社分为鹿亭、晓云2公社。
1974年,方桥公社分为方桥、开元2公社;丰山公社分为丰南、丰北2公社。
1977年,新桥公社并入三七市公社。
1979年10月,为解决水系方面的问题,将余姚县的龙南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的泗门区划归余姚县。
1986年,朗霞、历山、方桥、曹娥、兰塘、大隐、三七市改设镇,其中方桥乡改设老方桥镇;兰塘乡改设黄家埠镇;曹娥乡改设小曹娥镇。 [47-48] [97]
1989年11月,大岚、郑巷乡撤乡设镇。
1992年2月,牟山乡撤乡设镇。
1994年,肖东乡撤乡设镇。
2006年1月1日,原东北街道更名为凤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为阳明街道,东南街道更名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为兰江街道。 [98]
2012年,辖阳明、凤山、梨洲、兰江、低塘、朗霞6个街道,黄家埠、临山、泗门、小曹娥、牟山、马渚丈亭三七市、河姆渡、陆埠大隐梁弄大岚、四明山14个镇和鹿亭乡

区划详情

余姚市标准地图
截至2023年6月,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 [71]余姚市人民政府驻兰江街道北兰江路1号。 [34]
区划
市辖区
政府驻地
下辖地区
蓝达路1号
花园社区、东朝街社区、三江口社区、学弄社区、南雷里社区、白云社区、汇翠社区、最良村、白山头村、古路头村、双桥村、黄箭山村、姜家渡村、竹山村、明伟村、新墅村、南庙村、苏家园村、三溪村、雁湖村、金冠村、章雅山村、长田村、茭湖村、上王岗村、燕窝村、陈洪村
金型路999号
酱园街社区、宪卿第社区、子陵社区、季卫桥社区、凤山社区、阳明东路社区、包家社区、东江社区、东城社区、胜一村、皇山桥村、双河村、剑江村、穴湖村、蜀山村、同光村、九垒山村、五星村、永丰村
谭家岭西路888号
下菱社区、江南新城社区、舜南社区、四明社区、蕙兰社区、锦凤社区、俞家桥社区、姚江社区、西郊村、谭家岭村、磨刀桥村、凤亭村、石婆桥村、丰杨河村、三凤桥村、夏巷村、郭相桥村、兰墅桥村、筀竹桥村、沈湾村、冯村
长安路22号
新城市社区、长安社区、富巷社区、阳明社区、胜山社区、龙泉社区、舜水社区、富巷社区、锦江社区、老方桥社区、中江社区、庙弄村、丰山前村、康山村、二高村、丰南村、群立村、梁堰村、旗山村、潘巷村、畈周村、北郊村、新桥村、芝山村、西街村、姚驾桥村、方桥村、丰乐村
镇北路98号
历山社区、郑巷社区、低塘社区、洋山村、历山村、黄湖村、黄清堰村、芦城村、低塘村、汤家闸村、姆湖村、镆剑山村、郑巷村、西郑巷村
迎霞北路88号
朗霞社区、崇文社区、新南王村、熊家街村、赵家村、新新、天华村、天中村、朗霞村、干家路村、杨家村、镇西村、邵巷村、西墟村、龙王堂村
南塘路51号
凤麟社区、湖堤村、汝东村、临山村、临南村、临城村、临浦村、临海村、兰海村、梅园村、邵家丘村
高兰公路33号
回龙社区、黄家埠社区、杏山村、华家村、回龙村、五车堰村、高桥村、上塘村、黄家埠村、韩夏村、横塘村、十六户村
朗海中路6号
庵街社区、曹一村、曹娥村、建民村、朗海村、滨海村、南新庵村、镇海村、人和村
府前路1号
西大街社区、东大街社区、汝湖社区、后塘河社区、小路下村、湖北村、楝树下村、谢家路村、夹塘村、陶家路村、相公潭村、万圣村、上新屋村、海南村、镇北村、泗北村、镇南村、东蒲村、大庙周村、水阁周村
渚山路18号
下叶社区、金马社区、东一社区、姚家村、渚山村、渚北村、大施巷村、云楼村、乐安湖村、四联村、斗门村、瑶街弄村、马槽头村、开元村、长泠江村、下沙畈村、大将桥村、沿山村、全佳桥村、菁江渡村、庙前村
牟湖新路1号
牟山社区、牟山村、魏家村、新东吴村、青港村、狮山村、牟山湖村、湖山村
人民路8号
三江社区、丈亭村、胡界村、凤东村、渔溪村、半岙村、寺前王村、汇头村、汇龙村、龙南村、龙丰村、梅溪村
金川西路100号
三七市社区、金川社区、三七市村、唐李张村、相岙村、云山村、魏家桥村、二六市村、幸福村、石步村、姚东村、祝家渡村、胜利村、大霖山村
河姆渡西路65号
河姆渡社区、罗江村、芦山寺村、小泾浦村、江中村、翁方村、河姆渡村、车厩村、五联村、东澄村
句章路18号
滨溪社区、芝林村、章山村、云旱村、学士桥村、大隐村
育才路
上街社区、下街社区、官路沿村、沿江村、沿溪村、五马村、郭姆村、江南村、南雷村、兰溪村、干溪村、兰山村、石门村、袁马村、杜徐岙村、洪山村、蒋岙村、余鲍陈村、孔岙村、翁岙村、裘岙村、石笋村
四明路218号
正蒙社区、东溪村、梁冯村、五桂村、后陈村、让贤村、白水冲村、横坎头村、岭头村、甘宣村、汪巷村、东山村、贺溪村、横路村、明湖村、雅贤村、湖东村、高南村
太祖庙路1号
大岚社区、大岚村、新岚村、雅庄村、大路下村、南岚村、华山村、黄家庄村、隐地龙潭村、后朱村、柿林村、上马村、大俞村、和谐村
四明路105号
四明山社区、梨洲村、茶培村、北溪村、唐田村、棠溪村、芦田村、平莲村、南山村、屏风山村
康宁路5号
中村、李家塔村、石潭村、白鹿村、上庄村、沿夹岙村、高山村、高岩村、晓云村、龙溪村、中姚村、东岗村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杭州湾南岸,介于东经120°52’~121°25',北纬29°39’~30°21'之间,东与宁波市江北区海曙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区嵊州市接壤,西连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东西相距58.5千米,南北相距79千米,总面积1526.86平方千米。 [70] [72]
余姚市

地形地貌

余姚市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3级朝杭州湾展开,山地丘陵、平原(含海涂)、水城(含海域)面积比为53:29:18,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称。市境南部为中低山丘陵区,占陆地面积的46.4%。区域内内四明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低山丘陵起伏,地势由南向北逐步倾斜。其中,海拔500~1000米之间的中低山占21.2%,海拔250~500米的山丘占22%,海拔250米以下的丘陵占56.8%。最高峰为四明山镇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为姚江平原区,占陆地面积的34.8%。北部为冲海积平原区,位于钱塘江、杭州湾以南,大沽塘前后,50%的土地由海涂围垦而成,占陆地面积的18.8%。 [72]

水文

余姚市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姚江,源出四明山夏家岭,流经境内兰江街道、马渚镇等地,经大隐镇汇入宁波市三江口,长70千米,流域面积1091.23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东江、马渚中河、向南江等。境内有天然湖泊牟山湖,正常湖容为885万立方米。 [74]

气候

余姚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沛,雨量丰富,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其四季特征:春季:暖气流增强,气温曲折回升,时冷时热,降水明显增多,有春寒倒春寒天气。夏季初夏:天气闷热,阴雨连绵,时有大雨、暴雨,为梅雨季节;盛夏天气炎热干燥,形成伏旱,有时受台风或热带风暴影响,炎热、干旱有所缓解。秋季:冷空气逐渐南下,有时秋雨连绵,暖气流偏强时,出现秋老虎天气,间有台风或热带风暴。冬季天气晴冷干燥,有时降雪,遇到春寒暴发,带来严寒。 [68]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余姚市共有耕地27854.16公顷;园地11601.65公顷;林地56688.07公顷;草地1553.40公顷;湿地268.4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6188.0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492.5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377.06公顷。 [69]

水资源

余姚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3亿立方米,平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290立方米,平均蓄水量4.6亿立方米,其中库塘蓄水2.2亿立方米,其余为地下水。 [68]

森林资源

余姚市有林地面积67040.2公顷,占44.53%;非林地83497.8公顷,占55.47%。全市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地32557.93公顷,占48.56%;竹林地21201.47公顷,占31.63%;灌木林地9741.2公顷,占14.53%;未成林造林地178.07公顷,占0.27%;苗圃地2535.93公顷,占3.78%;迹地0.4公顷;宜林地825.2公顷,占1.23%。 [72]

生物资源

余姚市境内蕨类植物26科、67种,棵子植物9科、47种,被子植物123科、1253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共有827种。裸子植物中起源于晚石炭纪的松柏类分布有松科、三尖杉科、红豆杉科;被子植物有木兰科8属15种、樟科7属20种、毛莨科6属18种和金栗兰科、木通科、三白草科等。另外,许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就已形成的古老科也有分布,主要有壳斗科、杨柳科、桦木科、榆科、无患于科、胡桃科、豆科、五加科等。 [75]
余姚市境内野生动物野主要有短耳兔、黄鼬、香狸猫等。爬行动物有乌龟、乌梢蛇等,两栖动物有癞蛤蟆等,鸟类有杜鹃、猫头鹰、山雀等。淡水鱼类58种,鲤鱼科最多。甲壳类主要有青虾、中华绒鳌蟹、甲鱼。海水鱼类:海涂有泥螺、蛤、蜢、蛏子、沙蟹。近海水域有鲳鱼、鲚鱼、海鳗、梭子蟹、螃蟹等。 [68]

矿产资源

余姚市已知有铁、锰、铜、铅锌、金银、多金属、萤石、黏土、高岭土、石英、饰面石材、建筑用石料、砖瓦黏土、泥炭、矿泉水、地热16个矿种,32处矿产地。余姚矿产资源特点是:建筑石料资源丰富,矿泉水资源丰富,萤石资源一般,其他金属、非金属和能源资源贫乏。其中建筑石料、矿泉水、地热已有开发。 [72]

人口

播报
编辑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余姚市常住人口1254032人。 [24]
截至2022年末,余姚市户籍总户数33.12万户,户籍人口83.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4.34万人;18周岁以下人口10.00万人,60周岁以上人口25.76万人。2022年全市出生3886人,其中男性1990人,男女性别比为105.0:100。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4.67‰和8.54‰,自然增长率为-3.87‰,比上年下降0.43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流动人口登记在册人数为62.85万人,其中男性35.95万人;未成年流动人口9.05万人,60周岁以上流动人口1.88万人。 [43]
截至2023年末,余姚市常住人口126.5万人,城镇化率82.5%。 [101]

民族构成

余姚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市少数民族群众超13万人,涉及5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呈现“输入为主、居住分散、行业广泛、流动性大”的特点。 [84]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2023年,余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00]
2022年,余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3.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76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98.27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1.56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之比为3.6:59.3:37.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988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7824美元)。 [43]
2022年,余姚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05.79亿元,比上年下降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74亿元,下降6.9%,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0.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8.96亿元,增长4.5%,其中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民生支出116.89亿元,增长6.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5%。落实稳链纾困助企一揽子政策,全年累计减(退、缓)税费76.4亿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3万人,1.87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5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5%。全年新增创业实体2.25万家,创业带动就业11.17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4万人次,培训高技能人才5500人。 [43]

第一产业

2022年,余姚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6.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40亿元,增长3.5%。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38万亩,增长0.5%,粮食总产量18.21万吨,增长3.8%;生猪年末存栏数12.24万头,下降0.1%,生猪出栏17.78万头,增长14.8%;肉类产量增长4.4%,生牛奶产量增长18.8%,淡水产品产量增长2.7%。全年新增宁波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累计58家,其中产值上亿元的达12家。 [43]

第二产业

2022年,余姚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29.39亿元,同比下降2.5%。分行业看,在33个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302.79亿元,下降6.8%,其中出口交货值为676.20亿元,增长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76.13亿元,下降26.9%,其中利润总额132.20亿元,下降33.2%。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8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0.5%。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快,分别增长4.6%、7.0%、13.3%和4.3%。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4家,累计达1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累计达31家;新增“品字标”企业24家,累计达58家,发布“浙江制造”标准6项,累计达41项。
2022年,余姚市统计在库资质以上建筑业188家,其中二级及以上资质企业59家;实现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156.50亿元,增长12.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8.5万平方米,增长12.4%。 [43]

第三产业

2022年,余姚市商品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2.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3.6%,零售业销售额增长5.3%。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47亿元,增长1.1%。从限额以上主要商品类别看,中西药品类、金银珠宝类、汽车类和石油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0%、12.7%、4.9%和23.9%。年末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553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55.0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83亿元。全年累计精准发放消费券1.1亿元,新增跨境电商企业48家、海外仓3个。 [43]
2022年,余姚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96.75亿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出口829.06亿元,增长4.8%;进口267.69亿元,下降31.2%。从企业类型看,三资企业完成出口204.47亿元,下降2.0%,贸易流通企业和自营生产企业分别完成出口107.55亿元和517.04亿元,分别增长15.4%和5.6%。从产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526.54亿元,下降11.6%,占全部出口比重为63.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1.18亿元,增长7.4%。从贸易伙伴看,欧美市场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8.8%,其中对美国的出口额下降10.2%,对欧盟的出口额增长10.3%。全年新增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企业592家,累计达8123家。自营出口实绩企业3165家,比上年净增101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45家。 [43]
2022年,余姚市商务部口径实到外资960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2.7%;宁波市外实到内资135.1亿元,余姚市外实到内资143亿元,浙商创业创新实到资金91.7亿元,均实现小幅增长。全年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6个,总投资98.62亿元。
截至2022年末,余姚市共有固定电话用户数21.2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85.1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67.66万户;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5.14亿元,下降0.7%。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8.3%。
截至2022年末,余姚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29.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22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年末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4%,比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32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大型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2家,邮储银行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家。
截至2022年末,余姚市共有证券营业部15家,期货营业部5家。全市股票账户数20.72万户,全年股票交易额4971.15亿元;期货投资者开户数5095户,全年期货交易金额5392.67亿元。全年新增上市公司2家,累计上市公司1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甬股交挂牌企业263家。
2022年,余姚市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7.86亿元,增长14.5%;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16.67亿元,增长8.2%,赔付支出10.54亿元,下降1.1%;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21.19亿元,增长20.0%,赔付支出3.16亿元,增长7.0%。 [43]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综述

余姚市境内萧甬铁路横贯中部,杭甬公路穿越境北;陆上大动脉329国道横贯市境北部;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水陆交通便捷;同时,余姚市隶属于浙江省经济中心宁波市,东距宁波栎社国际机场36千米,并有高速公路直达;西距浙江省省会杭州市120千米,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只有1小时车程,航空优势明显;北濒杭州湾,经沪杭甬高速公路去上海只需2个半小时,经杭州湾跨海大桥到上海仅需1小时,余姚已纳入上海“二小时交通圈”。 [70]
截至2022年末,余姚市小型汽车保有量399396辆,其中私人小汽车345170辆。 [43]

公路

沪杭甬高速公路是中国12条高等级公路“主骨架”之一,中国沿海大通道。1993年1月杭甬高速公路余姚段开工,到1996年底完成,历时五年半。
329国道全长298千米,境内全长30千米,西起牟山五车堰,东至低塘洋山村,该路段原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省级公路干线观曹公路的一部分,为余姚现境最早建成的公路,解放后进行全面改造,是横贯市境北部的陆上大动脉
余梁公路全长24.71千米,为境内建国后的第一条公路,也是浙江省第一条山区公路
甬余余夫公路东起上虞五夫,西至宁波市区,全长50多千米,是城区北部主要交通大动脉。
浒溪线全长80千米,北起慈溪市区、折入东北街道五星村、经余姚市区、终点至奉化溪口镇,其60余千米均在境内,是姚南山区的重要交通线
大梁公路境内段全长28千米,起点城区梁辉,至宁波市区,是市区通宁波的又一条主要交通线。
东环线起点余姚站高速道口,经余姚城区东部至慈溪城区,连接境内南北交通。
梁周线起点余姚站高速道口,经余姚城区西部,过姚州大桥,至姚北周东,连接境内南北交通。
2022年,余姚市公路客运量40.82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4057.3万人千米;公路货运量1417.64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99292万吨千米。 [43]
截至2023年,余姚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768千米,路网密度116千米/百平方千米。

铁路

余姚市铁路有萧甬线、杭甬铁路客运专线、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3条铁路过境, [89-90]设有余姚站蜀山站、高铁余姚北站 [91-92]2023年6月,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牟山站正式开工建设,采用两台四线类型布局,新增到发线2条,侧式站台2座,新建旅客进出站地道一座,站房主体二层,局部一层,建筑面积约2181平方千米。 [89]

航运

余姚江起点余姚市大岚镇夏家岭村东的米岗头东坡,终点至宁波三江口,姚江干流全长106千米。

公共交通

2022年,余姚市新增公交线路7条,优化调整3条,新(改)建农村港湾式停靠站20个。 [43]
截至2022年末,余姚市开通了2条通勤公交、1条健康专线和1条健身旅游专线;出租汽车拥有量286辆;公交线路129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11辆。实现了全市21个乡镇(街道)、 261个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保持5A级。 [43] [88]

政治

播报
编辑
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市委副书记、市长
市政协主席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11月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余姚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72所,在校学生总数165684人,15年教育普及率为100%。其中,普通高中9所,在校学生12122人;中职学校6所,在校学生10132人;初中28所,在校学生30484人;小学65所,在校学生75210人;幼儿园166所,在园学生37573人;特教中心1所,在校学生163人。全年新(改、扩)建北师大余姚实验学校等5所学校,新增学位9180个,新增省现代化学校9所、省一级幼儿园4所;公办幼儿园招生覆盖率提升至51.93%,比上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全年共实施教育基建项目19个,投入资金7.8亿元。 [43]
初级中学
余姚市舜江中学
余姚市梁辉中学
余姚市老方桥中学
余姚市丰北中学
余姚市城北中学
余姚市四明山中学
余姚市大岚中学
余姚市梁弄镇中学
余姚市三七市中学
余姚市河姆渡镇中学
余姚市泗门第三中学
余姚市陆埠中学
余姚市高风中学初中部
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
余姚市城南中学
余姚市梨洲中学
余姚市子陵中学
余姚市历山中学
余姚市黄家埠中学
余姚市低塘中学
余姚市马渚中学
余姚市牟山镇中学
余姚市丈亭镇中学
余姚市小曹娥镇中
余姚市临山中学
余姚市临山二中
余姚市阳明中学
余姚市大隐中学
余姚市泗门第二中学
余姚市兰江中学
余姚市舜水中学
余姚市鹿亭中学
余姚市泗门中学
余姚市肖东中学
余姚市世南中学
余姚市朗霞中学
余姚市陆埠洪山中学
高级中学
余姚二中
余姚三中
余姚四中
余姚五中
余姚六中
余姚七中
余姚八中
余姚市高风中学
余姚市梦麟中学 [10]
职业学校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
余姚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
余姚第五职业技术学校
余姚市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姚江旅游学校
余姚技工学校
余姚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余姚卫校

科学技术

2022年,余姚市实现技术交易额37.5亿元,比上年增长66.7%;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9家,累计数量达到580家;新认定省科技领军企业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新认定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研发中心18家。全市累计拥有各级研发机构86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71家,宁波级190家;省级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创建。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11家企业列入2022年度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企业名单。全年新增专利申请7612件,授权11093件;其中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314件,授权1147件,占专利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1.8%和2.5%。 [43]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余姚市实有病床3842张,卫生技术人员8704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3815人,注册护士3626人。全市适龄儿童七苗覆盖率96.96%,实现孕产妇零死亡,全年户籍人口婴儿死亡率1.3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77‰,均稳定在较低水平。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40.1%。全市无偿献血10187人次,献血总量322.29万毫升,用血6723人次,用血总量250.19万毫升,无输血安全事故发生。 [43]

文化事业

2022年,余姚市建成85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56个小而美公共文化空间、2个城市书房和1个文化驿站。成功举办世界阳明学大会、宁波(余姚)阳明文化季,“阳明文化”入选省首批十个文化标识建设创新项目,市公共文化中心建成启用,姚剧《乡村心事》等2部作品获评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年图书馆接待读者39.03万人次,外借图书76.97万册次。全年公共文化配送(送戏下乡)193场,电影下乡3000场。全年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余姚博物馆、王阳明故居等教育基地共接待观众近49万人次。 [43]

体育事业

2022年,余姚市完成各类民生实事工程12项,校核“浙里办”公共体育场地937条,人均体育场地达到2.7平方米。梁弄镇入选省级运动休闲乡镇培育名单,初新营地获评2022年浙江省十佳户外露营地,河姆渡镇翁方村创建为国家级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标准化试点单位。举办2022浙江省第十一届运动休闲旅游节、第四届“一带一路”中国四明山百千米山地挑战赛等。体彩销售突破3亿大关,年销售额达3.08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创余姚体彩销售历史新高。 [43]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余姚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4.51万人、37.17万人、45.11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末净增1.06万人,本市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22%。年末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分别达60.00万人、42.64万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比上年末净增4.1万人。全市拥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1处,养老机构37家,养老机构床位总数5963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为58.4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57家。年末全市共有低保对象6562户8267人,每月支出低保资金841万元。 [43]
2022年,余姚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全年救助支出9491万元,增长13.0%;累计募集善款已达11.91亿元,累计救助支出10.36亿元,受助73万人次。年末,全市共有网站注册志愿者0.89万余人,共开展各种市级志愿服务活动430场。 [43]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地名由来

关于余姚得名由来的说法不一。
一、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余姚”(见《元和郡县图志》、《史记正义》)。
二、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姚乃其属邑,故云余姚(见明万历《绍兴府志》、《余姚县志》)。
三、“考余姚帝舜所生之地,故其江曰姚江,南有句余山、合山水之名为余姚”(见康熙新修余姚县志,乾隆《余姚县志》,黄宗羲《孟子师说·舜生诸冯章》和《四明山志》)。
四、“余姚”古越语。(见清李慈铭《越谩堂日记》)。“余”即“盐”,越人谓盐曰余(见《越绝书》),又临姚江,故称余姚。 [68]

曲艺

姚剧
姚剧源于说唱、走书的曲艺。早期称“灯戏”“鹦哥戏”。清乾隆时有班社10余个。活跃于余姚、上虞绍兴乡村。后流传于湖、嘉地区。光绪时进入上海,与苏滩、沪滩互为影响。演变成姚滩。清末民初,有班社50个,进上海演出的13个。并流传至舟山、新昌、嵊县。马楠本、童忠泰等演员还先后在上海永乐园、高乐楼、如意楼演出。大桂香、小山宝在上海唱片厂灌制卖小糖唱片。以后艺术上固步自封,内容有色情糟粕,日趋衰落。1953年黄承炳、胡家良等组成“余姚滩簧小组”,上演传统“采石榴”“打窗楼”及现代戏“漳河湾”。1956年9月省批准为地方剧种,定名为“姚剧”,成立余姚县姚剧团。剧目中传统剧目有72本,新编剧目有《半夜鸡叫》《柏树坡》《错进错出》《强盗与尼姑》《烦恼的喜事》《沙场泪》《传孙楼》等。 [68]
余姚腔
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弋阳腔,同列为南戏四大声腔之一。发源于宋代。明嘉靖时,流行于常(州)润(州)池(安徽贵池)太(安徽太平)及徐、扬等州。在安徽池太一带同弋阳腔汇合成青阳腔。余姚采用联曲体结构。用板鼓、无管弦,运用滚手,在曲调前后或中间穿插接近口语韵文,使曲词通俗化,受民间欢迎。至明末,形成杂白混唱。以后衰落以致失传。据考证,明末起,流行于绍兴一带的调腔是余姚腔流派,宁海平调尚保留其遗响。余姚腔剧目、调繁多,据今人考证剧目有21个,曲调有93种。 [68]

学派

姚江学派
王守仁创立心学。因其出生余姚姚江之滨,又因初学者多为邑中之士,因而称为“姚江学派”,又王守仁号“阳明”,又称“阳明学派”。简称“心学”。学派主旨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就是认为事物之理取决于吾心之理。“吾心”宇宙万物的本源,心是宇宙之天渊。这是王守仁继承陆象山之学而加以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与朱熹学说的“论先后,知为先”这一说相颉顽。王守仁的“致良知”是他的哲学核心,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具有”,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人入井,自然知恻隐。“致良知”即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要求每人通过反求内心,消绝人欲修养方法,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王守仁的良知并非知识的标准,而是判断善恶、道德的标准。即以“致良知”为认识和实行封建道德途径达到道德修养的目的。王学以反传统面目,冲击着当时被封建统治者定于一尊的程朱理学,给僵化的思想界注入活力,对后来明清启蒙思想的形成、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王学后来分为七派,余姚子弟徐爱钱德洪孙应奎闻人诠等属“浙中派”。 [68]
浙东史学派
浙东史学派简称浙东学派,为区别南宋浙东学派,也称清代浙东学派。学派理论奠基人和创始人是余姚黄宗羲,其他主要人物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黄宗炎、黄宗含、黄百家章学诚邵晋涵均为浙籍人士。他们一般主治学先穷经而求证于史,并提出“六经皆史”等命题,倡导一种研究史料,而通经致用的风气。 [68]

文物

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保护单位名称
时代
类别
级别
河姆渡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国家级
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及相关遗产群
近现代
水利设施
国家级
大运河
春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建筑
国家级
黄宗羲墓
清代
古墓葬
国家级
田螺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国家级
鲻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国家级
余姚通济桥
清代
古建筑
国家级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1942-1945
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国家级
王守仁故居
明代
古建筑
国家级
五桂楼
清代
古建筑
省级
孙子秀墓
南宋
古墓葬
省级
白云桥
清代
古建筑
省级
舜江楼
清代
古建筑
省级
大隐石宕遗址(含山王庙)
明-清代
古遗址、古建筑
省级
马渚横河水利航运设施
近现代
水利设施
省级
阳明先生讲学处
明代
古建筑
省级
胡公岩摩崖石刻
明-民国
石窟寺及石刻
省级
泗门谢氏始祖祠堂
明-清
古建筑
省级
成之庄
清代
古建筑
省级
参考资料 [77]

民俗风情

余姚蚕俗
“蚕生日”是农历正月十四日,民间习俗里要炒糯谷为“孛箩花”,放在蚕房供奉蚕太婆。传统节日元宵节时,乡村会有舞龙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龙灯上的纸片被称为“蚕花”。在姚江地区,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三日,养蚕妇女们在族中祠堂摆放供品,点燃香烛,并制作彩纸做成蚕状,称之为“蚕花”,祭拜结束后,参与者把自己的“蚕花”带回家中,放置于神龛、蚕架或蚕房墙壁上,以祈求当年的蚕茧养殖丰收。在整个养蚕过程中,养蚕户遵守着很多习俗和禁忌。例如,刚孵化出来的蚕称为“乌毛”,而蚕的每一次眠休称为“幼”,但最后一次眠休不能叫“幼四”,因为“四”谐音为“死”。在蚕房内,人们不可以喊“蛇”、“鼠”,要用“行”代替“爬”等等。在养蚕期间,养蚕者还需要注意穿戴整洁,不涂口红、不喝酒、不吃大蒜等异味食物,并避免敲打门窗或惊扰蚕宝宝等行为。 [76]

方言

余姚方言处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与甬江小片交汇地,大部分地区属临绍小片,东南部分地区为甬江小片。自秦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置和境域基本保持稳定,方言也相对单纯。城区及其周围属临绍小片,梁弄一带更接近于上虞方言;利济塘以北的滨海地区因绍兴移民较多,带有绍兴方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界域迭次更改,原余姚东北部划入慈溪,而原慈溪的西南部及奉化、嵊县、上虞的一部分划入余姚,于是两小片方言交汇。余姚方言既保留古代遗韵,又表现出鲜明个性。语音声调简单朴实,声母清浊有致,韵母丰富多彩。词汇形式灵活,结构丰富,语义生动。语法相当简略,又变化多样。 [72]

城市特征

市树市花市果
市树
广玉兰别名洋玉兰、大花玉兰、玉兰属木兰科广玉兰为木兰科常绿乔木,叶厚革岳,花白色,芳香,喜湿润肥沃土壤。它以其挺拔的干形,光亮浓绿的叶片,硕大洁白的花朵备受人们的青睐。
余姚市市树:广玉兰
市花
杜鹃花属杜鹃科,杜鹃属植物。俗称映山红、马樱花、山石榴、山枇杷等。据统计,全世界有杜鹃花850多种,中国就有650余种。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种杜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木丛,甚至有连绵10多千米的杜鹃花“花海”的奇观。因它绚烂的花形花色,被白居易赞为:“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故杜鹃有”花中西施"之美誉。
余姚市市花:杜鹃花
杨梅
余姚市杨梅栽培面积大、历史长,其种植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而且据境内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七千年前就有野杨梅存在。截至2022年末,余姚市的杨梅种植面积已有8.2万亩,常年产量约2万吨,栽培区域扩大到全市十九个乡镇,涌现了一大批以杨梅为主的特色村,赢得了“余姚杨梅冠天下”的美誉。1995年3月,余姚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
余姚市市果:杨梅
参考资料来源 [73]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明山腹地的余姚市四明山镇境内,3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6500公顷,是集避暑度假、旅游观光以及会议、科教休养、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国家级森林公园。它位于海拔600~900米之间,拥有独特的高山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低于平原地区6~8℃。公园内古木参天,千峰竞翠,湖泊连绵,奇岩众多,自然景观遍布全区,生态旅游独呈风采。主要景点有:以中国水帘洞之最著称的鹁鸪岩,有山中明珠—仰天湖、东谷湖和下坑湖,有三面环壁、泉水叮咚的白龙潭等等。 [79] [81]
  •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余姚市梁弄镇,4A级旅游景区,整个景区完整保留了根据地党、政、军、经、文、卫、工等各类元素,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系统保留各类遗址遗迹的抗日根据地。其主体包括浙东区党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新浙东报》社旧址、浙东银行旧址、谭启龙旧居、浙东敌后各界临时代表大会旧址等多处旧址遗迹。2009年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被命名“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78-79]
  • 天下玉苑景区
天下玉苑景区
天下玉苑景区位于余姚市大隐镇王龙山下,4A级旅游景区,是一个以玉文化为特色,融山水灵气、玉雕精品和人文胜迹为一体的大型主题公园,现已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玉文化主题公园之最。园内有20多个大小景点,40余件国家级大型玉雕,10000余件大小玉雕珍品。主景西隐禅寺内供奉的佛像全部为玉雕成,已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规模最大的明清宫式寺庙”。 [79-80]
  • 丹山赤水风景区
丹山赤水风景区
丹山赤水风景区位于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4A级旅游景区,是一处以峡谷景观为依托,以道教文化、浙东古山村风情为文化内涵,以绝壁、奇岩、古桥、流溪、飞瀑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道家尊之为第九洞天。 [79] [82]

地方特产

播报
编辑
  • 杨梅
余姚杨梅
杨梅为余姚传统名产,历史悠久。现有荸荠种、荔枝种、凤欢种、粉红种、水晶种等品种。产地在三七市、丈亭、汇头、梅溪、双河、湖山等地,建国初产1500多吨,1956年超5000吨。以后陆续扩种,1987年面积达5.9万亩。产鲜果5293.4吨。1981年,宁波罐头食品厂加工杨梅出口,获国家银质奖 [68]
  • 茶叶
姚南山区盛产茶叶,汉时开始制茶,唐宋时负有盛名。唐《陆羽茶经》记载,姚南瀑布岭出“仙茗”。另据旧志记载清乾隆间余姚年产茶3400担。民国四年(1915年)产茶5000担,徽州绍兴茶商前来设站收购。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产茶9636担。后受战争影响,产量下降。1982年茶园发展至4.74万亩。成为宁波地区第一个年产茶2500吨的基地县。茶的品种有珠茶烘青(条干)花茶。余姚历史名茶有“四明十二雷”产于陆埠化安山,宋、元、明时作为贡茶。1987年获省上等名茶奖。“瀑布仙茗”又名“瀑布茶”,产于梁弄让贤乡道士山,为省内最早名茶之一。1987年在雁荡山省名茶评比会上获一类名茶奖。 [68]
  • 榨菜
余姚榨菜
榨菜产于泗门、临山棉区,菜棉套种,经济效益高,发展快。1965年发展至4000余亩,成品菜2500吨。1984年5.2万亩,成品菜4.47万吨,产值2800万元。为“浙式榨菜主要产区”。1987年种植7.35万亩,成品菜12.87万吨,产值7200万元。全市有榨菜加工厂91家,其中精制小包装工厂33家。产品行销中国,外销日本、东南亚及香港等地。2008年3月28日,举办首届中国榨菜文化节。 [68]
  • 草编
草编有草帽、草席等。民国初由宁波引进。民国十七年(1928年)余姚草帽编织户2.5万户,女工7.2万人,年产金丝草帽120万顶,玻璃草帽4万顶,席草帽4万顶,产值508万元。金丝、玻璃草帽由美、英、法等商行收购外销,民国23年出口210万顶。1950年余姚县有1.4万户编织。外销12万顶。1955年金丝草帽18.26万顶,产值54.78万元。1959年产68.48万顶,产值542.15万元。1987年编纸草帽119.2万顶,南特草帽56.22万顶,金丝草帽5407顶。另有麦秆草帽等远销日本、美国、香港等地。 [68]
  • 竹编
余姚市境内盛产毛竹,竹编历史悠久,以加工农具、日用器为主,山区的竹椅、淘箩、饭篮、箩络、扫帚等,产品远近闻名。平原地区的方桥、泗门一带,香篮、幢篮、挂篮、箱箧、篾席,制品精巧,远销京、津、沪一带。竹器业衰落,部分竹器已非今所需,一部分为塑料制品代替,且手工制作,生产落后。1972年洪山乡工艺竹编厂建成,编织飞禽走兽、小鸭、小鸡等工艺品。 [68]
  • 佛雕
佛雕始于明代,集中在陆埠,代代相传,名手辈出。形成中国佛雕两大派(宁波派与福建派)之一,被宗教、艺术界奉为珍品。清代为最鼎盛时期,从东北到台湾、香港、南洋等成百上千寺庙都有陆埠艺人的精湛杰作。1962年佛雕名匠黄炳荣从上海回乡,授徒传艺,佛雕工艺得到复兴,共雕塑佛像100余尊。并修缮宁波七塔寺、龙华寺佛像。1977年工艺美术雕刻厂建成,产品种类增多,有观音、罗汉、西方三圣韦驮、弥勒、关公等朱金佛雕,小者6寸,大者2丈。产品运销美国、新加坡澳门、香港。1992年去世的美国旧金山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王泰生。50年代去香港,先后为菲律宾普渡寺、华藏寺、香港宝莲寺、华严寺、新加坡昆卢寺精雕佛像。满誉港、澳、东南亚,70年代定居美国旧金山。为美东佛教会雕塑丈六全身十一面千足、千手、千眼观世音一尊,为美佛教界、华侨、华裔高度赞扬。 [68]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严光前39年—41年),又名严遵,字子陵,汉元帝建昭二年八月十二日出生于姚北黄清堰村(现下河严家村),是一位历代传颂的高风亮节之士。 [65]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明成化八年(1472年)出生于余姚瑞云楼,是心学大师,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 [63]
朱之瑜1600年—1682年),字鲁屿,号舜水,出生于余姚,是中国明清之际的学者,教育家,中日文化交流先驱。 [64]
黄宗羲1610年—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称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史学家、学问家。 [66]
董袭,余姚人中难得的一员勇猛的武将,为经营江东(长江下游地区),建立孙吴政权的基业立下汗马功劳。
胡沂(1107年—1174年),字周伯,是南宋时期学者,有胆略的谏臣。
王逨(1116年—1178年),字致君,祖籍宛丘(今河南淮阳),幼年随父迁居姚江,是为余姚人,南宋学者。
赵善誉(1143年—1189年),字精之,祖籍浚都(今河南开封),生于余姚。是宋太宗赵光义后裔。
孙应时(1154年—1206年),字季和。是南宋前期的儒家名臣。
高翥(1170年—1241年),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余姚石山樟树人(今属慈溪)。是南宋时期“江湖派”诗人中的诗家。
谢迁(1449年—1531年),字于乔,号木斋。是明代前期秉节直谅的大臣,为当时世称的“天下三贤相”之一。
孙燧(1460年—1519年),字德成,号一川。出生于横河孙家境一个世代官宦之家。是一位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谋判分裂,不惜以身殉难的忠烈之士。
倪宗正(1471年—1537年),字本端,号小野,出生于余姚北城武胜门内清晖佳气楼。是明代的文章家。
徐爱(1487年—1517年),字日仁,号横山,余姚马堰(现属慈溪)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最先及门弟子,妹夫。是王学的主要传人。
徐珊(1487年—1548年),字汝佩,号三溪,王阳明学生,是一位不畏权贵的志士,严尊师说的王学传人。
韩应龙(1498年—1536年),字汝化,是明代余姚三状元之一。
钱德洪(1496年—1574年),名宽,字德洪,以字行,又字洪甫。出生于余姚绪山(即龙泉山)北麓的瑞云楼,又曾在绪山就学,因此取名绪山,学者尊称他为绪山先生。是五代吴越国君钱镠的第十九世裔孙,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的高足弟子,嘉靖十一年进士。
赵锦(1516年—1591年),字元朴,号麟阳,是王阳明弟子中最年轻的学生,明代的学者型官员。
诸燮(1522年—1566年),字子相,明代余姚人,历官兵部主事、邵武同知,俱有惠政。曾守山海关,忠贞为国。精理学,一洗陈言。
谢志望(1528年—1555年),字见甫,系谢迁之长玄孙,是明嘉靖年间浙东地区的抗倭英雄。
何良臣,字际明,号惟圣,生活于明正德至万历年间,是明代的军事家。
叶宪祖(1566年—1641年),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桐柏,园居士、紫金道人,是明代的戏曲作家。
沈国模(1575年—1656年),字叔则,号求如,晚年居住横岙之石浪山,又号石浪老樵,是晚明王学传人,姚江书院的首创者。
史孝咸(1582年—1659年),字子虚,号拙修,出生于城南半霖史家村,是南宋臣相史浩之后裔,是姚江书院首创者之一。
黄尊素(1584年—1626年),字真长,号白安,城东黄竹浦人,明季东林党骨干人物,思想家黄宗羲的父亲。
孙嘉绩(1604年—1646年),字硕肤,天启年间阁老孙如游之孙。是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著有《五世传赞》、《存直录》等作。
熊汝霖,字雨殷,姚北天华街(今朗霞街道天华)人,明末抗清志士。
郑遵谦,字履恭,余姚临山卫人,少年时即有侠义心肠,轻财好义,是明末一位坚持民族气节,为大义而断绝亲情的抗清英烈。
王翊(1616年—1651年),字完勋,号笃庵,是明末清初的抗清将领,民族英雄。
黄宗炎(1616年—1689年),字晦木,号立溪,学者称鹧鸪先生,通德乡黄竹浦人,黄宗羲胞弟,抗清义士、学者。
黄宗会(1618年—1663年),字泽望,号缩斋,世称石田先生,黄宗羲二弟,清初学者。
徐景范,字文亦,号正庵,是清代中兴“姚江书院”的王学传人。著有《四勿徽录》、《学问偶存》、《五经疑》、《纪史》、《正庵诗稿》等作。
黄百家(1643年—1709年),黄宗羲第三子,字主一,号不失,别号黄竹农家,通德乡黄竹浦人,清初史学家,是近代西方科学知识传播者
邵廷采(1648年—1711年),原名行中,字允斯,后改名廷采,字念鲁。余姚城区人,是清朝初期浙东地区的重要史学家。
劳史(1655年—1713年),字麟书,号馀山,是清康熙至雍正年间的平民学者。
陈梓(1683年—1759年),字敷公,字右民,号一斋,又号客星山人。姚北临山人,是清代康熙至乾隆间的诗人。著有《四书质疑》、《经义质疑》、《删后诗文存》、《客星零草》、《寓峡草》、《九九乐府》、《一知杂著》、《定泉诗话》等作。
邵昂霄,字子政,清朝的天文历算学家。
卢文弨(1717年—1795年),字绍弓,好矶渔,人称抱经先生,是清代的经籍校勘学家、藏书家。
邵晋涵(1743年—1796年),字与桐,又字二云,号南江,是的历史学家,浙东史学的殿军。
翁元圻(1751年—1825年),字载青,号凤西。清代学者,书法家。
黄澄量(生卒年未详),字式筌,号石泉。梁弄人,诸生,清乾嘉时藏书家。
叶樊(1791年—1836年),字季卫,号槿圃,余姚北城武胜门人。是清代余姚地区的桥梁建筑师。好土木营建,尤长桥梁建筑,相继督造修建余姚东门外皇山桥(今改建混凝土闸桥)、跨舜江的通济桥(今存,为余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城石巍桥(今河填桥废)、转良桥(今称最良桥)。又捐资3万缗,扩建北门外候青桥,改3孔为5孔,民感其德,改名季卫桥。桥成,越年卒。建宅寿山堂即今王阳明故居
朱兰(1800年—1873年),字久香,号耐庵,文治先生之子,姚城东门外酱园街人。清中晚期闻名全国的考试官
黄春生(1811年—1861年),郑巷黄李鲍村人,是清咸丰年间余姚“十八局”佃农起义的领袖。
黄炳垕(1815年—1893年),字慰亭,号了翁,是清代后期的天文、历算、史地学家,是黄宗羲的七世孙。
翁庆龙,初名琳,字巳兰,号解虚心室主人。清代学者翁元圻曾孙,晚清的书法家。
顾全武(866年—930年),少年时曾做过和尚,故又名顾和尚。是五代时期余姚人中的吴越王钱镠胡名将。
孙子秀(1212年—1266年),字元实,号静见,梁弄汪巷人。是宋代较有才气,注重儒学的官员。
谢丕,字以中,号汝湖,泗门人,明大学士谢迁之子。又是奸相严嵩的知心朋友。
吕本(1504年—1587年),字汝立,号南渠、期斋,出生于余姚南城的玉兰堂。明代余姚三阁老之一,亦是依附严嵩奸党的亲信之一。
翁大立(1517年—1597年),字儒参,明代中期为治理洪水作出重大贡献的大臣。
孙如游(1549年—1624年),字景文,是忠烈公孙燧的曾孙,明代余姚三阁老之一。
王喜姐,祖籍余姚双雁乡上王村(今东南街道茭湖上王村),为明神宗的皇后,世称孝端皇后
骆尚志,号云谷,浙江余姚人,明万历年间神机营参将,臂力惊人,能举千斤,且擅长剑术。参加明军入朝作战,取得不错战绩。
高士奇(1645年—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江村,原籍余姚匡堰乡(今属慈溪市)。是清代的书画、古董鉴赏家、收藏家、历史学家。
邵友濂(1840年—1901年),原名维诞,字小村,是清末的外交大臣
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原籍鄞县,晚年迁居余姚。是宋代的方志学家和目录学家
宋汉章,余姚丰南郎霞宋家人。近代银行家,上海中国银行负责人。
黄楚九,名承乾,字楚九,号磋玖,清同治十一年出生于余姚通德乡黄竹浦(今属梁辉镇)医药世家,为上海大世界的创始人。对近代医药业和娱乐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蒋梦麟(1886年—1964年),原名梦然,后改梦麟,字兆贤、少贤,号孟邻,笔名唯心。1886年1月20日诞生于余姚老蒋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西南联合大学主要领导人、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台湾行政部门秘书长、台湾行政部门农村复兴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是教育活动家。
沈宗瀚,乳名修年,字海槎,别号克难居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2月15日)生于余姚凤亭乡,为中国农学家。
吴耕民,1896年3月17日出生于余姚镇精忠乡东溜场村(今属慈溪),现代园艺学奠基人,逝世前为中国园艺学会名誉理事、浙江农业大学一级教授
谷镜,公历1896年9月26日生于浙江余姚梁辉乡杨梅潭村,为中国现代病理学创始人,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黄云眉,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出生于余姚笋行弄锈衣坊。字子亭,以“半坡”为号,教育家、历史学家,现代史学界公认的明史专家。1965年曾将旧籍245种,3130册赠送给梨洲文献馆及余姚梨洲中学。
严景耀,1905年7月24日出生于余姚低塘姆湖严家村。社会学家,中国犯罪学的开拓者。严景耀、雷洁琼夫妇俱为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
胡考,祖籍余姚。1912年12月23日生于上海。1994年6月23日逝世于北京。是集画家、小说家、诗人于一身的艺术家。
王仲荦,1913年11月9日生于余姚(一说生于上海),一名颂平,又名元崇,为中国现代史学家。
杨积芳(1856年—1938年),字馥笙,号福荪、寄篁,又取号东渔,下沙畈人。曾在朗霞篁封桥住过。编纂有《六仓志》,留有《东渔印存》。
郭静唐(1903年—1952年)幼名寅生,又名挹青,字琴堂。姚北周巷人。与楼适夷合办《余姚评论》、《余姚青年》等刊物。
高培良(1894年—1967年)余姚候青门高家弄人。与亲戚郭永泉合资创办“余姚唯一特产制造厂”,生产笋干菜,以“唯一”商标向政府注册。
裘树堂(1906年—1990年),又名柱常,笔名裘重,出生于余姚龙泉山北麓的邬家道地。为上海《新闻日报》的编委,中国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另著有《黄宾虹传记年谱合编》。
楼适夷(1905年—2001年),中共余姚第一任支部书记。1944年12月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浙东行政公署担任文教处副处长。参加过抗美援朝。1980年写有散文《夸我的故乡》《适夷散文选》。
陆一飞,又名瑞云,字挹斐,1931年出生于余姚桐江桥。中国山水画家,有不少画是余姚山水,出版过专集三本。
胡景耀,1937年出生于余姚镇,北京天文台研究员。1989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一颗闪烁绿色光环的行星状星云,被国际天文界命名为“胡星”。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属慈溪市桥头镇)。大陆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
沈君山,1932年8月29日生,浙江余姚人,家世显赫,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博士,曾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美国航空航天局太空研究所及普渡大学。1973年回台湾后,担任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理学院院长,后曾担任行院政务委员,并于1993年当选第一届民选校长。 [68]
施小琳,女,1969年5月生,浙江余姚人,现任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四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成都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49-51] [56-57]

对外交流

播报
编辑
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
缔结时间
韩国罗州市
1997年6月
日本常陆太田市
1999年11月
美国沃尔纳特市
2005年7月
参考资料: [59-61]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2011年4月,余姚市入选全球绿色城市。 [62]
2017年,余姚市获得工业百强县(市)。 [13]
2017年12月,余姚市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11]
2018年10月,余姚市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
2018年11月,余姚市入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 [1]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3]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4]
2018年12月,余姚市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5]投资潜力100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 [5]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6]
2019年2月2日,余姚市获得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14]
2020年5月20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发布了《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余姚跻身2019年县域网络零售TOP100,排名分别为33。 [15]
2020年6月30日,余姚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16]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5位。 [17]
2020年7月28日,余姚市入选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18]
2020年8月,余姚市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19]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9]
2020年11月,余姚市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 [7]入选”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入选“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21]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22]
2020年12月1日,余姚市入选“2020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8]
2021年7月,余姚市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3]
2021年8月,余姚市入选低碳先锋城市。 [12]入选“2021赛迪百强县”。 [25]
2021年9月,余姚市入选2021年省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名单。 [26]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7]
2021年10月,余姚市入选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公示名单。 [28]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 [29]
2021年11月15日,余姚市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30]
2021年12月,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公示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对象。 [31]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城区)。 [32] [36]
2022年1月,余姚市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33]
2022年5月,余姚市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10名。 [35]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县》,排名第8位。 [39]
2022年6月,余姚市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37];入选2022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位列第12位。 [38]
2022年7月,余姚市入选赛迪《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百强县排名第13位。 [40]
2022年11月,《经济日报》发布《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余姚入选“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12位。 [41]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9。 [44]
2022年12月,余姚市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13。 [45]获评“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42]
2023年5月,余姚市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12。 [46]
2023年7月,余姚市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13。 [53]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41。 [54]
2023年9月,余姚市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12。 [58]
2023年11月,余姚市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14。 [67]
2023年11月,被推选为“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93]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103]
2023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10。 [94]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18。 [95]
2023年12月,入选竞争力智库“2023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第12。 [96]
2024年2月,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