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四明公所

上海人民早期反对帝国主义扩张斗争的纪念地
四明公所(Siming Gongsuo)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路830号,永寿路西。以浙江宁波别名四明得名,俗称宁波会馆。清嘉庆二年(1797年)购地2公顷。建屋寄柩。嘉庆七年公所正式成立。同治十三年(1874年)法租界当局以辟路为由,强迫公所迁让义冢,群众反抗,法水兵打死市民7人,史称第一次四明公所血案。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法方又迫令公所迁让,激起上海人民罢市,法水兵又枪杀市民17人,史称四明公所第二血案。公所为上海人民反帝的著名场所。
民国成立后在此创办四明义务小学及医院,1954年停办。197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曾为大境中学校址。 [1]
快速导航
全景图
中文名
四明公所
别    名
宁波会馆
始    建
1797
建筑面积
800 m²

基本介绍

播报
编辑
四明公所大门 [2]
又称宁波会馆,是上海人民早期反对帝国主义扩张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纪念地。浙江宁波旅沪同乡于清嘉庆二年(1797)始建,至八年(1803)正式捉纹建成并成立宁波同乡会。它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约800邀达平方米,其中建砖木结构的硬山顶房屋20间作寄柩用、余后作义冢之地。以后又建歇山顶正殿五楹及硬山顶廊庑多间,供奉关帝等用。 清同治十三年(1874)法租界公董局以筑路为由,强迫公所迁让冢地。竟开枪肇事,7人被杀害,遭宁波同乡合力抵抗。事后,法领事告示安众;明确四明公所房屋山地永归宁波同乡会经营。法领事并勒石为记。 光绪二十四年(1898)7月,法公董局又挑起事端,迫令公所迁移。宁波同乡,群起反抗,法水兵竟又向群众开枪,惨杀17人。事后,宁波同乡掀起大规模罢市罢工斗争,得到上海各界响应与支持。法国领事白藻泰,迫于上海人民的反帝怒潮,不得不又放弃侵占四明公所的计划。 现公所仅存红砖白缝的高大门头一座,上刻定海贺师章书“四明公所”四个金色大字。1977年12月7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27日被调整为上海市纪念地点。
四明公所
旧弃匪址在南市区人民路,清嘉庆二年邀乌说(1797年)创建,是旅沪宁波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行会组织,北部为寄枢处和义冢。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开辟法租界后,公所被划入租界范围。法租界公董局一直觊觎这块土地。同治十三年(1874年)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公董局使用武力,两次企遥达乌图强占公所和墓地,并打死、几重霉屑打伤市民多人。上海人民群起反抗,各行业举行罢市、罢工,迫使帝国主义者放弃侵占公所的企图。
今仅存大门和微酷驼巴赠朽围墙。

公交路线

播报
编辑
附近有站点的公共汽车线路有:782、736、304、135、783、11、320、64、26路;或者从上海火车站乘地铁1号线到黄陂南路下,再沿淮海路东行到人民路即可。

相邻景点

播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