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嵊州市

浙江省绍兴市代管县级市
收藏
0
0
嵊州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绍兴市代管。地处浙江省东部,北接绍兴市,东邻新昌县,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总面积178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2月,嵊州市下辖4个街道、10个镇和1个乡。[49]2023年,嵊州市常住人口为69.52万人。[57]
嵊州市秦汉时已建县称“剡”,已有2100多年,北宋始名嵊县,1995年,撤县设嵊州市。嵊州市是任光马寅初袁雪芬马晓春等现代文化名人的故乡, 还是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市四面环山、五江汇聚,中为盆地,地貌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点,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到67.2%,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属浙江省“一小时经济圈”,位于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圈的十字交叉点上,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中心节点城市,上虞-三门高速公路宁波-金华高速公路在此交汇,[1]
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7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居绍兴第三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5.2%)、全省(6.0%)2.4和1.6个百分点。[57]
中文名
嵊州市
外文名
shengzhou City
别    名
剡县嵊县
行政区划代码
330683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浙江省绍兴市
地理位置
浙江省东部
面    积
1789 km²
下辖地区
4个街道、10个镇和1个乡
政府驻地
嵊州市领带园五路1号
电话区号
0575
邮政编码
3124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69.52 万[57](2023年常住人口)
车牌代码
浙D
地区生产总值
750.36 亿元(2023年)
市委书记
裘建勇[6]
市    长
潘超英[63]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剡县-尽忠榜察鸦县-剡县
居摄三年奔乌糊迁(公元8年),因当时王莽称帝建立新朝,把历法改了,定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当时剡县被改名为“尽忠县”。王莽非常迷信符命。所谓符命(又称谶纬),是一种诡秘的隐语、预言,王莽利用符命想说明包括他篡权称帝在内的一切改变皆是顺应天命的。所以他一登基,就刮起了一股改名风,不仅历法改了,钱币改了(废除了五铢钱),所有的官位名也改了,朝中官职均一一改名,郡太守改名为大尹,县令、县长改名为宰。许多地名也改了,长安改名常安后,又改名为新安。汉时今属浙江的20县,改名的有13县。有的还三番四次地改。剡县就是那时候被改名为封建意识极浓的“尽忠县”。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他当然认为王莽的滥改不成体统,于是将“尽忠县”恢复西汉时的原名“剡县”。
剡县-嵊州-剡城洪恋堡-剡县
据《剡录·县纪年》载,“唐武德四年,平李子通,以剡县立嵊州及剡城县。八年废嵊州及剡城。”武德是唐高祖李渊的年号,这位皇帝怎么员枣会对立州设县这等大事随心所欲、时立时废呢?原来这立州之事非他所为。隋末唐初,江南一带群雄争霸,开始剡县为隋末吴兴太守沈法兴自称“江南大总管”(梁王)的辖地,不久李子通赶走了沈法兴,自称吴帝,剡县又为其属地。唐武德四年(621年),占据江淮,自称吴王的杜伏威归顺唐朝,被封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兼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仍封吴王。杜伏威立即派义子王雄诞讨伐李子通。这李子通早先曾投靠过杜伏威,后两人有隙,他就带兵袭击杜伏威,几乎要了他的命,后移师江都,抢占了沈法兴的地盘称帝。在王雄诞的攻击下,李子通兵败投降,被杜伏威解送朝廷。次年(622年)杜伏威去长安入朝称贺,被封为太子太保,留在京师。他临行前将军权交给了王雄诞。然而与他有“刎颈之交”、共同举事的辅公祏却心生异心,乘王雄诞生病时,伪造杜伏威来信,让他交出军权并杀了他,自己称帝,国号大宋,公开反唐。辅公祏称帝后,任命帮他谋划称帝的道人左游仙为兵部尚书,兼越州总管,处理军务。所以设越州总管府是这个时候这些人的决定。其时越州总管府下新立了三个州:鄞州(今宁波)、姚州(今余姚)、嵊州,嵊州下设剡城县。因此嵊州设立的确切时间应在622年甚至稍后,存在时间恐怕不会到四年。因为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李孝恭领兵南征,辅公祏战败被擒杀。至此,中国大势,已归统一,唐高祖开始整顿内治,正官制、定学制、修刑法,对割据势力自设的州县,当然视为不成体统,予以废除,嵊州与剡城县又复原名剡县,时在武德八年(625年)。
剡县-赡县-剡县
在五代十国时,剡县一度改名赡县(一作瞻县)。那时剡县为吴越王钱镠的属地。钱镠虽不称帝,但“行天子之制”,出于避讳忌讳、避凶趋吉、荣耀乡里等原因,他和他的继承人大量地、频繁地进行县名更改。当时其属地中在今浙江境内的62县,经改名命名的近三分之一。梁开平二年(908年),钱镠以剡城“人物稍繁”,分剡东13乡置新昌县,余下27乡,改为赡县。近据钱镠研究者考证,改名系钱镠的第一任继承人、文穆王钱元瓘所为,时间在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十国春秋·文穆王世家》有“改剡县为赡县,恶剡有二火一刀为不祥也”的记载。赡与剡同音,是个吉祥字,充裕、安定的意思。但“一作瞻县”却有些费解。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其时的吴越国钱俶将其所属的军、州、县、户、籍、仓、库,尽献于朝,史称“纳土归宋”。宋太宗对吴越国时所置的新昌等多作认可,却将赡县复名为先朝留下的旧名剡县。
剡县-嵊县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剡县被改名嵊县。起因是剡县有个仇道人(裘日新泪埋乎)于宣和二年率众响应方腊起义,攻克县城,杀死知县,声震朝廷。朝廷急命太监童贯率军南下镇压。第二年4月,方腊兵败,5月仇道人被杀,战事息。参与镇压仇道人的越州统帅刘韦合(《剡录》称知越州刘述古,似为一人)认为剡城多事与“剡字两火一刀,有兵火象”有关,奏请朝廷改剡为嵊,诏从之。另说此名为童贯所改,亦有可能。因宋徽宗几乎不理朝事,行政大权均操童贯之手,既然是“诏从之”,也算是皇命了。
嵊县-嵊船危局州市
嵊县存县时间阀体击87渗主4年,至1995年,经批准,撤县设市,改名嵊州市。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沿革

1985年8月,撤销谷来乡、石璜乡、北漳乡、白鹤乡和民主乡,设立谷来镇石璜镇、北漳镇、博济镇和下王镇。
1986年9月,撤销浦口乡和开元乡,设立浦口镇和开元镇。
1987年8月,撤销富润乡,设立富润镇。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撤销11个区,将14个镇和52个乡整合为17个镇和11个乡。
嵊州市地图
1993年9月,撤销蒋镇乡,设立蒋镇镇。2001年11月,撤销博济镇和苍岩镇,并入甘霖镇。撤销开元镇和绿溪乡,并入长乐镇。撤销富润镇和广利乡,并入崇仁镇。撤销蒋镇和友谊乡,并入三界镇。撤销城关镇、浦口镇和三塘乡,分设三江街道鹿山街道剡湖街道浦口街道[7]
2019年7月,撤销雅璜乡和通源乡,并入石璜镇。撤销王院乡和竹溪乡,并入谷来镇。撤销北漳镇,并入金庭镇。撤销里南乡,并入贵门乡[8]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2月,嵊州市辖4个街道、10个镇和1个乡:剡湖街道三江街道鹿山街道浦口街道甘霖镇长乐镇崇仁镇黄泽镇三界镇仙岩镇下王镇石璜镇谷来镇金庭镇贵门乡[52]市政府驻三江街道领带园五路1号。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东,曹娥江上游,北纬29°35′,东经120°49′。东邻宁波市奉化区[9]、宁波市余姚市,南毗新昌县东阳市,西连诸暨市,北接上虞区柯桥区。境域东西长64.1千米,南北宽55.4千米,总面积1789平方千米。[36]
嵊州市

地形地貌

嵊州市地理位置
嵊州市境四面环山,中为盆地,剡溪横贯其中,地貌构成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嵊州市四面环山,西北地势较高,中部到东南地势较低,丘陵山地面积占嵊州市的77%,剡溪以东有四明山脉,主峰海拔1096米,以西为会稽山脉,主峰山脉西白山,海拔1017米。
嵊州市位于曹娥江流域上游,境内有澄潭江、长乐江、新昌江三大水系在城关以南汇合于剡溪,还有黄泽江在城关以下六千米处汇入剡溪,四大水系呈向心状分布,剡溪至三界以下汇入曹娥江。

气候

嵊州市年平均气温16.4℃,1月平均气温4.2℃,7月平均气温28.6℃。年平均降水量1446.8毫米,日照1988小时,无霜期235天。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嵊州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硅藻土储量约2亿吨,萤石(砩石)储量200万吨,黄沙、麦饭石储量各1亿吨左右,有中型高品位银矿1处。水力资源总蕴藏量6万千瓦,已开发3.06万千瓦,为中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55]

人口

播报
编辑
2022年末,嵊州市总户数254487户,户籍总人口709739人。其中男性人口361700人,女性人口34803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0%和49.0%。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311156人,农村人口398583人。全年出生人口2870人,出生率为4.04‰;死亡人口6637人,死亡率为9.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1‰。[57]
2023年,嵊州市常住人口为69.52万人。[57][71]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合

2022年,嵊州市生产总值实现711.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52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30.52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336.03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6.3:46.5:47.3。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99856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4846美元。[57]
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7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居绍兴第三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5.2%)、全省(6.0%)2.4和1.6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2年,嵊州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27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林、牧、渔总产值分别增长0.5%、-0.5%、21.6%和-2.9%。据粮食监测数据推算,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8.50万亩,粮食总产量10.40万吨。年末生猪存栏60.56万头;出栏18.19万头;猪肉产量1.51万吨,能繁育母猪存栏6.43万头;年末家禽存栏1051.25万只;出栏1094.54万只;全年肉类产量3.48万吨。[57]
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4.88亿元,同比增长4.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22亿元,同比增长4.1%,居绍兴第一。农业生产发展稳定,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累计种植面积19.11万亩,产量32.1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畜牧业态势稳定,全市生猪存栏数13.39万头,出栏18.8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86万头;陌桑工厂化养蚕二期顺利投产,累计生产蚕茧1.42万吨,同比增长137.9%。

第二产业

2022年,嵊州市672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620.37亿元,同比增长11.2%;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49.38亿元,同比增长10.7%。发展动能加快释放,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别增长7.7%、10.4%、22.3%和24.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7.4%、61.8%、36.5%和9.3%。积极推进比亚迪(弗迪电池)、长鸿生物等优质大项目落地投产,两家全年实现产值42.59亿元,拉动全市产值增长7.6个百分点。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继续做强领带服饰、智能厨电和机械电机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成功申报“中国集成智能厨房产业转型先行区”。[57]
2022年,嵊州市建筑业省内总产值实现144.84亿元,同比增长10.7%;建筑业总产值实现196.68亿元,同比增长1.0%。[57]
202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337.06亿元,同比增长7.1%;全市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700亿大关,累计实现产值700.51亿元,同比增长10.6%;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9.99亿元,同比增长14.0%,领跑绍兴。新能源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比亚迪(弗迪电池)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实现产值104.84亿元。

第三产业

2022年,嵊州市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60.88亿元,同比增长29.5%;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56.66亿元,同比增长23.5%;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2.71亿元,同比增长14.1%;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18亿元,同比增长18.4%。[57]
2022年,嵊州市自营进出口104.09亿元,同比增长42.0%,其中出口101.50亿元,同比增长42.0%,进口2.59亿元,同比增长45.2%。加工贸易进出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3.01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出口2.59亿元,同比增长25.6%,进口0.43亿元,同比降低10.4%。[57]
2022年底,嵊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321.03亿元,同比增长17.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078.61亿元,同比增长26.5%。全年分别新增存款和贷款197.41亿元和168.20亿元。[57]
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68.42亿元,同比增长8.5%;服务业增加值368.42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年加快5.6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7.2%、12.1%、10.8%。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8%、9.0%;营利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69]

政治

播报
编辑
市委书记:裘建勇[45]
市长:潘超英
副市长:周尊隆、赵伟龙、李剑光、单唯一、郭伟锋、 章晓东、王霞燕[53][70]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启富、孔志刚、夏春燕、俞忠毅、竺理文、张小文[39]
数据统计截止到2024年2月[53][70]

社会事业

播报
编辑

教育事业

2022年底,嵊州市有小学61所,在校生32892人,专任教师2174人;初中26所,在校生15170人,专任教师1503人;普高7所,职高3所,在校生合计14470人,专任教师1325人。[57]
学校
嵊州中学(原嵊州市第一中学、嵊县中学)
嵊州马寅初中学(原嵊州市第二中学)
嵊州市马寅初初级中学[66](原嵊州市马寅初中学初中部)
嵊州市城南小学
嵊州市剡山小学
嵊州市浦口中学
嵊州市东圃小学
嵊州市三界中学
嵊州市三界镇中学
嵊州市北漳镇中学
博济中学
嵊州市职教中心学校
嵊州市百兴小学
嵊州市小砩中学
嵊州市鹿山街道中心小学
嵊州市三江街道中心小学
嵊州市长乐镇中心小学
嵊州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嵊州市剡湖街道中心学校

科学技术

2022年,嵊州市共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8家,已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第一批64家、第二批已推荐103家;已申报绍兴及以上研发机构14家(其中省级研发中心9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绍兴市重点实验室1家、绍兴市新型研发机构1家)。继续做强领带服饰、智能厨电和机械电机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加快集群升级,全力打造“中国丝高地”“中国智能厨房”和“中国电机之城”,成功申报“中国集成智能厨房产业转型先行区”。[57]

文化事业

2022年,嵊州市原创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持续开展全国巡演,目前巡演已横跨9个省、13个城市,总行程超 25000 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红色”热潮,“核爆”剧场,反响热烈,已完成省级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项目申报,并被省委宣传部推荐参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拍摄嵊州首部越剧电影《汉文皇后》,目前已圆满杀青。越剧折子戏《穆桂英挂帅》成功入选杭州亚运会节目库。联合中国戏曲学院、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创排教学剧目《许·仙》,成功献演第五届中国越剧节。[57]

体育事业

2022年,嵊州市组织全市23个训练点,29个训练项目进行寒、暑假集训,集训人数达1200余人。全年共引进优秀射箭教练1名,安置省队退役优秀运动员4名。获浙江省第十七届省运会金牌实时金牌5枚(摔跤3枚、国际象棋1枚、女足1枚),150名运动员代表绍兴市参加7个大项角逐。全年在绍兴市及以上重要赛事中共获奖牌445.5枚,其中国家级金牌5枚,省级金牌10.5枚。体育中考实现“考务工作无差错、考生考试无违纪、考后零投诉”的工作目标。“2021中国嵊州‘浙东唐诗之路’山水挑战赛”入选2022年绍兴市一类品牌赛事。[57]

医疗卫生

2022年末,嵊州市有正常经营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47家,其中:医院1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5家,卫生院17家,村卫生室123家,门诊部31家,诊所71家,企事业单位医务室、卫生所49家。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16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52人,注册护士2174人。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052张,其中:医院3309张(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80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4张,卫生院594张。[57]

人民生活

2022年,嵊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111元,同比增长5.1%。从收入来源看,人均工资性收入27005元,同比增长5.3%;人均经营净收入15805元,同比增长3.7%;人均财产净收入6987元,同比增长5.3%;人均转移净收入9314元,同比增长6.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2865元、40495元,分别同比增长4.6%和6.9%,两项增速均跑赢了GDP。城乡居民收入比1.80,比上年缩小0.04,收入差距不断减小。[57]

社会保障

2022年嵊州市新增城镇就业200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2%。全市户籍人口养老保险总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成功上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国家统筹系统。完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工作,调整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11.45万退休人员受益,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实现养老金18连涨。[57]

交通运输

播报
编辑
2020年末,公路里程2399千米,其中国道176千米(含高速公路),省道78千米,县道485千米,乡道345千米,专用道0.59千米,村道1313千米。一级公路66千米,二级公路122千米,三级公路102千米,四级公路1282千米,准四级686千米。[56]
码头
绍兴港嵊州港区中心作业区码头工程总投资额约4.2亿元,码头岸线长度362米,宽度30米,码头面高程为16.0米,通过三座引桥与后方陆域相连,码头顺岸布置500吨级泊位6个;陆域用地面积10.52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堆场、道路、生产及生活辅助建筑等设施。[37-38]
高铁
2022年1月8日杭绍台高速铁路通车,正式结束了嵊州的“无铁”历史![65]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地名由来

嵊州市四面皆有秀峰,取四山为嵊之义;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第二次以剡字有兵火象而改为嵊县,以境有嵊山得名。[46-47]

方言

嵊州方言隶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嵊州位于浙中偏东地区,与浙南吴语区毗邻,长期来为杭温线上的交通要津,再加上通过舞台语言(以嵊州方言为基础语言)的广泛传播,故嵊州方言在省内影响较大。1964年,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开设农村方言节目,即以嵊州方言作为广播用语。
嵊州方言也是越剧道白的基础,唱腔韵脚的依据。
嵊州方言大致可划分为城关镇、崇仁、甘霖、长乐、黄泽、三界等6个方言小区。

越剧

越剧始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是由嵊县农村(以马塘村为主)初以田头说唱的“落地唱书”,继则沿本卖唱,再而进入茶馆酒肆的说唱技艺衍变而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艺人首次登台演出,因只用笃鼓、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曲,于绍兴一带农村演出。民国初年,诞生了男女小歌班,20年代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之名与绍兴乱弹的绍兴大班相区别,并在音乐唱腔上进行改革,把原来的徒歌清唱改为丝弦伴奏,称为“丝弦正调”。民国十二年(1923年)又出现了绍兴文戏女子科班,简称女子文戏,为适应女子演唱,又改“丝弦正调”为“四工调”而享誉绍兴和上海。
后来,绍兴女子文戏因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调流畅,遂逐渐取代了男班在上海的地位,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女子绍兴文戏队伍不断扩大,影响不断加深,绍兴、上海各地戏剧专刊和小报遂称“绍兴文戏”为“越剧”。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女子绍兴文戏进一步倡导改革,正式改称“越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越剧得到迅速发展,演剧团体之多,流动面之广,列中国之首,成为除京戏以外的中国第二个大剧种。越剧在长期演出实践中不断改革,形成了一种具有慢慢梳理、娓娓道来、诗情画意般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方式。剧目大多取材于传统故事,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小歌班和绍兴文戏阶段,有《养媳妇回娘家》《九斤姑娘》《珍珠塔》《琵琶记》《梁山伯》等;女子文戏时期,有《九美图》《三笑姻缘》《大闹嘉兴府》和《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大量折子戏;女子越剧时期,有《花木兰》《雷雨》、《祥林嫂》等。建国后,新创作越剧剧,目400部以上,其中被摄制成电影片的就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碧玉簪》《孟丽君》《西厢记》等30多部。它的观众主要是中下文化程度的普通市民,其中又以妇女观众为多。由于大多数越剧演员重视唱腔功夫,逐步形成了众多流派,使观众从不同的唱腔中获得美的享受。
越剧音乐渊源于唱书时期的[四工调],其基本唱调,由落地唱书的[吟哦调]发展而来,小歌班时期以[吟哦调]派生出的【吟哦北调】和【吟哦南调】为基本调。用笃鼓和檀板击节,人声帮腔。20世纪20年代配以丝弦锣鼓伴奏,并以[丝弦正调]为基本调。改称绍兴文戏。20世纪30年代女子绍兴戏改用【四工调】为主调。40年代初改为[尺调]为主调,以反调[弦下调]为辅。确立了女子越剧的音乐唱腔格局。越剧唱调常用词格有二:一为七字齐言对偶,一为十字齐言对偶,上句可韵可不韵,下句必须押韵,平仄通押。唱调乐体结构,以上下两句为基础,往往以不同落音的四句构成一个单位。
越剧角色行当分为小生、旦、老生、花脸4堂;小生堂有穷生、儒巾生、武小生;堂有小旦、老旦,小旦又分闺门旦、悲旦、花旦、正旦、泼旦;老生堂分为老生、老外;花脸堂分为小花脸、大花脸。但也不受此限。其表演以唱为重,唱做结合,武戏文做。常以大段演唱叙事抒情和刻划人,几乎每部大戏均有几场以唱为主的重场戏。越剧的做功,融话剧的写实性与戏曲的写意性手法于一体,既有程式,又不受程式制约,善于从塑造角色的人物形象出发去驾驭传统程式,开拓新的表现程式。
越剧从落地唱书、小歌班、女子文戏到女子越剧,涌现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如小歌班时期的卫梅朵、王永春、白玉梅、马潮水等,女子文戏时期的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马樟花和姚水娟等,更有称为“越剧十姐妹”的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和戚雅仙、王文娟等。建国以后,又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如吴凤花、钱惠丽、钱爱玉、何英等。

风景名胜

播报
编辑
嵊州市的旅游点有:马寅初故居、百丈飞瀑、百丈飞瀑漂流、南山水库、冰川火山谷,剡溪漂流景区、清溪漂流、崇仁古镇、城隍庙王羲之故居、华堂村、小黄山遗址、天章塔红佛寺浙江嵊州温泉湖国际度假旅游区,覆卮山度假村等等。[10]

特产美食

播报
编辑
茶叶
金庭炒货
糯米果
嵊州糟货
溪滩榨面
油氽果
崇仁炖鸭
麻糍
青饺
嵊州糟肉
香榧
越乡龙井
春饼
马蹄酥
青麻糍
嵊州榨面
小红毛
糟货
根雕
麦虾汤
嵊州炒年糕
汤包
小笼馒头
糟鸡糟肉
鸡蛋烤饺
糯米白糖
嵊州香榧
桃形李
油条
榨面
嵊州市人民政府网:[48]

著名人物

播报
编辑
世界冠军:马晓春
铁骨铮铮:马寅初
“黄土画派”代表:刘文西
越剧名家:袁雪芬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
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东南英杰:王金发
一代书圣:王羲之[11]

荣誉称号

播报
编辑
嵊州是中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54],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嵊州是闻名中外的越剧之乡、领带之乡、茶叶之乡、围棋之乡、竹编之乡、根艺之乡以及中国厨具之都、电声零件之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49]
嵊州市获“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先进单位”称号。
2017年6月,嵊州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3]投资潜力100强。[3]2019年1月9日,凭借越剧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4]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5]
2018年12月,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小吃文化名城”称号。[12]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3]
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5]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14]
2019年11月21日,入选“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15]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16]“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17]
2019年12月28日,入选“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18]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28;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49。[19-22]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23]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24]
2020年5月,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25]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26]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7]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8]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29]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30]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榜单[31]、“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32]
2020年12月1日,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33]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34]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榜单,位列全国第47名。[40]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县》榜单,排名第35位。[42]
2022年6月,入选2022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68位。[41]
2022年8月,入选壹城智库“2022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排名第21。[43]
2022年9月,入选首批浙江交通强国试点县(市、区)。[44]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68。[58]
2022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89。[59]
2023年5月,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66。[60]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51。[61]
2023年9月,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88。[62]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63。[64]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89。[67]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66。[68]

友好城市

播报
编辑
2009年10月20日,与美国标蒙市结为友好城市。[51]
2019年3月22日,签署《摩洛哥·索维拉市与中国·嵊州市友好城市备忘录》。[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