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浙江万里学院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境内公办高校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收藏
0
0
浙江万里学院(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第一所国有改制高校,由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举办,试行民办学校运行机制,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是“公办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新型高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试点单位联盟理事长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首届理事单位、教育部首批创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浙江省创业型大学试点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宁波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首批成员单位。[9][14][17-18]
据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钱湖、回龙、宁海、高新、海外等校区;下设13个二级学院,开设56个招生专业,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万多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名,拥有高级职称教师近600名[23]
创办时间
1950年
主管部门
浙江省
学校官网
图集
学校概况
历年分数线
招生简章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浙江万里学院
外文名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简    称
万里学院(ZWU)
创办时间
1950年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理工类[1]
学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5年)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
主管部门
浙江省
现任领导
应雄[29](浙江万里学院董事长)林志华[29](党委委员、校长)蒋建军[16][29](党委书记、副校长)
专职院士数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
本科专业
54个
硕士点
3个
院系设置
13个
校    训
自强不息、恒志笃行
校    歌
《留给天地一片灿烂》
地    址
钱湖校区:浙江省宁波市鄞县中心区钱湖南路8号[19]
回龙校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盛莫路1519号
院校代码
10876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 浙江省立农业技术学校
1950年9月,浙江省立宁波农业技术学校创建。
1958年8月,建立宁波地区农业专科学垫精拘校,校址在鄞东回龙桥,奉化溪口设有分部。
  • 宁波农学院
1960年,与宁波地区农科所、宁波地区农具研究所合并组建宁波农学院,有学生一千余人,教职工两百余人。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万里学院
1961年,复名宁波地区农业专科学校;同年8月,溪口化分部撤销,停办大专,改建为宁波农业学校。
1971年2月,宁波农业学院与宁波林业学校合并组建宁波地区农林学校。[26]
1976年11月,剃宙颂宁波地区农林学校升格为宁波地区农学院。
1977年11月糊境润,宁波地区农学院改建为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
1984年11月,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改建为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2]
  • 浙江万里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8月,浙江农村技芝企厚趋术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浙江万里职业技术学院。[8]
2000年,开始恢复本科招生。
  • 浙江万里学院
2002年1月9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评寻杠议,浙江万里学院正式成为本科院校。
乘请脚2002年秋季,共招收1828名本科生,3011名专科生(其中104名高职生,120名面向宁波地区招收的“现代农业”专业并轨专科生),在校生规模达12000余人。万里学院成为宁波市第二所、浙江省第六所万人本科院校。
2003年,宁波机械工业白影学校并入浙江万里学院。
2004年,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
2005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并成为试点单位联盟理事长单位。
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2016年,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教育厅同意浙江万里学院作为民办高校扩大收费自主权的试点学校,根据实际教育成本自主制定学费标准。[13]
2018年,在德国汉堡设立浙江万里学院海外校区。
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踏旬欠。
2023年3月14日,由浙江万里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宁海县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正式开园。[20]4月13日上午,宁波市行政合法性审查服务研究中心在浙江万里学院挂牌成立。[22]6月25日,浙江万里学院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联合学院成立。[25]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13个二级学院,开设54个招生专业。[23]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金融学
财务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国际商务
金融工程
资产评估
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
物流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跨境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
法学院
法学
公共事业管理
电子商务及法律
社会工作
文化与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新闻学
广告学
编辑出版学
网络与新媒体
外语学院
英语
商务英语
日语
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产品设计
动画
建筑学
风景园林
生物与环境学院
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
生物制药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信息与智能学院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物联网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统计学[12]

师资力量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400余名,拥有高级职称教师近600名,[23]其中专任教师1100名;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1人、浙江省“151”人才培养工程28人、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1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浙江省“5246”人才培养工程9人、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5人、宁波市高校名师5人、宁波市高校名师培养对象10人、宁波市新世纪4321人才培养工程15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82人、甬江学者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1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3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24]
类别
名单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郑紫微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钱国英、林志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葛楚天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奚李峰
全国模范教师
袁葵芳
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
陈忠法
浙江省突出贡献专家
钱国英
甬江学者
戚向阳、王艳玲、蒋天颖(不全)[3-4]
省级教学团队
序号
团队名称
带头人
获批年份
1
生物技术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团队
钱国英
2008
2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系列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奚李峰
2008
3
基于教学模式创新的财务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
贝洪俊
2009
4
通信工程专业系列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梁丰
2009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A类一流学科1个、省B类一流学科4个、8个市重点学科、专业硕士点3个。[23]
  • 重点学科
类别
名称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
现代微生物技术与应用
浙江省重点学科
现代微生物技术与应用、国际贸易学、微生物学、食品科学、应用经济学、服务管理与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
浙江省一流学科
生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宁波市重点学科
应用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环境科学、经济法学、物流管理与工程、设计艺术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 学位点
专业硕士点
国际商务
生物与医药
工程管

教学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2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7门课程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拥有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54个平台项目;获得省市级教学成果奖101项,其中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主持);获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宁波市级行业特色学院3个;获批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5个。[23]
浙江万里学院钱湖校区三位效果图
类别
名称
国家特色专业
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新闻学、生物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生物技术、物流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工程、环境设计、金融学、网络与新媒体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法学、英语、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新闻学、统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财务管理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数字媒体”国家级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软件服务外包”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生物技术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团队
教育部人才培养创业教育实验区
基于合作性学习教学改革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生物与环境实验中心、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电子信息实验中心、法学训练中心、语言实验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传媒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创新教育实验区
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3+1”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生化实验技术、知识产权法
国家资源共享课程
生化实验技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家精品课程
生化实验技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基因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
新闻采访与写作、数据结构、金融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化学、免疫学、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会展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中级财务会计、税法、市场研究、民法学、经济法、刑事诉讼法、包装设计[27]
类别名称
专业
浙江省优势专业
新闻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生物技术
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
生物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商务、网络与新媒体、软件工程、物流管理
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新闻学、生物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
宁波市品牌特色专业
生物技术、物流管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
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
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技术、法学、通信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28]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据2021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科技部“万里笃创”众创空间、3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社科联重点培育智库、3个宁波市创新协同中心、5个宁波市重点实验室、1个宁波市工程研究中心、4个宁波市社科研究基地、2个与中国社科院共建研究中心等30余家省、市级科研机构。
类别
名称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联合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临港现代服务业与创意文化研究中心
宁波市重点实验室
宁波市农产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市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数字信号处理(DSP)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微生物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水产动物性别控制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
宁波市工程研究中心
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宁波工程研究中心[21]
平台名称
级别
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级
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
国家级
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省级
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共建)
省级
浙江省级院士工作站
省级
临港现代服务业与创意文化研究中心
省级
浙江万里学院中东欧研究中心(省社科联重点培育智库)
省级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省新型高校智库)
省级
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
省级
“万里笃创”众创空间
省级
宁波市农产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市级
宁波市微生物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市级
宁波市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重点实验室
市级
宁波市数字信号处理(DSP)重点实验室
市级
宁波市水产动物性别控制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
市级
宁波市院士文化研究中心
市级
宁波市行政法治研究中心
市级
宁波市口岸研究中心
市级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
市级
宁波区域特色水产种业协同创新中心
市级
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市级
创意设计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市级
浙江省法学会海商法学研究会
市级
宁波市“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基地
市级
宁波市传播监测研究基地
市级
宁波市地方法治研究基地
市级
宁波市甬商研究基地
市级
宁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协同创新中心
市级
宁波市地方立法研究基地
市级
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市级

科研成果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一批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为代表的行业应用成果,2018年、2020年两度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23]
钱湖校区全景图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1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浙江万里学院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243万余册,中外文现刊1376种,电子图书272万余册,电子期刊91万余册,学位论文653万余册,音视频资源19745.32小时,中外文数据库54个,教学资源容量达到17.9TB。[5]
文献信息中心钱湖馆
  • 学术期刊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浙江万里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创刊于1988年,该刊设有“甬商研究”、“经营之道”、“经济案例剖析”、“热点问题透视”、“海洋经济与环境研究”、“中东欧文化研究”、“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社会”、“语言·文学·文化”、“传媒·信息”、“艺术·创意·设计”、“应用科技”、“高教研究”等栏目;该学报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6]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现代农机》是由浙江省农业厅主管、浙江省农机管理局、浙江万里学院联合主办的科普类国家刊物,创刊于1983年。[7]

文化传统

播报
编辑

形象标识

  • 校徽
浙江万里学院校徽同样使用浙江万里教育集团标志,色彩是简单的蓝白相接,蓝色圈中的“WL”两个字母设计为两只飞鸟的形象,简约而不简单。

精神文化

  • 校训
自强不息 恒志笃行
语出《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 校歌
留给天地一片灿烂
作词:金波 作曲:舒京
头顶万里蓝天,脚踏万里河山,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壮丽人生开始在今天,今天。
连着明天明天担上双肩,
踏万里浪,扬万里帆,
留给天地一片灿烂,
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海的心胸,山的信念,
追求卓越,从上一流,海的心胸,山的信念,
心中怀着永远的春天。
在大地上造起,更多的花园,
心中怀着永远的春天,
在大地上造起,更多的花园。

学校领导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应雄[29]
终身董事
徐亚芬
董事
毛乾刚林良富、吕洁、应敏 、蒋建军、钱国英、林志华
秘书长
王福银[31]
党委委员、校长
林志华[29][36]
党委书记、副校长
党委副书记
王伟忠
副校长
陈建革、徐立清
副校长、党委委员
马建荣、杨震峰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王伟忠
纪委书记、党委委员
孙斌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王福银[15][34]
党委委员、组织部(统战部)部长、工会主席
朱邦相[33][35]
财务总监
张剑青[29]
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
余丹[30]
校长助理、生物与环境学院院长
葛楚天[32]

历任领导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校长
戴开仁
1979.7~1980.7
1980.7~1984.2
张在勋
1984.2~1989.9
陈世才
1989.9~1991.9
邬志芳
1991.9~1999.4
应启瑞
1999.4~2001.8
王渊明
2001.9~2005.8
2005.8~2016.12
2005.8~2013.12(执行校长)
党委书记
戴开仁
1979.6~1987.10
邬志芳
1989.8~1991.9
傅章经
1991.10~1996.8
楼玉琦
1996.8~2001.8
2001.8~2005.3
2005.3~2014.6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时间
荣誉
2021年
第一批2020年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
2022年2月
浙江首批省属社会评价组织
2023年
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10-11]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独立卫生间
独立浴室
上床下桌
五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微波炉
住宿费4500元/年
门禁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2个食堂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