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5月20日讯 日前,蓝帆医疗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要求就业绩波动、关联方采购、销售模式、商誉减值等多方面的问题作出说明。

2023年,蓝帆医疗实现营收49.2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减少52.66%;扣非净利润-6.40亿元,同比增加2.6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73亿元,同比减少114.74%。需要指出的是,期内,公司仅第四季度经营现金流为正,金额占全年经营现金流的比例为154.79%(绝对值)。

此外,公司2023年发生销售费用4.49亿元,同比增加21.10%;发生财务费用1.24亿元,同比增加266.84%,其中汇兑损益为-3387.62万元。

深交所要求蓝帆医疗说明: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均未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第四季度经营现金流由负转正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在营收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期内销售费用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期内汇兑损益的计算过程及会计处理等是否准确,相关汇率变动趋势与出口收入、汇兑损益之间是否匹配,以及应对汇率波动(拟)采取的措施。

蓝帆医疗的偿债能力及流动性压力也受到深交所关注。截至2023年末,蓝帆医疗货币资金12.82亿元,同比减少37.43%,使用受限金额达4.71亿元;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0.96、0.66,同比下滑均超过50%,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仅为0.74,显示出公司偿债能力较弱。此外,期末短期借款余额为5.43亿元,同比增加254.90%;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余额为13.66亿元,远高于期初余额1.92亿元。

深交所要求蓝帆医疗说明:年末“存贷双高”特征与公司历年财务状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补充披露“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的明细情况,并说明相比期初大幅增长的原因;针对未来12个月内到期负债的偿还计划、资金来源及筹措安排,并结合货币资金受限情况、资产变现能力等,说明相关债务能否按期偿还;公司债务结构、规模是否稳健,会否发生资金紧缺流动性风险,以及(拟)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2020年,蓝帆医疗曾收购武汉必凯尔100%股权,交易作价2.86亿元,所需资金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募集。

资料显示,武汉凯尔现为蓝帆医疗护理事业部主要子公司,业务是研发、生产、销售以急救箱包为主的各类紧急救援产品和一次性健康防护用品。蓝帆医疗称,武汉必凯尔期内业绩增长的原因系急救包出口业务增长,具体为“得益于欧洲新标准发行刺激销量的增长以及对信用客户管控的坏账减少”;而武汉必凯尔全资子公司湖北高德业绩下滑的原因系“国内急救包市场尚不成熟,需求不稳定”等。

不过,在此前的问询函回函中,蓝帆医疗提到,湖北高德2020-2021年主要业务包括销售 PVC 手套、丁腈手套。另外,公司2020年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也显示,湖北高德为武汉必凯尔的生产子公司,武汉必凯尔仅承担销售职能。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必凯尔原为蓝帆医疗健康防护手套业务的下游客户及关联方。彼时,公司董事长刘文静、时任董事孙传志为武汉必凯尔控股股东珠海蓝帆巨擎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

2023年,武汉必凯尔合并报表层面营业收入为2.76亿元,占2020年营收不到一半;净利润为3279.19万元,约为2020年净利润的三成。经收益法评估,武汉必凯尔商誉所在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为1.46亿元,账面价值为1.05亿元,自2020年收购形成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商誉4921.82万元,至今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深交所要求蓝帆医疗说明:武汉必凯尔自2020年被收购后业绩即大幅下滑的原因,公司是否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虚增武汉必凯尔业绩、抬高估值,进行利益输送;自2020年收购以来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合规性、合理性;截至目前,武汉必凯尔募投项目是否达到预计效益,2022年年报在相关项下填报“不适用”的原因;武汉必凯尔业绩增长而湖北高德业绩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此外,深交所还要求蓝帆医疗全面自查前期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内部及财务控制等方面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关联交易及其他重大事项应否严格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对外担保及资金占用等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