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

华律网 2024年01月25日 16:00:26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更是祖国的未来。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所以应该好好的养育孩子使其健康成长。未成年人都需要监护人。那么法定监护人,监护人证明,指定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监护人的确定,民法典中被监护人的概念,监护人的变更,什么是监护人,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监护人责任。这些问题大家都很关心,下面就由华律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目录

  •       1什么是法定监护人
  •       2监护人证明格式
  •       3什么是指定监护人
  •       4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
  •       5监护人的确定标准
  •       6民法典中监护人的法律地位
  •       7怎样进行监护人的变更
  •       8什么是监护人
  •       9承担监护人责任

1什么是法定监护人

      因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都是需要人监护的,所以在问哪些人可以作为法定监护人的时候,就既要说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也要说出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①配偶;

      ②父母;

      ......

      阅读全文>>

2监护人证明格式

      (1)若被监护人未满十八周岁的:

      监护人证明书

      兹证明_______,男/女,于___年__月__日出生, _______的生父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_______生母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的法定监护人是 (父母健在的,可任选父母其中一人) 。

      (2)被监护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监护人证明书

      兹证明_______,男/女,于___年__月__日出生, _______的生父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_______生母是_______(现健在/已故)。______的配偶是 ______(针对已婚的情况)。

      _______的法定监护人是_______(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依次选择监护人) 。

      ......

      阅读全文>>

3什么是指定监护人

      法定监护人与指定监护人是什么?分别有什么义务呢?在对子女监护权、监护人的问题上,我国法律都有明确规定规定。那么什么是指定监护人?法定监护人与指定监护人的区别是什么?华律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什么是指定监护人

      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时,可以将民法典关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或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的规定视为指定监护人。

      指定监护人的顺序。前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无监护能力或者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被监护人有利的原则,从后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择优确定。被监护人有识别能力的,应视情况征求被监护人的意见。监护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顺序中的数人。被指定人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上述规定,作出维持或者撤销指定监护人的判决。如果判决是撤销原指定的,可以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此类案件,比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审理。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的监护责任,一般应当按照指定监护人的顺序,由有监护资格的人承担。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监护人的,应当由协议确定的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民法典的

      ......

      阅读全文>>

4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

      监护人的职责包括: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护人必须承担以下职责:

      1、供吃、穿、住、医疗等条件以保障未成年人得以生存和身体的健康;

      2、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

      3、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4、保证未成年人接

      ......

      阅读全文>>

5监护人的确定标准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第1款、第2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

      阅读全文>>

6民法典中监护人的法律地位

      民法典监护人的法律地位,主要关乎侵权损害赔偿问题。有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目前适用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

      阅读全文>>

7怎样进行监护人的变更

      监护的设立即监护人的选任。对此,存在四种方式:

      (一)法定监护

      法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首先应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按顺序应由以下人员担任: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

      (二)指定监护

      指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权指定监护人的单位、组织的指定而产生。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指定监护有两种情况:

      1、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时,有关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

      2、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

      在以指定监护方式设立监护的情形,如果当事人对指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作出维持或撤销原指定的判决,如果原指定被判决撤销,人民法院应另行指定监护人。

      (三)委托监护

      委托监护是指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

      在委托监护的情形,除有特别约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在教育机构或医疗机构监管期间致人损害的,如果有关机构对损害的发生具有过错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遗嘱监护

      遗嘱监护是指被监护人的父母用遗嘱为其指定监护人。

      遗嘱监护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

      1、被指定的人同意作监护人;

      2、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无异议;

      3、该指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并对被监护人并无不利。

      ......

      阅读全文>>

8什么是监护人

      监护人

      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些人虽然与近亲属不同,没有必须担任监护人的法律上的义务,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担监

      ......

      阅读全文>>

9承担监护人责任

      1、监护人应当谨慎、全面的履行监护职责,若监护人不当履行或履行监护责任严重失职,应当根据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没有对危险的认知能力和预防能力,监护人在明知存在危险或可能存在危险的情况下,应当谨慎、全面地加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看管,尽最大努力避免侵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的事情发生,若未尽到监护责任,应当按照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

      阅读全文>>

10专业律师解答

      提交咨询
儿童监护权怎么判定
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我姐姐在离婚之后就是一个人带着孩子,孩子的爸爸几年之前因为吸毒被抓进监狱了她能不能把孩子的监护权暂时转移给我?
没有必然联系,前者是民事关系,后者是户籍行政管理

11根据您的需求,我们为您推荐了4位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