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

[qǐ yè jiā]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领导者)
展开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1]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是从法语中借来的,其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家大体分为二类,一类是企业所有者企业家,作为所有者他们仍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另一类是受雇于所有者的职业企业家。在更多的情况下,企业家只指第一种类型,而把第二种类型称作职业经理人
中文名
企业家
外文名
entrepreneur
特    征
经营管理
企业角色
掌控者,领导者

描述

播报
编辑

财富阶层

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决定社会权力转移抹淋挨和社会制度演进,在封建时代的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土地”,在资本主义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资本”。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使我们可以从产权决定角度研究企业和企业家,我国国企改革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希望从产权关系下解决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监督等问钻煮狼章题;根据产权理论经营权与所有权踏篮分离,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家的角色就是资产的代理人,拥有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企业家”这个词16世纪出现在法语中,即指挥军事远征的人。18世纪法国人用这个词定义其它种类冒险活动的人。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博龙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承担不确定性”;1815年,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次将企业家列入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尽管萨伊忽略了资本形成的创造性和责任心——企业家精神重要的两翼。

创新功能说

19酷拜笑42年“创新主义经济学之父”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中,使“企业家”这一独特的生产力要素成为最重要要素。熊比特指出,所谓创新就是企业家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企业家被称为“创新的灵魂”。
熊比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经济发展是动态的,是对现存的均衡状况的改变。经济发展不是因为人口、欲望状态、经济和生产组织的变化这些被称为“生产扩张的外部因素”,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才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才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就是说,创新是增长的灵魂,创新是公司成长迅速的原因。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传统的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进步,创新精神十足的小公司发展超过传统的大公司,美国小企业局的统计表明,新公司创造的新产品比大企业多250%。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认为,新公司每一美元研究与发展费用所获得的创新利润归朽是大企业的4倍,新公司创新进入市场平均是2.2年,而大企业是3.1年。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创新,对传统生产力要素的重新组合,使企业家成为企业的催生婆或者是走出困境的领路人。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巨额亏损,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科卡走马上任,一举扭亏为盈。同样的企业、同样的员工,仅仅是企业领导人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似乎在用实践说明企业家的真正价值。

判断说

卡森的“企业家判断(Entrepreneurial judgement)说”。卡森(Casson.Mark)对企业家和企业家职能的界定。卡森认为,企业家的功能是企业家判断(Entreprenurial judgement ),企业家就是专为稀缺资源协调做出判断的人。在企业家功能上,除肯定熊彼特的“创新功能”外,提出:嘱希1、套利功能;2、创造市场的功能。企业家通过中介和内部化两种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改进交易制度,促使市场的形成。
企业家精神 [2](En市良剃trepreneurship)
企业家这个词来自法文,意思是从事。企业家是从事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对企业家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康蒂永·R将经济中承担风险的行为与企业家联系起来。在英国的同一时期,工业革命正在演进,企业家在承担风险和自由的转化中扮演着显著的角色。
将企业家和经济联系起来很久以来已经被当作一种标准。事实上50年代以前对于企业家的大多数定义和引用都来自于经济学。康蒂永·R提出了上面的说法,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巴普蒂丝塔以及20世纪的经济学天才熊彼特都论述过企业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说“企业家”的概念是18世纪的经济学家引进的,并且继续在20世纪吸引着经济学家的兴趣。当前,这个词已经成为自由企业和资本主义的同义词,或者至少是密切相关的词。同样,人们普遍认为企业家是带来改变的原动力,他们给企业带来市章删创造性的想法,并帮助企业增长、盈利。 应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 [2]

精神品质

播报
编辑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所拥有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 [6]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企业家精神的鲜活灵魂。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是在创新中产生、发展、壮大的,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无孔不入的,有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归根结底是思维创新。成功的企业家,无一不是思维创新的“大师”,不仅要启其端,更要善其事,而且灵魂深处始终要有“一波未了一波生”的创新亢奋。企业家只要滋生出“创业易,守业难,推动企业不断创造重生的奇迹,更加难上加难”的感叹,就说明他的创新思维枯竭了,创新灵魂黯淡了。只要创新的步伐不停顿,企业家就能够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会,就能够调动一般人不能调动的资源、就能够的找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绝招。企业家就会像是一棵大漠中不倒的胡杨,永远有昂首挺立的顽强生命力。 [6]

家国情怀

企业家要拥有家国情怀,弘扬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敬业,是企业家道德底线;遵纪守法,是企业家经营发展的底线;艰苦奋斗,是企业家的初心也是基业长青的秘诀。 [7]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的不变本色。我在海外考察时常常惊奇地发现,欧美国家的一些家族小企业,虽然历尽百余年的历史沧桑,但直到如今仍然在某个细小的产品领域独占鳌头,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原因就是这些小企业虽然传承了几代人,但在产品的精密制造上,仍然严格遵循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来不弄虚作假、偷工减料。这种可贵的工匠精神,是一种让人钦佩的“职业道德”,也是一种让人感奋的“达人追求”。 [6]

责任担当

企业家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弘扬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广大企业家、尤其是青年企业家,应当具备大局意识和全局眼光。我们不仅要自立自信,推动自身发展,更要饮水思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担服务社会的使命。 [7]

执著敬业

执著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动力。企业家要有艺术家的飞扬激情,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心致志。老是见异思迁,缺乏战略定力,是企业家精神的大敌。企业家一生不知要碰上多少“迷人”的诱惑,任何诱惑都有着美妙无比的“理论”说辞。有时候,老僧入定般的执著,就是企业家出色的敬业表现,因为成功往往就看能不能坚持到最后。 [6]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彼得·圣吉在其名著《第五项修炼》说到:“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学习与智商相辅相成,以系统思考的角度来看,从企业家到整个企业必须是持续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终生学习。企业的学习精神尤为可贵,他们向爱德华兹·戴明学习质量和品牌管理;向约琴夫·M·朱兰学习组织生产;向彼得·德鲁克学习市场营销及管理。同样,美国企业也在虚心学习,企业流程再造扁平化组织,正是学习日本的团队精神结出的硕果。
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企业家在修炼领导艺术的所有原则中,诚信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显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实,凡勃伦在其名著《企业论》中早就指出:有远见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商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更是明确指出:“企业家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在符合游戏规则下,运用生产资源从事利润的活动。亦即须从事公开和自由的竞争,不能有欺瞒和诈欺。”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者”,也是市场机制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也一定来自于这些民间资本者群体。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阶段,并且业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国未来几年的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必将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啻于是又一次严峻考验。必将涉及到如何正确地解读和定义民营企业家和民营资本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2]

公益事业

播报
编辑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亟需培育一批张謇式的社会企业家,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宣传倡导社会企业家精神,建立社会企业青年实践机制。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宣传优秀社会企业家奋斗事迹,增进企业家参与社会企业工作的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增强新一代创业者社会企业意识,建立在社会企业中发展的职业路径 [5]
参与的爱心企业越来越多,资助的贫困生越来越多。2015年21家企业捐助80.3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70人;2018年捐资140.3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58名;2020年163家民营企业家和46家拉面馆捐款211.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00多名。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脱贫攻坚期间,440位民营企业家捐资796万元,资助当地贫困大学生900多名,助力了脱贫攻坚行动。 [4]
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压力会随时涌来,企业家往往是承受压力的排头兵母润昌总结说,在应对压力方面,有三点很重要: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念,要坚信企业的前景,相信自己的奋斗;二是意志要坚强,百折不饶,遇到问题积极解决,相信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比困难多;三是坚决及时的行动,有行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