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爱尔兰

欧洲西部国家
展开6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爱尔兰(爱尔兰语:Éirinn,英语:Ireland),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岛中南部。西濒大西洋,东北与北爱尔兰接壤,东隔爱尔兰海大不列颠岛相望。海岸线长3169千米。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2月3.2℃,8月16.2℃,面积7万平方千米。全国分为26个郡、3个郡级市和2个市郡,首都为都柏林截至2023年12月,爱尔兰人口527.14万。[20]
爱尔兰人属于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1169年开始遭到英格兰入侵,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2]1916年都柏林爆发了反抗大英帝国统治的复活节起义[2]1921年12月6日,双方签订《英爱条约》,英被迫允许爱南部26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但北部6郡仍属英国,成为现在的北爱尔兰[1]1937年爱尔兰宣布成立共和国并独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1948年12月21日脱离英联邦,并通过宪法成为永久中立国,1949年4月18日,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2]
2022年爱尔兰国内生产总值4750亿欧元,同比增长9.4%。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4日,爱尔兰统一党宣布,西蒙·哈里斯当选该党新领袖。[18]
中文名
爱尔兰[1]
外文名
Ireland
所属洲
欧洲
首    都
都柏林[1]
主要城市
科克利默里克高威
国庆日
3月17日[1]
国    歌
战士之歌
国家代码
IRL
官方语言
爱尔兰语英语[1]
货    币
欧元[1]
时    区
UTC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迈克尔·希金斯[1](总统)西蒙·哈里斯[11](总理)
人口数量
527.14 万[20](2023年12月)
人口密度
71.7 人/平方公里(2020年)
主要民族
爱尔兰人
国土面积
70000 km²[1]
水域率
2%
GDP总计
4750 亿欧元(2022年)
人均GDP
70500 欧元(2020年)
国际电话区号
353
国际域名缩写
.ie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
国家格言
“永远的爱尔兰”
别    名
“欧洲小虎”,“翡翠绿岛”
国    花
三叶草
国    鸟
蛎鹬
最大城市
都柏林
气    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注    音
ㄞˋ ㄦˊ ㄌㄢˊ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公元前7000年左右,一批猎户从大不列颠岛来到爱尔兰岛,成为最早定居者。随后相继出现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文明。
公元前6世纪,凯尔特人陆续从中欧入侵爱尔兰,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字和语言,建立起至少五个小王国,成为现代爱尔兰人的祖先,但未能形成统一国家。
432年,圣帕特里克到此传播基督教及罗马文化。9世纪以后,不断受到来自挪威一带的维京人入侵。
1169~1171年,英王亨利二世的部下第二代彭布罗克伯爵理查·德·克莱尔率军队入侵,在都柏林之围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1542年,英王亨利八世成为爱尔兰国王,1560年起爱尔兰多地出现反对英国殖民的战争。英国内战后,英国人逐步蚕食了爱尔兰的领土和主权。
1800年,签订爱英同盟条约,成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被英国完全吞并[16]
1801年,爱尔兰正式并入英国[15]
1845年因为马铃薯歉收问题造成爱尔兰大饥荒,英国政府在能进口美洲粮食的情况下却未提供太多协助,造成爱尔兰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一,让许多爱尔兰人对英国产生不满,爱尔兰独立运动开始。
1916年,都柏林爆发抗英的“复活节起义”。
1919年,大多数于1918年大选中当选的爱尔兰议员拒绝在英国下议院任职,他们自行组成了爱尔兰议会(Dáil Éireann),并于1919年1月以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国”的名义发布了单方独立宣言。当时,爱尔兰没有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但在英爱战争(亦称爱尔兰独立战争)后,英爱双方代表达成英爱条约,给予爱尔兰合法的自治权,即自治领地位。爱尔兰成立爱尔兰自由邦,领土包括爱尔兰全岛,但条约允许北方六郡(即北爱尔兰)不参加爱尔兰自由邦。爱尔兰自由邦宪法同时规定,爱尔兰为君主立宪制,爱尔兰国王由英国国王兼任,同时设立总督职位,议会实行两院制,成立“行政委员会”(即内阁),设立行政委员会主席职务。
1921年12月6日,英被迫允许爱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属英国。[3]
1937年12月29日,爱尔兰采用了新的爱尔兰宪法爱尔兰语:Bunreacht na hÉireann),将国名正式定为“爱尔兰”(爱尔兰语:Éire),宣布爱为主权、独立、民主的国家,仍留在英联邦内。设立爱尔兰总统(爱尔兰语:Uachtaráin na hÉireann)职位,但国王继续根据成文法在国际上为爱尔兰国的象征。
1949年4月1日通过的爱尔兰共和国法案最终废除君主制,将国王职权全部交予总统,爱尔兰成为共和国。根据爱尔兰宪法第4条,“爱尔兰(Éire)”为国家名称,同时第2、3条宣称爱尔兰对北爱尔兰也享有主权(此文已于1999年废除),所以爱尔兰共和国在外交领域一般也自称“Éire”(如爱尔兰宪法、爱尔兰总统)。但由于英国对北方六郡实际行使主权,许多国家避免直接使用“Éire”字眼,以照顾北爱尔兰的立场,避免偏袒之嫌。
1949年4月,爱尔兰宣布成立共和国之后,自动退出了英联邦。虽然爱尔兰并没有重新申请加入英联邦,但是它保留了许多成员国的权利,在英国享有特殊地位。1949年4月18日英承认爱独立,但北部6郡仍属英国。
1955年,爱尔兰加入联合国,同时与英国合作解决北爱尔兰暴力冲突问题。爱尔兰与北爱尔兰选民于1998年所通过的贝尔法斯特协议(英语:Belfast Agreement)正在实施中。[2]
2024年4月,西蒙·哈里斯将出任爱尔兰总理。[18]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区域位置

爱尔兰位置图
爱尔兰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岛中南部,西濒大西洋,东北与英国的北爱尔兰接壤,东隔爱尔兰海英国相望,全国面积7万平方千米。[10]

地形地貌

爱尔兰卫星图
爱尔兰境内中部为平原,多湖泊和沼泽,平均海拔100米左右。北部,西北部和南部为高原和山地。中部是丘陵和平原,沿海多为高地;最长的河流香侬河(Abha na Sionainne)长约370多千米,最大的湖泊为科里布湖(Loch Koilib)。
爱尔兰岛南北长475千米,东西宽275千米,全岛面积为8.4万平方千米,其中5/6的面积属于爱尔兰共和国。爱尔兰国土由中部平原和环列四周的滨海山构成,形似一个边缘陡峭的盆地,南北高中间低;中部平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拔30~120米,间有海拔200~300米的低丘,这一地区被茂盛的森林覆盖,绿地遍野,是理想的草原牧场。
东部和北部山脉海拔700~900米,南部山脉在海拔700~1000米之间;西南沿海悬崖陡峭、怪石嶙峋。山中多洞穴、暗流;滨海山地久经侵蚀,山体为宽谷分割,有利于内地与沿海之间的交通。爱尔兰的海岸线长达3000多千米,其东部海岸比较平直,缺乏天然良港;西部与南部的海岸线犬牙交错,绵延起伏、极富变化。
爱尔兰地形图
全岛被小型丘陵环绕,中部相对较低,是河、湖纵横的低地。河流以香农河最长,余皆短小。全岛被东西走向的利菲河(an Life)分割为南北两部分。西卡朗图厄尔山是全国最高点(海拔1041米)。大西洋沿岸港湾曲折深切,多良港。东岸较平直。

气候特征

爱尔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区别不明显,全国各地气温差别不大,冬季温和潮湿,夏季暖和干燥。年平均气温在10-20摄氏度间,2月平均为3.2摄氏度,8月为16.2摄氏度。阴雨天较多,年平均降雨量800-1200毫米,晴朗天气约占全年的1/5。[10]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爱尔兰主要矿产资源有天然气、泥煤、铜、铅、石墨、锌、银、重晶石、石膏、石灰石、白云石等。
爱尔兰铅锌矿储量丰富,是欧洲最大铅锌生产国。锌产量占世界的4.3%,铅产量占世界的2%,泥煤分布广泛,约占全国面积的13%。天然气储量估计为382亿立方米。其所需能源的70%依靠进口。[4]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主要划分

全国分为26个郡、3个郡级市和2个市郡。26个郡为卡尔洛(Carlow)、卡文(Cavan)、克莱尔(Clare)、科克(Cork)、多尼戈尔(Donegal)、邓莱里-拉斯当(Dun Laoghaire-Rathdown)、芬戈(Fingal)、戈尔韦(Galway)、凯里(Kerry)、基尔代尔(Kildare)、基尔肯尼(Kilkenny)、累伊斯(Laois)、利屈姆(Leitrim)、朗福德(Longford)、劳思(Louth)、梅奥(Mayo)、米思(Meath)、莫纳汉(Monaghan)、奥法莱(Offaly)、罗斯康芒(Roscommon)、斯莱果(Sligo)、南都柏林(South Dublin)、提珀雷里(Tipperary)、西米思(Westmeath)、韦克斯福德(Wexford)、威克洛(Wicklow)。3个郡级市为都柏林(Dublin)、科克(Cork)、戈尔韦(Galway),2个市郡为利默里克(Limerick)和瓦特福德(Waterford)。[1]

重要城市

都柏林
都柏林(英文:Dublin;爱尔兰语:Baile Átha Cliath)是爱尔兰的首都,位处都柏林郡丽妃河(River Liffey)河口,陆地面积超过115平方千米,南边被山环绕,而西边和北边则为农作物平原。丽妃河一直被视为该地区传统的南北分割线:北部一般广泛分布着工人阶层,而南部则被认为是中上阶层的聚集地。
都柏林同时是爱尔兰当之无愧的文体中心,几乎所有运动组织的总部都设在都柏林。最流行的运动项目是:盖尔式足球、橄榄球和爱尔兰板棍球。都柏林的文学历史闻名世界,曾产生过许多杰出文学家,不过最著名的还是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他个人代表作《尤利西斯》地点也设在都柏林,因此布鲁姆日的主要庆祝活动也源于都柏林。爱尔兰国家图书馆和爱尔兰国家印刷博物馆是爱尔兰最大的图书馆和文学博物馆。
和其他爱尔兰城市一样,都柏林市中心充满了酒馆。丽妃河以南的圣殿酒吧区是国际知名的夜生活区域,这里已经成为观光的热点地区。
高威
位于爱尔兰岛西海岸的高威(一译戈尔韦。英语:Galway;爱尔兰语:Gaillimh)是爱尔兰第四大城市,人口约七万,是爱尔兰文化、旅游和贸易中心。有着500多年的历史的高威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作为全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她有着爱尔兰“文化首都”和“西部之都”的美称。济慈曾称高威是“西部的威尼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适宜从事各种户外活动如:高尔夫、钓鱼、骑马、航海等。高威拥有三所大学和多家私立学校,15%的人口是青年学生。高威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年都定期举办盛大的国际文学节、艺术节、音乐节和赛马节,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高威艺术节。
基尔代尔
基尔代尔(英语:County Kildare;爱尔兰语:Contae Chill Dare)位于爱尔兰岛东部,面积1,693平方千米,首府内斯。说到基尔代尔,女性朋友一定不能错过。因为位于基尔代尔郡的基尔代尔购物村(Kildare Village)是艾尔境内唯一的时尚精品购物村,这里也是大部分来访基尔代尔的主要原因。游客们可以以低廉的折扣价购买诸多爱尔兰本土设计师品牌及国际高端品牌,折扣可低至4折,且全年无休。每年夏季基尔代尔村的缤纷夏日节会持续热闹整个7月。
除此之外,比较大的郡市还有沃特福德、凯里郡、梅欧郡等。

国家象征

播报
编辑

国名

爱尔兰的国家名称,是以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爱尔兰间的争议来源。会出现这些疑虑,是由于爱尔兰的一部分属于英国,使得Ireland此名称在英国视为不适当的名称。1989年时,爱尔兰最高法院认为,爱尔兰当局不应该强迫明订他国使用Ireland为正式名称。法院认为,“如果对这个国家寻求协助的等国家的法院都不愿支持这项国家的宪法是正确的,再在我看来,国际公认名称,认证权回到该等国家直到他们已经修正。”紧张关系结束后,在1998年耶稣受难日通过协定,协议解决的问题有关北爱尔兰问题,及爱尔兰声明放弃全爱尔兰岛的管辖权其要求。之后英国接受了爱尔兰国家名称为“爱尔兰”及都柏林政府的国际协议,并使用该名称。
Republic of Ireland连同Ireland一起使用,Ireland经常被用来描述爱尔兰共和国。Irish Republic,则是1919年共和国单方面宣布的名称,独立时期,也经常被用于国际,特别是英国新闻界。

国旗

爱尔兰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从左至右由绿、白、橙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绿色代表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人,也象征爱尔兰的绿色宝岛;橙色代表新教及其信徒,这一颜色还取意于奥伦治·拿骚宫的色彩,也表示尊贵和财富;白色象征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间永久休战、团结友爱,还象征对光明、自由、民主与和平的追求。

国徽

爱尔兰国徽
爱尔兰国徽采用于1945年11月9日,竖琴盾徽。天蓝色的盾面上绘有金黄色的竖琴。
蓝色象征爱尔兰人蓝色的眼睛以及大海和天空,竖琴为爱尔兰人民喜爱的“天使之琴”,象征宁静、和平博爱的颂歌,鼓舞着人民不屈不挠,奋勇向前。

人口民族

播报
编辑

人口

528万(2023年5月)。绝大部分为爱尔兰人。官方语言为爱尔兰语和英语。天主教徒占74.6%,其余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1][4]

民族

爱尔兰人口中,80%以上是爱尔兰人,其余主要是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等。20世纪90年代,随着爱尔兰经济崛起,部分华人从中国大陆、英国、东南亚等国涌入[5]。在爱尔兰华人华侨约5~6万人,主要集中在都柏林、科克等大中城市。在爱尔兰华人华侨主要从事餐饮业、中医中药及超市等服务性行业。另外,留学生毕业后,部分从事律师、医生、公司职员、高校教员等爱尔兰主流职业,逐步提升了华人华侨在爱尔兰的社会及经济地位。[1]

政治

播报
编辑

政体

爱尔兰是议会民主政体。它的法律基础是普通法和议会在宪法框架内通过的法规。欧盟的法规在爱尔兰具有法律效力。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37年6月14日经议会通过,同年12月29日生效。宪法规定,爱尔兰为共和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任命内阁总理及部长,并任军队统帅。1999年12月,根据爱英两国政府及北爱有关各方达成的《贝尔法斯特协议》,爱尔兰政府修改宪法,取消了有关主张北爱领土主权的条款。[1]

议会

由总统和众、参两院组成。众议员按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任期5年。本届众议院于2020年2月产生,共有众议员160名,目前共和党36席、新芬党36席、统一党33席、绿党11席、工党7席、其他党派和独立议员37席,众议长为肖恩·奥法乔尔(Seán Ó Fearghaíl)。本届参议院于2020年6月产生,参议长为杰里·布蒂默(Jerry Buttimer)。[1][13]

政府

爱尔兰总统府
2020年2月举行众议院选举,由于无一党派获得单独组阁所需的80个席位,统一党、共和党、绿党于6月达成协议,联合组阁。共和党党首米歇尔·马丁(Micheál Martin)和统一党党首利奥·瓦拉德卡(Leo Varadkar)轮流担任总理,马丁先任至2022年12月,后由瓦拉德卡接任。2024年3月,瓦拉德卡辞去统一党党首职务,西蒙·哈里斯当选党首。4月9日,经众议院投票,哈里斯当选总理。目前爱政府主要成员包括:总理西蒙·哈里斯(Simon Harris,统一党党首),副总理兼外交与国防部长米歇尔·马丁(Micheál Martin,共和党党首),环境、气候、通讯部兼交通部部长埃蒙·瑞安(Eamon Ryan,绿党党首),企业、贸易与就业部长彼得·伯克(Peter Burke,统一党),财政部长迈克尔·麦格拉思(Michael McGrath,共和党),公共支出与改革部长帕斯卡尔·多诺霍(Paschal Donohoe,统一党),旅游、文化、艺术、爱尔兰语、体育与媒体部长凯瑟琳·马丁(Catherine Martin,绿党),住房、地方政府与遗产部长达拉赫·奥布莱恩(Darragh O'Brien,共和党),教育部长诺尔玛·福利(Norma Foley,共和党),社会保障部兼农村和社区发展部长希瑟·汉弗莱斯(Heather Humphreys,统一党),儿童、平等、残障人士、融合与青年部长罗德里克·奥戈尔曼(Roderic O'Gorman,绿党),继续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创新和科学部长帕特里克·奥多诺万(Patrick O’Donovan,统一党),司法部长海伦·麦肯蒂(Helen McEntee,统一党),卫生部长斯蒂芬·唐纳利(Stephen Donnelly,共和党),农业、食品与海洋部长查理·麦克纳洛格(Charlie McConalogue,共和党)。[1][20]

政党

主要政党包括:统一党、共和党、新芬党。
政党
成立时间
介绍
共和党(Fianna Fáil)
1926年
党员约1.5万人。历史上该党19次单独组阁或联合组阁。1932年至2011年一直是议会第一大党,2011年大选惨败,2020年大选后重新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传统上较为保守,对内主张减税,增加就业机会,对外主张实行中立政策,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党首为米歇尔·马丁。
新芬党(Sinn Féin)
1905年
党员约1.5万人,原是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组织,致力于实现爱尔兰的独立与统一。1986年起政治主张趋向缓和,开始取得较大发展,2020年大选中首次成为议会第二大党。目前是英国北爱尔兰地方议会第一大党,在英国议会下院有7席(但不出席英议会会议)。党首为玛丽·麦克唐纳(Mary Lou McDonald)。[13]
统一党(Fine Gael)
1933年
党员约2万人,现为议会第三大党。代表富裕农民、中产阶级和工商业资本家集团利益,系中右翼政党。对内主张削减公共开支,降低税率和私有化;对外主张经济开放,参与欧洲一体化建设。党首为西蒙·哈里斯。[1][20]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4日,爱尔兰统一党宣布,西蒙·哈里斯当选该党新领袖。他将于4月出任爱尔兰总理。[18]

司法

最高法院即终审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下设高等法院、巡回法院和地区法院。法官由政府推荐,总统任命。法官如不称职或有不端行为,可经议会两院批准后予以免职。全国共设26个地区法院管辖区、8个巡回法院管辖区。地区法院有法官63名,巡回法官37名,高等法官36名。最高法院由大法官、高等法院院长、上诉法院院长和其他9名法官组成。另设特别刑事法院,由高等法院、巡回法院和地区法院抽调的11名法官组成,专门审理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件。大法官唐纳尔·奥唐纳(Donal O'Donnell),高等法院院长大卫·巴尼维尔(David Barniville)。总检察长保罗·加拉格(Paul Gallagher)负责就法律和立法事务向政府提出建议。[1]

政要

迈克尔·希金斯:总统。1941年出生,曾就读于爱尔兰国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73年至1977年任参议员,1981年当选众议员,先后任戈尔韦市长,艺术、文化和爱尔兰语事务部长,工党主席。2011年10月作为工党候选人在总统选举中获胜,2018年11月连任。
西蒙·哈里斯:总理。1986年出生。2009年当选威克洛郡议员。2011年当选众议员。2014年7月起历任财政部国务部长、卫生部长,2020年6月任继续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创新和科学部长。2024年4月任总理。[19-20]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爱尔兰传统经济以农牧业为主。1959年设立的香农开发区是世界上首个经济特区,被誉为区域性开发的成功典范。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力发展软件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以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大量海外高新技术投资,经济结构迅速完成由农牧型向知识型的跨越,实现较快增长,经济增长率一度高居欧盟成员国榜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爱尔兰成为最早出现经济衰退的欧洲国家之一,2010年陷入主权债务危机,接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50亿欧元的援款,并厉行财政紧缩政策。2011年在欧盟重债国中率先恢复经济增长,2013年12月宣布从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计划中无条件退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是欧洲当年增长最快的经济体,2022年保持高增速,增长9.4%。2023年出现经济下滑,国内生产总值4662亿欧元,同比下降1.9%。[1][20]

工业

主要有电子、电信、化工、制药、机械制造、采矿、纺织、制衣、皮革、造纸、印刷、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部门。近年来,化工、电子工程、计算机软件产业等突飞猛进,传统的服装、制鞋及皮革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1]

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家畜及其产品约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燕麦、马铃薯、甜菜等。耕地和林地面积占整个陆地面积的75%。[1]

财政金融

2023年税收收入831亿欧元,同比增长7亿欧元,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增长110亿欧元,超过增值税,成为国家第二大税收来源。截至2023年底,爱政府债务2235亿欧元,同比减少15亿欧元。
爱尔兰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of Ireland):成立于1943年,2003年5月重组并更名为爱尔兰中央银行和金融管理局(Central Bank and 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 of Ireland)。2002年1月1日起使用欧元。[1][20]

对外贸易

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贸易伙伴是欧盟其他成员国、美国、中国等国家。主要出口商品是药品、有机化学品,主要进口商品是飞机、机械产品。2023年贸易出口总额1970亿欧元,同比下降6%,进口总额1400亿欧元,同比下降1%。[1][20]

对外援助

重视对外发展援助。2022年在海外发展援助上支出23亿欧元,比2021年9.67亿欧元有较大增加,占国民总收入0.63%,主要用于处置乌克兰难民问题和应对人道主义危机。[13]

文化

播报
编辑

语言

爱尔兰语作为全国性语言,是第一官方语言;英语为第二官方语言。但实际上英语是当地第一通用语言。全国约有35%的爱尔兰人掌握爱尔兰语,爱尔兰语也是中小学的必修课。国家爱尔兰语委员会在全国推广使用爱尔兰语,建立了爱尔兰语电台和电视台。[10]

宗教

爱尔兰87%的民众信奉罗马天主教,其他信奉基督教、新教、佛教等。爱尔兰人纯朴、热情,社交场合衣着整齐、得体。在家里、酒馆或其他地方相聚和交谈是国民惯常的休闲方式。[10]

习俗

爱尔兰人纯朴、热情,社交场合衣着整齐、得体。在家里、酒馆或其他地方相聚和交谈是国民惯常的休闲方式。如洽谈公事,需要事先预约。如果应邀到爱尔兰人家中做客,一瓶葡萄酒、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或奶酪等都是很合适的礼物。爱尔兰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以握手为礼。在与亲朋好友相见时,大多以亲面颊或贴面颊二、三次来代替握手,以示相互间的亲热和友好。
与西方大多数国家一样,爱尔兰人忌讳“13”和“星期五”,不愿他人过问自己的去向、工资、年龄以及婚姻状况等。爱尔兰人喜爱绿色,忌用红白蓝色组合。

节日

圣帕特里克节
爱尔兰的主要节日有:1月1日元旦、3月17日圣帕特里克节(即爱尔兰国庆)、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3月21日起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是复活节,在复活节前的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假期从星期五至星期一)、银行假日(6月、8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和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10月31日万圣节、12月24日圣诞节前夜、12月25日圣诞节、12月26日圣史蒂芬节、12月31日狂欢节。
每周一般工作五天,周六、日为公休日。[10]

饮食

爱尔兰的传统饮食与英国很相似,家庭饮食以马铃薯、蔬菜、牛肉类为主,面包是爱尔兰人的主食之一。马铃薯的烹饪方法丰富,蔬菜的烹饪方式以水煮为主。由于都柏林靠近海边,故有很多新鲜的海鲜食品,海鲜类料理也很多。爱尔兰在传统饮食的基础上引进了法国、意大利等其它国家的饮食方式,爱尔兰菜不油腻,很清淡.一般正餐为土豆、肉类(羊肉、猪肉、鸡)或鱼、一或两样蔬菜(胡萝卜、芹菜、圆白菜、洋葱、辣椒、黄瓜、蘑菇都是时令蔬菜),或生吃(色拉)或水煮;另外,爱尔兰人爱吃奶制品、鸡蛋、奶酪、牛奶、酸奶、水果等。
爱尔兰人平时习惯吃英式西餐,用餐习惯使用刀叉,他们特别喜欢吃清炖菜肴,尤为营养价值高的菜品,更为他们所偏爱;乐于喝清汤,喜欢在餐桌上配备多种调味品;同时,他们对中国的苏菜、粤菜也很喜欢。爱尔兰人招待朋友的茶会颇为讲究,当友人来访坐定后,先让客人一杯接一杯地饮爱尔兰特有的黑啤酒(吉尼斯Guinness),然后,主人才肯端上茶或咖啡等及其它的方便食品。传说,闻名世界的吉尼斯世界记录,正是爱尔兰人喝着吉尼斯黑啤酒,吹牛打赌时创造出来的。爱尔兰威士忌(Irish Whiskey)是一种只在爱尔兰地区生产,以大麦芽与谷物为原料经过蒸馏所制造的威士忌。

服饰

爱尔兰男人传统服饰是裙子。

舞蹈

大河之舞
音乐在爱尔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竖琴是爱尔兰典型的传统乐器,其造型被选作为爱国徽标志,昭示了音乐在爱尔兰所占据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爱尔兰的踢踏舞热情奔放,旋律优美,节奏极其鲜明而富于变化,集爱尔兰传统音乐、歌曲、舞蹈的精华于一身,体现了现代爱尔兰的精神风貌。有“爱尔兰文化使者”之称的大型舞剧《大河之舞》融合了爱尔兰舞、踢踏舞、俄罗斯民间舞蹈和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等多种舞蹈形式。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广泛好评,被称为“世界第一踢踏舞”,是爱尔兰文化的优秀代表。
大河之舞》自1995年在都柏林首演以来,大河之舞已经:全球演出超过12000场(2013年)。(音乐剧《猫》用了21年演出7000场);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座剧院演出;超过2500万观众现场观看了大河之舞的演出,全球拥有27亿的电视观众。巡回演出里程超过563000英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往返距离;荣获格莱美“最佳音乐剧大奖”并在全球销售出大河之舞的DVD1000万张。共1200位舞者曾加入演出团,用过12000双舞鞋,穿过9000套服装,喝掉15万加仑矿泉水。

体育

曲棍球
爱尔兰曲棍球hurling)是一种独特的传统运动,其历史可追溯到基督教传入爱尔兰(公元5世纪)之前,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草地运动。
高尔夫
爱尔兰高尔夫从公元前7000年便有纵情挥杆的历史记载。独特的天然地理形势更造就了爱尔兰。2006年承办Ryder杯获得全球高尔夫界一致认可,世界级高尔夫经理人协会将爱尔兰评为全球最佳高尔夫目的地。
盖尔式足球
盖尔式足球板棍球是爱尔兰最流行的两项运动,是由盖尔运动协会所推动的四大盖尔运动当中的两项。此外足球亦是极受到普罗大众欢迎的运动,爱尔兰国家足球队亦是国家的象征之一。2011年欧洲联赛决赛在5月18日举行,在爱尔兰都柏林英杰华体育场进行。由于欧洲足协避免球场以赞助商冠名,球场将会在决赛时改称“都柏林球场”。盖尔式足球分上下半场,双方各15名球员,比赛时长60分钟或70分钟。跨郡际等级以上赛事比赛时间为70分钟,大部分成年组和21岁以下组的盖尔式足球比赛则为60分钟一场;若双方平手,则设有20分钟加时赛,也对半分为上下半场。

音乐

爱尔兰被称为流行音乐之乡,这里诞生过世界上最伟大的摇滚乐队之一u2,广受欢迎的男子组合boyzonewestlife,纯净的天籁之声恩雅和女子组合celtic women,卡百利乐队(The Cranberries),One Direction成员Niall Horan,还有音乐神童Declan等等。
爱尔兰音乐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十二世纪时,爱尔兰竖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经著称于欧洲。十七世纪,爱尔兰人民曾经巧妙地利用竖琴进行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十八世纪,随着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反封建运动的高涨和爱尔兰民族文化的复兴,不仅古老的竖琴比赛大会得到了恢复,而且西欧大陆音乐在爱尔兰生根、开花、结果,放出异彩,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发展成为欧洲的一个重要的音乐中心。
爱尔兰人民引以自豪的是:德国著名作曲家亨德尔呕心沥血的经典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的清唱剧《弥赛亚》是于1742年在都柏林初次演出、由作曲家本人亲自指挥的;1814至1816年间,贝多芬曾改编了六十二首爱尔兰歌曲;比肖邦大三十岁的都柏林钢琴家、作曲家约翰·菲尔德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小夜曲,这些小夜曲对肖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代著名的新世纪音乐女王恩雅的音乐深受世界欢迎。
旋律优美、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的爱尔兰民歌、民谣蜚声世界。十八世纪都柏林诗人汤麦斯·摩尔作词的民歌《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是全世界人民深为喜爱的一首歌曲。

军事

播报
编辑

国防

奉行中立政策,非北约成员,1999年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国防军及预备役人员近万人。武装部队直接受国防部领导,总统为最高统帅。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3年,预备役期6年。[1][4]

军制

1922年建军。国防力量分为常备部队(PDF)和后备役部队(RDF)。常备军包括陆、海、空三军,后备役部队则由陆军后备部队和海军后备部队组成。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武装部队直接受国防部领导。
实行志愿兵役制,预备役期为6年,正规军服役期3年。
2008年3月,爱国防部发布了《2008-2012年战略规划》,提出爱将建设能在国内外灵活部署的、可持续的军事力量,爱坚持军事中立但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继续支持欧盟安全与国防政策,并维持与北约良好关系。
2015年3月,爱国防部发布《国防白皮书》,提出爱将加大军费投入,提升军队现代化水平,在坚持军事中立的同时,继续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参与欧盟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通过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加强与北约合作。

军费

2008年,爱国防预算为18亿欧元。

交通

播报
编辑

概况

内陆交通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公路总长9.6万千米。绝大多数国际货物贸易运输依靠海运。都柏林、香农和科克建有主要港口和国际机场。[1]

公路

爱尔兰公路状况良好,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网与北爱尔兰相连。全国公路总长约为5309万千米。爱尔兰大型城市之间都有高速公路或国家级公路相连。2019年爱尔兰公路货运量为1.59亿吨。[10]

航空

爱尔兰可以起落国际航班的主要机场有都柏林国际机场(Dublin International Airport)、香农国际机场(Shannon International Airport)和科克国际机场(Cork International Airport)。其中,都柏林国际机场是爱尔兰的门户机场。受疫情影响,2020年,爱尔兰各主要机场旅客吞吐量仅为829.3万人次,同比下降78.2%。
2018年海航和国泰分别开通了从北京和香港飞往都柏林的直达航班,2019年海航开通了从深圳飞往都柏林的直航,吉祥航空于2020年开通都柏林至上海的航班。新冠疫情结束后有待恢复。[10]

铁路

爱尔兰铁路网与英国铁路网相连。2019年爱尔兰铁路总里程约为3237千米,分为城市轻轨(Luas)和普通铁路(Rail)。其中轻轨里程42.8千米,客运量4834.7万人次。普通铁路里程为2045千米,客运量为5000万人次,货运量为34.6万吨。爱尔兰铁路方便快捷,主要城市和市镇都有火车站,都柏林有三个主要火车站通往全国各地。[10]

水运

海运在爱尔兰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有运营港口21个,主要港口有都柏林、科克和沃特福德港。科克港是爱尔兰南部沿海最大的海港,利默里克为西南沿海港口并靠近香农国际机场,戈尔韦是西部沿海港口,而沃特福德是南部沿海港口,专门用于集装箱运输。2019年,爱尔兰港口货物吞吐量为5324万吨,客运量为260万人次。[10]

社会

播报
编辑

媒体

有全国性日报、星期日报、周报、月报及杂志、地方性报纸近百种。主要报刊有《爱尔兰时报》、《爱尔兰独立报》、《观察者报》。无官方通讯社。爱尔兰国家广播公司于1926年成立并开始用英语广播,1961年开始播放电视节目。另有爱尔兰语广播电台。
在爱尔兰,由于都柏林华人众多,所以中文报纸应运而生。最大的两家免费中文报纸为新岛周报和华人报,每个星期发行一期,发行量在18000份左右。报纸虽然免费但是非常实用。刊登各种爱尔兰最新新闻,留学资料,2手/房屋租赁/招聘等实用信息,深受当地华人欢迎。另外,英国的“伦敦时报”也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有发行。[4]

婚姻

爱尔兰1937年宪章明文禁止离婚,1986年的时候全民公投否决了废除禁离婚法,直到1995年,这项废除禁离婚法的提案再次被提出,排除当地教会的反对浪声,以高达58%左右的支持率,赞成废除禁离婚法[17],并将于1997年生效。其中重要的条件是,申请离婚的夫妻必须分居超过4年,这个条件是爱尔兰离婚案判决的不二准则,所以在爱尔兰的离婚条件仍然比其他地区来的更加苛刻。

科教

爱尔兰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大学由国家提供部分经费。文盲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2%左右。爱尔兰公共教育开支占政府经常性支出的14%左右,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爱尔兰的教育体系传统上分三个阶段:初等教育8年;中等教育5-6年;高等教育提供包括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本科和研究生等广泛的课程。爱尔兰的义务免费教育阶段是从6岁到15岁。大部分的爱尔兰人受过高等教育。为进一步提升国民受教育程度,爱尔兰政府在《2007-2013年国家发展计划》中对教育和培训领域再投入258亿欧元。其中,130亿欧元用于第三阶段教育机构(髙等院校)的基本建设,50亿欧元用于第一和第二阶段教育机构(中小学校)的条件改善。[6]
爱尔兰教育制度爱尔兰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教育水平被世界所公认。早在中世纪,爱尔兰就是西方世界中教育界的佼佼者。爱尔兰的各届政府都把教育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并加大投资和支持力度。爱尔兰是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创造力。爱尔兰人逐渐形成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
爱尔兰共和国共有7所大学。其中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在2013世界大学最新排名中居67位。

外交

播报
编辑

外交政策

重视发展同英美关系及欧洲联盟的关系。
重视联合国作用,主张以联合国为国际集体安全体系核心,依据国际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以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维护各国安全和福祉。主张大小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平等发挥作用,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通过参与联合国维和与发展援助等扩大自身影响。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主张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应率先大幅减排,并在资金和技术转让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支持。担任2021—2022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当地时间2022年6月9日,联合国大会各成员国在联合国纽约总部进行投票,选举出2023年至2024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新安理会成员国,从2023年1月1日起接替现有的爱尔兰等国家[8-9]

爱英关系

爱尔兰和英国2014年10月6日签订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国短期签证互免协议,允许来自中国、印度、俄罗斯等非欧盟国家的游客和商务人员使用一份签证在两个岛国穿行无阻。
爱尔兰司法部长弗朗西丝·菲茨杰拉德说,爱尔兰和英国实施短期签证互免政策,中国将是第一批受益国,中国公民从本月底起就将享受到该政策带来的便利。印度是第二批受益国。预计到2015年年底该政策将适用于所有非欧盟国家公民。[6]

中爱关系

政治关系
1979年6月22日,中爱签署建交公报,1980年两国互派大使。建交后中爱双边关系发展迅速。爱政府分别于1998年和2005年制定“亚洲战略”和新阶段的“亚洲战略”,2020年出台全球发展战略亚太区域2025规划,将中国视为爱在亚洲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
经贸关系
中爱经贸合作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是爱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爱连续多年对华贸易顺差。中爱双边贸易额2021年229亿美元,2022年238亿美元。2023年双边贸易额217.6亿美元,同比下降6.3%,其中中国出口43.8亿美元,同比下降14.6%,进口173.8亿美元,同比下降4%。爱于2017年3月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24年4月,爱尔兰担任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主宾国。[21]
其他领域交流与合作
中爱于1985年签署《文化交流协定》。2001年签署《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2016年续签。2014年,双方签署《关于在爱尔兰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的谅解备忘录》。都柏林市连续15年成功举办中国新年庆典,爱总统希金斯等政要近年来多次出席相关活动。
中爱于2001年签署《教育合作协定》,2006年签署《中爱高等教育学位学历互认协议》。截至目前,中方已在爱开设3所孔子学院。爱政府自2014年起将汉语列为初中选修科目,2020年起列为高中外语选修科目,2022年正式成为爱高考科目。
中爱于2000年签署《科技合作协定》,2002年签署《科技合作研究基金协议》,2012年签署《关于开展生命科学领域产学研合作协议》。2019年7月,中爱签署《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中爱科技创新合作联委会机制并召开首次机制会议。2022年10月,双方以视频形式召开中爱科技合作联委会第二次会议。
2015年,中爱签署《关于互免持外交和公务(官员)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2019年7月1日起爱尔兰向中国公民颁发五年多次入境商务签证和旅游签证。当前约有5万余名华人华侨、中国留学生在爱工作、学习和生活。2024年3月14日起,中方对爱尔兰试行免签政策。[14]
中爱目前共有8对友城(省):北京市和都柏林市、上海市与科克市、江苏省与科克郡,甘肃省和斯莱果郡、成都市和芬戈郡、云南省和克莱尔郡、海南省与威克洛郡、常州市与戈尔韦市。爱尔兰在上海、香港设有总领馆。[20]
2024年1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都柏林国宾馆同爱尔兰总理瓦拉德卡举行会谈。为便利两国人员往来,中方将给予爱尔兰单方面免签待遇。[12]
同以色列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2日消息,以色列正在将该国驻爱尔兰的外交官召回以色列。[22]
同巴勒斯坦国
2024年5月22日,爱尔兰总理哈里斯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23]

特产

播报
编辑
各个种类的Irish Whiskey
爱尔兰有两种酒是非尝不可的,一是已有700历史的爱尔兰威士忌(Irish Whiskey)和单一品味甜酒之冠的百利甜酒(Baileys)。爱尔兰的威士忌拼法和英美不同,不是“Whisky”,而是“Whiskey”。当地人笑称,多了一个“e”表示爱尔兰的威士忌比英美的威士忌Excellent(更棒);而百利甜酒更是爱尔兰极具创意的佳作,名列世界洋酒第十三位;另外,爱尔兰还有很多种口味的手工巧克力,是赠送亲友的好礼品。爱尔兰的其他特产还有华登峰水晶玻璃(Waterford Krystal)、爱尔兰格子呢、爱尔兰风笛克拉达戒指(Kladdagh Ring)、塔拉胸针(Tala Brooch)、手工羊毛衣等,既可送给自己也可送与知己。

旅游

播报
编辑
爱尔兰共和国位于北大西洋,隔着爱尔兰海与英国的东部相望。东北部(北爱尔兰)是英联邦的一部分。爱尔兰有一个山峦环抱地中原地区,风光旖旎、海滩流沙,在欧洲都是绝好的胜景。暖流滋润着亚温带的海湾,崎岖陡峭的山崖绵延在5600千米的海岸线上。爱尔兰风景如画,它丰富多采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这里有翠绿的乡村,绵延的沙滩,蜿蜒曲折的湖岸和河流。这里的人们天性热情好客,并且乐于与人交谈。而所有这些,正是爱尔兰作为绝佳度假胜地的精华所在。爱尔兰的国家文化不是单一的,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而且,城市和乡村的居民生活在有些方面是很不同的。然而不管他们住在哪里,爱尔兰人都保持着充满朝气的,活泼的民族文化。

自然风光

巨人堤
巨人堤(Giant's Causeway)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的大西洋海岸,这条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是世界十五大最奇妙地貌现象之一,它也是爱尔兰岛上当之无愧的第一景点。
巨人堤这个名字的来源于爱尔兰的一段民间传说。据说这是传说中爱尔兰伟大的英雄芬恩·麦克库尔(英文写法为Finn Mac Cool,著名的芬尼亚神话战士团,费奥纳骑士团的首领,传说他们在公元3世纪非常活跃)为了应对苏格兰巨人的挑战而修建了此堤道,苏格兰巨人进攻时,其巨大的块头超出了芬恩·麦克库尔的预料,此时他的妻子心生一计——让他装成自己的婴孩,让苏格兰巨人以为芬恩·麦克库尔的婴孩都如此之大,那芬恩一定更加魁梧,于是主动撤退,为了防止追兵,苏格兰巨人摧毁了堤道,剩下了今天的巨人之路[4][7]
香侬河
香浓河(River Shannon)是全爱尔兰最长的河流,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水道,全长约四百千米,几乎贯穿了整个爱尔兰岛。香侬河源于爱尔兰西北部奎尔卡山西麓,此后蜿蜒起伏于丘陵之间向南流经中部平原,至爱尔兰西南部港口城市利默尼里克入海。香侬河沿途有众多特别的风光,而这些风光,无论是人文或自然都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特别推荐的是毗邻大西洋的高威这里的湖、河、桥与中世纪风格的建筑互相映衬,被称为“西部的威尼斯”。入海口小镇香浓也从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这儿经常举行别具一格的中世纪古堡聚会,主人打扮成骑士模样,女侍则身着传统的细腰拖地长裙等华服为客人们服务并表演民族歌舞。一年一度的香浓河赛船大会更是游客们饱览香浓河的大好时机。
莱恩湖
莱恩湖(Lough Leane)是爱尔兰岛南部的一个著名湖泊,属于基拉尼湖泊群(Kuarney),此地风景优美,安宁祥和。传说古代爱尔兰著名的英雄诗人莪相(Ossian)就是在此地被精灵带入了神秘的仙境并在那里度过了300年时光。
莫赫悬崖
莫赫悬崖(Cliffs of Moher)在爱尔兰岛中西部边缘,悬崖面向浩瀚无际的大西洋,以奇险闻名,是全欧洲最高耸的悬崖,它沿着爱尔兰西海岸绵延8000米,崖顶距波涛汹涌的海面有200米之深。伫立在海中的莫赫悬崖是爱尔兰最重要的海鸟栖息地,这里还生长着许多珍稀植物品种,也是众多电影的取景地。莫赫悬崖是地壳变动和大西洋无数年惊涛骇浪冲击的杰作,险峻笔直的悬崖断层鳞次栉比,仿佛一部部巨书。悬崖附近高耸的布莱恩塔是观景制高点,等您登高望远时,那一部部“巨书”一定会让您感叹岁月与自然的鬼斧神工。
克罗帕特里克山
克罗帕特里克山(Croagh Patrick)高764米,是位于爱尔兰梅奥(Mayo)郡的一座石英石山峰。据传西元441年,先贤圣帕特里克(St. Patrick)曾在这里绝食四十天,此后这座山峰就和文化宗教就有了割不断的联系,如今每年七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朝圣者们都会慕名而来,人们赤足攀到山顶,在那儿的一座小教堂朝圣祷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克罗帕特里克山顶峰的厕所被誉为全世界风景最美的厕所之一。

公园景点

凤凰公园
凤凰公园(Phoenix Park)坐落在都柏林西北部的利费伊河北岸,占地1760英亩,原为奥蒙德公爵于1663年所建的鹿园,历经几个世纪的变迁,仍保持了17世纪鹿园的特性。凤凰公园是西欧最大的城市公园,也是爱尔兰最有名的公园。由于当初所建鹿园名凯尔特语Finniskk(意为水清草绿)命名,读音与英语中的“凤凰Phoenix”相似,英国人就将其称为“凤凰公园”。公园中马路纵横,爱尔兰总统府和美国大使官邸便坐落其中。
维多利亚风格圣史提芬公园
维多利亚风格圣史提芬公园(St.Stepahen's Green)是都柏林市区最大的公园,公园内有花园、人工湖及包含乔伊斯在内的十余尊都柏林名人雕像。这里原为私家花园,后主人将其捐赠给都柏林市政府,如今这片22公顷大的公园是许多活动的举办地点,如每年的6月16日的圣帕特里特节,有成千上万的狂欢者在这里歌唱舞蹈。公园附近有爱尔兰国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国家画廊等著名景点,如果要乘坐马车游览都柏林市中心,在公园旁即可搭乘。
圣安妮公园
圣安妮公园(St. Anne Park)是都柏林第二大公园,为健力士家族成员所有,由Benjamin Lee Guinness始建于1835年。这里有开阔的森林及各种娱乐设施,而公园最享誉盛名的则是玫瑰花园(St. Anne Rose Garden),全球游客在每年六至九月的赏花季慕名而来。
圣安妮玫瑰园于1975年起对公众开放,1980年被国家旅游局及城市规划学院授予公民奖,自1981年以来,它一直是国际玫瑰栽培中心。

历史古迹

直至2011年为止,爱尔兰共有两处世界遗产,博因宫与斯凯利格·迈克尔岛。位于爱尔兰东北部的米斯郡的博因河曲考古集合体(博因宫),的纽格莱奇墓是爱尔兰最为著名的史前坟墓之一,纽格莱奇墓大约建造于新石器时代的公元前3200年左右,至凯尔特人到来后,纽格莱奇墓被认为是他们的神的居所。博因河曲在凯尔特神话中经常出现。纽格莱奇的墓室通道大约有60英尺长,通向一个有三个凹室(recess)的房间。墓室以完整的密封的拱顶支撑。覆盖墓室的石冢大约有20万吨重,由97块巨石组成的地基支撑。纽格莱奇墓结合了天文学上的研究,从这个现象可以得知纽格莱奇墓的建造比埃及金字塔早约500年,比巨石阵早约1000年。这可能反映了建造者要表达新的一年的开端,或是生对死的胜利。
比尔城堡
比尔城堡自1620年起就由帕逊家族世代居住的比尔城堡(Birr Castle)充分显示了该家族历代主人的智慧与想象力。17世纪,这里种植的方形树篱笆是吉尼斯纪录世界最高树篱;18世纪,美丽的人造湖成型;19世纪,吊桥与冬季花园落成;Formal花园、Terrace花园及River花园皆堪称园林典范精品。事实上,比尔城堡的花园也是全爱尔兰最大的花园,其中50中树木还被称为“不列颠岛冠军树木”;比尔城堡第三代主人罗斯伯爵建造的望远镜,在建成后长达7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望远镜,伯爵曾用它观测到一个呈漩涡状星云,后来被证实是人类首次观测到漩涡星系.。
都柏林城堡
都柏林城堡(Dublin Castle)是都柏林全市最古老建筑之一,它由英格兰约翰王于1204年8月30日下令建造,最初以盛放国王的金银珠宝之用。都柏林城堡呈长方形,四角由四座培堡组成,其建筑风格和规模在建成之初堪称欧洲之最,周围都是高高的围墙,正门有吊桥,是中世纪都柏林的“城中城”。都柏林城堡在历史上长期是英国对爱尔兰进行统治的权力机构所在地,装修华贵考究的圣帕特里克厅(宴会厅)、大会客厅、王座厅等一度是英王驻爱尔兰总督的主要活动场所。都柏林城堡是爱尔兰最重要的国事活动场所,总统就职典礼、欢迎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国宴等均在此举行。历史上的都柏林城堡曾因1684年的大火而被毁之过半。现存的都柏林城堡大半都是建于18世纪,在长达百年的国家独立运动中,都柏林城堡因为英格兰人的进驻,而多次经受了民族解放浪潮的冲刷与洗礼。在国家独立后,都柏林城堡则成为了国家独立的历史见证人。
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如果前往都柏林参观,圣帕特里克大教堂(St.Patrick’s Cathedral)绝对是您不可不拜访的地方。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是都柏林中古世纪的第二座教堂,位于市区利菲河南岸西侧,这里是市区中基督教起源最古老的地方,据说,先贤圣帕特里克就在这里的一口古井接受洗礼后虔诚皈依于基督教。
最早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建于西元450年,公元1181年,英王享利二世指派约翰·科明(John Comyn)为都柏林大主教后,圣帕特里克大教堂被陆续兴建,于1370年建造的钟塔,收藏着全爱尔兰最大的钟。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教堂则是19世纪时改建的。
凯利莫修道院
凯利莫修道院(Kylemore Abbey)位于爱尔兰西海岸,背靠巍峨山脉。宏伟的哥特风格城堡建筑和维多利亚围墙花园使之成为本地区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修道院始建于1852年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比利时迁来此地的本笃会(Benedictine)修女们从来自英国的城堡主人手中将它买下,城堡也因此被重新命名为凯利莫修道院。二战结束后,修女们把城堡的一部分改建成了一所由她们管理的女子寄宿学校。另外值得重点推荐的是这里占地六英亩的维多利亚围墙花园,它是维多利亚时期爱尔兰最后建造的几座维多利亚花园中的一座。时间的流逝为花园蒙上尘埃与沧桑,但2000年的一次整体修葺又让花园诞生出新的活力,花园中那些栽种于维多利亚时期的植物,如今依然茂密的生长着。

博物馆

爱尔兰大饥荒博物馆
爱尔兰大饥荒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造成饥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称为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造成了马铃薯腐烂,而马铃薯则是当时的爱尔兰人的主要粮食来源。
饥荒期间,爱尔兰属于英国政府统治时期,但英国政府提供帮助却少之又少:这时期英国仍从美洲进口大量粮产,一部分粮食甚至经由爱尔兰的港口转运,但饥饿的爱尔兰人却无力负担这些粮食,最终造成高比例的爱尔兰人饿死。大饥荒的7年间,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近四分之一;除饿死、病死者之外,因饥荒而移居海外的人口约一百万。
这次灾害与其它社会与经济因素严重地打击了贫苦农民的生计。灾荒对爱尔兰的社会、文化、人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福纪念中心
1912年巨轮泰坦尼克号在从英国出发驶往美国的处女航行中不幸撞上冰山沉没——这是众所皆知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背景。但您知道吗?泰坦尼克号离开欧洲的最后一站,就是在爱尔兰港口城市科克的考福(Cobh)码头。考福在影响深远的大饥荒和移民事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1980年代末,为了建成考福纪念中心,当地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名为“皇后镇计划”的文件,开始建立一个重要的基金会,为考福纪念中心筹措资金。如今的考福纪念中心被公认为是爱尔兰旅游局和欧盟基金资助的旗舰项目之一,每年都吸引了超过10万名游客。参观考福纪念中心,有助于您了解爱尔兰的历史发展。
健力士黑啤展览馆
健力士黑啤是爱尔兰的国宝,在爱尔兰,哪里都有它的身影。到了都柏林,您一定要去参观健力士黑啤展览馆(Guinness Storehouse)。健力士,源于家族名,历经250年风雨之后,最终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黑啤品牌。健力士黑啤展览馆是健力士综合体系的一个新中心,在那里您会对传统之外的爱尔兰产生耳目一新的认识。
健力士黑啤展览馆落成于1904年,占地64英亩,芝加哥建筑风格,整体建筑由钢筋铸成。啤酒展览馆共有八层楼,系统地介绍了健力士的企业文化。一楼可以品尝纯正的黑啤;二楼现场展示了健力士黑啤的酿造过程;三楼是健力士黑啤广告展,有招贴画、音像制品……
都柏林作家博物馆
作家之城都柏林诞生过4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果您对世界文学有简单了解的话,一定不能错过都柏林作家博物馆(Dublin Writers Museum)。
作家博物馆坐落在都柏林市中心北部的Parnell广场上,是一座华丽的18世纪乔治亚风格建筑,这里收藏了过去300年来都柏林文学巨匠骄人成就。通过著作、信件、肖像和私人物品的展览,人们将会更加亲密地了解斯威夫特王尔德萧伯纳叶芝乔伊斯贝克特希尼等作家文豪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