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飓风

[jù fēng]
自然灾害
展开3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0
飓风(拼音:jù fēng,英文:Hurricane),是指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发生的、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级达到12级及以上(即风速达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5]。飓风中心有一个风眼风眼愈小,破坏力愈大[1]
飓风和台风,实际是一码事。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一般来说,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被称作飓风;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4]
中文名
飓风
外文名
Hurricane
别    名
暴风;台风
产生地点
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地区
最大风速
32.7米/秒及以上

词源

播报
编辑
飓风一词源自加勒比海言语的恶魔Hurican,亦有说是玛雅人神话中创世众照断巩神的其中一位,就是雷殃拜姜巩暴与旋风之神想谅Hurakan。而台风一词则源自希腊神话中大地之母盖亚之子Typhon,它是一头长有一百个龙渗虹盼头的魔物,传说其孩子就是可怕的大风。至于中文“台风”一词,有人说源于日民海再语,亦有人说来自中国广东话“大风”的发音,传至国外后再次传回国内译为台风。以前,中国东南沿海经常有风暴,当地渔民统称其为“大风”,霸凳嫌后来变成台风遥晚脚定。

台风飓风

播报
编辑
飓风和台风,实际是一码事。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在北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格林威治子午线的海洋洋面上生成的气旋称之为飓风,而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一般来说,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被称作飓风;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4]
飓风和台风
从等级划分来看,风力在12级以上的台风分为三个等级,而飓风等级更多,上限也更高。一级飓风相当于台风或强台风,二级飓风相当于强台风,三级飓风相当于强台风或者超强台风,四级和五级飓风则相当于超强台风。

等级分类

播报
编辑
注:下文中的“最高持续风速”均指JTWC采用的一分钟持续风速(单位kts),其余单位数值以此标准换算而来。
一级: 最高持续风速33–42 m/s 74–95 mph 64–82 kts 119–153 km/h
风暴潮:4–5 ft 1.2–1.5 m
中心最低气压:28.94 inHg 980 mbar
潜在伤害:对建筑物没有实际伤害,但对未固定的房车、灌木和树会造成伤害。一些海岸会遭到洪水,小码头会受损。
典型飓风:飓风艾格尼丝 – 飓风丹尼 – 飓风加斯顿– 飓风奥菲莉娅
二级:最高持续风速:43–49 m/s 96–110 mph 83–95 kts 154–177 km/h
风暴潮:6–8 ft 1.8–2.4 m
中心最低气压:28.50–28.91 inHg 965–979 mbar
潜在伤害:部分房顶材质、门和窗受损,植被可能受损。洪水可能会突破未受保护的泊位使码头和小艇会受到威胁。
典型飓风:飓风鲍勃– 飓风邦妮– 飓风弗朗西斯– 飓风胡安
三级:最高持续风速:50–58 m/s 111–130 mph 96–113 kts 178–209 km/h
风暴潮:9–12 ft 2.7–3.7 m
中心最低气压:27.91–28.47 inHg 945–964 mbar
潜在伤害:某些小屋和大楼会受损,某些甚至完全被摧毁。海岸附近的洪水摧毁大小建筑,内陆土地洪水泛滥。
典型飓风:1938年大新英格兰飓风 – 飓风弗兰– 飓风伊西多尔 – 飓风珍妮
四级:最高持续风速:59–69 m/s 131–155 mph 114–135 kts 210–249 km/h
风暴潮:13–18 ft 4.0–5.5 m
中心最低气压:27.17–27.88 inHg 920–944 mbar
潜在伤害:小建筑的屋顶被彻底地完全摧毁。靠海附近地区大部分淹没,内陆大范围发洪水。
典型飓风:1900年加尔维斯敦飓风 – 飓风查理– 飓风雨果 – 飓风艾里斯
五级:最高持续风速:≥70 m/s ≥156 mph ≥136 kts ≥250 km/h
风暴潮:≥19 ft ≥5.5 m
中心最低气压:<27.17 inHg< 920 mbar
潜在伤害:大部分建筑物和独立房屋屋顶被完全摧毁,一些房子完全被吹走。洪水导致大范围地区受灾,海岸附近所有建筑物进水,定居者可能需要撤离。
飓风卡特里娜
典型飓风:飓风安德鲁– 飓风卡米尔 – 飓风吉尔伯特– 1935年劳动节飓风 – 飓风卡特里娜

飓风危害

播报
编辑
北半球,台风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在南半球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飓风产生于热带海洋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温暖的海水是它的动力“燃料”,它一般伴随强风、暴雨,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对于民生、农业、经济等造成极大的冲击,是一种影响较大,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

部分记录

播报
编辑
美国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十大飓风:
1、1900年9月袭击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敦的飓风
这是美国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飓风。飓风造成的死亡人数估计在8000人至12000人之间。飓风类别为四类,飓风形成的洪水淹没了加尔维斯敦城的12个街区。
2、1928年9月袭击佛罗里达州奥基乔比湖的飓风
该飓风类别为四类。在对波多黎哥造成严重破坏后,该飓风登陆棕榈滩附近的奥基乔比湖。气象预报未能作出准确预报。飓风摧毁了一条防洪堤引发洪水。造成1836人丧生,其中大部分人是被淹死的。
3、1919年9月袭击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的飓风
该飓风为四类飓风。它横扫了佛罗里达半岛、穿越墨西哥湾击中了德克萨斯的圣体节城,共造成了600至800人死亡,其中许多人是死在船上的。
4、1938年9月袭击新英格兰州的飓风
该飓风为三类飓风。它于1938年9月21日袭击了长岛,造成洪水泛滥。纽约、麻省等地8000多间房屋和6000多艘船只被摧毁,至少造成了600人死亡。
5、1935年9月袭击佛罗里达的“伟大劳动节”飓风
该飓风为最高的五类飓风。强大的风力造成一列前往佛罗里达工地营救一些一战老兵火车出轨。共有423人在飓风袭击中丧生。
6、1957年6月袭击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奥德丽”飓风
“奥德丽”飓风为四类飓风,1957年6月26日深夜在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低地登陆,造成了390人死亡。他们中的很多人原以为还会有一天时间可以撤离。但风暴加速提前登陆。
7、1944年9月袭击美国东北部的“伟大大西洋”飓风
该飓风为三类飓风。它沿美国东海岸北上,于9月14日以每小时90英里的风速袭击诺福克。造成了394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在海上丧生的。
8、1909年9月袭击路易斯安那州的“大岛”飓风该飓风为四类飓风。它造成了至少350人丧生和6百万美元的损失。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被淹。
9、1915年9月袭击新奥尔良的飓风该飓风为四类飓风。它带来的暴雨使湖水溢过堤坝,三面环水的新奥尔共有275人死亡。
10、1915年袭击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敦的飓风这里该地区一年内第二次受到四类飓风袭击。尽管加尔维斯敦在1900年飓风袭击后建筑了一条防波堤,但飓风还是造成了275人死亡[2]

防御飓风

播报
编辑
提前进行准备工作,远离海岸,躲进坚固的避风所。
飓风
飓风警报通常在其可能到来前24小时发布,这时,要开始加固门窗,房顶,储备好饮用水、食品、衣物、和照明用具。
远离海滨,河岸,这些地方都将会被破坏得很严重,并伴随有洪水和大浪;逗留在此,会造成生命危险。如在海上行进,要放下船帆,封住船舱,把所有的工具收藏好,如有可能,尽快离开飓风经过的区域。
最好呆在坚固的建筑物里或地下室中,如果没有坚固的建筑物,则躲到飓风庇护所,走前别忘了切断屋中的电源。
不要在刮飓风时行走,那是是极度危险的,如果迫不得已,应躲开飓风即将经过的路线。

飓风成因

播报
编辑

科里奥利力

热带气旋(飓风)的形成受到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的影响。驱动热带气旋运动的原动力一个低气压中心与周围大气的压力差,周围大气中的空气在压力差的驱动下向低气压中心定向移动,这种移动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而发生偏转,从而形成旋转的气流,这种旋转在北半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而在南半球沿着顺时针方向,由于旋转的作用,低气压中心得以长时间保持。

暖水

造成海面低气压区的温暖海水是飓风形成的关键因素。

危害

飓风
由此,一些科学家就开始研究是否变暖的地球会带来更强盛的、更具危害性的热带风暴。大多数的气象学家相信地球看起来正在变得越来越热。他们认为二氧化碳和来自大气层的所谓温室气体正在使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研究人员警告说人们必须要认真思考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后,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了。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天气气候事件,比如强烈的飓风或是飓风活跃的季节,并不能说明全球气候已经变暖了。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热带海洋上的猛烈风暴。飓风就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的、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它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气象学上将大气中的涡旋称为气旋,因为飓风这种大气中的涡旋产生在热带洋面,所以称为热带气旋。

飓风命名

播报
编辑

东北太平洋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Agatha
Blas
Celia
Darby
Estelle
Frank
Georgette
Howard
Isis
Javier
Kay
Lester
Madeline
Newton
Orlene
Paine
Roslyn
Seymour
Tina
Virgil
Winifred
Xavier
Yolanda
Zeke
Adrian
Beatriz
Calvin
Dora
Eugene
Fernanda
Greg
Hilary
Irwin
Jova
Kenneth
Lidia
Max
Norma
Otis
Pilar
Ramon
Selma
Todd
Veronica
Wiley
Xina
York
Zelda
Aletta
Bud
Carlotta
Daniel
Emilia
Fabio
Gilma
Hector
Ileana
John
Kristy
Lane
Miriam
Norman
Olivia
Paul
Rosa
Sergio
Tara
Vicente
Willa
Xavier
Yolanda
Zeke
Alvin
Barbara
Cosme
Dalila
Erick
Flossie
Gil
Henriette
Ivo
Juliette
Kiko
Lorena
Manuel
Narda
Octave
Priscilla
Raymond
Sonia
Tico
Velma
Wallis
Xina
York
Zelda
Amanda
Boris
Cristina
Douglas
Elida
Fausto
Genevieve
Hernan
Iselle
Julio
Karina
Lowell
Marie
Norbert
Odile
Polo
Rachel
Simon
Trudy
Vance
Winnie
Xavier
Yolanda
Zeke
Andres
Blanca
Carlos
Dolores
Enrique
Felicia
Guillermo
Hilda
Ignacio
Jimena
Kevin
Linda
Marty
Nora
Olaf
Patricia
Rick
Sandra
Terry
Vivian
Waldo
Xina
York
Zelda
每6年循环一次

北大西洋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Alex
Bonnie
Colin
Danielle
Earl
Fiona
Gaston
Hermine
Igor
Julia
Karl
Lisa
Matthew
Nicole
Otto
Paula
Richard
Shary
Tomas
Virginie
Walter
Arlene
Bret
Cindy
Don
Emily
Franklin
Gert
Harvey
Irene
Jose
Katia
Lee
Maria
Nate
Ophelia
Philippe
Rina
Sean
Tammy
Vince
Whitney
Alberto
Beryl
Chris
Debby
Ernesto
Florence
Gordon
Helene
Isaac
Joyce
Kirk
Leslie
Michael
Nadine
Oscar
Patty
Rafael
Sandy
Tony
Valerie
William
Andrea
Barry
Chantal
Dorian
Erin
Fernand
Gabrielle
Humberto
Ingrid
Jerry
Karen
Lorenzo
Melissa
Nestor
Olga
Pablo
Rebekah
Sebastien
Tanya
Van
Wendy
Arthur
Bertha
Cristobal
Dolly
Edouard
Fay
Gonzalo
Hanna
Isaias
Josephine
Kyle
Laura
Marco
Nana
Omar
Paulette
Rene
Sally
Teddy
Vicky
Wilfred
Ana
Bill
Claudette
Danny
Erika
Fred
Grace
Henri
Ida
Joaquin
Kate
Larry
Mindy
Nicholas
Odette
Peter
Rose
Sam
Teresa
Victor
Wanda
每6年循环一次

中北太平洋

Akoni
Ema
Hone
Iona
Keli
Lala
Moke
Nolo
Olana
Pena
Ulana
Wale
Aka
Ekeka
Hene
Iolana
Keoni
Lino
Mele
Nona
Oliwa
Pama
Upana
Wene
Alika
Ele
Huko
Iopa
Kika
Lana
Maka
Neki
Omeka
Pewa
Unala
Wali
Ana
Ela
Halola
Iune
Kilo
Loke
Malia
Niala
Oho
Pali
Ulika
Walaka
名字循环使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