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收藏
0
0

柔石

播报上传视频
中共党员,民国左翼文人
柔石(1902年9月28日-1931年2月7日),男,本名赵平复,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翻译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
柔石先生一生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唤醒民众忧国忧民的革命意识,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为奴隶的母亲》,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等。主办《朝花》《语丝》等进步期刊杂志。民国二十年(1931年)因叛徒出卖,遭国民党军警逮捕后与殷夫、欧阳立安等二十三位同志被秘密杀害。
中文名
柔石
别    名
金桥赵平复少雄等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02年9月28日
逝世日期
1931年2月7日
毕业院校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职    业
作家、革命家
主要成就
曾担任《语丝》编辑
出生地
浙江宁海
代表作品
《二月》《三姊妹》《为奴隶的母亲》
政    党
中国共产党
性    别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柔石(1902年9月28日-1931年2月7日),男,本名赵平复,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翻译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
1911年,上县城正学小学堂。[1]
柔石
1917年夏,毕业于县正学高等小学。秋,柔石考入台州省立第六中学,中途退学,回家自修。
1918年夏,柔石考取了官费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20年,柔石与西乡东溪人吴素瑛结婚。
1921年十月,柔石参加了著名新文学作家叶圣陶、朱自清、潘漠华、冯雪峰的“晨光文学社”,开始从事新文学运动。
1923年夏天,柔石从浙一师毕业,应聘到杭州当家庭教师。因与自己“教育救国”的抱负相去甚远,不到半年,他就辞教回乡。
1924年春,他到慈溪县普迪小学任教,教学之余坚持文学创作。
1925年元旦,在宁波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疯人》。二月,柔石怀着求知的渴望北上,到北京大学当了一名旁听生。
1926年春,柔石离京南下,为生计奔波于沪、杭之间。
1927年春,到镇海中学任教,不久担任校教务主任。九月,柔石应吴文钦(中学部教务主任)之邀,任国语教师,兼教音乐和小学部英语。在此执教期间,柔石也参加了党领导的一些革命活动。
1928年一月底,国民党宁海县政府任命柔石为教育局长。春,新建楼房被台风刮倒,仍借正学高小校舍上课,并继续募集资金,重建新校舍。5月26日,亭旁起义爆发,月底起义失败,宁海中学被明令解散。6月初柔石赴沪谋生。
1928年深秋,在鲁迅的帮助下,柔石和崔真吾等人一起组织了旨在介绍东欧、北欧文学,输入外国版画,提倡刚健质朴文艺的“朝花社”。
1930年初,自由运动大同盟筹建,柔石为发起人之一。三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柔石曾任执行委员、编辑部主任。同年5月以左联代表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1931年一月十七日,他参加在上海东方饭店举行的讨论王明路线问题的会议时,因叛徒出卖,遭国民党军警逮捕。[2]二月七日,与殷夫欧阳立安胡也频李伟森冯铿[3]等二十三位同志同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

左联五烈士之一

播报
编辑
1931年2月7日,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等五位左翼革命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同时杀害于上海龙华。[4]
“事实上,柔石等人(即‘左联五烈士’)并不是在‘左联’的活动中被捕,也不是以左翼作家的身份被杀的……”朱正在《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一书中这样写道。这无疑向人们透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5]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革命

作为一个革命家,柔石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而且旗帜鲜明地参加了党内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在此期间,听过鲁迅先生讲授中国小说史和文学理论课。“五卅惨案”爆发后,柔石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动,开始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用小说、独幕剧、诗和散文等各种文体,写下了大量作品,或诅咒现实的黑暗,或歌颂爱情的坚贞,或倾吐个人心头的郁闷。同时,他在作品里发出了改造世界的呼声。柔石留下了4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和译著,这些作品已列入世界文学的宝库,先后被译成日、英、俄、法、德、泰、印等多种文字,赢得了国外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文学

柔石在文学事业上成就斐然,一生共留下55万字的创作作品和63万字的译作。他翻译有卢那卡尔斯基的《浮士德与城》,戈理基的《阿尔泰莫诺夫氏之事业》以及《丹麦短篇小说集》等多部。这些作品已列入世界文学的宝库,先后被译成日、英、俄、法、德、泰、印等多种文字,赢得了国外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对繁荣我国的革命文艺创作,推进新文化运动和扶植新生的木刻艺术有着不朽的功绩。[6]
在柔石众多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其小说最为突出。小说中又以《为奴隶的母亲》和《二月》最具代表性。《为奴隶的母亲》在1930年3月在左联机关刊物《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发表不久,被蒋光慈编入《现代中国作家选集》。1934年,英国的马丁·劳伦斯书店出版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也将它收入。1936年,美国德加·斯诺编的《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将它列为鲁迅以外的“其他中国作家小说的首篇”。当年中国左联驻国际作家联盟代表萧三曾在1945年1月29日写的《哀悼罗曼·罗兰》中提到,罗曼·罗兰在从《国际文学》法文版读了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后,曾写信给该杂志的编辑部说:“这篇故事使我深深地感动。”[6]
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创作思想和艺术技巧日渐成熟的标志,达到现实主义高度的代表作。小说通过描写农村穷苦民众的生活,揭示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作品通过对农村劳动妇女悲惨经历的描写,竭力诅咒了罪恶的“典妻”陋习,曾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均产生了较大影响[6]
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该作品以江南小镇为背景,描写了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彷徨及对命运的茫然。小说以萧涧秋在去往芙蓉镇任教的船上听到文嫂的家庭悲剧为主线,引出了不同阶层对此悲剧的作为。以文嫂对生活的无助,反映出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可以说,该作品的社会意义远远超越了文学价值[6]
柔石还有以及专门介绍外国版画的画集《艺苑朝华》5辑,对繁荣我国的革命文艺创作,推进新文化运动和扶植新生的木刻艺术有着不朽的功绩。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谷玥:要为生者争得胜利。
悼柔石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6]。(悼柔石诗)

个人作品

播报
编辑
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中篇小说《三姊妹》《二月》《为奴隶的母亲》,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诗歌《战》《血在沸——纪念一个在南京被杀害的湖南小同志的死》,报告文学《一个伟大的印象》以及杂文《个人主义与流氓本相》等;译作有《丹麦短篇小说集》《颓废》,柔石还编辑出版了刊物《语丝》26期、《朝花周刊》20期、《朝花旬刊》12期。[7]
名称
文体
出版时间
出版社
《疯人》
短篇小说集
1925年
宁波华生印局
《奴隶》
短篇小说集
1928年
新文学书局
《三姊妹》
中篇小说
1929年
-
《水沫旧时代之歌》
长篇小说
1929年
北新
《二月》
中篇小说
1929年
春潮
《希望》
短篇小说
1930年
商务
《为奴隶的母亲》
短篇小说
1930年
人文
《柔石选集》
文集
1951年
开明
《柔石小说选集》
小说
1954年
人文
《柔石选集》
文集
1958年
人文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作者名称柔石
    《疯人》是柔石的短篇小说。
  • 作者名称柔石
    作品时间1978-9
    《柔石选集》是1978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收集了我国著名的作家柔石的一些作品,展现了柔石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 作者名称柔石
  • 作者名称柔石
    作品时间2014-4
    《二月》是中国近代作家柔石创作的中篇小说,1929年首次出版。《二月》主要描述的是一个悲观失意的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对贫困寡妇的帮助,以及他与热情的女知识青年陶岚的恋爱故事,表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纯洁理想的找寻以及他们的悲观与虚无情绪。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红色恋人

冯铿
柔石在浙江一师读书期间,17岁就在父母之命下与大他2岁的女子吴氏结婚,吴虽勤劳朴实,但没有读过书,双方缺乏共同语言。而这时的柔石,是一个向往革命的热血青年,饱领时代的思潮,封建礼教的束缚,无疑使他常常陷入感情的痛苦之中,婚后,他多在外漂泊。
柔石在追求理想的征途中,碰到象冯铿这般具有共同向往、热情奔放的女青年,相爱就成自然的事了。冯铿与柔石大约是在1929年10月结伴同游杭州时未公开地同居,其短暂的爱情倍受歌颂,被誉为一对“红色恋人”。[8]

与鲁迅

初识鲁迅
1925年春,柔石在北大当旁听生,选修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有了师生关系,但未会面。1928年6月柔石去上海,知暂住友人居所与鲁迅先生相邻,遂在鲁迅原厦大学生王方仁的引见下拜见了先生。两人聊起了方孝孺,柔石告诉先生自己原名、笔名的由来,并把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送先生审阅。鲁迅得知他们还居无定所时,介绍他们租下景云里23号。这是他们的初次见面。[7]
共创《朝花》
随着交往的增多,鲁迅对柔石的作品和人品很欣赏,分别将《旧时代之死》《人鬼和他的妻子》推荐发表,柔石成了先生家中的常客。因同感当时出版界之寂寞,几人商量组织“朝花社”,筹办《朝花》期刊,并同时出版《艺苑朝华》美术丛刊,由柔石具体经办。后来鲁迅又把《语丝》交由柔石负责。共同的办刊历程和木刻爱好使两人亲如父子,单《鲁迅日记》载及的来往就有近百次。[7]
并肩战斗
1929年秋,党中央决定组建一个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联盟”,柔石参加了“左联”的筹备工作。1930年2月,柔石和鲁迅冯雪峰一起出席“上海新文学运动者讨论会”和“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注:鲁迅和冯雪峰的关系是通过柔石的努力才得以密切的,而冯是向毛泽东全面介绍鲁迅的第一人,毛泽东进“鲁迅治丧委员会”也是冯提议的);3月,三人又一起参加了“左联”成立大会;5月,柔石和鲁迅出席了“左联”第二次全体会议。一起为党的文化事业尽心尽力。[7][9]

亲属成员

播报
编辑
妻子:吴素瑛。婚后育有两子一女,皆从事教书育人工作[10]
长子:赵帝江[11]
次子:赵德鲲[11]
女儿:赵小薇[11]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文章

柔石牺牲后,鲁迅在刊物《前哨》创刊号“纪念战死者专号”上亲撰《柔石小传》和《中国无产者革命文学和前躯的血》等文;后来又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下了“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著名诗句;直至辞世前作《写于黑夜里》,鲁迅无时无刻不在缅怀柔石。

故居

柔石故居位于宁海县城西“方祠前”,因这里曾有一座“方正孛先生祠”而得名。柔石故居系一旧式木结构架三合院二层楼房的西厢,为早年柔石的父亲所购置。
柔石故居
1960年初,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征集文物资料,使故居初步恢复了原貌。鲁迅夫人许广平还为其题写了“柔石故居”的匾额。1962年4月1日正式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年动乱期间,故居曾被迫关闭,文物又蒙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重新整理开放。宁海县人民政府并将方祠南通往故居的山路,命名为“柔石路”以资纪念。
1989年12月,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柔石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1995年,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宁海县人民政府再次对故居进行整修,并批准建立柔石纪念馆。[10]

活动

柔石牺牲后,宁海中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纪念。1957年,把柔石力促建成的教学楼之一命名为“柔石楼”,并筹建柔石纪念室。1962年,成立“柔石文学社”,定期出版期刊《柔石园》。2002年,《柔石园》专门出了柔石百年纪念专辑。2007年,学校隆重举行纪念柔石诞辰105周年暨庆祝柔石文学社成立45周年活动[10]
2002年9月28日,由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省文联、浙江省作协、宁波市文联和宁海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柔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柔石故乡宁海举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