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ke.baidu.com提供.

鲁迅文学奖

国家级文学大奖
收藏
0
0
鲁迅文学奖,是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与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创立于1986年。鲁迅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旨在奖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的创作,奖励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鲁迅文学奖各单项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4年评选一次鲁迅文学奖大奖。将选出该评奖年度里某一文学体裁中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首次评奖从1997年开始,评选1995—1996年的作品。
中文名
鲁迅文学奖
命    名
以鲁迅先生命名
类    型
文学奖项
创    立
1986年
地    位
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
评选间隔
每三年评选一次
最年轻获奖者
田耳(31岁)

设立背景

播报
编辑
鲁迅文学奖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鲁迅文学奖,设立于1996年,其前身“全国中、短篇小说奖”,自1980年代初新时期文学开始即设立。[1]

评选要求

播报
编辑

范围

1、凡属评奖年度内在国家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的上述文学体裁、门类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单篇作品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准,书籍以版权页标明的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准)。
2、鉴于评选工作的语言限制,凡是用拒笑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要求以汉文译作参加评选。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可参加中国作协有关少数民族文学奖项的评奖。
3、诗歌和散文、杂文作品,以出版的诗集、散文、杂文集参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著述,单篇作品和理论评论专著,均可参评。
4、凡是台湾作家在大陆正式出版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参加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4项大奖的评选。[2]

标准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颁奖现场[3]
1、坚持思想性希柜记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誉乃战邀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旬虹断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阀验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于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趋势、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催人奋进、给人鼓舞的优秀作品,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2、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文学传统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尤其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3、重视作品的社会影艰棵枣响力。各奖项评委会,可根据本条例的要求,结合该文学体裁门类的特点,听取读者意见,提出具体要求。

纪律

1、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兵旬户。鲁迅文学奖各奖项的评奖委员会要坚持评奖标准,实行评委名单公开、评委会评语公开制度。
2、杜绝行贿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和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评委会、审读小组及评奖办公室成员,不得有任何可能影响评选结果的不正当行为。一旦发现此种行为,有关评委或工作人员的资格将被取消,有关参评作品的资格也将予以取消嫌厦您。
3、实行回避制度。评委会成员若有作品参评,或与参评作家作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系作品的责任编辑、参评作者的亲属等),必须回避。若发现有隐瞒者,取消评委资格,并不得再参加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

机构程序

播报
编辑

机构

鲁迅
1、鲁迅文学奖各奖项的评奖工作由按文学体裁、门类分别组成的各奖项评奖委员会承担。各评奖委员会下设该奖项的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的具体工作。
2、各奖项评奖委员会委员由中国作家协会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担任,人数以11人为宜。担任各奖项评奖委员会委员者不应交叉。每一届评委应比上届更新1/2以上。京外评委应占评委总数的1/3以上。评委名单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并报告主席团,同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3、中国作协成立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协调各奖项的评奖以及负责评奖结果的发布和颁奖大会的组织工作。
4、各奖项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重申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以中国作协的名义统一发布征集参评作品的通知,请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作协、各行业文协(作协)、全国各省级以上有关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在规定期限内向各奖项评奖办公室报送符合评选要求的参评作品。
2、推荐备选作品。各评奖办公室报请各评委会批准,聘请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对推荐作品在广泛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供评委会审读备选的篇目。经由3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亦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篇目以外,增添备选篇目。在评选过程中,可适当召开读者座谈会,听取读者的意见。
3、投票产生各单项奖的获奖作品。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篇目的基础上,经充分的协会商与讨论,最后投票产生获奖作品。投票是否采用记名方式,由评委会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确定。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的2/3的票数,方可当选。
4、评奖揭晓。评选结果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备案,由中国作协统一发布。对获奖作品,颁发奖牌和奖金。对出版、刊登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及其现任编辑颁发证书。

指导思想

播报
编辑
鲁迅文学奖奖章
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针,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坚持少而精、宁缺毋滥的原则,评选出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4]

奖项设置

播报
编辑
包括以下各奖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全国优秀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

评奖经费

播报
编辑
鲁迅文学奖评选活动经费由国家拨款及吸收社会赞助方式解决。

历届获奖名单

播报
编辑

第一届

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1995-1996)
类型
姓名
作品
短篇小说
《老屋小记》
《雾月牛栏》
《赵一曼女士》
《镇长之死》
毕飞宇
《哺乳期的女人》
池莉
《心比身先老》
中篇小说
邓一光
《父亲是个兵》
林希
《小的儿》
刘醒龙
《挑担茶叶上北京》
何申
《年前年后》
李国文
《涅槃》
刘恒
《天知地知》
东西
《没有语言的生活》
阎连科
《黄金洞》
李贯通
《天缺一角》
徐小斌
《双鱼星座》[5]
报告文学
邢军纪曹岩
《锦州之恋》
杨黎光
《灵魂何归》(亦名:《没有家园的灵魂》)
冷梦
《黄河大移民》
金辉
《恸问苍冥》
一合
《黑脸》
江宛柳
《没有掌声的征途》
郭晓晔
《东方大审判》
张建伟
《温故戊戌年》
陈桂棣
《淮河的警告》
徐剑
《大国长剑》
王家达
《敦煌之恋》
何建明
《共和国告急》
李鸣生
《走出地球村》
程童一 等
《开埠》
董葆存
《毛泽东和蒙哥马利》
诗歌
李瑛
《生命是一片叶子》
匡满
《今天没有空难》
韩作荣
《韩作荣自选集》
沈苇
《在瞬间逗留》
张新泉
《鸟落民间》
王久辛
《狂雪》
辛茹
《寻觅光荣》
李松涛
《拒绝末日》
散文杂文
冰心
《我的家在哪里》
季羡林
《赋得永久的悔》
严秀
《牵牛花蔓》
雷加
《半月随笔二集》
郭风
《郭风散文选集》
艾煊
《烟水江南绿》
散文
何为
《何为散文选集》
王充闾
《春宽梦窄》
周涛
《中华散文珍藏本·周涛卷》
铁凝
《女人的白夜》
李辉
《秋白茫茫》
周同宾
《皇天后土》
赵玫
《从这里到永恒》
刘成章
《羊想云彩》
夏坚勇
《湮没的辉煌》
斯妤
《两种生活》
杂文
林祖基
《微言集》
何满子
《何满子杂文自选集》
邵燕祥
《邵燕祥随笔》
韩羽
《韩羽杂文自选集》
唐达成
《世象杂拾》
理论评论
樊骏
《认识老舍》
敏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学价值论》
陈伯海
《自传统至现代——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变迁论》
曾镇南
《论鲁迅与林语堂的幽默观》
邵伯周
《茅盾几部重要作品的评价问题》
文学翻译
杨德豫 译
《华兹华斯抒情诗选》
燕汉生 译
《艾青诗百首》
绿原 译
《浮士德》
范维信 译
《修道院纪事》
顾蕴璞 译
《莱蒙托夫全集2·抒情诗Ⅱ》

第二届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1997—2000)
类型
姓名
作品
刊登期刊/出版社
短篇小说
刘庆邦
《鞋》
《北京文学》
石舒清
《清水里的刀子》
《人民文学》
红柯
《吹牛》
《时代文学》
徐坤
《厨房》
《作家》
迟子建
《清水洗尘》
《青年文学》
中篇小说
叶广芩
《梦也何曾到谢桥》
《十月》
鬼子
《被雨淋湿的河》
《人民文学》
铁凝
《永远有多远》
《十月》
衣向东
《吹满风的山谷》
《橄榄绿》
阎连科
《年月日》
《收获》
报告文学
何建明
《落泪是金》
《中国作家》
王树增
《远东朝鲜战争》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梅洁
《西部的倾诉》
《报告文学》
李鸣生
《中国863》
《北京文学》
杨黎光
《生死一线》
《深圳特区报》《报告文学》[6]
诗歌
杨晓民
《羞涩》
长江文艺出版社
曲有源
《曲有源白话诗选》
作家出版社
朱增泉
《地球是一只泪眼》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西川
《西川的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曹宇翔
《纯粹阳光》
明天出版社
散文杂文
李国文
《大雅村言》
东方出版中心
余秋雨
《山居笔记》
文汇出版社
朱铁志
《精神的归宿》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光耀
《昨夜西风凋碧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张抗抗
《张抗抗散文》
解放军出版社
理论评论
陈涌
《“五四”文化革命的再评价》
《文艺报》
程文超
《一九O三:前夜的涌动》
山东教育出版社
何向阳
《12个:1998年的孩子》
《青年文学》
韩子勇
《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
百花文艺出版社
钱中文
《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
《文学评论》
文学翻译
屠岸 译
《济慈诗选》
董燕生译
《堂吉诃德》
浙江文艺出版社
王焕生 译
《奥德赛》
人民文学出版社
董纯 译
《秧歌》
法国“中国之蓝”出版社
陶洁 译
《圣殿》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三届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2001—2003)
类别
姓名
作品
刊登期刊/出版社
日期
中篇小说
毕飞宇
《玉米》
《人民文学》
2001年第4期
陈应松
《松鸦为什么鸣叫》
《钟山》
2002年第2期
夏天敏
《好大一对羊》
《当代》
2001年第5期
孙惠芬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
《人民文学》
2002年第1期
短篇小说
王祥夫
《上边》
《花城》
2002年第4期
温亚军
《驮水的日子》
《天涯》
2002年第3期
魏微
《大老郑的女人》
《人民文学》
2003年第4期
王安忆
《发廊情话》
《上海文学》
2003年第7期
报告文学
王光明、姜良纲
《中国有座鲁西监狱》
《人民文学》
2001年第12期
李春雷
《宝山》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2年10月
杨黎光
《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
《中国作家》
2003年8月
加央西热
《西藏最后的驮队》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3年10月
赵瑜、胡世全
《革命百里洲》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年12月
诗歌
老乡
《野诗全集》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3年11月
郁葱
《郁葱抒情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
马新朝
《幻河》
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2年12月
成幼殊
《幸存的一粟》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年1月
娜夜
《娜夜诗选》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3年8月
散文、杂文
贾平凹
《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9月
李存葆
《大河遗梦》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年1月
史铁生
《病隙碎笔》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2月
素素
《独语东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年1月
鄢烈山
《一个人的经典》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1月[7]
文学理论、文学评论
吴义勤
《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
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
《当代作家评论》
2002年第4期
王向峰
《〈手稿〉的美学解读》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陈超
《打开诗的漂流瓶——现代诗
研究论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
朱向前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9月
文学翻译
田德望 译
《神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
黄燎宇 译
《雷曼先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

第四届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2004 — 2006年)
类别
姓名
作品
刊登期刊/出版社
日期
中篇小说
蒋韵
《心爱的树》
《北京文学》
2006年第5期
田耳
《一个人张灯结彩》
《人民文学》
2006年第12期
葛水平
《喊山》
《人民文学》
2004年第11期
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钟山》
2005年第3期
晓航
《师兄的透镜》
《人民文学》
2004年第3期
短篇小说
范小青
《城乡简史》
《山花》
2006年第1期
郭文斌
《吉祥如意》
《人民文学》
2006年第10期
潘向黎
《白水青菜》
《作家》
2004年第2期
李浩
《将军的部队》
《朔方》
2004年第10期
邵 丽
《明惠的圣诞》
《十月》
2004年第6期
报告文学
朱晓军
《天使在作战》
《北京文学》
2006年第6期
何建明
《部长与国家》
《中国作家》
2004年第10期
新世界出版社
2006年1月
党益民
《用胸膛行走西藏》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5年1月
王宏甲
《中国新教育风暴》
北京出版社
2004年8月
王树增
《长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9月[8]
诗歌
田禾
《喊故乡》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荣荣
《看见》
宁波出版社
2005年9月
黄亚洲
《行吟长征路》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9月
林雪
《大地葵花》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6年10月
于坚
《只有大海苍茫如幕》
长征出版社
2006年11月
散文杂文
韩少功
《山南水北》
作家出版社
2006年10月
南 帆
《辛亥年的枪声》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6年12月
刘家科
《乡村记忆》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
裘山山
《遥远的天堂》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6年6月
文学理论评论
李敬泽
《见证一千零一夜——21世纪初的文学生活》
新世界出版社
2004年5月
陈晓明
《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
》(修订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2004年1月
欧阳友权
《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2月
雷达
《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
光明日报
2006年7月
洪治纲
《困顿中的挣扎——贾平凹论》
《钟山》
2006年4月
文学翻译
许金龙译
《别了,我的书》(大江健三郎·著·日文)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年9月
王东亮译
《笑忘录》(米兰·昆德拉·著·法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1月
李之义译
《斯特林堡文集》(五卷)(斯特林堡·著·瑞典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5月[8]

第五届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2007 — 2009年)
类别
作品
姓名
刊登期刊/出版社
日期
中篇小说
《最慢的是活着》
乔叶
《收获》
2008年第3期
《国家订单》
王十月
《人民文学》
2008年第4期
《手铐上的蓝花花》
吴克敬
《延安文学》
2007年第6期
《前面就是麦季》
《芳草》
2008年第2期
琴断口
《十月》
2009年第3期
短篇小说
《伴宴》
《中国作家·文学》
2009年第1期
《老弟的盛宴》
《十月》
2007年第2期
《放生羊》
《芳草》
2009年第4期
《茨菰》
《钟山》
2007年第4期
《海军往事》
《解放军文艺》
2009年第5期
报告文学
《震中在人心》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年4月
《中国作家·纪实》
2009年第5期
《生命的呐喊》
新华出版社
2007年12月
《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年7月
《解放大西南》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9年7月
《中国作家·纪实》
2009年第8期
《胡风案中人与事》
《钟山》
2009年第5期
诗歌
《烤蓝》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9年11月
《向往温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9月
《李琦近作选》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8年10月
《柠檬叶子》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年12月
《云南记》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12月
散文杂文
《藏地兵书》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8年4月
《路上的祖先》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8年12月
《风行水上》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7年12月
《王干随笔选》
人民出版社
2009年9月
《病了的字母》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年8月
文学理论评论
《五种形象》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
《文艺报》
2009年5月23日
《想象与叙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9月
《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
高楠、王纯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1月
《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
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
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9年8月[9]

第六届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2010 — 2013年)
类别
姓名
作品
刊登期刊/出版社
日期
中篇小说
《隐身衣》
《收获》
2012年5月
《美丽的日子》
《人民文学》
2010年第5期
《白杨木的春天》
《十月》
2010年第6期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
《钟山》
2011年第2期
漫水
《文学界·湖南文学》
2012年第1期
短篇小说
《俄罗斯陆军腰带》
西南军事文学
2012年第2期
《我的帐篷里有平安》
《天涯》
2013年第1期
《香炉山》
《收获》
2010年第2期
《良宵》
《天涯》
2011年第2期
《如果大雪封门》
《收获》
2012年第5期
报告文学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年7月
《粮道》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年8月
《毛乌素绿色传奇》
《中国作家·纪实》
2012年第6期
《中国民办教育调查》
《中国作家·纪实》
2012年第11期
《底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4月
诗歌
《整理石头》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
《个人史》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12月
《忧伤的黑麋鹿》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年12月
《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
天地出版社
2012年3月
《无限事》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年11月
散文
《在新疆》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12年2月
《父亲的雪山 母亲的草地》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3年10月
《先前的风气》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3年12月
《巨鲸歌唱》
东方出版社
2013年12月
《回鹿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文学理论评论
《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
现代出版社
2012年5月
《陶渊明的幽灵》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年6月
《谁也管不住说话这张嘴》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年7月
《中国当代文学中沈从文传统的回响——
〈活着〉、〈秦腔〉、〈天香〉和这个传统
的不同部分的对话》
《南方文坛》
2011年第6期
《建设性姿态下的精神重建》
作家出版社
2012年1月
文学翻译
译者赵振江
《人民的风》
作家出版社
2011年1月
译者刘方
《布罗岱克的报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8月
译者王家湘
《有色人民——回忆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
译者韩瑞祥
《上海,远在何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9月
参考资料来源:[10]

第七届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2014 — 2017年)
类别
作品
姓名
刊登期刊/出版社
日期
中篇小说奖
《世间已无陈金芳》
石一枫
《十月》
2014年第5期
《蘑菇圈》
阿来
《收获》
2015年第3期
《李海叔叔》
尹学芸
《收获》
2016年第1期
《封锁》
小白
《上海文学》
2016年第8期
《傩面》
肖江虹
《人民文学》
2016年第9期
短篇小说奖
《父亲的后视镜》
黄咏梅
《钟山》
2014年第1期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
马金莲
《长江文艺》
2014年第8期
《俗世奇人》(足本)
冯骥才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1月
《出警》
弋舟
《人民文学》
2016年第7期
《七层宝塔》
朱辉
《钟山》
2017年第4期
报告文学奖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4年5月
《西长城》
丰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9月
《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
许晨
《中国作家》纪实版
2015年第11期
作家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
-
2016年4月
《大森林》
徐刚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5月
乡村国是
《中国作家》纪实版
2017年第9期
湖南人民出版社
-
-
2017年9月
诗歌奖
《去人间》
汤养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年8月
《落日与朝霞》
杜涯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6年1月
《沙漏》
胡弦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8月
《九章》
陈先发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7年10月
《高原上的野花》
张执浩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12月
散文杂文奖
《山河袈裟》
李修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北京:城与年》
宁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7月
《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
花城出版社
2017年11月
《流水似的走马》
鲍尔吉·原野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2月
《时间的压力》
夏立君
译林出版社
2017年12月
文学理论评论奖
《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黄发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12月
《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陈思和
《文学评论》
2016年第6期
《必须保卫历史》
刘大先
《文艺报》
2017年4月5日
《重读汪曾祺兼论当代文学相关问题》
王尧
《文艺争鸣》
2017年第12期
《文坛新观察》
白烨
作家出版社
2017年12月
文学翻译奖
《火的记忆I:创世纪》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乌拉圭) 西译汉 路燕萍
作家出版社
2014年11月
《潜》
克里斯托夫·奥诺-迪-比奥(法国) 法译汉 余中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
《贺拉斯诗全集》
贺拉斯(古罗马) 古拉丁译汉 李永毅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年12月
《疯狂的罗兰》
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意大利) 意译汉 王军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年12月
参考资料来源:[11]

第八届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年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鲁迅文学奖设置如下奖项: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各奖项获奖作品不超过5篇。其中,本届文学翻译奖评选范围限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汉语译本。[20]
第八届(2018—2021)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表1)
类别
作品
作者
出版或发表单位
出版或发表时间
中篇小说
《红骆驼》
王松
《四川文学》
2019年第8期
《荒野步枪手》
王凯
《人民文学》
2021年第8期
《过往》
艾伟
《钟山》
2021年第1期
《荒原上》
索南才让
《收获》
2020年第5期
《飞发》
葛亮
《十月》
2020年第5期
短篇小说
《无法完成的画像》
刘建东
《十月》
2021年单月号-6
《山前该有一棵树》
张者
《收获》
2021年第3期
《地上的天空》
钟求是
《收获》
2021年第5期
《在阿吾斯奇》
董夏青青
《人民文学》
2019年第8期
《月光下》
蔡东
《青年文学》
2021年第12期
报告文学
《红船启航》
丁晓平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1年7月
《江山如此多娇》
欧阳黔森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张富清传》
钟法权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20年6月
《中国北斗》
龚盛辉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国家温度》
蒋巍
作家出版社
2020年9月
诗歌
《岁月青铜》
刘笑伟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21年10月
《山海间》
陈人杰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21年9月
《奇迹》
韩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3月
《天空下》
路也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11月
《诗歌植物学》
臧棣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11月
散文杂文
《回乡记》
江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大春秋》
李舫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大湖消息》
沈念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月光不是光》
陈仓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小先生》
庞余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文学理论评论
《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
杨庆祥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12月
《批评的返场》
何平
译林出版社
2021年12月
《小说风景》
张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中国当代小说八论》
张学昕
作家出版社
2021年10月
《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
郜元宝
《小说评论》
2019年第6期
参考资料来源:[22]
第八届(2018—2021)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表2)
类别
作品
作者
翻译语种
译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文学翻译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林德尔·戈登(英国)
英语
许小凡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奥麦罗斯》
德里克·沃尔科特(圣卢西亚)
英语
杨铁军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8年10月
《我的孩子们》
古泽尔·雅辛娜(俄罗斯)
俄语
陈方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10月
《小说周边》
藤泽周平(日本)
日语
竺祖慈
译林出版社
2018年8月
《风的作品之目录》
阿多尼斯(叙利亚)
阿拉伯语
薛庆国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12月
参考资料来源:[22]

历届评奖委员会

播报
编辑

人员组成

各单项奖的评奖委员会分别聘请文学界有声望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编辑家15—20人组成。

成员名单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各奖项评委名单[12]
类别
职务
姓名
短篇小说
主任委员
铁凝
副主任委员
程树榛、肖复兴
评委委员
马津海、刘震云、李敬泽、季红真、陈思和、胡平、曹文轩、章仲锷
中篇小说
主任委员
邓友梅
副主任委员
陈建功、傅活
评委委员
牛玉秋、冯立三、张韧、汪政、杨志广、崔道怡、蒋子龙、雷达
报告文学
主任委员
张锲
副主任委员
杨匡满、白描
评委委员
王必胜、朱向前、李炳银、何西来、肖关鸿、贺捷生、贾宏图、萧立军
诗歌
主任委员
李瑛
副主任委员
高洪波、叶延滨
评委委员
吕进、吴思敬、张同吾、赵恺、林莽、查干、韩作荣、雷抒雁
散文杂文
主任委员
袁鹰
副主任委员
吉狄马加、李兴叶
评委委员
王剑冰、刘锡庆、李下、吴泰昌、张守仁、张陵、柳萌、谢大光
理论评论
主任委员
张炯
副主任委员
王巨才、贺绍俊
评委委员
孔范今、吴秉杰、何孔周、郑伯农、郭运德、郦国义、谢冕
文学翻译
主任委员
绿原
副主任委员
金坚范、方平
评委委员
卢永福、向前、何其莘、沈大力、杨武能、赵振江、施康强、辜正坤
第三届鲁迅文学评委会名单[13]
类别
职务
姓名
中篇小说
主任委员
李国文
副主任委员
陈建功、张陵
评委委员
牛玉秋、李敬泽、何向阳、汪政、柳萌、贺绍俊、洪治纲、程树榛
短篇小说
主任委员
蒋子龙
副主任委员
杨志广、雷达
评委委员
乌热尔图、王晓明、冯 敏、叶梅、季红真、胡平、曹文轩、章仲锷
报告文学
主任委员
张锲
副主任委员
张胜友、韩作荣
评委委员
李炳银、杨匡满、肖关鸿、周明、贾宏图、焦祖尧、谢望新、潘凯雄
诗歌
主任委员
屠岸
副主任委员
吉狄马加、叶延滨
评委委员
石英、包明德、张同吾、陈 超、骆寒超、梁平、雷抒雁、黎焕颐
散文、杂文
主任委员
王充闾
副主任委员
高洪波、秦万里
评委委员
王剑冰、朱铁志、刘锡庆、肖复兴、张守仁、傅溪鹏、蒋元明、谢大光
理论、评论
主任委员
郑伯农
副主任委员
张健、范咏戈
评委委员
王先霈、吴秉杰、吴福辉、何志云、杨扬、郭运德、赖大仁、谭好哲
文学翻译
主任委员
方平
副主任委员
陈立钢
顾问
金坚范
评委委员
王守仁、吕同六、刘文飞、朱炯强、何其莘、陈众议、陈喜儒、罗国祥、施康强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会名单[14]
类别
职务
姓名
中篇小说
主任委员
铁凝
副主任委员
雷达、胡平
委员
牛玉秋、朱向前、李佩甫、李建军、吴义勤、洪治纲、崔道怡、谢大光
短篇小说
主任委员
陈建功
副主任委员
李存葆、张陵
委员
马津海、艾克拜尔·米吉提(哈萨克族)、杨黎光、吴俊、何建明、汪政、汪守德、章仲锷
报告文学
主任委员
张锲
副主任委员
张胜友、 李炳银
委员
吕雷、杜卫东、李朝全、周明、孟繁、贾宏图、龚政文、傅溪鹏
诗歌
主任委员
谢冕
副主任委员
陈崎嵘、叶延滨、韩作荣
委员
包明德(蒙古族)、吕进、吴思敬、沈卫星、陈超、赵恺、曹纪祖
散文杂文
主任委员
王充闾
副主任委员
高洪波、彭学明
委员
王剑冰、吴志实、李敬泽、张守仁、张同吾、张燕玲、陈剑晖、赖大仁
文学理论评论
主任委员
郑伯农
副主任委员
张健、蒋巍(满族)
委员
陆文虎、阿扎提·苏里坦(维吾尔族)、陈美兰、吴秉杰、范咏戈 、郜元宝、施战军
、阎晶明
文学翻译
主任委员
叶廷芳、
副主任委员
陈众议、陈喜儒
委员
王守仁、王家湘(女)、任吉生(女)、任光宣、朱炯强、张冲、吴岳添、夏仲翼
评奖办公室
主任
彭学明(土家族)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各评奖委员会名单[15]
类别
职务
姓名
中篇小说
主任委员
李存葆
副主任委员
阎晶明
委员
王春林、牛玉秋、白烨、孙甘露、李东华、李掖平、陈晓明、崔艾真
短篇小说
主任委员
李敬泽
副主任委员
周大新
委员
何弘、李洱、肖惊鸿、张柠、陈福民、罗勇、郎伟、郭艳、黄发有
报告文学
主任委员
何建明
副主任委员
梁鸿鹰
委员
丁晓原、马步升、白轶民、邢军纪、李青松、李朝全、范咏戈、贺仲明、黄济人
歌奖
主任委员
高洪波
副主任委员
陈崎嵘
委员
包明德、李小雨、林雪、郁葱、罗振亚、荣荣、雷平阳、褚水敖、霍俊明
散文杂文
主任委员
张胜友
副主任委员
彭学明
委员
王力平、布仁巴雅尔、冯秋子、朱向前、李舫、李一鸣、郑彦英、彭程、谢有顺
文学理论评论
主任委员
廖奔
副主任委员
吴秉杰、何向阳
委员
王鸿生、刘玉琴、李国平、汪政、汪守德、施战军、钱念孙、凌宇
文学翻译
主任委员
陈众议
副主任委员
白庚胜、刘宪平
委员
刘学慧、刘雪岚、吴岳添、陈正发、张冲、罗国祥、罗选民、袁伟
纪律监察组
组长
钱小芊
成员
路侃、袁越伦、郑苏伊
评奖办公室
主任
梁鸿鹰、刘宪平
副主任
彭学明、何向阳、赵宁
第八届鲁奖短篇小说奖评委会副主任:潘凯雄
第八届鲁奖中篇小说奖评委:谢有顺[21]

社会影响

播报
编辑
评委会认为,获奖作品在思想上、艺术上均达到一定水准,宏观地体现了1995—1996年中国文学7个门类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这是在连续多年多数文学门类没有进行全国性评奖后一次文学实绩的检阅,显示了文学界逐步形成的民主、团结、鼓劲、繁荣的氛围。获奖作品以其自身质量表明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与时代共同进步,与人民血脉相连,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奉献的精神。

争议

播报
编辑
2007年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雷达、李敬泽、何建明和洪治纲等人同时为其评委和获奖者。有评论文章指出:“最耸人听闻的是,多达四个终审评委同时也是获奖者。”
2010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武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车延高因诗集《向往温暖》获奖,其作品《徐帆》和《刘亦菲》被网友命名为“羊羔体”。
2010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类的获奖者谭旭东的作品《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被《文学报》的文章《如此狂抄,枉获鲁奖》指为抄袭。[16]
2014年5月25日,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发表微博称,柳忠秧通过拉关系全票进入鲁迅文学奖评选,还在微博中贴出柳忠秧的诗歌《岭南歌》中的一句:“国民党共产党,开天辟地。讲习所黄埔军,众志成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表示柳忠秧"诗写得很差",让这样的诗“入围鲁奖很丢湖北作协的脸”。柳忠秧回应,没有跟评委拉关系,方方"读不懂我的诗,没有资格评论"。 《岭南歌》曾被评价为"中国文学史难得、世界文学史罕见"。[17]
2014年8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再次惹来一片争议。作家阿来的报告文学《瞻对》意外遇冷,以0张选票落选;周啸天作品获得了诗歌奖,被网友炮轰其水准只是“打油诗”。[18]

鲁迅介绍

播报
编辑
鲁迅[19]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内心。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