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律网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m.66law.cn提供.

如何区分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

近期更新2024.01.14浏览446
免责声明:
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他人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徇私枉法,或者对他人进行包庇,那么徇私枉法和包庇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何区分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

一、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的区别

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不同。前者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即特殊主体;而后者为一般主体,即只要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构成。

(二)犯罪手段不同。前者的包庇手段,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办案活动实现包庇罪犯的目的。而后者通过作假证明、帮助毁灭罪迹、隐藏或毁灭罪证等手段实现包庇行为,不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包庇。

(三)犯罪发生的时间不同。前者的包庇行为,一般发生在判决之前。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在判决生效之后,实施舞弊行为,放走罪犯使其逃脱惩罚的,则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而后者实施包庇行为,可以在行为人犯罪后的任何阶段实施,既可能在侦查、预审、起诉、审判阶段实施,也可能在判决之后实施。

二、徇私枉法罪与伪证罪的区别

关于徇私枉法罪与伪证罪的区别,如下所示:

(一)主体不同。前者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但可以构成共犯;后者主体是在侦查、审判过程中出现的四种诉讼参与人,即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

(二)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在客观上须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而后者除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并有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作伪证外,证人只是具有证人的身份,了解案件情况的人,不要求身份条件和具有利用职务之便的行为。前者犯罪手段广泛,除在制造伪证、隐匿、销毁证明材料上与后者相同外,还可以在起诉、审判过程中曲解或滥用法律条文,玩弄或违反诉讼程序,使无罪的人受追诉、使有罪的人不受追诉。而后者行为人只能在侦查、审判过程中作虚假证明、作不符合事实的记录、作违背事实的鉴定、作不符合原意的翻译。

(三)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后者侵犯的客体主要是人身权利。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是不一样的,这两者的主体和犯罪手段都是不一样的,徇私枉法罪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即特殊主体,而包庇罪为一般主体。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华律网相关律师。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我是浙江杭州傅春萍律师,擅长刑事辩护法律专业,如看完文章后您还有任何疑问,可向我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
大家都在问
99%问题解决率
更多推荐
省会律师
按问题找律师
咨询助手-小华刚刚

进入对话1
没有更多了~
若您的问题还未解决,推荐使用以下服务

严选律师快速响应隐私保障专业解答

快速提问99%用户选择
2分钟前重庆-两江新区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2分钟前江苏-常州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3分钟前海南-临高县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3分钟前山东-潍坊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3分钟前湖北-襄阳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3分钟前安徽-蚌埠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3分钟前黑龙江-双鸭山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22,599位律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