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丨刘红梅:心怀...

电脑版
提示:原网页已由神马搜索转码, 内容由baijiahao.baidu.com提供.
心怀众生,平等相爱
—— 读冉冉长诗《群山与回想》(文学评论)
文/刘红梅
众生平等是佛家语。凡尘俗人,心怀善性,不随意践踏生命,已是难得的修为。如若面对同类,可心存敬意,尊重每一个个体,须达到一种极高的境界。而当所有生灵入眼入心之时,能怀一颗悲悯的心去平等相待,去关照去热爱它们,乃至去读解去赋予每一种生灵于世间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一种至境。《群山与回想》,向我们展开这样一种至境。
《群山与回想》是一首长诗,长得容纳着千姿百态的万物生命,长得绵延过千年万年的时光隧道,长得穿越了辽无边际的山山水水。从瘿瘤蚜,萤火虫,金龟子,到鱼儿到鸥鸟到青蛇到蝙蝠到柳莺,到戴菊到画眉到绿萝到百合,到种种说出了和没有说出的生命。没有高低贵贱,没有亲疏远近,在模糊了边界的时空里,尝世间百态,也展世间百态。
自然会联想到,被簇拥着的诗人,走入人们视野,气息跟周遭和谐相融。没有名人所带的逼人的光芒,对四周的仰慕者真诚微笑着,没有远近,不分亲疏,邻家姐姐一般,温婉,内敛,平易,柔和。
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可以细水长流地爱。诗人的内心,有一种超然世外的宁静。所以,她安放自己精神的那栋山腰上的浅橘色楼房,右边是车道,通往城市;左边为小径,消失于崇山峻岭。所以,“窗户是朝山野敞开”的。我们可于此种精神构建中,清楚地看到一颗来自尘世归于山林的自由灵魂。这样的灵魂,是洗净尘埃的。“月光洗净墙壁也洗净了窗纱”,只“洗净”一词,已可感超凡出尘,而主语“月光”,再给一切蒙上圣洁的面纱。诗人说,每一个日子都“宁谧安详,轻松洁净”。这是诗人营造的一个不被打扰的世界。茨威格在他《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里写到,“再没有什么象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爱也是这样,忘记名利,忘记得失,忘记纷争,忘记一切世间俗套。用心地,长久地,去爱。《群山与回想》里的文字,记录着这样的爱。
一颗满含悲悯的心,为每一种渺如方寸之末的物象,注入爱的甜蜜。哪怕只是瘿瘤蚜,诗人用“蜷曲”描绘其状,叫人似乎看到诗人眼中痛惜的泪光;哪怕只是萤火虫,诗人说它“拖曳着米粒大的灯盏”,“米粒大”,显其微小,“灯盏”,见其光亮,词句里融有诗人的敬意,对所有微小却彰显着力量的物象的敬意;还有金龟子,“舞动的”金龟子,“比小星星更明媚”的金龟子。不刻意,不求工,情之所至,世界均是爱意融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也是一位醉心于自然美的风景画家,他说,他努力在“自然界中寻觅和揭示人的心灵的美质”,即使是自然风景描写,也总是努力同时表现出一种人性和社会性的内涵。在《群山与回想》中,我们清晰看到这种心灵的美质。诗人跟普里什文一样,胸次间充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温热博大的爱。
给微小生物建一座温情的暖房,慰藉它们草芥命运的忧伤。豆子的一生,是用“春日的发酵”酿成的;莴苣和豆芽的表面,被落日的余晖“闪亮”了一下;狗尾草,在“暧风抚弄过柔和的阳光”中“摇摆”了一下,“又恢复袅娜的站姿”;总是给暗淡加些亮色,总是为冷清添点温暖,总是让普通变得多姿。诗人随心所向,轻挥手中拂尘,驱去世间阴霾;以心为基以神为柱以情为经以爱为纬,造四季都在春风里唱歌的楼房;再动神妙之笔,为楼房雕梁画栋、雕龙画凤。请进天下苍生,在寻常的生活里,品尝到幸福的滋味。
苍生幸福,我们才能真正幸福。这是诗人在诗中委婉讲明的道理。爱,首先要奉献。“眼下我的手忙碌不息”,因为,“金毛需要轻抚下巴以提高音量,橘猫因轻微时差,要摸耳朵才肯终止迷糊”,与别的生命心性相通,你才会了解它缺少什么,你才会懂得它需要什么,你才会尽已可能去帮助它,去减轻痛苦,去增添幸福。人与人的共情,尚且那么艰难可贵,何况去探求人类以外的生灵生命规律和情感世界,这得需要多么细腻的心多么宽大的胸襟和多么炽热的情怀。显然,这些,诗人都具有。除了共情,还有平等相待。因为平等相待,让不知从哪里来的土狗与自己心爱的金毛享受着源于自己同等的爱。“我蹲下身,一手搂着一个毛孩子,它们面相不同,毛发却一样细长蓬松,类似轻黄金”;因为平等相待,才会像告诫朋友或是自己一样告诫金毛,“假如你不够聪明,一定要足够笨”。
幸福是一种能力,以色列的沙哈尔博士用《幸福的方法》这样一本书来阐释这样的观点。同理,爱,也是一种能力。自己有能力幸福,才会带给生活里所有生命幸福,才会爱众生。诗人幸福的能力,很强。“山居的我们,不用看也能见到很多,不用出行也能遍及千山万壑”,这是阅尽千帆历经风雨之后胸有丘壑的宽广与安宁;“我们酿酒,不是为了沉醉,而是为了将一只只粗糙的空坛盛满”,这是源源不断日积月累放眼长远的踏实与从容;如诗中所写,“密桃的闺房来自苦恋,唯有深爱,才有那般优雅的形状”,是啊,唯有深爱,果实才会变身杜鹃或黄鹂,“飞姿不断变换,脆薄的鸣叫宛若落英”;唯有深爱,对生活的爱,对生命的爱,才会热切关注树叶的窸窣,滴露的呢喃,流云丝白,芽苞的光斑,“把所有的声音都听成了天籁”。这般细致的柔情,这般深沉的热情,都是资本,幸福的资本,爱的资本。
有了强大的能力,有了坚实的后盾,在悲伤与失落、艰难与苦难面前,便可以云淡风轻,坦然淡定地去直面去接纳。“遗失在子夜的哀怨,走出歧路又重蹈覆辙的叹悔”,“一簇簇混乱的呓语,颠倒的闲话”,还有奋力划船桨的船夫,赤膊躬身挣扎前行的纤夫,触礁的船只,遇难的人们,鸥鸟的击杀捕掠………思想站在高处,便会明白,万物有其自然之态,万物遵循生存法则,一切,都该顺其自然。心中怀有深情,就能疗治那些被苦难撕裂的伤口。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尔在诗中写道,“心地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卢梭说,悲悯是人的天性。诗人冉冉,在《群山与回想》中告诉我们,万物,平等相待,平等相爱。
作者简介:刘红梅,重庆市作协会员,现供职于重庆市巫山中学。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举报/反馈

上游新闻

4485万获赞 305.9万粉丝
重庆新闻门户客户端,专注国内热点原创资讯
上游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